传承与超越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jieyeyi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个寒暑,短暂而又漫长。创业之甘苦,学海之浮沉,师友之聚散,世事之往复,一缕缕如烟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说这3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实在并不仅仅是诗人的浪漫和夸张。但是,清史所建所以来,不说别的,仅以科研工作而言,30年间一共出版了244部专著,发表了2000余篇论文,连同主编的各种书籍、资料、古籍整理、译著等等在内,学术成果达两亿四千余万字之多,这却是所有现在以及曾经在清史研究所工作过的老师和同志们,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里,埋头苦干,辛勤劳作,共同奋斗的结果。许多同志为此付出了心血,付出了青春,甚至可以说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学术生命。这确实是一条漫长的路,当然也是一条无悔的路。
其他文献
本文摘译自克拉克·艾贝尔的(1816和1817年中国内地旅行与往返航行记事》(Clarke Abel:Narrative of A Journey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and of A Voyage to and from that Country)一书的第三、第四章。艾贝尔是英国地质学会成员,阿美士德使团的首席医官和博物学家。这部著作于使团返英的第二年即1818年出版,其中包含有“最有趣的阿美士德使团到达北京朝廷的记载和对所访问国家的观察”。
1816年7月6日 早在1815年,广州商务监督就声称他们的商务活动因受到来自当地地方政府的压制而困难越来越大,以此诱导董事会考虑采取措施,遣使中国,并向陛下的大臣们说明了他们关于遣使问题的观点。
清代国家设官止于州县。州县之下的基层社会何以运作,或者说州县官如何实现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历来为治史者所关注。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掀起一股乡村社会研究的热潮。最负盛名的、也是最为系统化的研究当属萧公权、张仲礼、瞿同祖等华裔学者。他们通过对地方社会运行的制度梳理,普遍认同士绅阶层在乡村控制中的国家和乡村的中间人角色。
期刊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累制,从而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了个人账户制度。然而,现行制度下的个人账户能否真正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值得探讨。文章以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考察对象,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浙江省的资料,借助保险精算理论,讨论在一定的待遇系数下,投资回报率与个人账户基金可支付年限的关系;在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之下,个人账户基金可支付年限与待遇系数的关系;在不同待遇系数下,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能否达到目标替代率。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产生较大分岐,在一些观点上甚至完全相对立。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对四个方面的争论与分岐进行了概述。
中国灾害史的研究视野,受到中国王朝更迭—灾害增加的互动范式以及中华帝国注定失败论范式的双重影响,从社会史及文化史层面深入探索中国灾害史的实证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史料特征不太显著的方志传记入手,研究其中隐含着的灾害体验的社会文化内容,并进而探讨中国灾害史的研究方法。
清代各类职官表,是新修《清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学士乃“居六卿之首”“职司赞襄”,故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对《清史·大学士年表》的编纂,尤为重视。大学士始置于唐代,宋明因之。清自太宗崇德元年(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顺治十五年(1658),复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后多有变动。康熙九年(1670),遂成定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