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巨大挑战。本文剖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和培养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开发;培养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本科人才培养也先后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演变。新世纪,随着创新型国家概念的提出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巨大挑战。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已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进行分别培养,以应对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需要的困局。此前学术型硕士存在专业技能差、学术研究能力有限、工程研究能力弱的“三弱”现象。新形势下,创新学术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据统计,我国有43.5%的学术硕士在一年级参与到科研课题研究中,另有17.9%的学术硕士到二年级才首次参与。而事实证明,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尽早地参加课题研究,最好将学生科研提前至本科阶段,使学生尽早、尽多地感受科研氛围,树立科学创新意识,接受科研方法及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的严格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
然而,如何尽可能地把本科生引导到科研领域并正确有效地加以引导是有待更深层次地摸索和实践的。本文就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特点加以陈述,其中很多情况已不能适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而这些建议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当前大众化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任务。虽然国外的一些大学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系供国内院校总结和借鉴,但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因素使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必须深入了解和剖析其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我国教育的培养方案。
1.教育观念
很多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依然十分陈旧,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既是教育的初衷又是实施教育的标尺和目的。教育手段相同,但出发点和方向不同,最终也会与初衷分道而驰。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是:教育是对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培训,是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为生产和社会服务,是就业的手段;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文凭轻实践,等等。受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转变尚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接受教育然后得以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功能。而个体的知识结构差异很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发挥其最大潜能。教育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考虑情感对信息的传达、接受和消化的影响,因此教育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的教育模式已导致教育逐渐丧失其应有的社会先导功能。当前,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的初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方能事半功倍。
2.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设置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旧的教学体系阻碍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割裂,忽略知识的整体性、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知识内容滞后于科技的发展,缺乏前瞻性,且以理论课居多;实践课程以单科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主,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缺少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课程内容和引导方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大班授课,采用“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个性和素质的发展;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师资队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师资队伍面临的冲击是:师资严重短缺,师生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高校大量引进年轻教师,新教师所占比例近半,导致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断层严重,青黄不接;新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培养缺少经验和专业水平,重科研轻教学;功利思想上升,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忽视师德的建设,将学生视为工具。另外,随着实践环节越来越被重视,实验教学队伍需同步建设。例如,实验教学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面对教学改革,教师普遍在能力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主观和主动改革的愿望薄弱,存在畏难心理。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使他们感到困难。
三、学术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本科生科研活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如何将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有效地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摸索和实践。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本主義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想法真正引导出来,帮助其成长成自己的样子,即促进人本身本性的发展。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学习的手段,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表达、评价、创造和选择。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改革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向启发式的方法转变,在统一性中寻找多样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不同,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就教学问题随时发问,补充大量的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重视讨论和交流,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自由研讨甚至争论,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必修课,使学生在本科期间就能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自由组成临时学习小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凸显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将参与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提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1:2左右),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正确性。依托课题、专题和问题,设置多类型、多层次和多方向的研究项目集合,增加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的可选性。将最新学科进展和前沿性学术问题纳入实验教学体系,将学科发展中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分解成专题实验项目提供给学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运用网络虚拟实验,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一些结构、动作、原理,以动画互动的形式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和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仪器、手段和技术。
3.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计划,层次化培养
提倡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就某一个课題进行研究和实验。从人的本性出发,教育要尊重人格,尊重发展的客观性,尊重个人选择和兴趣,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和培养。对研究兴趣薄弱的学生,只要求其具备初步研究能力即可,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增加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研究课题和方向设置多样化,以小课题(有限时间、有限经费、有限目标)为主,其中纵向课题大多数是基础研究,项目需要有高度的创新能力才能完成,是锻炼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由学生牵头负责课题研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是反映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训计划需由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和服务,为本科生科研培训提供各种研究机会和项目申请的信息,组织项目申报、检查及验收等工作。此外,还要组织各种学术讲座和指导性的讨论会,并为学生撰写项目申请书、拟定预算等提供咨询和帮助。
4.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改善科研创新氛围
给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导师不单传授已有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评价证据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在师生的互动切磋中快速成长。每周一到两次就一个主题展开师生切磋,以提升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能力。对于导师的观点,学生可以拒绝也可以采纳,鼓励其不盲从,以获得思想上的独立。鼓励导师用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取代学生疲于上课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学习,阅读大量文献并写读书笔记和论文,提前研究即将讨论的问题,准备相关的发言。良好的科研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或缺,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校内会议、国内和国际会议等,培养学生参与高水准学术交流的意识和行动。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生进行科研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等。
四、结论
创新能力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任重而道远。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当从本科时期做起,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发展。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应向现代启发式方法迈进,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将参与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比例,依托课题、专题和问题,设置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项目,提倡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推行导师制,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参加高水准的科研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6-69.
[2]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曹蕾,陈华.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28-34.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开发;培养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本科人才培养也先后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演变。新世纪,随着创新型国家概念的提出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巨大挑战。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已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进行分别培养,以应对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需要的困局。此前学术型硕士存在专业技能差、学术研究能力有限、工程研究能力弱的“三弱”现象。新形势下,创新学术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据统计,我国有43.5%的学术硕士在一年级参与到科研课题研究中,另有17.9%的学术硕士到二年级才首次参与。而事实证明,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学生尽早地参加课题研究,最好将学生科研提前至本科阶段,使学生尽早、尽多地感受科研氛围,树立科学创新意识,接受科研方法及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的严格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
然而,如何尽可能地把本科生引导到科研领域并正确有效地加以引导是有待更深层次地摸索和实践的。本文就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特点加以陈述,其中很多情况已不能适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而这些建议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当前大众化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任务。虽然国外的一些大学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系供国内院校总结和借鉴,但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因素使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必须深入了解和剖析其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我国教育的培养方案。
1.教育观念
很多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依然十分陈旧,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既是教育的初衷又是实施教育的标尺和目的。教育手段相同,但出发点和方向不同,最终也会与初衷分道而驰。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是:教育是对知识的传授和对人的培训,是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为生产和社会服务,是就业的手段;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文凭轻实践,等等。受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转变尚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接受教育然后得以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功能。而个体的知识结构差异很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发挥其最大潜能。教育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考虑情感对信息的传达、接受和消化的影响,因此教育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后的教育模式已导致教育逐渐丧失其应有的社会先导功能。当前,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的初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方能事半功倍。
2.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设置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旧的教学体系阻碍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割裂,忽略知识的整体性、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知识内容滞后于科技的发展,缺乏前瞻性,且以理论课居多;实践课程以单科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主,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缺少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课程内容和引导方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大班授课,采用“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个性和素质的发展;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师资队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师资队伍面临的冲击是:师资严重短缺,师生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高校大量引进年轻教师,新教师所占比例近半,导致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断层严重,青黄不接;新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培养缺少经验和专业水平,重科研轻教学;功利思想上升,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忽视师德的建设,将学生视为工具。另外,随着实践环节越来越被重视,实验教学队伍需同步建设。例如,实验教学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面对教学改革,教师普遍在能力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主观和主动改革的愿望薄弱,存在畏难心理。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使他们感到困难。
三、学术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本科生科研活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如何将年轻人引导到科研领域,有效地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摸索和实践。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人本主義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想法真正引导出来,帮助其成长成自己的样子,即促进人本身本性的发展。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学习的手段,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表达、评价、创造和选择。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改革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向启发式的方法转变,在统一性中寻找多样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不同,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就教学问题随时发问,补充大量的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重视讨论和交流,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自由研讨甚至争论,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把科学研究方法当作必修课,使学生在本科期间就能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自由组成临时学习小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凸显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将参与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提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1:2左右),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正确性。依托课题、专题和问题,设置多类型、多层次和多方向的研究项目集合,增加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的可选性。将最新学科进展和前沿性学术问题纳入实验教学体系,将学科发展中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分解成专题实验项目提供给学生。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运用网络虚拟实验,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一些结构、动作、原理,以动画互动的形式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和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仪器、手段和技术。
3.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计划,层次化培养
提倡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就某一个课題进行研究和实验。从人的本性出发,教育要尊重人格,尊重发展的客观性,尊重个人选择和兴趣,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和培养。对研究兴趣薄弱的学生,只要求其具备初步研究能力即可,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增加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研究课题和方向设置多样化,以小课题(有限时间、有限经费、有限目标)为主,其中纵向课题大多数是基础研究,项目需要有高度的创新能力才能完成,是锻炼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由学生牵头负责课题研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是反映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训计划需由专门的机构进行指导和服务,为本科生科研培训提供各种研究机会和项目申请的信息,组织项目申报、检查及验收等工作。此外,还要组织各种学术讲座和指导性的讨论会,并为学生撰写项目申请书、拟定预算等提供咨询和帮助。
4.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改善科研创新氛围
给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导师不单传授已有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评价证据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在师生的互动切磋中快速成长。每周一到两次就一个主题展开师生切磋,以提升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能力。对于导师的观点,学生可以拒绝也可以采纳,鼓励其不盲从,以获得思想上的独立。鼓励导师用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取代学生疲于上课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学习,阅读大量文献并写读书笔记和论文,提前研究即将讨论的问题,准备相关的发言。良好的科研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或缺,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校内会议、国内和国际会议等,培养学生参与高水准学术交流的意识和行动。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生进行科研交流和发表学术论文等。
四、结论
创新能力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任重而道远。高校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当从本科时期做起,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发展。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应向现代启发式方法迈进,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将参与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比例,依托课题、专题和问题,设置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项目,提倡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推行导师制,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参加高水准的科研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6-69.
[2]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曹蕾,陈华.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