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体育教学课时计划优秀成果评比活动”获奖教案摘登 水平五(高二)《排球—正面扣球》教案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身育人”的学科理念,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将合作学习贯穿于整堂课的学练之中。首先,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高难度技能项目的教学简单化、趣味化。其次,教师注重教学推进和学法指导的给予,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培养主动学、练的意识。本课主要在传统集体学练的基础上,创新多种专项辅助练习,用以提高各个扣球技术关键点。以小组循环体验,将枯燥的学练过程新颖化。通过创新形式的教学,为了发展学生对于排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在排球运动中,扣球是进攻的最有效方法,是得分和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扣球是完成战术配合的最后一击。成功的扣球必须有良好的一传和二传(或拦网、防守)的密切配合,而扣球的成败却集中表现了这一战术配合的质量和效果。现代扣球的威力应体现在速度、力量、高度、变化、技巧等方面。本课选择的教材内容是“排球——正面扣球”,本课为第4次课,主要是在掌握正面扣球徒手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有球学练,并且通过多种专项辅助练习,对挥臂、击球点、击球手型进行强化,提高对完整动作的掌握。此教材在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中属于高中基本内容II(选修)。
  三、学情分析
  本课施教对象为高二男生,他们对排球运动了解有限,兴趣也不如篮球与足球。因此,在本课中,教学方法主要围绕使学生动作定型,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兴趣。而且,学生之前对排球基本技术学习的时间较少,本节课试图通过多种练习方法进一步固定扣球手型,明确击球点位置,同时发展相关体能。
  高中二年级男生已具有较高的体育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好胜心强,且具备开展排球运动所需要的力量、柔韧、灵敏、速度等相关体能。学生在高一已掌握了排球的传、垫球等技术,具备了一定的技能储备,但对“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概念还不清楚、动作还不熟悉。学生对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均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能力,虽然技术动作较难掌握,但是学习兴趣很高。
  四、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准备部分(队列队形、热身跑、专项性球操)→基本部分:正面扣球完整练习(体验性练习),专项辅助练习,正面扣球完整练习,专项体能练习(交叉步拦网击掌)→结束部分(放松整理与小结,师生告别)。
  试教感受:
  领悟学科内涵,突出主体作用,细节有待提高
  陈欣荣老师开设的水平五(高二)《排球—正面扣球》一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该课以贯彻“健身育人”学科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强化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但又不过分强调技能的专业化,这种认识不仅迎合了时下高中生的心理,而且,折射出教师对学科内涵具有一定的认识深度;教材认识做到了专业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把握比较准确,既考虑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又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倾向;学练方法得当,所采用的多种形式的辅助练习,巧妙地解决了技术要点;场地、器材运用因地制宜;教学环节紧紧围绕主教材。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提高了排球学习兴趣。下面依照陈老师的教学顺序和教学设计,具体分析该课的教学亮点和尚可改进之处。
  一、开始部分
  课堂教学内容点题的形式有很多,如,情境导入式、问答导入式、开篇点题式、问题发现式、课中插入式、课尾归纳式等。本课采取直接导入的形式,开篇点题,目的明确,简捷明了,符合单元教学内容的需要。依照单元计划,该节课为排球教学模块的第4课时,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排球扣球的徒手动作,所以,本次课采用直接导入的形式顺理成章,符合教学发展规律。但如果为了加深学生学习愿望和建立动作表象,也可采用问题发现式,如,教师可以设置抛出距离较远、较高的球,试问学生应该如何高质量地保证正面扣球成功呢?当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时,教师随机示范漂亮、洒脱的上步扣球动作,从而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二、准备部分
  本部分陈老师设计了3个内容,每部分都有存在的理由。队列队形,具有强化课堂教学常规、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这类内容可以说是通用教材,放之任何一节课中而皆准;绕场热身跑,在本课中具有唤醒学生身体机能和领取器材的双重作用,跑动中领取器材,在安排上比较巧妙,既节省时间,形式又比较灵活;专项球操部分编排比较合理,不仅表现出与主教材的紧密相关,而且动作形式具有较高的舒展筋骨的作用。以上是该堂课准备部分的亮点,不足之处有3个方面:首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3项内容分裂开来并无不妥,但罗列3项内容在一节课中显得多余和臃肿;其次,热身跑部分时间分配太少,实际练习中与教学预设有一定的出入;再次,球操部分编排了8节操,而从实现功能上分析,该8节操完全可以压缩为5节即可达到活动的目的。按照肢体活动顺序和衔接方便,压缩后,第1节:肩关节绕环;第2节:单手抛接球;第3节:体侧触地;第4节:跪姿压肩;第5节:坐地分腿滚球。该部分所采用的教材都较好,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陈老师难以割舍,但还应追求精炼和实效。
  三、基本部分
  陈老师在基本部分设置了4项内容,其中,前3项可以视为一个学习整体。第1项内容是正面扣球完整动作体验性练习,教师打破了常规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复习和重点择出的教学策略。本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既保证了上节课的良好延续,又能发现突出问题,有利于教师后续的针对性教学。这种通过合理的教学预设去发现课堂再生资源,并随即进行当堂备课的教學行为体现出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智慧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第2项内容陈老师设置了专项辅助练习,该阶段其首先利用图解为学生分析了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不足,提醒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差距。该环节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突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该部分的4种辅助练习策略覆盖性比较广泛,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技术缺陷的纠正需要。第3项内容,陈老师通过4号位正面扣球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扣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和自身现有水平。自主学练菜单的给出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做到了内容上强化技术,组织形式上不惟技术。陈老师的教学理念更加适应高中学生,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我判断能力和相对固定的个人运动喜好,没必要强迫学生依照教师的愿望发展个人的运动技能,特别是专业化技能,较好地规避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弊病。   以上3项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突出了教学重点,不足之处是没能体现难点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陈老师将其定位在助跑时机与击球点的把握,但在教学策略上体现不明显。该部分的另一点不足是,在练习时间、次数和强度上缺乏精细化预设,这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在教案上体现出的不足。
  基本部分的第4项内容为专项体能练习,基本内容为交叉步拦网击掌,该部分内容与其说是强化体能练习,倒不如说是为后续的拦网教学作铺垫。因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据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要求,练习强度稍显不足。
  四、结束部分
  该部分的放松环节存在2点不足,首先,放松是对身心的调节,而安排的两头起内容具有一定强度,不仅起不到放松作用,相反具有素质练习的效果,适得其反;其次,坐姿滚球放松练习缺少一个环节,依据训练学理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结束后,人体的肌纤维处于散乱状态,如同一堆乱麻,如果不进行按摩梳理而直接进行拉伸式放松,极易造成肌纤维打结,久而久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最后,关于教学设计再提出3点意见与大家探讨。首先,关于学习目标的表达,学习目标是一节课预设的学生即将达成的任务和程度。笔者认为,1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运动认知、运动技能、运动体能、情意表现等4点或其中几点,目标的达成要有可观察性,每点的行为动词应尽量表达准确和规范,相关的行为动词使用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已经安排专门版块(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概览与简要说明)进行了解释和例举,在此不再赘述;其次,教学环节在设计上应尽量保持左右对应,这样方便其他人辨识和考量;最后,非约定俗成的方法,需要简明扼要、清晰地加以解释,这样才能方便观摩教师的理解和把握。
  点评:
  对《排球——正面扣球》第4次课的点评
  一、探讨
  (一)本次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健康第一”,学科理念是“健身育人”。从教学设计中能看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是体现了这个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清晰透彻,不但阐述了教材的性质和作用,还对“正面扣球”的技术环节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教材的知识点、重点把握准确,为本节课的课时计划的撰写打下了基础。
  (三)在学情的分析中,教师表现出了对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的了解,通过前3次课的学习,说明了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技术水平,并对学生掌握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程度进行了细致分析,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因而使教师应用的教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教师能够依据教学背景的分析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技能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标的表述上:缺少“认知目标”,这是对教学中知识点的忽视。
  (五)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活动的设计与教学重点紧密联系,其指向性明确——针对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多样、有序且循序渐进。通过以下练习步骤,既体现了球类运动的特点,又把基本技术、专项体能训练结合,达到了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的合理安排:
  1.正面扣球完整动作体验性练习:助跑—起跳—挥臂—落地;
  2.专项辅助练习:扣固定球—对抗性挥臂练习—鞭甩掷羽毛球—原地击球手型练习;
  3.4号位正面扣球练习(助跑—起跳—击球—落地);
  4.专项体能练习:交叉步拦网击掌。
  (六)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教师考虑了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在第4次课中,既复习了前3次课掌握的内容,又强调了本次课的重点;既考虑了学生整体的进步,又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分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选择练习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七)本次课教学的组织方式是分组不轮换,但是陈老师根据练习内容采用了3种不同的练习队形,活动时间与练习次数的设计也比较恰当。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也会根据教学的进程适当调整和控制学生各项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以达到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总体设计要求。
  (八)在学法指导问题上,陈老师也有所设计、有所考虑,每个教法实施中对学生提出练习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指导应当更加具体、明确,如,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动作或练习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体验,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九)这节课在教学评价环节上不够明确,教学目标中设置的60%与40%,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预期的达成度,但是教案中没有体现是如何操作的,特别是没有体现学生参与评价,这对于认知目标的评价更是无法完成,学生只有参与评价活动,能够用评价要素评价别人,进而自己的概念才能够逐渐清晰,这是这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
  二、建议
  教案中,哪些是复习内容?哪些是新授内容?新授内容应当要有动作要领或方法,这可以为评价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编者按:“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下发10年来,重视学校体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也涌现出了一批成绩斐然的地区和学校。与此同时,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仍面临着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堪忧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中央
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育教师可以跨越时空,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  一、网络阅读—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是教育教学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阅读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网络阅读已成为教师日常学习的一种生活方式。借助微信公众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专业质量标准”的要求,5月21-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主办,成都市温江区承办的“2018年十城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培训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相关负责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耿培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专业学组
体育课堂因学科的特殊性时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应理清影响体育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如,外界环境、教材内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运动负荷等,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体育课堂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在此以教学器材、教学情境、教学语言、教学音乐4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介绍。  一、将“流行元素”融入教学器材,吸引学生关注  (一)现象分析 
“以方法为教学内容”是近年来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充分体现了《纲要》“以生为本、能力为先、用教材教”的核心理念。本次九城区活动的主题是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研讨各课时“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课时之间“方法”的关联性、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等。在本次活动的评课环节,观摩教师结合2节课例及单元练习方法的展示,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意见比较
一、设计思路  本课根据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瑜伽运动引进教室,丰富室内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的锻炼效果。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享受瑜伽带来的平静和谐,学生通过互助学习,鼓励同伴,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
一、坠球机介绍  坠球机是网球教学中重要的教具之一,它可以代替教师人工喂球工作,保证每次落球点的准确性与统一性,不仅有利于组织大班教学、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坠球机设备分为支架、装球器和滚筒3部分。装球器是核心机构,长0.59m、宽0.49m、高0.54m,使用时需安装在支架上。支架高度可调高低,最高可调至2m,滚筒共2只,每只长度约1.3m,安装在装球器两侧。坠球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首都学校体育工作向科学化发展,提升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强高等学校与中小学体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借鉴,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良好的科研氛围,2018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承办的
一、投掷学习单元构建的依据  George Graham明确表明了运动必须思考的几个范畴:最内层的分类,也就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各种动作技能的内容性规定,如,可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投掷、持球等;动作技能的可能性变化,如果技能轮按照箭头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转动,动作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变化,如,位移性动作的跑步是单纯的位移动作,如果联系运球,这种位移性动作便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审议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任务和方案,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到学校中,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要抓好“三个落实”,坚持和创新体育教学研究,尤其是体育校本教研至关重要。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在学校中”的研究。体育校本教研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武器,以学校体育领域内发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