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力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识字教学,是精彩的,是具有生命力的。不经意间的导入,恰到好处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往往给人以简单、隽秀、赏心悦目之感,可撷取之精彩颇多。本人通过以下的回顾,谈谈教学收获。
  第一则案例来自于北京西师附小的语文课堂教学。
  《燕子妈妈笑了》(京教课标版一年级教材)的导入——
  师:(在黑板上写“笑”字)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是怎么认识的?
  生1:我在字典里见过这个字。
  生2:有一种“三笑”的牙刷,上面有这个字。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笑呢?
  生3:老师表扬我进步的时候,我笑了。
  生4:开心的时候,我也笑了。
  生5:说笑话的时候,我们都笑了。
  师:当我们迎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笑了。你在笑,我在笑,大家说一说,还有谁在笑?
  生一一列举,包括了“我”、爸爸、妈妈、小兔子、小燕子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
  (教师板书:燕子妈妈笑了)
  这样的导入平实而亲切,教师的设计紧扣题目的中心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笑”,实际上在暗示学生,我们可以留心生活,关注生活,因为生活即语文,可以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不仅如此,“笑”也作为了全文的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燕子飞去了,看到“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燕子妈妈说:“不错。”
  小燕子又飞去了,看到“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燕子妈妈点了点头说:“很好……”
  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看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儿”。燕子妈妈笑了。
  至此,学生获得了“仔细观察就会受到表扬”的体验,用“笑”字导入就可谓用心良苦而巧妙。
  导得简单,导得巧妙,关键在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准确把握。
  不仅仅是导,再看识字教学——
  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约3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
  ● 出示单个的一类生字,指名读。
  ● 出示单个的二类生字,指名认,指名读。
  ● 出示文中含有一类和二类的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 出示冬瓜的图片,结合实物来理解“冬瓜”的意义。
  ● 出示“瓜”字,提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学生说记字方法,教师指导书空、描红。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示:“很好,你把字写在了格的正中央;你们很细心,瓜的点没有丢掉;了不起,竖提紧相连……”多么巧妙的暗示,看似表扬,实则在提醒学生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与我们平时在一旁的提醒“应该怎么写”比较,这种提示语会让学生感觉更亲切。
  ● 出示茄子的图片,结合生活来理解茄子的意义。
  (方法与教“冬瓜”一样,表面重复,实则在反复中巩固学习方法)
  教师在介绍“茄子”时,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介绍,然后指着带刺的部分,问:“这是什么?”教师放大图片,让学生看清上面有小刺。学生结合图片及文本中“茄子的柄上有小刺”一句,直观、轻松地理解了“柄”的含义。
  (又是一个巧妙、简单而又有真正意义的引导)
  又如对于“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树上”中“躺”和“挂”的教学,更是妙得不留半点儿痕迹——
  教师在完成上述的识字教学流程以后,“随手”将冬瓜的图片往黑板上一贴,是竖着贴的;又“顺手”将茄子的图片倒放在茄树枝的上边,问:“有问题吗?”
  学生立刻反应过来,“错啦,错啦,冬瓜是躺着的,茄子是挂着的。”
  教师顺势导向:“那你们帮我贴正确。”学生上台纠正贴图。
  教师有意设置的一个教学小环节,轻易地处理了对“躺、挂”的理解。
  随后“认”字的教学,更是巧妙。学生随着小燕子,首先认识了“大、小”,然后“认识”了“青、紫”,最后认识了“细毛、刺儿”,识字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我们再来看第二则案例,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娄湘生教授的两个识字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瞥”是什么意思,明白吗?
  生:不理解。
  师:请仔细观察老师的眼神。
  教师走到学生面前,睁着眼睛望着学生:这是“瞥”吗?
  生:是“盯”或是“瞪”。
  教师又接着做了一个动作,问学生是不是“瞥”,学生说是“看”。
  这时候,教师做了个“瞥”的眼神,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肯定地说是“瞥”。
  教师接着反问了一句:你们希望老师怎样关注你们呢,是喜欢“瞥”你们呢,还是喜欢老师“看”你们呢?
  生:当然是“看”啦。
  师:为什么不喜欢老师“瞥”呢?
  生:“瞥”是不怀好意的,表示不喜欢地看。
  师:对,“瞥”用在不怀好意地看,心里是不喜欢的。记住了吗?
  又如“跳”的教学——
  师:“跳”与走路有关,要用足字旁。“跳”能与很多事物联系,有些跳是与脚的动作联系的,怎么组词?
  生:跳高、跳水、跳远……
  师:有些跳是不用脚的,怎么组词?
  生:心跳、眼跳、脉搏跳……
  师:刚才说到的都是人有关的,还有没有与人无关的跳?
  生:跳台、跳板、跳蚤、跳跳床……
  “瞥”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自身的表演(眼神)直截了当地解释了字的意思。而且“瞥”的那一瞬间永远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简简单单地教语文,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为可贵的是,释义以后,教师抛出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为什么不喜欢老师‘瞥’你们呢?”学生的回答一语中的:“‘瞥’是不怀好意的,表示不喜欢地看。”天衣无缝!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工具性,更没有刻意地去落实所谓的人文性,而二者在这巧妙的设计中自然融合。
  “跳”字的教学,一开始似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人为地干涉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就是这种“人为的限制”,构建了思维的三个层面:学生先根据“必须用人的脚”这个属性组词,组成了“跳高、跳水、跳远”等词语,这是一种表层的思维方式的结果;接着,根据“有些跳是不用脚的”的属性、特征组词,出现了“心跳、眼跳、脉搏跳”等词,比较第一次,思维方式提高了一个层次;当教师提出“还有没有与人无关的跳”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跃出了表层思维,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思考的产物就是“跳台、跳板、跳蚤”等一些词语。三个梯度的设计,由易到难,收到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同样的结果,不同的思维过程。
  回顾平时的教学,我们过多地纠缠于工具性与人文性而确立不了教学的突破口乃至教学目标,困扰于怎样导入、过渡和拓展,辗转反侧而繁杂零乱,想简简单单却怎么都简单不了。瞬间的一“瞥”,分层次的“跳”,给我们的是什么?不是一个模板,不是一个公式,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突破,更是一种方向,一种启迪。
  第三则案例,来自于本校吴小舟老师的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吴老师走出了狭隘的教学观,将生活与语文、与课堂有机融合。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导入到结课,处处在展示,处处在融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教完“葫芦”一词,教师提了一个非常精妙的问题:“你知道葫芦长在哪里?”自然、巧妙地引入到“藤”字的教学,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板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谁告诉他要治理蚜虫”、“主人见到葫芦落下来,感觉很奇怪”等诸多的问题,引出了“邻居”、“奇怪”等几个词语的教学。
  “几个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叶子、雪白的小花”等几个词语的出示,看似在检测学生认不认识这些词,实际体现出教者的智慧——按生长顺序进行编排,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暗示出葫芦与藤、与叶、与花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再次影射主题。
  综观以上识字教学,优秀的教师将学习过程设计得得浑然天成,有层次,有意境,联系生活,联系语境,与文本融会贯通,处处彰显出识字教学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公平是民主国家公民应享有的权利,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由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提出了解决不公平现象的改革思路,以期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发展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招生制度;教育公平;招生改革    一、现行高考制度的不公平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
教学离不开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它直接为教学服务。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政治课教学中可供利用的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有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等。在人力资源中,不仅包括教师,也应该包括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就是一座很丰富的“资源宝库”。这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一、对学生资源的理解    学生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说起口香糖,几乎无人不晓,它已是非常大众化的消费品。口香糖对于清洁口腔,锻炼我们的咀嚼肌群,促进颌骨的发育有一定好处。但口香糖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如小孩长期嚼口香糖会影响睡眠质量,养成磨牙的坏习惯,又如许多人嚼完口香糖后随地一吐会给行人带来不小的麻烦,一块小小的黑色的污迹还会给公共场所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让学生们了解口香糖,正确认识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影响。学会注意从小事上看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给人
一、活动背景在校内开发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锻炼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以弥补国家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
前一阵子,厦门传出了这样一条消息:台湾首富王永庆将在厦门开设一家拥有3000张床位的长庚医院,并在国内外、省内外聘请一大批医学人才,承诺高职医师年薪百万,配备洋房汽车。一时间
近几年来,“合作”一词成为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就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一同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和交往。学会“合作”,成为师生成长的共同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要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物科学对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突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将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践环境相结合呢?教师设计让学生通过查询环境污染的资料、寻觅环境污染的根源、明确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从而探讨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案等如下教学环节。    一、查询环境污染资料    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黑
老师的记忆若是星河,学生则是星河中闪烁的星星。星星多,学生的故事也多。尽管许多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任凭时光流逝,它们依然闪烁在记忆的星空。  那是初为人师的我,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吴运铎是中国的保尔,他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兵工事业,失去了一只胳膊、一只眼睛……”  此时,班上调皮的男生张波朝邻桌女生雷均挤着眼睛,又向同学们说道“雷运铎”,听到他的话,有些同学竟当堂哄
据报道,2005年11月,来自京、津、沪、渝4大直辖市的中小学教师、专家对4个城市的中小学生德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选取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思想德育的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学生共3188人。调查发现,有兴趣做家务的学生不到70%,其中,调查三和调查四的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三:小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看法。  调查数据:有意义、有兴趣占67%;有意义、无兴趣占19%;没意义、没兴趣占7%;家务劳动傻傻的
本文介绍了东西方课堂教学在利用资源,以及利用何种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中国教师往往注重自己身体力行地介绍课本资源,国外教师则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或运用客观存在的教学录像带及互联网资源来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一、概述及背景介绍    近来,笔者有幸翻译了国外一则融合了信息技术的优秀数学教案,结合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研究工作,感到有必要作一个对比研究。  国外的这一课题为几何中的概念教学单元,跨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