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自来水与矿泉水差异并不大?
BQ:近日,赵女士说自己“20年不喝北京自来水”一语,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您怎么看这个事儿?
Q: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是每个人的习惯。因此,她基于对自己的健康保护,选择饮用蒸馏水或者矿泉水,我能理解。但这个和安全,不是一回事。是否安全,有行业标准,但人们往往有一个心理上的暗示,哪个安全,哪个健康,其实,这个心理上的感觉,缺乏科学依据。
BQ:您是研究水质问题的院士,您平时怎么喝水?是不是要把自来水再重新净化后饮用?
Q:你看我的办公室里,既没有饮水机,也没有净水器,我家里也一样,长久以来,就是一把烧水壶,将自来水烧开喝。
BQ:有点不可思议,想象中,您也许会将不同的水配以不同的用途,分得更清楚,毕竟现在水的门类也非常多,蒸馏水、矿泉水、弱碱水等等。
Q:这个分法,也有商家的销售策略在里面。蒸馏水是把所有的离子态物质都去除了,成为比较纯的H2O;矿泉水,保留了适量的微量元素,毕竟人体对微量元素是有需求的,至于弱碱性水,也有这样的舆论影响,就是饮用水偏碱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当然,这几种水上市,都要经过消毒处理,而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水里面含有什么离子,量有多少,它们的形态是什么。
BQ: 在您看来,它们没有可以各司其职、发挥特长的用处吗?比如,哪个更适合煮饭,哪个更适合泡茶?哪个更适合煲汤?哪个更适合熬汤药?
Q:用蒸馏水泡茶,口感会好一些,但只是口感的事情,和健康没关系。不必把水分成三六九等,能饮用就能做饭。我自己不做这样的细分,也不推荐老百姓这样。我不太爱喝矿泉水,可也有很多人爱喝,这只是主观意识对选择的影响罢了。
BQ:其实,除了超市里花样繁多的各种水,现在还流行在家中装净水器,我们家装这个设备时,工作人员先测量了一下自来水,仪器显示的数值是 260多,在装好净水器后,这个数值很快降到20左右,是不是说明杂质太多?
Q:那个测量的结果应该是电导率。你会发现,净化处理的水烧开后,不会有那层白色的漂浮物,喝起来口感好,水软了一些。但是如果不及时清洗,也会存在污染。
为什么不用担心氯带来的消毒副产物?
BQ:那层白色漂浮物,或者水垢,不会引起结石吗?
Q:我不懂医学,但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如果这层漂浮物仅是由硬度导致的悬浮物,就应该不会,能影响健康的东西多是看不见的。将水烧开后,经常会产生钙镁离子沉淀物,当硬度400时,烧出来是这样,将硬度降到200,也会有这种情况,只是量的多少而已。原因不复杂,当水里含有钙时,在加热的过程中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固形物就出来了,这个对健康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北京的饮用水在全国看来都是数一数二的,监测和管理能力也很强,大家可以放心。
BQ:在很多人还没有这个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面对问题就要想解决之道,比如有个方法,自来水烧开,用纱布过滤后再喝。对此,您有什么评价?
Q:原本可能没有污染,都变得有污染了,可能更不安全。
BQ:其实人们的顾虑还有这么一层原因,自来水是饮用水,甚至“用”的功能在其中占比更多,洗衣服、拖地用的水,如果也达到健康的标准,有点浪费,所以整体自来水的标准肯定低于超市卖的小瓶小桶的矿泉水等,这个想法是不是也存在误解?
Q:用脏水洗衣擦地,肯定不好,毕竟擦洗的东西都是要和人体直接接触的。另外,严格地说,饮用水就是直接可以喝的水,北京主要的市政供水,是饮用水的标准。从水厂到小区,除了出厂监测,还有末端监测,用以控制管网输配过程,我们感受到的些许差异,有些来自市政水到达小区之后的二次分配,毕竟每个小区的情况不一样,新建的小区和老小区,在管道的走向、长短、材质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这些问题供水企业很难一家一户都监控到。所以我认为烧开水喝,是非常好的习惯,管网输送和二次分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生物,通过高温煮沸得以消灭。不过大家不用恐慌,目前北京市对饮用水的供给,是从水源、处理、管网和末端进行全系统的多级屏障控制,正常情况下能够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BQ:管网输配中产生微生物,是完全不能避免的吗?
Q: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任何国家都无法绝对避免,同时即使矿泉水和蒸馏水,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BQ:给自来水消毒的氯,对身体没有危害吗?大家担心随着污染的增多,消毒用的氯会不会也相应增多,化学物质多了对身体肯定不好。
Q:目前,我国90%以上的水厂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这一传统水处理工艺,这也是100年来全世界应用最普遍的饮用水净化方法。但是,由于水源微污染,这一工艺面临挑战。比如,有些来自地表水源的水中含有机物或异味,就可能加入更多的氯类消毒剂,这就出现了消毒副产物的问题。即使水源比较好,但其中含有腐殖质类的天然有机物,加氯消毒时也会产生含氯的有机副产物。目前发现的消毒副产物种类越来越多,最常见是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大家知道,这类物质可能是致癌的。因此,我国2006年颁布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就有16个项目和消毒副产物有关,它们被认为是出现几率较大的,如果这16项不存在,一般就认为在这方面比较安全。同样的问题,在水的其他处理过程也可能存在。我们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是106项,这个标准在国际上也是严格的。
BQ:也就没必要产生喝水的恐慌?
Q: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水质的底线,即使水源受污染,我们也能将它处理到可以饮用的程度。其次要让水质更好,更有益健康,无论是处理工艺,还是评价指标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
BQ:近日,赵女士说自己“20年不喝北京自来水”一语,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您怎么看这个事儿?
Q: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是每个人的习惯。因此,她基于对自己的健康保护,选择饮用蒸馏水或者矿泉水,我能理解。但这个和安全,不是一回事。是否安全,有行业标准,但人们往往有一个心理上的暗示,哪个安全,哪个健康,其实,这个心理上的感觉,缺乏科学依据。
BQ:您是研究水质问题的院士,您平时怎么喝水?是不是要把自来水再重新净化后饮用?
Q:你看我的办公室里,既没有饮水机,也没有净水器,我家里也一样,长久以来,就是一把烧水壶,将自来水烧开喝。
BQ:有点不可思议,想象中,您也许会将不同的水配以不同的用途,分得更清楚,毕竟现在水的门类也非常多,蒸馏水、矿泉水、弱碱水等等。
Q:这个分法,也有商家的销售策略在里面。蒸馏水是把所有的离子态物质都去除了,成为比较纯的H2O;矿泉水,保留了适量的微量元素,毕竟人体对微量元素是有需求的,至于弱碱性水,也有这样的舆论影响,就是饮用水偏碱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当然,这几种水上市,都要经过消毒处理,而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水里面含有什么离子,量有多少,它们的形态是什么。
BQ: 在您看来,它们没有可以各司其职、发挥特长的用处吗?比如,哪个更适合煮饭,哪个更适合泡茶?哪个更适合煲汤?哪个更适合熬汤药?
Q:用蒸馏水泡茶,口感会好一些,但只是口感的事情,和健康没关系。不必把水分成三六九等,能饮用就能做饭。我自己不做这样的细分,也不推荐老百姓这样。我不太爱喝矿泉水,可也有很多人爱喝,这只是主观意识对选择的影响罢了。
BQ:其实,除了超市里花样繁多的各种水,现在还流行在家中装净水器,我们家装这个设备时,工作人员先测量了一下自来水,仪器显示的数值是 260多,在装好净水器后,这个数值很快降到20左右,是不是说明杂质太多?
Q:那个测量的结果应该是电导率。你会发现,净化处理的水烧开后,不会有那层白色的漂浮物,喝起来口感好,水软了一些。但是如果不及时清洗,也会存在污染。
为什么不用担心氯带来的消毒副产物?
BQ:那层白色漂浮物,或者水垢,不会引起结石吗?
Q:我不懂医学,但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如果这层漂浮物仅是由硬度导致的悬浮物,就应该不会,能影响健康的东西多是看不见的。将水烧开后,经常会产生钙镁离子沉淀物,当硬度400时,烧出来是这样,将硬度降到200,也会有这种情况,只是量的多少而已。原因不复杂,当水里含有钙时,在加热的过程中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固形物就出来了,这个对健康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北京的饮用水在全国看来都是数一数二的,监测和管理能力也很强,大家可以放心。
BQ:在很多人还没有这个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面对问题就要想解决之道,比如有个方法,自来水烧开,用纱布过滤后再喝。对此,您有什么评价?
Q:原本可能没有污染,都变得有污染了,可能更不安全。
BQ:其实人们的顾虑还有这么一层原因,自来水是饮用水,甚至“用”的功能在其中占比更多,洗衣服、拖地用的水,如果也达到健康的标准,有点浪费,所以整体自来水的标准肯定低于超市卖的小瓶小桶的矿泉水等,这个想法是不是也存在误解?
Q:用脏水洗衣擦地,肯定不好,毕竟擦洗的东西都是要和人体直接接触的。另外,严格地说,饮用水就是直接可以喝的水,北京主要的市政供水,是饮用水的标准。从水厂到小区,除了出厂监测,还有末端监测,用以控制管网输配过程,我们感受到的些许差异,有些来自市政水到达小区之后的二次分配,毕竟每个小区的情况不一样,新建的小区和老小区,在管道的走向、长短、材质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这些问题供水企业很难一家一户都监控到。所以我认为烧开水喝,是非常好的习惯,管网输送和二次分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生物,通过高温煮沸得以消灭。不过大家不用恐慌,目前北京市对饮用水的供给,是从水源、处理、管网和末端进行全系统的多级屏障控制,正常情况下能够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BQ:管网输配中产生微生物,是完全不能避免的吗?
Q: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任何国家都无法绝对避免,同时即使矿泉水和蒸馏水,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BQ:给自来水消毒的氯,对身体没有危害吗?大家担心随着污染的增多,消毒用的氯会不会也相应增多,化学物质多了对身体肯定不好。
Q:目前,我国90%以上的水厂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这一传统水处理工艺,这也是100年来全世界应用最普遍的饮用水净化方法。但是,由于水源微污染,这一工艺面临挑战。比如,有些来自地表水源的水中含有机物或异味,就可能加入更多的氯类消毒剂,这就出现了消毒副产物的问题。即使水源比较好,但其中含有腐殖质类的天然有机物,加氯消毒时也会产生含氯的有机副产物。目前发现的消毒副产物种类越来越多,最常见是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大家知道,这类物质可能是致癌的。因此,我国2006年颁布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就有16个项目和消毒副产物有关,它们被认为是出现几率较大的,如果这16项不存在,一般就认为在这方面比较安全。同样的问题,在水的其他处理过程也可能存在。我们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是106项,这个标准在国际上也是严格的。
BQ:也就没必要产生喝水的恐慌?
Q: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水质的底线,即使水源受污染,我们也能将它处理到可以饮用的程度。其次要让水质更好,更有益健康,无论是处理工艺,还是评价指标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