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眼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海眼在何处?河床上海涛声空鸣。一段梅树,为什么千年不朽?千年的古堰,为何大部分隐没于水中?一千年前的建造理念,与现代科学惊人相似,建造者是填海的精卫,还是时空的穿越者?一座古堰如何造就了一座城市?
  我们将带您一起去发现一座穿越时空的传奇古堰的神秘海眼。
  
  一、初识梅龙潭
  
  为了寻访它山堰及其神秘海眼,我们一行赶往浙江宁波,踏上了它山之旅。在查询各种史料及走访相关专家的同时,我们也在民间搜集有关它山海眼的神神奇传说。
  上个世纪90年代,浙江宁波鄞江镇它山附近。一场大水之后,民工们在清理一段古老的河道.在一个不起眼的石梁下面,民工们挖出了一截粗大的木桩。这一截锯切整齐,看似普通的木桩,却让工人们颇感惊异。’这是什么年代的木桩,为什么会埋藏在这座古老的石梁下面。历经多年岁月.为什么还能如新不朽?民工们把这些木桩送到了旁边的一个水利矾究机构——它山水利陈列馆,让陈列馆专家们看看这件稀罕东西。木桩引起了陈列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这个突然的发现,印证了一段神奇的传说。
  在当地的一本有关水利的古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中,有这样的描述。梅子镇,旧隐大梅山,山有大梅木,其上段为会稽禹祠之梁,张僧繇画龙于其上,风雨夜或飞入鉴湖与龙斗,萍藻满焉。始骇异之,乃以铁锁锁之。这个传说讲的就是在大梅山上有一棵大梅树,为大禹治水时代的遗留物,梅树的一段被截,做为大禹庙摹的房梁,因有仙人画龙于其上,梅梁化身为龙,此龙到处逞强,兴风作浪,最终被仙人捉住,将其锁在江中,化做粗长的梅梁埋于水下,并建造石梁镇住此龙,让其不能翻动江水。而因为此梅梁是龙身所化,所以当其割开时,还会出现流水如血的景象。
  “这棵树里面是红的。”它山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思光说。他回忆,小时候曾目睹过石梁下有树木长出水面,并有新叶发出,大水时会有龙鸣般的巨响。陈秘书长说:“老百姓说了,龙是活的,有鲜血,所以梅梁是龙,下面叫梅龙潭。”
  
  二、发现海眼
  
  本来只是传说,现在却真的发现了实物,难道这木桩真的就是所谓的龙的化身—梅梁的一部分吗?
  为了探询这个谜,我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走访。
  中国水利协会专家缪复元对此表示了怀疑:“我们知道这梅树不是高大乔木,梅树是很小的,再大也不过五六米,要分成两段,做梁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此梁并非梅树,那它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埋藏在那座古老的石梁下面,它在水中经历了多少时日,为什么依然不朽呢,在石梁中它又充当着什么作用呢?藏着这根木桩的石梁,是一座很奇怪的建筑,其长114米,宽4.8米,顶部高出水面不过4米,似桥非桥,似坝非坝,曾有古诗云:十里犹闻地雷震,海神尺惧勒潮回,有人只爱山川好,一饱因谁惠得来。说的就是它下面的神秘龙鸣之声。有传说说它是唐朝时的一位神人建造的一个镇海的机关,镇住了宁波的海眼。海眼这个听起来有些惊悚的词语,它又是什么呢?据说整个宁波底下其实是一片大海,大海在这个平原的下面奔流涌动,寻找出口喷涌而出。所谓海眼,顾名思义,就是大海涌出地面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就在这座石梁的下面,所以古代有高人建造石梁将海眼镇住,否则宁波地下层的海水将喷薄而出,整个宁邵平原将变成一片泽国,最终被大海所吞没。而那些传说中所谓的龙鸣之声,就是宁波底下海水咆哮的声音,这些传说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到底是真是假呢?
  要揭开这个谜底,我们不妨从宁波城的历史源头上来看看这个城市与海的渊源。
  宁波是一个港口化的贸易城市,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是其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宁波帮是宁波人尤其是宁波商人在外发展商业逐步形成的个群体的称谓,它印证着这个城市浓厚的海上贸易与商业的传统。
  浙江大学毛昭晰教授说: “宁波是我们中国的个重要的海港,属于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果我们倒退七干多年再来看这里,宁波还只是一个河姆渡时期的小渔村, 个在太平洋西岸的港湾,一处典型的航海点,从那时起,海就赋予了这个地方生命与发展的动力。毛教授说:“鄞县在以前称为鄮县,郧县这个鄮字,包含贸易的贸。”
  我们可以从宁波城市的名字演化中,看到它与海不解的渊源。宁波古称为“甬”,一说有波涛汹涌的含义,后又名”句章”,唐伍德年间将句章改为“鄞州”,不久又改称“鄮县”,有贸易的含义。唐开元26年,设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称为“明州”。在明朝时,因忌国号讳改称“宁波”,其意取海定则波宁。这个与海相关的名字,也寓意着这个城市与海的重要关系,如果将海制服了,那么城市也就发展了,而历史上这个发展的时机,有个明显的时间点,就是晚唐时期。唐太和年间,宁波城市化程度极度提高,瞬间兴盛,为以后一千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传说中那位高人造石梁镇海眼的时期。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位高人镇住了宁波的海眼而造就了宁波最终的繁荣吗?从地势上看,这座石梁的所在地,宁波鄞江它山,鄞江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周边的四明山区,重山叠嶂,山色秀丽,汇聚山区354平方公里之来水,经大角溪、小角溪等几条内河,再次汇集。它山一词,在当地实则发音为陀山,意谓龙蛇,这里也被视作龙脉之地。遥看全境,这里就犹如一个龙头,而石梁仿佛真的镇住了一条巨龙。龙脉、龙头似乎为海眼的传说提供了一个佐证,难道那个神秘的海眼,就在其下?是否它已经安静了?
  
  三、神奇它山石
  
  为了解开海眼之谜,我们还得从它山之石开始说起。
  宁波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胡大林馆长,正在为建设一个石雕艺术博物馆而对宁波的石雕艺术进行调查。石雕,这是宁波的又一个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
  在这里,我们看到拍摄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一张照片一南宋时宁波赴目的工匠以船的压舱石雕刻而成的一尊石狮子,这尊石狮后来成了日本的国宝。
  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副研究员谢国旗跟我们讲起了这样一段历史: ”陈和卿、伊行末等工匠被邀请到日本去雕刻,他们去时,把石料和用品也带过去,船在海上轻飘飘的,他们就用压舱石压住船,当时没想到拿石料去雕刻,只用来压船。过去之后,佛像修复好了,寺院造好了,石料还剩有。中国有在建筑及皇陵(墓)前雕刻狮子的传统。于是,他们将剩下的石料雕成狮子,留在了日本。”
  宁波的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重,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佛教文化;由佛教文化带动了石雕文化的交流,这个日本国宝级石狮子所用的石料就是来自宁波它山。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研究者们,想要探询到这些石材的采集地。
  胡馆长告诉我们 “它山跟鄞江镇的民众由于是越人.从河姆渡文化开始,就有运用当地的石头做工具、做建筑的习惯 ”
  在宁波的上化山,有一片巨大的如同洞厅的所在.这些霸似神秘的洞穴.仿佛是史前人类的历史遗迹.据说这是古代采石场的遗迹 巨大的洞厅.从山的 南北两边贯通.几乎是将一个山头的内部掏空 为什么在古代会有这么多石材的用量.这些石材又是做何用昵?这是否就是日本奈良的那个石狮子的石料原产地昵?
  胡馆长说:“它山石,是以当地的地名命名的,因为鄞江镇原来叫小溪.所以说当地叫小溪石.小溪石算是红砂岩,在国外也好.在国内也好。都大量地用于雕刻.特别是用于佛教雕刻。”但是后来经过专家进一步考证,却发现这里红砂岩内的小溪石很少用于雕像。
  “我刚才讲的那个小溪石,没有办法去雕刻的,比如说雕刻一个人物的话,你细部地去雕.雕到眼睛鼻子的话还行.如整块的话就要坍落下来.没办法雕:“谢国旗研究员跟我们说出他的看法。
  这是宁波鄞江附近的古老祠堂.在这里的民居,可以明显的看到石材的大量使用.这又是不是那些石料的主要用处呢?
  谢国旗认为:“宁波的建筑.其实也是木结构的建筑.它的地面,它的地层用材是用石料.上面是用砖铺的.里面用木结构“既然不足用于雕刻.也不是民间建筑的大量消耗.这些石料都用于何处了呢?
  胡馆长想到.在日本曾有人提到东大寺那列石狮子的石料产地,出产的石材,还建造了一个独特的巨型水利工程。他们找到这座石粱,果然让他们惊异的是,这座石梁水面之上只有4米高度,而在水下,却是一个高十几米、形成一个体量巨大的水下石墙,原来采石场遗迹的石料大量都用在此处为什么会在水下隐藏着这样一个巨大迷宫式的结构,它的作用又是为何?难道真的是为了填补所谓的海眼吗?随着进一步的地质学调查,他们了解到,宁波平原原本是冲积平原,地下不具备巨大水系,海眼更像是一个传说,那么这个巨大的水下迷宫,又有何用?2003年莫拉克台风吹袭,海潮涌动,一场多年不见的海水倒灌发生了,咸潮涌入宁波内河,可当潮水到达它山石梁一带附近,仿佛遇到一股神秘力量的阻止,洪水迅速消退。
  “成潮上来过一次,用抽水机抽,水是成的,到它山一带,成潮就不会上去了,阻成。”陈思光秘书长告诉我们。
  洪水、台风引起海水倒灌,这多少年来让沿海城市深受其害,为什么宁波的鄞江地区能顺利化解呢?
  
  四、一座千年的古堰
  
  原来这股神秘力量就来自于这个存在千年的神秘古堰——它山堰。这座古堰并不是什么填海的机关,而是座设计精妙的水利工程,其理念与现代工程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是一个水利学上的奇迹。
  这些奇迹在于:其一,石堰堰底倾向上游,其倾角为5度,可以增强堰体的水平抗滑稳定性一倍以上,这在国内外的坝体建筑史上尚属首创。其二,条石下面黏土夹碎石层,用做水平防汛铺盖,可减少堰体下面沙砾石对河床的渗透,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还可防止下游涨潮时成潮从下游向上游渗透,这与上个世纪20年代奠基的现代土力学理论惊人的一致。其三,堰体采用变厚布置,目的是为了使沉陷均匀,增大河床中央堰体的刚度。其四,堰体的消能采用多级护坦的方式,这种布置与近代水利学中所提出的分散消能原理也是不谋而合的。而横跨河床的堰体,平面是略带向上游鼓出的弓型设计;当溢流时,水流将向河床中心集中,能减少对河床两岸的)中刷。弓型坝是现代筑坝采用的常用形态,国外最早的弓型坝是公元6世纪在西班牙建造的,而它山堰比它早了800多年。
  水利专家缪复元说: “在大江上面筑堰,它是最早的,在它山堰之前,也没有先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71年,它山堰被国际上称为世界水利奇迹,在国内被评为与都江堰、灵渠和郑国渠齐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但是对于这个奇迹的关注,只是在专家的视野中,在大多数人眼里,如同它淹没在水中的身形一般,湮没在历史的视线中。这个神秘的古堰犹如一道穿越了时空而建造的奇迹工程,那么谁又是这位穿越者呢?
  
  五、一个穿越时空的建造者
  
  这里我们要谈到一个传说,请嘉庆年间出现了一件怪事。当年洪水不停,潮水汹涌,村民设坛求神,突然有仙人显灵,水平潮止,村民大感惊异。此事被刻碑记载:嘉庆六年,久雨水溢,禾尽偃,邦人大惧,侯降于庭,雨止。这是后世重建的它山遗德庙,这位碑中记载的侯确有其人,其名王元暐,山东琅琊人,关于其生平,史料记载甚少,《新唐书地理志》上只是简略地记述,而且把年代也搞错了,将唐太和时代鄮县县令的王元暐误记为开元时,相差了一百多年。一个被史书淡忘并被人记错了的人物为什么被百姓敬为神灵,他做了什么呢?
  让我们把视线再投回公元833年,唐太和六年,在晚唐风雨飘摇、政局动荡的年代,王元暐刚到宁波上任,面对着一片大海,面目忧苦,一片怅然,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它山堰未建成之前,鄞江上游江河不分,各个支流的来水都直接注入江中,进入海里,淡水白白损失;而当潮水上涨,海水倒灌时,成潮可上溯到每条内河之中,田地无法耕种,人畜饮水困难。这种状况在《四明它山水利备览》里这样记载:溪通大海,潮汐上下,清甘之流沆骊泻出海,泻卤之水)中接入溪:来则沟浍皆盈,去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所以到任后王元暐立刻着手考虑的问题就是建堰。从今天的分析来看,它山堰的选址是极其科学的。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测量手段的唐代,王元暐是如何找到如此契合的地点进行建堰的呢?从后世的史料与传说中可以了解到,王元暐在建堰之前,对它山作了详尽的了解;但是他所掌握的水文与地理资料,却无助于找到能解决的方法。于是在绞尽脑汁之后,王元唪想到了一个看似古怪的办法.把木鹅放之江中,任其漂流,以其停留的位置来确定建堰的地点。缪复元专家认为: “木鹅,实际上是一种木头的浮子。通过水让它漂下去,水势比较低的地方,浮子停下来,而且往奉化江那边停下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可以建石坝。”因为水流缓慢,可以判断河床的位置低平,河水容易在此汇集,所以王元暐认为此处是河水需要疏导的地方,由此确定建堰的所在。
  选址完成以后,王元暐接下来考虑材料的采集,当地的石料是王元暐主要的选择,那么这些石料是如何开采的呢?
  
  六、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
  
  它山堰是一座依靠石料累积而成的堰坝,所以它不可能采用纯破坏性的碎石方法,那么王元暐又是用什么方法呢?
  谢国旗说: “这个石料,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开采呢?这跟岩石的岩缝有关系。自然岩石的形成,有夹层,一层一层的。拿石头进去一敲就上来了,把两头拆掉就可以。”
  就这样利用岩石的自然岩缝,在没有热力量帮助的条件下,依靠冷兵器时代的工具开凿,历经十年,大量的石材被开凿出来,并运送到江边,而由于开采量过大,最后整个山岭都被掏空了。
  在纪念王元睥的遗德庙中,却奇怪地塑造了10个普通民工的形象,这些民工看似来自各个行业,其中还有一位僧侣,又是为什么呢?
  传说在建造的过程中,木桩总是打不下去,这时一位僧人出现了,他认为建堰木桩无法固定,是因为没有感动河神。为了建堰成功他愿意用身 体做桩基,让堰体在自己的躯体上建起来。于是建堰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9位民工也被僧人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愿意与和尚一同赴死,用身体充当建堰的基础,向河神献祭,为建堰而献身。这个听起来崇高、却有些恐惧的过程是真的吗?还是反映了中国建筑史上一个神秘的陋习——人殉?
  “应该说在古代的时候,用人去祭祀的事情是有的。但在大唐盛世,人的思想比起3000年前、5000年前,肯定要提高些,如果还是用自我牺牲的方法,可能不会这样。它山堰这么大的工程,当时科学那么落后,工具也那么落后,没有什么科学技术,牺牲人是经常的现象。这10兄弟不过是个大概数字,没有记载的。100个(牺牲的、受伤的)应该是有的,当时统计10个工种的人都有。” 陈思光秘书长不无感慨地说道。
  10兄弟建堰的惨烈故事,或许只是它山堰建堰的精心写照,那么那些真实的关于它山堰的迷局,又该做何解答呢?比如说海粱。
  缪复元专家说:“根据我考证,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在某一次洪水时,浅滩上的一些蛮大浅口树,在洪水来的时候,都漂下来了,掉到了堰下面,一边往下沉,一边被沙石淹没。从现在出土的梅梁树来看,也符合当时的漂流情况。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当时为了做护坦,把那些大的木头打成桩,打成这个眠牛,使上面的大石头不会被水冲走,起这么一个作用。”
  于是又有了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木桩就是它山堰基础处理中打下的较密的短桩,即所谓的眠牛,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堰体基础的漂沉。那么这些充做桩料的木料,为什么千百年来不朽呢?
  陈思光秘书长说:“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千年海底松’,松树在水底能一千年不腐烂:‘万年霜裹枫’,枫树裹起来不碰到水,有一万年存活。那么到唐朝就算没有万年,证明几百年、几千年是可以的。”
  可是,这样一座奇绝的古堰为什么大部分淹没在水下?一种观点认为是泥沙,由于河沙不断地淤积,河床也不断地抬高,最终将堰首大部分淹没。
  “上游它山堰建造好以后,依靠它山堰的一拦,上面的沙石淤塞,高起来了。所以它山堰一层一层,又建了两级,唐朝的时候下面一级,中间南宋时期一级,过了300年以后,它山堰淤塞了,宁波官府将它加高了一尺,又过了300年,明朝的时候鄞县县令又加高了一尺,所以我们现在走在上面的一层是明朝加高的。” 陈思光秘书长接着说道。
  但是面对这样的泥沙的侵蚀,为什么它山堰能够千年不溃?《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这样描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行如屋宇。每遇溪涨湍急,则有沙随实其中,俗谓护堤沙:水平沙去,其空如初。堰低昂首适宜,广狭中度,精致牢密,功侔鬼神。对于一个没有闸门设计的堰坝,这种结构相当于会呼吸的巨大空腔,一方面对内外的水流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形成护堤沙层,保证堰的千年不溃。
  专家缪复元认为: “一个,它本身建筑材料强度大,就像混凝土,我们说几百的混凝土,你三百的混凝土就是三,它的石头强度在1000以上,这个强度,一般水是冲不掉的,它是很稳定的;第二个,它本身布局是很科学的,即条石起到重力坝作用,因为这条石很重地叠起来,在江上把堰体站稳了;第三个,它向上面大概有一个8度的弓,起到了巩固作用,这样一来就相当稳定了,所以一千多年不腐败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它山堰工程,其实不只是一个堰首,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堰首以外,王元暐后来又在上游建造了三大配套的工程——乌金契、行春契和积渎契来进行引流和分沙。工程在随后几个朝代不断地完善,特别是南宋时期,随着宋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南迁,它山堰的建设被进一步加强。到了清朝,当地官员按照王元暐的设计理念和选材方式,对它山堰进一步加固和加高,最后它山堰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围绕整个鄞江的伟大的系统工程。
  建成之后的它山堰,就如同在内河和大海的链接处建了一座会呼吸的关卡,一双通人灵犀的海眼。
  它山堰将河背脊截分为二,堰上之水平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用内河之水灌溉良田24万亩,并经南唐门入南河,注入宁波的日湖和月湖:并且在海潮上涨时,将潮水阻挡在外,孕育了一方文化生态。一千年来,它对宁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天的宁波以东方水都的形象进行城市推广,可以说这座神奇的古堰造就了宁波这个以水为生命的城市。
  海眼是个传说,当我们结束这次它山之旅时,心依然沉浸在它所营造的神秘之中。它山堰这座千年古堰,我们为它叹服,也为之骄傲,同时也为它的未来送上我们深深的祝福!但愿它山堰就像安放在鄞县土地上的一双慧眼,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保平安、增富足。
其他文献
初冬的武夷,天朗气爽,正是武夷山人娶亲办喜事的最佳时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迎亲的方式除往常那排成长龙似的车队之外,传统的花轿迎亲也悄然出现在城镇和乡村。  您瞧,山那边远远地走来一队迎亲的吹鼓手,他们身穿红色的古代服装,高举着红灯笼,吹吹打打,簇拥着一顶由4个壮汉抬着的雕刻精致的花轿。满而春风,喜气洋洋的新郎官身穿礼服,头戴礼帽,骑着一匹枣红马,头戴凤冠的新娘,安坐在花轿里。唢呐声、锣鼓声和轿夫们粗
期刊
甲骨文的故乡就是安阳。  3300多年前,商朝子民在第20代国王盘庚的带领下从山东“奄”(今山东曲阜)出发,西渡黄河,来到时称。北蒙;的安阳。他们择洹水而居,建立都城,在这片苍茫大地上拉开了甲骨刻字与青铜立鼎文明的序幕。  自建都始,这座城市的骨骼和筋络上就在不断地镌刻着由历史书写的另一行文字,从蔺相如降生古相村,到信陵君窃符救赵,从杀扁鹊刺客伏道,到项羽破釜沉舟,从曹操邺城得势,到起义军雄踞瓦岗
期刊
篱笆的房子    粗朴的红柳条篱笆墙,厚重的房草,抹有黄泥的墙,室内南、西、北三面相连、呈“凹”字形的“蔓子炕”,底座大,由上变细呈锥子形的大烟囱……种种达斡尔居室元素,给主人营造出最诗意的居住环境。  位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雅尔塞镇,有“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之称的哈拉新村,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有这样一句话: “有达斡尔村屯的地方不怕水淹”。这是因为达斡尔族人的村屯一般都建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
期刊
浩淼的太湖水域中,伸进来一个绿荫覆盖的半岛,叫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堪称天下无双绝美风景名胜之地。早春二月,腊梅花开时,我、马昌仪和吴重阳,在江苏省文学评论家徐采石和儿童文学评论家金燕玉夫妇的陪同下,从苏州出发作苏南之游,饱览了好几个江南古镇之后,沿着新建的太湖大堤来到东山的西卯坞村。我们鱼贯穿过常年在绿荫下布满青苔的小径,踏进了绿树掩映中的紫金庵的院门。  相传,紫金庵始建于唐代初叶,系西域僧人沙
期刊
一早起来,老屋的主人告诉我去楼下的第二进厅堂洗漱:站在天井下,仰望天空,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用清凉的泉水洗脸、刷牙真是舒服 回到屋里,收拾好东西开始了我的呈坎之行。  首先要去看的古建筑是位,于村头的罗东舒祠,该祠堂建于明万历年间,无论从形制,还是规格,都要远高于一般的祠堂,在建箭中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于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的第一进建筑是仪门,在我国祠堂的建筑
期刊
沿城墙走了很久,心里一直很郁闷。阳光暖暖地,晃得人睁不开眼睛。风在呼呼地吹,弥漫起细细的沙尘,天空似乎也有些混黄了。风掠起衣衫,滑过肌肤,凉凉的,如冷水漫过。我独自默默地走着,漫无目的,一步一步,缓缓地向前走着。  槐花已经开了,还不是耀眼的白。一串串白里透绿的小花掩映在枝叶间,矜持而婉约。古语说:“城古槐根生。”沿城墙徐徐走来,姿态怪异的古槐随处可见。这些古槐密疏不一,虬枝横生,看上去杂乱无章。
期刊
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路易·艾黎(新西兰)    半个世纪前,一位外国友人盛赞长汀之美,传为佳话。自古以来,达官显贵、骚人墨客吟咏长汀秀丽风光,亦留下许多华章佳句。  长汀,历史源远流长,是福建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闽越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掀开了一页页的长汀文明史。他们以蛇为图腾,幸存的“蛇王塑像”是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见证。发掘的
期刊
看惯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大院,概念中的山西民居几乎被定了形,一提到大院、民居,脑子里想到的就是高高的围墙,数不清几进的院落,精致的雕刻,还有那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然而这一次我却想错了。在晋东南高平,在离市区仅18公里的中庄村,顺着村落中七扭八拐的小路,我们一步步走近了年龄最老的中国古代木结构民居——山西高平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所在的高平中庄村坐落在县乡公路西侧的高坡上,村东有一座南北走向的高大围墙
期刊
六    几次穿越,几地往返,都望见无定河那支塔。  塔是暗红色的,耸立在高岗上,塔刹塔檐已经全无。  我记住了这个地点:塔湾。  塔湾四时的景色不同。杨柳堆烟,碧树西风。夕照落晖间,宛若一支红烛。暗云四垂时,犹如一柄长剑。而雨后晨雾之中,古塔更加触目。  终于,我有机会走近,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风尘仆仆之中,登上高崖,又下得山岗。塔与寺应该是连在一起的,禅院即塔院。可佛殿已经无存,台基上长满青草
期刊
这是一个以赵姓为主的家族居集地。  村子里,三棵已经七百岁而依然枝繁叶茂的老柏树,默默地守卫着一座古老的大院子,院子的名字叫做“云山世第”,从建筑平面上看它是一座矩形四面围合的大院,中部前方为带八字门墙和牌坊式大门,朝西偏北,进人大门后是一路三进二天井的一组古建筑;书写着“云山世第”的大门,有着元代的座墩、明代的麻石雕花,甚至还有现代的琉璃瓦。  云山世第是村子的中心,其它都是房屋围绕着这座祠堂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