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魂梦与君同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038-0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欧阳修主盟文坛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虽然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婉约词更是写得柔情似水、深挚动人。纵观词史,词的本质是抒情的格律诗,天地十分狭小,大体不失春花秋月、家园闺阁、相思别离的藩篱。女性词作家除外,男性作者大都写男子与妓女、情人间的感情。而苏轼的“江城子”这首词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它是首写夫妻间真挚、纯洁爱情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更在于它是首前听未有的悼妻词。悼亡题材入诗久矣,悼亡词则始于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就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性情温顺、聪明沉静、知书达礼,侍奉公婆非常尽心。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就是这么一位在生活上、事业上对苏轼都有帮助的妻子,年仅27岁,不幸在都城汴京去世,第二年的六月葬于四川眉州东北的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相亲相爱的夫妻就这样生死分离。王弗死后,苏轼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政见不同,被迫外任,南北转徙,漂无定所。熙宁八年,词人于密州任知州,生活不定,仕途失意,不由得更加思念亡妻,正月二十日夜里,他与王弗在梦中相逢,于是为我们留下了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词的上片写梦境,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
  “十年生死两茫茫”,开篇悲痛陈述,流注深情,生死殊途,两地隔绝,茫茫邈远,作者内心无限慨叹;词人在这里紧紧地抓住“十年”来表明时间之长,十年沧桑,他们是多么迫切地希望得到彼此的消息,希望彼此音容浮现在眼前啊!然而,失望了,这“茫茫”二字,不仅写出彼此渺茫难详的现实,表现了内心的空虚、惆帐,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他们思念之情的深切。“不思量,自难忘。”生死异地,明知渺茫,不能思量,但又难于忘怀,不由自己。这两句,看似矛盾,却拓开一层,把词人对亡妻深切思念之情充分地抒发出来。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写相别之远,活着的远在密州,死去的坟在眉州,山遥水远。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与妻相距千里,生死相隔,无处诉说,创造出一种凄清冷落的境界,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
   “纵使相逢应不识”,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的夫妻,何以会不相识呢?是因为自己在这十年中,官场失意,奔波劳累,40岁的人双鬓已添了白发,皱纹也已爬上了额头。既寄寓了词人的无限身世之感,更流露出对亡妻的思念。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相互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人世间的辛酸。
  下片记述梦境。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小轩窗,正梳妆”,展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反映了词人的理想,平易,充满了生活气息,于平淡中体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也更加映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当作者与妻子蓦然相逢,酸甜苦辣都在霎时间涌上心头,惊喜并至,十年相隔要说的话太多,乍一相逢,一时反而不知从何说起,思绪茫茫,一时怎能说得清楚呢?世间并非所有的感情都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于相互的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相思之苦,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夫妻间的相互了解,使他们无须用语言,眼泪便是他们传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这是惊喜的泪!也是悲伤的泪!千里相隔,十年离索,这满腹哀愁,怎能不向亲人表露?苏轼多么希望能与妻子久久相拥,永远不分开。词人抓住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表现,恰到好处地把它表现了出来,这是能触及到感情最深处的艺术描写。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然而短暂的相逢竟然是一场虚幻的幽梦!由梦而回到现实,更增加了词人的思念。梦中醒来,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梦中醒来,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想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这景是感情的寄托,使感情更具体、更形象了。在这里,词人从自己的伤心断肠,来设想妻子的柔肠寸断,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文学作品贵在有真情,特别是主言情的诗词。苏轼的这首词在短短70个字中,将梦境与现实交融为一体,把浓郁的情思寄于文中,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为一体,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后催人泪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苏轼的这首词真可谓到了人生的最无奈之时的感伤之作,最能体现其情感至深,也最能表达其婉约之情。
其他文献
杨爱华(1983-),女,河北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蒋金金蒋金金(1986-),女,黑龙江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由于墨家的有些思想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相违背,墨家的地位最终被儒家取代,墨子的节葬主张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中国两千多年的“厚葬”思想根深蒂固。农村普遍实行的丧葬习俗都与节葬思想相悖。文章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
期刊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句话曾经鼓舞了多少青少年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而今读起,那种敬佩感犹在…  到底是什么巨大的力量唤醒了他,使他仍然忘我的工作?那就是比钢铁还硬
期刊
摘要:大自然因为有了绿色而勃勃生机,生命因为有了绿色而弥漫着希望。绿色浓缩了大自然与人类生命的全部理想,承载着所有人绚丽的梦。绿色设计也随之踏入设计师的视线,调节着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股力量,是一股可以抵御生态遭受破坏、防止环境污染的力量,也是一种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伴随浓烈艺术气息的新思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人文精神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就像在探求一个深远的梦境,伴随
期刊
摘要:按照《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要求,我校被列为“一标多本”改革试点单位,本文重在阐述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一标多本 校本课程 专业化发展  1 对福建省教育改革项目“一标多本”内涵的理解  按照《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要求,我校被列为“一标多本”改革项目的试点单位,“一标多本”是指当前中
期刊
摘要:考场作文要想赢得高分,要想在短时间内以文章的辞采和内容的深刻打动阅卷老师,“炫示”就成为必要。所谓“炫示”,就是故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技巧以悦人。“炫示”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点: ①炫思想,独树一帜;②炫积淀,厚积薄发;③炫文采,妙笔生花。  关键词:炫示 炫思想 炫积淀 炫文采  俗话说:产品没有特性,就找不到卖点。作文没有亮点,也得不到高分。在高考作文中,内容、结构、情感和书写4项占作
期刊
近几年,为适应分层次教学的需要,使我们的教学更富于针对性,很多学校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不同类别的班级。分班之后,由成绩较低的同学组成的班级,极易在纪律上出现松散现象,如管理不当,不但会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还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基础班的管理就成为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既需要学校营造一个纪律严明的大环境,又需要班级的最直接、最经常的管理者——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真正起到“稳定一方”的
期刊
2007年高考刚结束,语文作文题率先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季节”是再平常不过的词,可福建省各地报登的专家访谈录中,几乎异口同声说此题“看似不难,写则不易”。不难,则离题几乎不可能;不易,写出新意却需要花一番功夫。  作文的所谓新意,就是创新的表现。写作能否创新,取决于思路是否敏捷。不仅是天生的,更是后天的训练。故要达到在高考考场上薄发,没有厚积是完全不可能的。  厚积靠的是学生本身对外界事物、事理
期刊
游云学(1961-),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学教育、计算机教育、教育文化研究。 汪先平  摘要:近年来广东地区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迅猛,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当地民办教育已经形成了与公办教育争雄的局面,同时教育的办学规律也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国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做到相对的教育平等?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怎么才能做到公平竞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调查研究。  关键词:民办(中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猜想这一步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 猜想能力 培养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猜想心理  初中学生刚开始往往不敢猜,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唯教师是从,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深怕自己猜错了受到教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006-02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依靠其独特的便捷性、移动性和适中的距离感,以及特色的碎片化语言形式等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同时,又用其海量复杂的博文信息、瞬间核裂变式的超强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新闻发布的流程,对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带来了冲击。  关键词:微博 新媒体 手机 把关 法律    1 微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