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守护文字的诗性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读图畅行。随着电视、电脑、照相机、打印机、可视电话、DVD、英特网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那些清晰直观,或逼真或夸张的电子视像、照片、图片、动漫、卡通,越来越挤占了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得到俗众的青睐,而传统的文字阅读则显得些许落寞。且看最近出版并流行的新书,许多都是以图代文、以文配图,读图时代俨然来临。
  中学的语文教学,在时代潮流中也悄然“应时而变”。
  现象一:课本插图愈演愈烈。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月出版)为例,正文104页,插图46幅之多,平均两三页便见一张图,这还不包括封页和正文前的大量彩图。
  现象二:课堂大量借用图片、动画。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图片动画蜂拥而至。某教师用一段配乐Flash动画引导学生欣赏柳永词作《雨霖铃》,尤其聚焦于一个镜头:男女主人公手拉着手,互视无语,风飘动着他们的长发,两行眼泪从眼角淌出,以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现象三:以影视剧照与文学文本互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篇壮语,某教师利用PPT课件,首先展示了央视《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片头,而后列出剧中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的演员剧照,配合讲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现象四:以电影放映代替文本欣赏。比如高语必修二的《边城》和必修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没有时间恐怕也没有耐心去自觉阅读这些作品,不如让他们看看电影,以对作品有个基本了解。学生欢呼雀跃。
  “读图”之风已然自觉不自觉地吹进了课堂教学。声、光、音、色的直观、便捷、丰赡、精美,特别是学生的热烈欢迎,让许多老师对读图“津津乐道”。那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先进教学理念(体贴学生的兴趣需求)的凸显,是否真的让语文学习走向了“先进”呢?我们不妨一一考察以上四种教学策略的效果。
  第一,细究《唐诗宋词选读》中的40多张图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书法、诗(词)意画、作者肖像。且不说书法和诗(词)意画在排版印刷过程中还保留多少神韵,姑且承认它们多少能给学生另一种审美冲击,单看那作者肖像,比如37页的柳宗元画像,简单的线条、失真的比例、粗糙的细节、夸张的神色,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古人的姿容仪态,或者“表现”诗人的风骨神韵呢?何不让学生读其诗,想其人,给他们留一点自我想象塑造的空间?或许这更接近于审美需求。
  所以,课本插图,并非多多益善。
  第二,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离别在即,心中有千万不舍,却说不出一个字。那无言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多少细腻、曲折、深沉的情感体验啊。Flash动画粗糙地再现离别场景,在学生的一阵窃笑、课堂的一场热闹中,丰赡的诗意被简单化,甚至戏谑化、歪曲化了。恰恰是这一段通俗的动画,无情地斩断了学生的想象之翼,将一切自由的联想生发钉死在有限的平面上。长此以往,它将滋长学生的阅读惰性,斫伤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以,语文教学需慎用图片与动画。那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选择,更涉及诗与画两种艺术方式的转换。
  第三,语文教学教什么?当荧屏影像冲击文字阅读,当文化快餐俘获青年学生,当文学之光日渐黯淡的时候,语文是借影视为自己添光,还是擦亮自身,坚守文字本位,呵护文学魅力?课堂引用剧照,很容易给学生暗示:看电视就是学语文。这恰恰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所以,以影视剧照吸引启发学生,是语文向影像的自觉缴械。
  第四,影视和文学作为两种艺术门类,各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效果。影视通常以画面的精彩纷呈和情节的生动曲折取胜,但对于文学原著苦心营构的方法、筋节,洞烛幽微的心理、情感,细腻生动的风景、风情,还有那言外之意、韵外之致,那既鲜明又流动、既具体又变换的意象等等,往往很难忠实地把握和再现。一场电影看完,学生脑海里可能仅留下了一个故事梗概,那与语文教学所力求的文学欣赏相差太远。
  所以,以观看电影代替名著阅读,往往失落了原著本身博大精深的文心。
  由此可见,读图风行,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多地意味着挑战和责任。在文字阅读相对冷落的今天,如果语文教学尚且一味依附时尚来刺激学生的兴趣,那不啻是媚俗;如果乞灵于影像来增添语文课堂的活力,那更是可悲。
  首先,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图画阅读远远不能替代文字阅读。哲人老子早就说过“大象无形”。文字便是那“无形”之“象”,因“无”而成就其“大”。“无”意味着不拘一格、幻化无尽、深不见底、恣肆无涯。一切都是未定之定、无形之形,生命有多少可能,这种无言召唤下的理解、感受、想象就有多少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越是优秀的作品,越能激发读者想象生发的兴趣,越能给予读者再创造的弹性空间。而直观浅易的“有形”之画,因其具体实在,而显出平面性、单一性和有限性。试图以图片、动画阐释文学作品,很可能挂一漏万。
  其次,语文课堂屈让于读图之风,将直接造成学生审美趣味的浅薄和审美能力的单薄。好逸恶劳、避重就轻或许是人的本能,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欢迎”,课堂“投放”太多直接呈现的声色影像、直观可感的简单平面,将迅速滋长学生的阅读惰性和依赖性。因为一当他们习惯于被动享受,习惯于轻松阅读,他们将越来越没有耐心,也越来越缺乏兴趣“啃”读文本。况且,沉溺于声色的耳目之炫,必将破坏阅读时虚静、模糊的审美状态,掩埋移情、直觉等心志活动,最终堵塞心与灵的升华。如此,语文教学不啻是引狼入室,跌进了自己挖置的陷阱。
  比之于影像,文字具有音、形、义三要素,因而也就有其独一无二的审美特性:声文之美、形文之美和意义之美。汉语音调有四声,优秀的诗歌、骈文甚至散文,其词语语音的轻重和清浊,平声和仄声都有讲究,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不仅如此,语音的安排也浸润了作者的情思和匠心,比如李清照词《声声慢》,用叠字“觅觅”、“凄凄”、“戚戚”、“滴滴”,元音i 大大增添了凄清的情绪。①再比如杜甫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落’‘萧萧’,三个草字头,‘江’‘滚滚’,三个水字旁。‘萧’字和‘下’字像落叶翻飞之声,‘滚’字和‘来’字摹江水流转之状”②。这种种好处,需要师生用心朗读、默看、揣摩文字。
  鲁迅先生曾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③指导学生读其文,闻其音,察其形,通其义,领略文字的音、形、义三美,才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
  在读图热潮的冲击波下,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冷静、警惕。教师当合理引导学生比较诗与画两种表现媒介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它们各自的艺术效果和不可替代性,着力守护文字的诗性,呵护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眼光。
  
  参考文献:
  ①②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87页。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4页。
  (作者单位:镇江中学)
其他文献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在我国深受读者喜欢,汉译本层出不穷,学界研究热度不减。从译者主体性和诗学等视角出发,从字词、韵律、翻译标准等层面入手,对比分析《飞鸟集》郑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目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钢铁行业进入以低价微利、产能过剩、需求不旺为特征的新常态,已经到了生产关系重新适应生产力的大变革时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率最高且症状重,故一般在工作中对此都保持高度警惕;而其他类的药物过敏反应相对少而轻,因此容易引起医务人员忽视。笔者在20年
<正>The paper tries to apply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to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I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choose appropriate me
在教育改革风浪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对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
从系统论和功能观角度来看,区域性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主要是基于三个维度,即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强化区域金融功能和促进区域金融创新。具体而言,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
醇基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排放低、储存运输方便等优势,其代替煤炭作为锅炉用燃料可充分降低供暖季产生的排放。使用介质压力雾化醇基燃料专用燃烧器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
<正>先生姓李氏,讳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浦城县富源村人。累代清白传家,世有隐德。祖父蔚然,祖母王氏,业农。父桐萱,为关中宿儒,晚年好佛,造诣极深。母马氏。伯父仲特,精
会议
<正>~~
期刊
目的:建立降脂护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降脂护肝胶囊中山楂、葛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的含量。HPLC法采用Symmetry C18(3.9 mm&#215;150 mm,5μm)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