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懂”的视角例谈教“方法”改进的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方法为教学内容”是近年来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充分体现了《纲要》“以生为本、能力为先、用教材教”的核心理念。本次九城区活动的主题是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研讨各课时“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课时之间“方法”的关联性、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等。在本次活动的评课环节,观摩教师结合2节课例及单元练习方法的展示,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意见比较集中的2点引起笔者的关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中,学生在练习时,球砸地的方向比较正,从而导致了“准确判断落点,快速移动到位”的重难点体现不够充分;《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反映较多的是在学生实际练习中,呈现更多的是传球和拨球的组合练习,而非课的重点——传吊配合。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该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在教“方法”策略中,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是否学“懂”,使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一、什么是学“懂”
  要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学懂、学会、学乐”。从字面上来看,学“懂”就是理解、知道、领会的意思。对于一节体育课来说,学“懂”有2层含义:要达成教案中所制订的认知目标的要求,结合《纲要》,球类课的学“懂”,一般在认知上要求学生能说出所学动作的方法或练习方法的名称、动作要领(知识点)等;要理解每种“方法”的设计意图,即为什么要这样练以及怎样练、怎样运用等。
  二、怎样让学生学“懂”
  综观本次活动呈现的2节课,执教教师无论在“方法”的设计,还是在教“方法”的策略上,包括课堂组织、场地器材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学“懂”的视角,笔者认为还可以做以下改进。
  1.讲清练习意图,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练。《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中,教学内容是“自传打点(原地与移动)”,包括“砸地自传高低球”“砸地自传打直”“砸地自传打准”等。从准备活动的“步伐移动操”和“自抛自接”到基本部分的单一练习“自传打点”和组合练习“自垫 自传打点”再到比赛和体能练习,整节课围绕移动到位后正面上手传球并将球传到所需位置展开。但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将球砸地的方向太正,高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快速移动和落点判断”不能充分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向学生讲清快速移动和步伐准确对于传好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判断准确、迅速移动到位才能传好球。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讲清球砸地是为了给学生准确判断、快速移动传球创设练习情境。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师的设计意图,在移动练习时的主动性、积极性才会增加。也就是教“方法”中,不仅要教方法,还要教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理解了球砸地的设计意图,学生才会自觉地从不同角度砸球,使球反弹向各个方向,从而使“准确判断、快速移动”的重难点得以落实,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另外,学生的手臂力量也是学生未达到要求的一个因素。
  2.加强问题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练。《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中,球砸地后自传打点是一个不错的设计,但在练习中,除了学生砸地方向太正,缺少变化外,球的反弹高度也普遍较低,教师可让学生在练习时思考:要移动到位,做好传球动作,除了准确判断、快速移动外,還跟什么有关?应怎样砸球才能达到要求?同样在传高、打直、打准练习时,教师也可提问:怎样才能传得高?打直和打准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带着问题练,学生通过练习不难体悟出:要使球反弹得高,必须要用力砸球,要使球传得高仅靠手臂力量还不够,必须要全身协调用力,打直与方向有关,打准则是方向和力量的结合。
  3.模拟比赛情境,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以致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在方法设计中以组合练习为主同时加入比赛和对抗,符合排球项目特征。但在呈现课例中均以“自传 自拨”或“自己砸地 自传传高 自己拨球过网”为主,未体现“配合”。“传吊配合”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简单战术,需要2名(或以上)学生的协同配合。建议教师在学生自传自拨的基础上改进,如,4名学生1组,两两隔网相对,由1名学生抛球给同伴,同伴接抛球后传球,再由抛球学生拨(吊)球过网,这样更符合排球项目特性,也更接近比赛情境。从学“懂”的角度,还要让学生明白“传吊配合”的作用、拨(吊)球的时机及球的落点等。只有理解了这些“方法”的意义,才能在今后的比赛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我的参评案例“一节雨中的体育课”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特等奖,我非常高兴。看到刊登在2018年第4期杂志上上海点评老师的疑问,我觉得她是一名经验丰富且细心的老师,她仅从案例第一人称表述和事件过程描述中就发现,这应该是作者本人高中教师的亲身经历,但第一作者却是一名小学教师,显然与身份不符,有点不符合逻辑,要么案例是编出来的,要么是有别的原因。  前年由于家庭原因,我工作的地
一、中美教练对运动员与训练理解的差异  (一)注重运动员身体状态  美国犹他大学教练团队十分注重运动员训练成绩、生理指标等方面的数据收集与对比,他们认为教练员掌握运动员的状态,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数据的分析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国学校体育教练员在年度计划中应该也有身体素质和机能数据的测试记录与对比、有定期的专项测试成绩的分析、及根据每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给予营养补充方案、甚至对部分队员的谈
为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适切性,继续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2019年5月21日—23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承办、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十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举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于素梅,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徐旭勇、
近年来,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遭受暴力伤害的情况越发多见。特别是在急诊科,这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阵地,也是暴力事件的高发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虽然是抢救患者生命,但他们也是普通人,应该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样需要受到保护。如何降低护理工作中的暴力风险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愿,下面我们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医护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心理素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应做好随时面
笔者以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各种“闯关”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一、“过关斩将”  游戏目的:提高控球水平,发展灵敏性,提高运球奔跑能力。  游戏方法:10名学生一组,再均分为2小组,5人防守、5人进攻。半块(或1/4块)篮球场地内划5个连续的平行于端线的长方形区域,每个区域有1名运球的防守人(图1)。进攻
一般而言,上课要进行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师与学生活动、组织要求等方面的预设,如此设计就能设计出一节好课吗?实则不然,这就如交响乐演奏一般,诸多乐器汇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指挥,那就不能合奏出天籁之音,无法体现出交响乐的特征。所以,课堂是需要预设的,好的课堂是需要精心预设的。结合笔者对体育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谈谈精心预设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研究模式、整体构建  在教学中唯模式化,
编者按:“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下发10年来,重视学校体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也涌现出了一批成绩斐然的地区和学校。与此同时,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仍面临着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堪忧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中央
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育教师可以跨越时空,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  一、网络阅读—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是教育教学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阅读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网络阅读已成为教师日常学习的一种生活方式。借助微信公众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专业质量标准”的要求,5月21-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主办,成都市温江区承办的“2018年十城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培训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相关负责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耿培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专业学组
体育课堂因学科的特殊性时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应理清影响体育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如,外界环境、教材内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运动负荷等,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体育课堂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在此以教学器材、教学情境、教学语言、教学音乐4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介绍。  一、将“流行元素”融入教学器材,吸引学生关注  (一)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