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式民居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篱笆的房子
  
  粗朴的红柳条篱笆墙,厚重的房草,抹有黄泥的墙,室内南、西、北三面相连、呈“凹”字形的“蔓子炕”,底座大,由上变细呈锥子形的大烟囱……种种达斡尔居室元素,给主人营造出最诗意的居住环境。
  位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雅尔塞镇,有“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之称的哈拉新村,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有这样一句话: “有达斡尔村屯的地方不怕水淹”。这是因为达斡尔族人的村屯一般都建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岗坡或山脚下,即使在平原地区,村屯也建在临近河川的高地。哈拉新村的选址就应了那句话,她就落脚在一块高地上,东临嫩江,西南与明月岛隔江相望。整个村子房屋成行,园田连接,街道整齐,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呈现出朴素的温暖色调。
  


  
  “介”字房·蔓子炕
  
  在哈拉新村村口,我们认识了在达斡尔民族风情园工作的导游小王,她美丽大方,特别爱笑,笑时,脸颊上会出现两个浅浅的酒窝,漂亮极了。于是, “梨涡浅浅”就成了我们对她的称呼。
  和小王熟悉了,我们干脆嚷着要去她家做客,以体验原汁原味的达斡尔风情。
  粗朴的红柳条篱笆墙,厚重的房草,抹有黄泥的墙……整座庭院显得沉稳安静,在阳光下,给主人营造最出诗意的居住环境。这就是“梨涡浅浅”的家。
  红柳条编成的篱笆墙围成的“阿夸” (达斡尔语:庭院)呈长方形,很宽敞,院门朝南,两个一尺多粗的木门柱立在两侧,门柱上凿有三个孔,小王说是关门时,横穿木杆用的。坐北朝南、屋脊呈“介”宁形的三问草房立在院中,这是住人的主房,东西两侧是厢房。东厢房是离地2尺多高的台式仓房,其墙体用原木层层压叠垒成,这种仓房通风良好,防潮湿,防鼠害,存放粮食不易霉烂。西厢房北头存放农具,南头是碾房。院内大门东侧是马厩,西侧是牛棚,东北角有猪圈和厕所,西北角是烟、菜苗的温池和花池子。院宅东西北三面是大菜园子,栽种着各类蔬菜。
  我们一行人,说说笑笑,早惊动了小王的父母。和蔼可亲的老人立马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屋内。
  三间房,中间开门的那一间是厨房,厨房有南北两灶,南灶用于日常做饭,北灶处设“额勒乌”,即池式火炕,用于炕干粮食。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多由长辈居住,小王的父母就住在西屋,只见西屋内设南、西、北三面连炕,呈“凹”字形,这就是达斡尔人家冬季不可缺少的保暖设备——“蔓子炕”。厨房两灶烧火的烟,顺着炕洞,从设在屋外西前侧的烟囱冒出。这烟囱很别致,底座大,由上变细呈锥子形,设在住房的侧面,可能是为了让火燃得顺畅,避免房屋发生火灾,烟囱从房墙向外伸出两三米远,很像是从房子伸出的一个大烟袋锅。
  西屋的隔扇门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隔扇由4扇门组成,当中的两扇开着,两边的两扇关着。这扇门的制作比较精制,以红松为原料,门的上面框镶有5块40厘米左右长宽的木板,每块木板上雕刻着“福、禄、寿、喜、财”等具有吉祥意味的圆形汉字图案,字的四个角上各装饰一个起衬托作用的云卷纹样。
  小王的父亲是方圆一带有名的泥瓦匠,他们家的房屋从设计到建筑都由他一手操办,要清楚了解达斡尔人家的建房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建筑者就在面前。
  老人拿起那长长的烟袋,装上自家种的黄烟末,再用大拇指按一按,用“曲顿”(火柴)去点燃,只见那烟锅里的烟末像小孩似的,慢慢地睁开眼皮儿,又慢慢地红透了脸蛋儿,火烧透了,一闪一闪地冒着青烟,映照着老人慈祥的脸庞。讲起建房来,老人的神情既肃穆又自豪。
  


  建房首先是选址,达斡尔人有不在旧房的原址建房和避开在旧房檐滴雨处建房的讲究,首先选一四周平坦、与其他房屋纵横错落的位置。选好址后,开始建房。建房时,运来沙土,夯出高出地面一尺到两尺的地基。建房的木料基本上全用松木,三间房用8根主柱。主柱的底下需填大石块,埋入地里3尺深,还要填土夯实。在前后两根主柱之间,加两根稍细的辅柱,埋入地里1尺左右。为了防止柱根的腐烂,用桦树皮把柱根部包起。柱子上讲究上双层檩柁。在檩柁上放三角架,形成“人”字形的突脊。从房脊到房檐每隔1尺2寸架一根椽子。好的椽子破成方形,涂上苏子油,用铁钉钉在房柁上。除此之外,房子上不用任何铁钉,而是用木料上的榫槽接合固定。在椽子上面铺柳编的房笆,达斡尔语称之为“海吉”。然后在柳笆上抹一层泥,上面铺苫房草,由下而上铺,一层压一层,直到房脊。房脊上用编成的鞍形草架子压封,既防风吹散,又整齐美观。盖建新房,村子里各家都出了劳动力相助,不计报酬,达斡尔人认为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我们盘腿坐在炕上,随着老人的讲述,脑海中建筑起一座温暖的达斡尔居室。
  
  窗户纸,糊在外
  
  我们还发现,小王家的室内光线特别好,即使房内空间不大,但很敞亮,我们仔细数了一下,小王家的窗户很多,三间房有10扇窗子,其中西屋南面3扇,西面2扇,中间房门的两边各1扇,东屋南面3扇。据说这也是达斡尔族住房的一个特色。窗子分为上下两扇,上扇可以支起敞开,下扇可以向上抽出取下。窗扇由相距10厘米的细窗棂纵横交错组成许多小格子,外面糊窗纸。小王告诉我们:“窗户纸,糊在外”,是由自然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这里春秋多东南或西南季风,风力很大,窗纸要糊在里,极容易被风鼓破;夏季多南风雨,糊在里也易被雨溅湿打破;更主要的是冬季,窗纸要结很厚的霜,如糊在里面,霜会把窗纸润湿坠掉。只有糊在外面,才会相对的长久些。在没有玻璃或视玻璃为奢侈品的年代,只有在窗上糊纸来遮风、挡雨、御寒。现在还把窗户纸糊在外面,我们就有几分不解了,小王说:这样做既是为了继承传统,也是为了让前来参观的人了解他们以前的生活状态。
  
  吊起来悠的“摇篮”
  
  在小王的屋内,我们看到了一个吊起来悠的“摇篮”,我们感到新鲜、感到惊奇。它像一叶扁舟,半倾斜地悬挂在屋梁下,用李子木板制成,长约0.9米,宽约0.33米,高仅0.15米左右,头部微翘。里面以皮子为衬,外面饰以花布。底部垂饰着许多兽骨、鱼骨等,并钉有一根长长的绳子,看得我忍不住要体验一下摇摇篮的感觉。我坐在炕上,将绳子缠在脚趾上,脚稍稍一动,摇篮即轻轻地摇摆起来,下边的骨头也随之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这声音似悠扬的乐曲,如母亲在舒缓的吟唱达斡尔人的《摇篮曲》:
  轻轻摇晃你那榆木摇篮/安详地睡吧,太阳为你露笑脸/轻轻摇晃你那柳木摇篮/安详地睡吧,妈妈守柱你身边?……
  
  达斡尔族简介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   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喇嘛教。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加牛奶的稷子米和荞麦面、饼为主。肉食的制做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平时,喜用肉炖蔬菜。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
  


  
  尘土里开出的花朵
  西 周
  
  
  告别了和田,我们继续贴着昆仑山一路南行,喀什是我们的下一站。强劲的风携裹着沙粒扑打着车窗玻璃,细小的沙土从车缝溜进来,将我们一个个变成了沙人。行路艰难,加之时间紧迫,叶城、莎车、英吉沙,这几个有名的县城我们都是擦肩而过。
  一进入喀什,我们就感受到了它的大气和个性。现代建筑与富有民族特色建筑的巧妙融合,让这城市显得个性鲜明。大巴扎、清真寺、商场、住宅等都能让你感觉到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生活的城市。你甚至能从空气中闻到这种别样的气息,香料锅里孜然、薄荷的气味,无花果、葡萄、干果甜甜的气味,抓饭、烤肉、馕的香味……
  沿着弯弯曲曲的巷子,追寻远去的故事。把喧闹抛在脑后,在纯粹的民族建筑面前,聆听一个民族的心跳。
  长长的门廊,错综交叉的巷道,高高的土墙把阳光分割成一片片或明或暗的色块。孩童在巷道中追逐嬉戏,妇女在门口做刺绣,整个小巷充溢着平和、融洽的家庭气氛。这是乌孜别育族人聚居的一个区,匆忙中,我忘记了留意它的名字。
  也许是干旱少雨的缘故,这里的民居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顶形平房。泥土,似乎是主要的建筑材质,泥筑的墙、泥抹的地、泥搭的顶,从外面看,除了门窗的木质,再难以见到其他。整个建筑似乎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泛黄的泥土,不经意间营造了一种历史氛围,在这里你似乎感觉不到时光的流动,中世纪?现代?哪一个是现实已不重要。我们彻底被这些泥土筑就的房屋惊呆了,在它们的平实与质朴面前,焦灼与浮躁一点点离我们而去。
  在马合木提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聚居区,乌孜别克人家的房屋式样繁多,多为方形、长方形的院落式平顶土房。这些平房多以木材为房架,筑土为墙。房顶用木料、木板或树枝铺盖,上面涂有半尺左右厚的泥土,很多人家把屋顶当做了晾晒台,把粮食、瓜果晾晒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阿瓦”,这是一种还遗留有乌孜别克族古老建筑艺术痕迹的建筑,顶楼呈圆形,覆有铁皮,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不过,这样的房屋并不多。马合木提介绍说,不仅房屋外形上有伊斯兰风格,就是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周围、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非常美丽的花草图案。
  


  马合木提的一番话,让我们到乌孜别克人家一探究竟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
  幽暗的巷道尽头是一座长方形的土坯房,屋顶稍有倾斜,墙壁很厚,给人粗朴的感觉。年轻的女主人正席地而坐,认真做着十字绣。看到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她面带微笑站起来,欢迎我们的到来。说明来意之后,她点头同意我们参观她的屋院。
  整个庭院的造型与居室布局、陈设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
  住宅前搭设有一个葡萄棚。夏日,葡萄藤枝密盖其上,该是一个凉爽的活动场所吧。院内还栽有花卉和其他果树,打扫得十分干净。离院门1米左右的地方砌有一堵叫做“安集延墙”的土围墙(因为这墙还保留着乌孜别克人迁居新疆前的中亚安集延风格,所以被人称为“安集延墙”),这两层高的土围墙是用栅栏和土坯砌成的,因用栅栏和土坯连接固定成一个整体,看上去稳定性很强。住宅的后院是饲养牲畜和积肥的场地,前院为生活起居的场所,整座庭院干净整洁,处处透露着生活的气息。
  粗糙是房屋外在形态留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我们还因黄土的简陋,而认为屋主生活寒酸。温柔细腻、富丽堂皇则是看过室内布置后我们对这泥土筑造的房屋所发出的赞美。
  室内的圆木横梁上和走廊的木柱、木梁上都雕刻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墙上挂有壁毯,墙壁上挖有整齐排列的拱形壁龛,壁龛的周围镶有异常精美的花纹图案。从制作方式上看,有的是工笔重彩精工描绘的,有的是用雕花石膏镶嵌的,有的则是用砖、木雕刻后镶嵌的。工艺精致,整体协调,美不胜收。壁龛内放置各种用具和摆设。室内墙壁还砌有壁炉,供冬天生火取暖用。还有一个很大的炕,上面铺有花毡和坐毯,靠墙一边摆放着被褥,各式绣花枕头整齐地竖立在被褥上,整个屋子显得亮丽多姿。乌孜别克族简介
  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全国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奶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乌孜别克族好客,对远道客人盛情款待,常用抓饭招待客人。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置身其中,有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我们正陶醉这既质朴又华丽的屋子所带来的美感时,女主人的父亲,已经60多岁的米尔米基梯回来了。他郑重地向我们发出邀请,要我们在他家里做客。
  没有推辞,我们盘腿坐在地毯上,和老人谈话,听老人追述这个民族的历史。乌孜别克族的祖辈来自遥远的中亚,他们怀揣祖先的手艺和生意经,怀揣瓜果种子远走他乡,只为寻找一块适于发芽的土地。终于,他们在中国遥远的西部找到了这样一块土地。两个世纪过去了,不但种子在这里发了芽,而且一代代乌孜别克人也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老人在讲述中,充满了对先祖的崇敬和对这块土地的热爱。
  


  谈话间,女主人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乌孜别克家庭盛宴。
  丰盛的食物摆满了客厅里那张长长的餐桌。盛食物的器皿也很别致:乌孜别克族最爱吃的主食、色泽金黄的馕,堆放在一个大大的浮雕银盘中;象牙色镂空工艺瓷盘中盛的是饱满的白杏和李子;那十几个精致的小盘中分别是枣、葡萄干、奶渣、枸杞、巴达木果、无花果和夹心饼干等;而那四个透明的水晶小碗里盛的,是主人自己采摘制作的桑椹、樱桃果酱。
  入席前,先净手,米尔米基梯的大儿子左手端着一个大铝盆,右手执铝壶,依次请客人净手。这种习俗与哈萨克族完全一样,两手交替使劲揉搓,洗完手后不能乱甩手上的水珠,必须用毛巾擦干(洗后甩手在乌孜别克族看来是不礼貌的),既方便卫生,又节水。落座后,米尔米基梯亲手把大大的馕切成小片,教我们如何抹果酱进食。在这丰盛的食物中, “玛什胡珞”,牛肉“那仁”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玛直胡珞”实际就是绿豆大米还有肉末熬成的稀饭,这是乌孜别克家庭欢迎第一次来家做客的贵宾必不可少的饭食。手抓饭与维吾尔族的没有太大不同,只是器皿和吃法看上去更高贵优稚。而那仁,几乎是 新疆伊斯兰民族的通用食品,掺了牛羊肉的面疙瘩汤。一餐饭,让我们对这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有r更深刻的了解。
  饭后,告别米尔米基梯,我们继续在这里流连忘扳。
  
  旅游看点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广场,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竖一个18米高的宣札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
  艾提尕尔寺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
  


  1、交通:从市区乘77路、13路公交车可到,此外还可以搭乘中巴车。
  2、门票:15元
  3、注意事项:妇女在未经过同意,不得进入清真寺;游客进寺时要脱鞋。如果想拍摄穆斯林礼拜的场面,一定要事先征得寺内阿訇(主持)的同意,而且不能站在朝拜人群的前方和侧面拍摄;最好在清晨七点之前赶到艾提尕尔广场,到广场右侧的商场楼顶上去选点拍摄。
  4、住宿:清真寺旁边,解放路1号,人民饭店,很老的宾馆。
  坐在门边晒太阳的长寿老人,飞针走线忙于工艺的年轻少女,自在嬉戏的调皮小孩……这些人如同一道光,点亮了昏黄的泥土房,给它们抹上了亮丽的色彩。
  恬静而自然无饰,质朴而沁人心脾,这些黄土筑造的民居,就如同尘土里开出的花朵,摇曳在每个来往人的心中。
  
  蓝草房
  向 隅
  
  人们都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位于乌苏里江西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就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她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令我魂牵梦萦、心醉神迷;而颇具赫哲族建筑特色的蓝草房、地窨子、撮罗子等赫哲民居,更是让我流连:忘返。
  
  挂草辫的蓝房子
  “大马哈鱼不拆帮,赫哲人离不开江”,这是赫哲族的一句谚语,说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以鱼为主要食物的赫哲人在选择居住地点时的一条原则-沿江而居,用赫哲语来说就是“松嘎日玛玛尼傲”(即沿松花江居住的人)。这也是赫哲族居住方面的基本特点。
  我所要探访的马玉通老人就住在一个沿江而居的小渔村里。渔村不大,只有三四十户人家。整个村子呈长方形,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整个村子分前后街,前后街的房屋平行,同一街道上的房屋是“一”字形排列,房屋之间的间距两米或两米半不等,看上去秩序井然。偶见一两座屋顶呈蓝色的土草房,觉得分外惊喜。阳光下的蓝草房给人一种梦幻的童话感。
  马玉通老人家住的是赫哲人现在常住的土草房,也就是正房。三间土草房在粗木做成的木栅栏的守护下,安然的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我开始细细打量这朴实的小院。
  土草房,是受满族、汉族影响所形成的,赫哲族很早就同满族、汉族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房屋的形制、建造方法甚至居住习俗都同满族基本相同。这蓝土草房为长方形,坐北朝南,中间开门,南面开窗。
  墙体是拉哈墙,这是跟满族和汉族学习的。拉哈是满语“草辫”的意思,拉哈墙有两种,一种是卧拉哈,一种是挂拉哈。卧拉哈是在房架的中间每隔一定距离立一根木杆,然后将草拧成辫子,如同麻花一样在木杆中间穿插,逐渐加高。挂哈拉就是在房架上横系一些木杆,然后将草辫挂在横杆上,逐渐上升形成墙面。草房屋顶呈“人”字形,墙体垒好后,在房架的檩子上挂椽了,勒上箔条后抹泥,干后再抹二遍泥,抹两遍泥之后方能苫草。苫房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拉苫”,将草一层一层地铺上,用泥压住,依次苫至屋脊;第二种为“拍苫”,将草根铡齐,用水浸泡后铺在房上。苫房的人将草一层层地铺完后,手执“拍房木”(如同木洗衣板,其上有大帽钉)向上拍,使草根整齐。苫至屋脊,再用草编成辫拧房脊。再用长柄“拍房木”从房檐向屋顶依次拍打,不仅能平整高低不平之处,又能使草压的紧密不漏雨。
  


  马玉通老人家的房顶看上去紧致密实,大概是用第二种方法苫的房草。也许是我们的谈话声过大,惊醒了门口的黄狗,它睁开慵懒的眼睛,朝我们低低的叫了几声。随即就被喝止了,马玉通老人走了出来,热情的把我们迎到屋内。
  老人的室内设施和家具都非常简单,只有火炕、锅灶以及桦皮器皿、木器等简单的家什。火炕足赫哲族居室内的主要设施,既是他们睡卧、休息的设置,也是冬季的主要室内取暖设施。炕与外屋的灶相连,二者之间有一座间壁墙。生火做饭时,烟从炕洞内出,从而将炕熏热,屋子也随之暖和起来。我们一边同老人寒暄,一边打量这个简朴之家。每间屋子两扇窗,窗框及窗棂均为木制。窗棂的形状有方格的、有菱形的。听老人讲,早年的窗户是用鱼皮糊的,将鱼鳞剥掉即可糊窗户。胖头鱼皮是糊窗户的最好原料,因为这种鱼皮是最薄的,胖头鱼皮不仅结实而且透明好,用胖头鱼皮糊窗户屋里显得亮堂。
  老人的话刚落音,我就指着院落的东南角的一个小木屋问那是什么。那是一个用粗木立起1米左右高的四个柱,其上搭建一个上为人字顶、下为长方形房体的小房。老人告诉我这是鱼楼子,赫哲语叫“塔克吐”,是装鱼肉干、兽肉干、捕鱼用具和粮食等用的,是一个小小的简易仓库。因仓房较高、透风好,所以夏天时许多人晚上住在鱼楼子里。老人的院子里还有个晾架,晾架赫哲语称“得尔肯”,呈长方形,以四根粗木为柱,上端绑扎起两长、两短横顺杆,中间绑扎起许多横杆构成,也有些人家直接将鱼网铺在上面,在上面晾晒鱼干。
  
  鱼皮糊窗户,身居地窖子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唱出了乌苏里江天生水养的孩子——赫哲人的幸福生活。我们还真想体验一下这个沿江而居民族的幸福生活。
  时间在谈话中不知不觉的溜走,转眼间到了午饭时刻。没有任何推辞,我们就留在了老人家,想趁机体会一下这个民族的食鱼文化。
  


  我们吃到了削冻鱼片儿。据说冻鱼片儿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先剥掉鱼皮,然后把冻鱼肉削成大而薄的鱼片儿,蘸上韭菜花、醋、辣椒油调和成的佐料就可以食用了。不过,你可千万别小瞧剥鱼皮和削鱼片儿这两道工序,这可是赫哲人衡量妇女烹调技艺高低的标准呢!
  第一次吃冻鱼片儿,我踌躇了好长时间,迟迟不敢动筷,热情的主人一再劝我尝尝,深怕拂了主人的盛情,只好夹起一片冻鱼片儿,蘸上佐料放人口中。谁知,冻鱼片儿入口即化,又鲜又凉,丝毫没有鱼腥味儿,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下酒好菜!逢宴必有酒,无酒不成席。老人拿出自家酿制的稠李子果酒给我们喝,味道酸甜,口感特别好,不嗜酒的我,也忍不住连喝了几大杯。
  吃喝间,老人的话匣子义打开了,给我们讲 起赫哲人以前的居室。
  赫哲族有一句谚语:“赫哲,赫哲,身居胡如布,鱼皮糊窗户”,反映的是赫哲族以“胡如布”为居室,用鱼皮糊窗户的风俗。“胡如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窨子,是一种小型的地窨子,还有一种人的地窨子,叫“希口免克”,二者构造、建造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大小。地窨子有用于打猎的,有用于捕鱼的。用于打猎的地窨子一般建在离水源近的山地向阳的南坡,用于打鱼的地窨子都建在江边坎地上。地窨子一般只住一冬,翌年再盖,最多能住两年。
  


  赫哲族的地窨子有两种建造方法,一种是地而无墙的,一种是有墙的。地面无墙的地窨子的建造方法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深约70厘米至1米,在东西两侧墙面各立起柱脚,柱脚高出地面70厘米到1米左右,在柱脚上面横架一根懔子,然后在檩子的南北两侧分别与坑的边缘架上两根椽子,从而形成一个人字形房架,房架上的覆盖物有多种,一是兽皮,二是箔条,三是茅草。地而有墙的地窨子的建造方法是,深挖约1米深的方坑,根据人数多少确定居住面积,在坑的边缘的地表上砌筑1米高的土墙,在墙上架起人字形木架,在木架上架圆木椽子,盖以茅草和土。
  地窨子朝阳开门,门洞有两种,一种是漫坡状,入门后有一斜坡作通道,出出进进的要弯着腰才行,走一段下坡进入卧室,一种是台阶式,进门处修成台阶,下行数层台阶后方可进入卧室。门旁设有小窗,以透阳光。
  地窨子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的人们生活。虽然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居住方式,不过对于北方寒冷的气候来说,它无疑是冬季最有效的、也是最为简单、方便的居住方式,所以相沿甚久。
  
  人无常处,桦皮为屋
  我听老人介绍,“撮罗昂库”(又叫撮罗子),是早年打鱼狩猎时住的一种临时性的较为普遍的草房。“撮罗”是尖的意思,“昂库”是窝棚之意。它是用很多根木杆子,先搭起上尖下粗的圆锥形架子,在上面绑上多道横条子,最后从底部向上一圈一圈苫草,苫一圈勒上一道细条子压住草根,以防苫房草脱落,这样一直苫到尖顶,用草绳或树皮绳扎住即可。夏季上山打猎时可用桦皮苫房。门开在南面,扎草帘盖门,没有窗户。撮罗子里东、西、北三面就地摆好木杆,上面铺上一层厚草,再铺上兽皮和褥子即可住人,但不能过冬。北面是上位,是老年人睡觉和坐处;东西两侧是青壮年坐卧的地方。夏天在露天燃起篝火做饭,秋季遇有风雨天,可以在“昂库”内的篝火上,支起吊锅子做饭。
  草辫墙、蓝色屋顶的蓝草房,桦皮为屋的撮罗子,鱼皮糊窗的地窨子等建筑形式在老人的讲述中一一鲜活起来这个民族的居住史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这个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也随着这个民族居住风俗的演变进化,在我们面前一一闪现。
  
  民族简介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无文字,早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最能概括赫哲族的生活习惯。该民族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且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故历史上赫哲人被称为“鱼皮部”。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
  
  旅游看点:四排赫哲民俗风情园
  


  走进赫哲人的家乡,与赫哲渔民围拢在熊熊篝火旁,烤塔拉哈、吃刹生鱼,喝上一杯自酿的美酒,听上一曲悠扬的口弦琴,看上一段传统的体育表演,跳上一曲欢快的赫哲民族舞蹈,放上一盏美丽的河灯,许下一个美丽的心愿。
  
  畬寨里的博物馆
  西 周
  
  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据统计,人口数约为709592,使用畲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族十分重视祭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生命的颜色
  逆丽水而行,越往上,山越青,水越绿。此时,才真正明白了“山清水秀”的含义。当看到半山修竹的时候,景宁地界也就到了。青瓦白墙的畲家民居在绿海中时隐时现,雾中的畲族村寨是那么静,连鸟声也凝住了,只有雾在悄悄地、慢慢地移动。
  一番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东弄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茂竹修林环绕四周,显得宁静而雅致。
  整个村寨的环境,真是应了畲家那句谚语:“造成风水,画成龙。”所谓“造成风水”,就是畲民们对村落环境的绿化。景宁畲族多数是元末明初从闽东迁来的,开始时绝大多数是向当地汉族租山刀耕火种,然后在山上有水源的地方开垦梯田,在避风向阳有水源的半山上建造房屋,逐渐定居下来。一旦定居下来,畲民便十分注意村落的绿化,在村口和屋后山上栽种松树、枫树、檀树……,屋边种毛竹、果树,使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村口有了树就能避风,屋后山上有了树就增加了泉水的流量,空气也格外新鲜。畲民就把这叫做“风水”。畲家祖祖辈辈就在这绿海中安享幸福生活。
  
  畲族“民居博物馆”
  民居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能系统、全面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我们开启民族神秘之门的金钥匙。在这里,这个民族的秘密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 “悬草寮”和“土墙厝”是传统的畲族建筑形式,但现在已不再有人居住,仅作为历史证物,供人们参观,让人们了解这个民族曾有的居住形式。
  以竹子架搭成的“悬草寮”是明初畲族民居形式。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千枝落地”,四面透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形。寮面的悬草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的,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呈“人”字形,仅在寮中央竖一排三至五根树权,权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住人、储藏、烧饭都在里边。
  清代以后,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也叫“泥间”,是用黄土砌成围墙和间隔墙的土木结构,屋架直接架在山墙上,屋顶呈“金”字形,上面盖以茅草、树皮或瓦片。
  


  清末以后,在原有的“土墙厝”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上下二层、左右对称、前厅开放的格局。它的基本构造是每排柱子五根,栋柱与二步住问隔一丈,二步柱与廊柱间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中堂(畲民称“正厅”)照壁在后二步之间。有 的人家照壁两边有扶柱,照壁中间钉上木架,设祖先神位。一幢房子最少两排柱,两边牵墙,成为“三植”,多者“五植”、“七植”、“九植”不等。中堂一般左右对称,偏间多铺上地板,主要是防潮。前一丈之间为暖间,畲族称“堂前”。 “堂前”中间摆上方桌,桌下设方形火炉,冬春季节,炉中炭火不熄。桌两边是贮藏番茄种的木柜,兼做凳子。吃饭、会客全在里面。后一丈房间铺对而床,中间是暖问通往厨房的过道。照壁后无天井,一直盖到底,以勘为墙,全做厨房。 正犀楼上设谷仓、客房,人口多的人家也设卧室。中堂楼上不隔房间。前五尺,楼上楼下都为走廊,不设下檐,这也是畲族民居所独有的特色。
  


  可能是与汉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造技术等领域相互影响,从清代以后的畲族建筑形制中,我们能体会到景宁畲族原生的居住文化与江南徽派民居文化的交融,近代畲家住宅与汉族民居格局大致相同,为土木建筑,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而目大多随势造间,极少见斜门、假窗和粗糙的“石敢当”等镇凶化吉之物。
  近年来,随着畲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士结构新式住宅不断出现,越来越多具有畲族特色的房屋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畲族特色,成了需要寻找才能觅到的风景。
  
  先盖瓦后筑墙
  最有趣,最能体现畲族特色的是先盖瓦后筑墙。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搭个架子,立柱上梁,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四周筑墙。畲民盖一幢房子也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闲时多干,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因此盖好一座房往往会拖上好几年。
  


  畲民一家盖房,往往会邀请亲友或寨中劳动力前来帮工。有的助木料,有的助木皮,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大家发扬团结、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同心协力把房子盖好。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只招待饭食。请来的木工、泥瓦匠,需付工钱。
  盖房子开工需择一吉日,上梁也要择一吉日。上梁前要祭“鲁班”,祭礼是五样菜、五样果,鱼、米、猪头、酒、雨伞、五色线、米筛镜(即斗灯)、香烛、元宝等,并燃放鞭炮。祭毕,把猪头、一块红布、一把雨伞等祭品送给木匠。上梁后又要祭“喜鸡”,祭礼也是五菜、五果、猪肉、公鸡等。亲戚要送给稻谷50至60斤、红布一尺、对联一副。稻谷是送给“压梁”的。当屋梁两端放正,锤人榫钉后,还要行“抛梁”礼仪,即从梁架上抛撒食物。 “抛梁”时,围观的孩童蜂拥而上,一边抢拾食物,一边嬉戏,热闹异常。
  新屋落成后,还要举行隆重的入宅礼。首先喜家主人请风水先生择吉日良辰,鞭炮齐鸣,燃点火把,在笑语欢声中安好大梁,然后把所有家具披上红布,喜气洋洋地迁入新居。主人备好鸡、鸭、鱼、肉、米酒等,宴请亲友,赴宴的宾客,一般要送礼(钱和花布均可),大家开怀畅饮,频频举杯,相互祝贺,尽欢而散。
  


  
  “活”着的畲族“文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被称作“畲族知识活字典”的向导刘明告诉我们的有关畲族民居的演变和建房礼俗,更加引起了我们对这个民族的兴趣,深入畲家,真切地体验一下畲家风情,成了当前我们最迫切地愿望。
  我们走进了雷建业家。这是一座房顶呈“金”字状的方形平房,典型的畲族风格,室内有一个明亮的厅堂、左右两边分布着厢房。中间厅堂又分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有两个小门,左门顶上设有神位,右门顶上设有祖神位,后庭放置着日用杂物,家禽也被饲养在这里。左右两厢房各分隔为两间卧室,室内陈设简陋。右厢房后段为厨房。
  雷建业的妻子,正在织彩带,她的女儿在一旁一边帮忙,一边询问,大概学习着。看到我们,忙起身招呼,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她编织的彩带所吸引。乍看这些彩带并无特殊之处,但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图案是一些奇怪的“文字”。这些“文字”,至今无人能破解,但它毕竟是一种至今仍“活”着的畲族“文物”,见证着这个民族古老的文化。细细打量,我们发现这对母女的发式也有很大区别:女儿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母亲则是头戴凤冠(用一根细小精致的竹管制成,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同佩戴的银手镯、银耳环相互映衬,显得格外耀眼。我对这对母女的凤冠、凤凰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直在幻想这身装束如果在自己身上又会怎么样呢。
  来到畲乡,吃一顿畲家饭,才算是彻底融入了了畲家生活。在畲族家宴上,乌饭是必不可少的,乌饭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挤出紫黑色的汤汁,再将糯米在汤汁中浸泡后蒸熟而成的。乌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据说,吃了它上山劳作不怕蚊虫盯咬,还可以增强体力。一入口,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开始在唇齿问流转。清香也是畲乡给我的感觉。 我们一边吃着乌饭一边闲谈,时光在质朴、安详的浙南村寨悄悄流逝……
  


  
  旅游看点
  云中桃源——大涤
  大漈位于景宁西南部。距县城40多公里。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盆地,四面环山,为高山小盆地。境内丘陵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四周有陡峻山岭如云梯向天而架,攀缘其上恍若天外有天,向称“三透天”。
  景区内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故名雪大,气势雄伟,声如雷鸣,境内丘陵起伏多姿,如狮似虎,肖象如凤,有“九狮十三洋”之称。其境内有三多,即古建筑多、古树多、景点多。古建筑有时思寺、梅氏宗祠、护关桥、帮桥等。景点有雪花、阳岚寨、如来掌等自然景观。其中“雪花飞瀑”为市十大景点。
  交通路线:丽水景宁一大涤乡大漈村,全程3小时。
  


  

其他文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焦点》·风土中国,将和大家一起唱响和谐的欢歌。关注人类对生态平衡的需慕,对文明古迹的寻探,对人文精神的渴求,对原生态、低碳生活的追念与记录。一起回家,回到我们的文明之家。  回家过年,连啰啦来*……  阿妈的绣花瑶装,你是不是还穿身上  可爸的吉祥铜铃,你是不是还在摇响  隆冬·山野·年末·“回家”的歌声透过车内的音响,荡漾在贺州依然苍翠的山林之间。  我们《焦点》一行,陪同国
期刊
一看到了婿乡的两字,或者大家都要联想到淳于髡的卖身投靠上去。我可没有坐吃老婆饭的福分,不过杭州两字实在用腻了,改作婿乡,庶几可以换一换新鲜;所以先要从杭州旧历年底老婆所做的种种事情说起。  第一,是年底的做粽子与枣饼。我说:“这些东西,做它作啥!”老婆说:“横竖是没有钱过年了,要用索性用它一个精光,籴两斗糯米来玩玩,比买航空券总好些。”于是乎就有了粽子与枣饼。  第二,是年三十晚上的请客。我说:“
期刊
悲凄佛诞后的日子里,我只有一夜的困极无眠。帮单位安排捐出了巨款,也安慰了很多位焦虑的朋友,同时慰问着自己的心。随机做着类似的事,我无法想象废墟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可又宁愿他们全是自己的孩子。昨夜,按照惯例,我下机前又去论坛逛了逛,沿着标题挑了几个帖子飞速浏览,还给迷惘的小青年们说了几句话。在这几分钟的过程里,我观望着他们灵魂的辗转,想起了一句问话: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是的,我们生者,究竟想要什
期刊
年来了。  年,是孩子扳着指头盼来的,是青年人欢呼雀跃闹来的,是中年人忙里偷闲挤来的,是老年人品陈年老酒酿来的……  年来了——对孩童来说是口里的糖,甜甜蜜蜜;对青年来说是五彩的花环,鲜鲜亮亮;对老年来说是儿孙绕膝的福分,美美满满。  岁月沧桑,年过了一代又一代。上世纪60年代,年在无米下炊的叹息里徘徊;70年代,年在土炕上的一盆冻秋梨里慢慢的缓解;80年代,年在花裙子、牛仔裤曼舞中旋转;90年代
期刊
有幸到农村去观赏民间庙会上那些残留着民间信仰的浓重痕迹、又是未经专业文艺家们雕琢的民间艺术表演·享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吸吮民间艺术的液汁,对于我这个文艺工作者兼民间文化学学者来说,自然是一件人生乐事。今年(1990,马年)元宵节-几位朋友又相约去天津南郊区的葛沽镇,观摩和调查那里源远流长的、专为天后娘娘而举行的“皇会”上的民间歌舞和音乐技艺的表演。    “皇会”是什么    皇会是什么呢?  所谓
期刊
日本历史上有过两次文明开化,第一次是古代的“大化改新”,接受盛唐文化,史称“唐化”;第二次是近代的“明治维新”,师从欧洲文明,史称“欧化”。两次开化都是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不过来源不同,内涵也不一样。  偏处海隅的岛国日本,在接受了西方近代文明后,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欲效外族入主中原故事,先占朝鲜,再据满洲,吞并中国。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地位,更令当权者野心
期刊
“听说有个地方,那里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鸟儿的叫声,和在不同季节里,好好听的风声。那里没有污染的空气,只有花草树木发出的香气。那里没有无理的暴力。人与人之间只有和谐的相处,那里也没有物质的享受,人与人之间还有那份纯真的感情。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直希望能够和我的女人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这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这是梁朝伟于1994年,为自己的唱片《日与
期刊
回族的婚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令人难忘的喜庆景象。在西北,选定结婚的日子大多在秋、冬季的“主麻日”或“开斋节”、“古尔邦节”前后。新娘家中在忙着清点嫁妆,收拾女儿的各种用品时,母女两人不忍分离已泪流满面。尔后,由年长的妇女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开脸”,即用细丝线,揪尽新娘脸上的汗毛等,这意味着女儿将告别姑娘时代,走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  婚礼举行的这天早晨,娘家先把陪送女儿的嫁妆以及给新郎、公公、婆婆
期刊
初冬的武夷,天朗气爽,正是武夷山人娶亲办喜事的最佳时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迎亲的方式除往常那排成长龙似的车队之外,传统的花轿迎亲也悄然出现在城镇和乡村。  您瞧,山那边远远地走来一队迎亲的吹鼓手,他们身穿红色的古代服装,高举着红灯笼,吹吹打打,簇拥着一顶由4个壮汉抬着的雕刻精致的花轿。满而春风,喜气洋洋的新郎官身穿礼服,头戴礼帽,骑着一匹枣红马,头戴凤冠的新娘,安坐在花轿里。唢呐声、锣鼓声和轿夫们粗
期刊
甲骨文的故乡就是安阳。  3300多年前,商朝子民在第20代国王盘庚的带领下从山东“奄”(今山东曲阜)出发,西渡黄河,来到时称。北蒙;的安阳。他们择洹水而居,建立都城,在这片苍茫大地上拉开了甲骨刻字与青铜立鼎文明的序幕。  自建都始,这座城市的骨骼和筋络上就在不断地镌刻着由历史书写的另一行文字,从蔺相如降生古相村,到信陵君窃符救赵,从杀扁鹊刺客伏道,到项羽破釜沉舟,从曹操邺城得势,到起义军雄踞瓦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