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几种观点,总结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分析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依据的理解,理论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是最好的路径和解释。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但是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念。所以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依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解决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合法依据,但是其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根基和前提。学术界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但是大致的认识是一致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起到升华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二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当下我们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对待中西方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不能用僵化的二元思维模式去思考。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条件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是其根本的理论依据。目前学者和专家对这一个观点都是认同的,但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阐述和挖掘成为学术界观点差异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设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学者们也一致认为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设想要和具体国家、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特定解读,它在社会发展中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这种价值要求否定了一切资本主义合理化的部分。但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和初级表现。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生存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在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阶段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不能摆脱对商品经济的依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立足于此。
笔者认为虽然学者和专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依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但是皆有合理和可取的地方。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这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类的非异化状态是相同的含义,但是这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本依据,因为这样会使得整个社会堕落至抽象臆想的境地。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人类需要解决的生产方式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确立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认为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确定当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形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学者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要侧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种观点认为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兼顾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任务。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中应该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学者宋萌荣以论文的形式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他认为这其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历史范畴的问题,还是社会范畴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要经历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它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做到以共产主义价值观作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模式,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种观点在理论界并不普遍,只有学者戴木才等人才持有这种观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三种观点的阐述中都有科学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保持理想维度,也要立足国情完成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上的分歧,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走向问题。
无需置疑的是当代中国依然处在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是充满坎坷和荆棘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对物的依赖性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奋勇前行,依然要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作为首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脱离利益因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审美文化的价值观水准。因此,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无疑义地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
[2]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分析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依据的理解,理论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是最好的路径和解释。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但是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念。所以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依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解决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合法依据,但是其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根基和前提。学术界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但是大致的认识是一致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起到升华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二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当下我们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对待中西方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不能用僵化的二元思维模式去思考。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条件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是其根本的理论依据。目前学者和专家对这一个观点都是认同的,但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阐述和挖掘成为学术界观点差异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设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学者们也一致认为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设想要和具体国家、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特定解读,它在社会发展中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这种价值要求否定了一切资本主义合理化的部分。但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和初级表现。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生存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在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阶段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不能摆脱对商品经济的依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立足于此。
笔者认为虽然学者和专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依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但是皆有合理和可取的地方。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这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类的非异化状态是相同的含义,但是这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本依据,因为这样会使得整个社会堕落至抽象臆想的境地。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人类需要解决的生产方式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确立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认为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确定当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形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学者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要侧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种观点认为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兼顾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任务。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中应该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学者宋萌荣以论文的形式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他认为这其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历史范畴的问题,还是社会范畴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要经历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它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做到以共产主义价值观作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模式,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种观点在理论界并不普遍,只有学者戴木才等人才持有这种观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三种观点的阐述中都有科学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保持理想维度,也要立足国情完成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上的分歧,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走向问题。
无需置疑的是当代中国依然处在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是充满坎坷和荆棘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对物的依赖性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奋勇前行,依然要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作为首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脱离利益因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审美文化的价值观水准。因此,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无疑义地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
[2]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