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背景下,为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普遍现象,针对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特征,通过分析“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分级分类管理、整体和精细化设计、强化教师思政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等有效对策,对于“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和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困境及对策
  课程是高职院校实施专业教学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支撑,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课程的育人作用,强调高等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在所有课程中全面实现思政教育的功能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发掘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实行思政教育全过程教学,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效应。
  为打破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的普遍现象,就必须实现基于“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目前,很多高校对如何实现“课程思政”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和实践,但在课程统筹规划、手段应用和媒介选择、教学成果评定、实施保障体系等方面都不够系统,特别在专业课程实施中表现出教师改革动力不足、学生认同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基于“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之困境分析,提出专业建设对策,对于“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和提质、建立“大思政”新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特征与关系
  1. “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其特征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战略高度构建协同思政理论、专业教学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2. “专业课程”的概念及其特征
  “专业课程”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重在培养其分析、解决所学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等基础教学,属人文社科类教育。由于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其思政教育作用的体现和发挥存在较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理工类专业课程是基于事物客观认知或操作层面的,本身无思想政治的立场导向。理工类专业课程基于对自然事物的研究,注重掌握其客观特征和规律,不添加主观意识,不涉及思想政治立场;而人文社科类课程是以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对象,反映的是党和国家的思政主张、立场和观点。
  二是,理工类专业课程重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本身无思想政治的知识要求。理工类课程,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规程规范、作业流程完成工作任务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论道为核心,强调对道的辨识、认同和“价值理性”。
  3. “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衔接关系
  高校普遍存在,考虑育“才”重“器”的多、育“人”育“德”的少,形成了社会上“专”上到位、“红”上不足的舆论形象;学生掌握技术高、社会情怀低,形成了社会上“理工男”的片面形象。因此,理工类专业课程应更加注重政治意识、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等元素的融入。随着现代工业加速推进步伐,使得理工科重要性持续加剧,理工院校数、理工科师生人数增多,发挥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作用,实现协同育人,刻不容缓。
  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由于理工类专业教学的特殊属性,“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
  1. 缺乏学校“课程思政”总体规划。院校、系部、教研室各層面没有领会各自职责和认识实现的最佳方式,对各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缺乏指导性,没有形成科学的建设管理办法。
  2. 缺乏基于思政元素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精细构思。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还是沿用原来的体系,缺乏思政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构建和分布设计;单门课程缺乏思政元素的精细化构思。
  3. 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学老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有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师的教学范畴,无关自身;甚至少数教师觉得在专业课程下谈思政是大而空、主次不分,表现出对“课程思政”的不屑;也有少数教师觉得现在的教学任务已经很重,表示精力不够。
  4. 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不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实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就思政讲思政,而是在合适的章节、恰当的环节融入隐形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上得到认同。
  5. 专业“课程思政”的配套教材、用具和教学环境有待开发或建设。要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必须要开发与之配套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并营造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学环境。
  6. 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评定规范和标准有待制定。要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课程实施的好坏,既要深度融入思政元素教育,又不能淡化了专业课程其本身的技能元素,需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效果评价标准也是引导课程建设的标杆。
  如何对“课程思政”进行总体规划,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建设配套教材和用具,制定效果评价标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对接、协同推进同向同行,强化统筹多方资源、科学整体设计、提高积极性,促使推动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三、“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对策
  为突破课程思政实施困境,结合我院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学校总体规划,全员分级分类管理
  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并深度挖掘,形成院校、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的课程思政实现机制,并构建对课程划分为思政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分类管理的协同创新体系,出台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在全院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培训和指导;实现教学规范化、精细化全过程建设,营造普通教师上讲台、系部领导讲大课、院校领导传大势的全员参与氛围,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教材、走进专业、走进课堂”。
  2. 专业整体设计和课程精细构思
  高校各专业,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整体设计和精细构思。
  首先,要根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确定的素质目标(政治、道德、身体、心理)、方法和社会能力目标,系统梳理职业素养和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通过课程体系矩阵图将其归纳列入课程体系的重要条目和单门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教育”同“价值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三位一体”协同教学。
  其次,在课程标准中对其予以明确规定,确保思政教育全面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再对专业课程包含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类,根据其特点区分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可整体融入思政内容或载体整体设计;专业核心课程需处理好专业技术技能和思政元素的关系,在合适的章节、恰当的环节巧妙灵活地融入隐形的思政元素,使之顺其自然融入而不牵强。
  例如,在“水利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明确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水利人特质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培养目标,以满足职业素养的要求;《水利工程概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个水工建筑物章节均设置了我国的著名水利工程典型作为项目载体整体设计课程;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核心课程,在工种施工章节设置我国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作为载体设计课程,在具体施工环节中引用我国传统工艺、国家专利先进技术和大型设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程融入水利人精神、工匠精神和安全、环保和协作意识,在施工现场时统一工作服装和安全帽等。
  3. 强化专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
  专业课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思政”的实施者,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首先就应该遵纪守法、遵循言行规范和师德规范,在课堂上做好学生的模范和榜样,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才学技能。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准时出勤、用心备课、专心讲课、仔细评阅作业和答疑,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传播正能量、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日常行为上让学生感受是最好最直接的思政教育。其次,要转变“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以思政教育为己任,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职业规范、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属于个人素养和精神层面,仅依靠思政课程难以实现,需要依靠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受教受益。此外,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发掘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自觉实现德育养成。
  4.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让专业教学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就必须在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举几个小例子。
  课程设计的案例选择,可以优先选择我国的世界典型、传统工艺、先进技术和装备等,展现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上課前,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课程内容案例,教师分析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课程中,教师要全程指导学生完成课程作业,可根据需要分组,锻炼学生合理分工、交流沟通的协作能力,实现自我思政教育;课程结束,通过自评、班组互评、老师点评对任务完成成果进行评价打分,并进行思政元素的二次深度挖掘,实现对学生的二次思政教育。
  5. 完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标准
  有实施就必须要有评价,评价就要有标准,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就要求对原课程评价标准进行修订,既要确保专业课程本身的技能元素,又要深度融入思政元素,引导课程建设逐步优化,实施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广。
  四、结论
  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责并非只属于思政课老师,而应该属于每一位教师,并且应该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很紧迫也很有难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做好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和精细构思、创新方法和手段,大胆探索并不断前行,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形成“大思政”新格局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的融合渗透[D].武汉理工大学,2017.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3] 王良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4] 于澜.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XJK18QZY009);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XJG-15-83-1)
其他文献
【摘 要】 深度学习,是学科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一个突出表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深度学习可以防止数学知识学习的浅层化和学生思维的表层化。数学的深度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基础之上,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很多教师都围绕这一需求进行了尝试和反思,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要选择正确有效的措施,教师在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后,要在日常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入积累语言,为学生打下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本文针对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文本中积累语言,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文本设点 串联积累 低年级语言积累  引言: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往往不是一蹴而成的。也就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所建树,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正确,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更是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本文从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了方法的探讨,其中,包括幼儿的心理特征、良好习惯的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然后又在客观的生活环境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 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坚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促进学生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作业设计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数学作业设计与管理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期刊
【摘 要】 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忽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力求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以此来向学校与家长展现自己的教学成果。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成长。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影响下,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成为了小学教师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以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为对象进行研究,探索出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数学当中,三角函数占比较高,同时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对三角函数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三角函数的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这样一来,课堂授课质量才会被提升。鉴于此,文章针对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 学习方法  三角函数是高中学生进行函数
期刊
【摘 要】 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老师要利用教材,挖掘语文教材的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教给学生一些习作方法,用提问、启发引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表象。鉴于此,在进行想象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训练小学生的想象作文。  【关键
期刊
【摘 要】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其中诵读教育教学法是值得借鉴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诵读教育方法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汉语言是非常博学的,他与英语的念法截然不同,汉语念法分为四个声调,朗诵中合理运用四个声调读出来的文章抑扬顿挫,它能够加深学生对朗诵内容的记忆,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于初中阶段小学阶段是有难度的,它意味着九年义务教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潜质。同时,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学生构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何等重要。如何提高低年級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期刊
【摘 要】 追溯到古代,大多数寒门士子都会做好备考和复习,争取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映射到当下,我国的大多数学生仍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去争取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得到应有的价值。那么,如何去做到学到应有的知识,并行之有效的复习和备考就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文章以新高考形式下语文复习的内容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中考 语文 备考复习 探究  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