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中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花女》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真诚、富有牺牲精神的玛格丽特以及她作为妓女而遭受迫害和侮辱的悲惨一生,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的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茶花女》是法国文学作品风格由浪漫主义逐渐转为社会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品的题材源于现实生活中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作者又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美化,作品既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生活的一个侧面,又注入了作者对坚贞、纯洁的爱情的美好向往。本文通过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现出《茶花女》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却又高于现实生活的经典作品,是现实生活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茶花女;女主人公;人物形象
  1.作者简介
  小仲马(1824-1895),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是闻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马在贫困潦倒时,和邻居洗衣女工特琳娜·拉贝生的私生子。受穷苦家境的影响,小仲马对社会道德问题尤为关注,女性地位、家庭、爱情和婚姻生活是他作品的主要题材。
  2.故事梗概
  《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以前是个家境贫寒的乡下姑娘,生活所迫到巴黎落入风尘,她以茶花为装饰品,每天晚上都要去花店买一束茶花,因此人们称她为“茶花女”。她凭借社会上层人士对她的追求,成为巴黎上层社会的名流,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却讨厌这种空虚的生活,即便身处逆境,她还是保持自己独特的人格,和阿尔芒过起幸福的田园生活。阿尔芒父亲的出现终结了他们的幸福,她因贫疾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去。
  3.人物形象分析
  玛格丽特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1824-1847)就是《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人物,茶花女的爱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阿尔丰西娜姿容艳丽体态轻盈,风度雍容谈吐高雅不俗,知识广博,因此成为了巴黎最著名且身价最高的“交际花”。在故事原型中其实并没有阿尔芒的父亲,阿尔丰西娜本身就是一个堕落的人,小仲马寄出了一封绝交信,而阿尔丰西娜又选择再次回到被蹂躏践踏的“富裕”生活中。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尽管与人物原型相似,但事实上,小说的情节与事实在很多方面都大不相同。人物的塑造大部分是小仲马的创作,在小说里她被理想化,有着纯洁无私的爱。
  玛格丽特的性格经历了从迷失到勇敢再到无私。在小说开始就写到,玛格丽特是倾国倾城的“名妓”,游走在上流社会。她曾自我讽刺道:“如果我自我保重,我就得死而我活下来就是因为现在的这种生活。”当她满足不了贵族公子的虚荣心时,就意味着可能被抛弃了。感情在她的生活中渐渐消失,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换取富裕。同时玛格丽特的遭遇也反映出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人们身份地位的悬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很早,又比较彻底同时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个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残酷压榨着农村经济,玛格丽特不幸沦为压榨对象,被迫出卖肉体为生,男性则是她人生的中心。在妇女地位低下的男权社会中,她对财富的和物质的渴求其实是一种麻痹自我,蹂躏自我,损耗生命的变质行为。
  在遇到阿尔芒时,玛格丽特被他的关怀和照顾所感动,同意阿尔芒成为他的情人之一,当阿尔芒在知道她接待其他情人时的气氛想要离开却又舍不得。阿尔芒带给她纯洁的爱情,她相信他们会永远幸福。阿尔芒的父亲的破坏了这种宁静的幸福。个人的努力总是敌不过社会道德的谴责,她没法战胜那个时候的社会道德。”茶花女对爱情真谛的诠释源自于她强烈的责任感,不求回报的付出。玛格丽特肩负起感情责任,甚至为真爱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我们那可怜的朋友所忍受的痛苦是无法描述的”,不仅“债主们就等着她死”而且“所有的人都把她抛弃了”,1这是多么孤独、痛苦、绝望的处境。读者正是通过这种处境领会到,玛格丽特不仅承担了责任,甚至做出“牺牲”。
  女权主义在玛格丽特的性格特点中逐渐产生。女权主义又称女权、女性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作者通过对玛格丽特形象的塑造,其实是想表现自己内心对男女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榨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茶花女》主要是写关于妓女的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妓女都是好的形象,也有一些妓女本性很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奥兰普,她没有反抗精神,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享受奢靡,沉迷在被施舍的物质生活中,她在精神上彻底走向了堕落。同为资产阶级的牺牲品,却毫无人道主义精神,在玛格丽特伤心欲绝的时候故意在她的伤口上撒盐,无情地嘲笑,讽刺她。小说中简短的语言描写,字里行间透露出她无比丑陋的内心。她完全不同于玛格丽特,在像她这类人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女权主义,他们只追求寻欢作乐的生活,精神生活极其空虚。资本主义的剥削像一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玛格丽特弱小的肩上,不得已出卖自己的身体为生。在最开始她没有想过以这种方式来换取奢靡的生活,而是想要自食其力,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店员,一开始她对生活是充满希望,是有梦想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从小说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个积极向上,拥有独立人格的纯洁女性,这也正是作者想展示给我们当时社会需要的人物。玛格丽特独立的性格为她后来的勇敢行为做了铺垫,不屈服于现实。刚来到巴黎的时候,她想到的是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不管有多艰难,她都在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当走投无路,不得不选择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生时,她的那份独特依然存在,她喜欢白色的茶花,向往纯洁的生活。阿尔芒的出现让她重拾对爱情的信心,追求幸福却又平淡的生活,当考虑到爱人的前途和家族的名誉时,她选择了放弃。玛格丽特顽强的性格与后来病弱的体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因为女权主义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她,虽然她无法摆脱她是妓女这个事实,但是她却拥有一般女性没有的勇敢的反抗精神。虽身为妓女但是她精神高贵,钟爱洁白的物品,她的本性没有改变,不是一个势力的人,我们从玛格丽特悲苦的故事中体会到了她强烈的女权主义精神。作者通过对玛格丽特形象的描写,反映了他对当时腐朽社会的讽刺和对资产阶级不公平制度的批判。在男权主义社会,作者反抗依附男性和挑战男性权威的思想令人非常震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权主义的发展。
  4.结语
  《茶花女》是法国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优秀作品。作者用独特的描写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纯洁的女性形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农民生活深受资本主义的深深压迫,灯红酒绿的生活并不是小说女主人公的真实渴望,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被逼无奈,哪一个拥有无忧无虑生活的人会甘愿做这种不被人尊重的职业,愿意沦落风尘,成为别人的娱乐物品呢?谁不愿意活得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在别人眼里,她们是没有感情的动物,没有尊严,更没有资格拥有爱情,是地地道道的堕落风尘女子,是不值得同情的小姐,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灵魂的人,在那个男权主义昌盛的年代,地位低下的他们只能默默忍受人们的冷眼和无情的谴责。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这部巨作,他的内心呼吁男女平等,极其渴望女性受到應有的尊重,可以被平等对待,而不是被资产阶级的贵族公子物化玩弄。人们总是在不断妥协中学会成长,如果茶花女当初没有被骗到城市里来,也许现在正过着虽然贫穷但却平静的生活,努力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纯洁高贵的东西。作为现代女性,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碍,但我们不能认输,胜利的果实永远属于敢于反抗的人,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痛,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方芳:浅析歌剧《茶花女》中19世纪法国社会思想[J].
  [2]吴超平:《茶花女》经验的移情[J].
  [3]王强:看《茶花女》的恋爱悲剧命运[J].
  [4][法]小仲马.茶花女 第二十五章[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5][法]小仲马.茶花女 第十三章[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6][法]小仲马.茶花女 第二十七章[M].郑克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7]于鑫:简评《茶花女》的女权主义[J].
其他文献
摘要:民办高校为了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校企合作模式,文章主要分析了现在民办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措施,来深入建设民办高校校企深度合作,解决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深度合作  当前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依旧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满足民办高校应用
期刊
摘要:在公共产品理论下,义务教育是一种纯公共物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和保证,若政府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足够经费,应视为政府的失职。而现实中,外来务工子女的在接受义务教育上往往存在各种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使外来务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其中的问题依旧存在。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為本”。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的建设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档案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在信息生态链环境中予以发展,相关高职院校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从多种角度来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最终档案管理的效率,保证工作时效性。  关键词:信息背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也通过单独招生、对口单招等多元化的策略,收纳了大量的学子。在国
期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下同,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课改的课程之一。自新课改以来,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关注。当前,对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但总体来看,对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内容、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等更深层次的研究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  在实效性的释义上,众说纷纭。郑蕊认为,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管理源于组织,离开组织,管理就不复存在,管理者不是因为授权,而是基于责任,努力达成企业的使命,在达成使命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管理;使命;责任;实践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他一生写了39本著作,其中《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系统的阐述了他的管理思想,影响深远。该书虽然成书于1973年,但仍没有过时,有人说德鲁克的著作仿佛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让人久久回
期刊
摘要:我国当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综合化。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让其具备全面发展的基本动能,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践行。本文主要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思路,从五大体系的建设开展实践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实践;体系;提升;培养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同样也是高等教育实施开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摘要:《画中情思》是泰国著名作家西巫拉帕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以吉拉娣为女主角的悲剧故事,《倾城之恋》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以白流苏的悲剧故事。从创作背景、女性人物形象、两篇小说的结局方式和反映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部中篇小说在内容上和主题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  关键词:《画中情思》;《倾城之恋》;中泰文学对比  1.创作背景:新旧时代更替中的爱情故事  1932年泰
期刊
摘要: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有的师资和生源,在管理类课程的培养上有其独特性,必须要理论结合实践,而且是重实践轻理论。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管理类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希望能给独立学院管理类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新;互联网;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信息化、互联网和共享资
期刊
摘要:在中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改革,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又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有更加形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文章主要对数字化建模和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模;虚拟仿真;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为机电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
期刊
摘要: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这些风险将会导致公司利润下降,并且各所大学都面临着罕见的就业问题。大学是国家人才的培养机构,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教育新一代领导人和企业家,这些人才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竞争力。由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断发展,大学生目前正在投身于创业,学习企业家精神,但是成功率很低,法律风险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