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炒作的左宗棠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視炒作。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风盛极一时。但这些手法在一个人眼里,却只是小儿科,他就是左宗棠——如果要评“大清第一炒作高手”的话,非左宗棠莫属。
  在任何时候,一个人要想出名早,最好的办法是有“故事”,左公恰恰是这样的人。
  早在学生时期,左宗棠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我欣赏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联系到后来左宗棠到军机处上班,读到李鸿章的奏折时,“每展阅一页,每因海防之事而递及西陲之事,自誉措施妙不容口,几忘其为议此折者,甚至拍案大笑,声震旁室。明日复阅一叶(页),则复如此……凡议半月,而全疏尚未阅毕”,读一页即故意拍案大笑,半个月都没读完,此情形和学生时代如出一辙。
  成年后的左宗棠,更是擅长“编故事”。
  第一个故事,道光十年(1830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丁忧回湘,当时年仅18岁、名不见经传的“农村知识青年”左宗棠拜访他,贺为左之才气所惊,“以国士相待”,与左盘桓多日,谈诗论文,还亲自在书架前爬上爬下,挑选自己的藏书借给左看。
  此事载于《左文襄公年谱》,问题是二人见面的事,其他人并不在场,如何佐证?极有可能是左公自己创作或传播出来的。
  第二个故事,道光十七年(1837年),回家省亲的两江总督陶澍见到20多岁的举人左宗棠,“一见目为奇才”,“竟夕倾谈,相与订交而别”。不久又和他订下了儿女亲家。
  这个故事较之前一个更是“别有用心”。陶澍爱才,左宗棠得知陶大人回乡必经醴陵,故而事先写下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上联“印心石”隐含了陶澍一个引以为豪的故事,陶澍看到此联,自然心花怒放,引为知音;下联更赤裸裸地拍了陶大人一记马屁。总之,一副对联击中了一个传统士大夫官僚的软肋,竟然不顾年龄和辈分悬殊,与之结为亲家。
  第三个故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云贵总督林则徐在回家途中,因为闻悉左的大名,特意邀左到湘江边一叙。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宴谈达曙乃别”。其实,林则徐见左宗棠,并非“闻听”其大名,而是缘于陶澍。陶、林二人关系不浅,左又是陶的亲家,陶在信中早已向林大人介绍过许多故事。左公拜见林大人,也是因为陶亲家的授意。林大人乐得给陶公一个面子,自然不惜美言。
  那么,三个故事都聚焦在左宗棠的“奇才”上,此时的左公到底露出过什么奇才来?后人很难晓得。凭常识判断,无非是左宗棠的口才,至于诗文之才——左公显然不如李鸿章,至今不见左公留有名诗文。至于其它才能,凭初识的一面应该难以判断。
  还有一个经典段子,说的是长沙发生“劣幕事件”,左宗棠被人告发,受到追查,有个叫潘祖荫的大臣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更是将左公抬到天上。
  潘祖荫的一道奏折果真如此管用吗?非也,左宗棠之所以被赦,完全得益于曾国藩、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的保救。而潘祖荫这句话或许是真的,却未见载于《清史稿》,倒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所以流布者,无非是左公有意炒作,这与左公“喜为壮语惊众”的秉性极为相得。因此,当左宗棠后来抹杀曾国藩的救命之恩,即令时人感觉不公,为之抱不平。
  左宗棠有才有谋不假,但他的为人识人实在有待商榷。他攀附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人,固然能依托他们之大名成就自己的名气,但这些人对他的事业并无帮助。相反,他瞧不起的“才具稍欠开展”的曾侍郎,才是他真正的伯乐、恩主。
  曾国藩对此看得很清楚,晚年他曾对幕僚赵烈文说:“左季高喜出格恭维。凡人能屈体已甚者,多蒙不次之赏。此中素叵测而又善受人欺如此。”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同样是冤假错案的受害者,有的人经受不住残酷的心灵与肉体的折磨,因绝望而自杀;而有的人则抱着“一线希望”顽强地活着,终于坚持到平反昭雪的一天,人生重放光华。同样经历地震灾难,同样被埋在废墟之下,有的人镇定应对,想尽办法使自己存活下来,终被救出;有的则恐惧、狂躁,不知所措,很快窒息而死。同样是出身贫寒,有的面对厄运发奋图强,终于走出困境;有的则自暴自弃,结果一
期刊
阅读俄罗斯文学,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苦难意识,因为那些作家是苦难所结晶出来的天才,很多作家的自身经历,就是一部苦难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背着一个苦难的十字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群作家中的一个代表。想起他来,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的那句话:“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是从死刑场上捡回来的:因为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9年
期刊
跟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跟着牛人走,自然就会变成牛人之一。在每个时期,我都和最优秀的人做朋友,因此也能一直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上大学之前,我的交往圈就是農村的一帮小朋友,现在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天天打麻将,连城里都没有去过。考进北大后,朋友圈变成了北大的朋友圈,我与徐小平、王强、包凡一这帮大学里最优秀的老师同学交上了朋友。事实证明,优秀的朋友是使自己终身受益的,在王强、徐小平等人回国以后,也给我带
期刊
很多时候,真正使我们劳累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无效的社交”。  什么是“无效社交”?  下面这个场景也许算个代表:你跑到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满屋子客套话,互相絮絮叨叨,敬酒、扫微信、留电话号码,但是三天之后就记不清对方是谁……  仔细想一下,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被这种“无效社交”占用了。  真正的实力,是看你能吸引多少人、影响多少人。你自己没有实力,认识再牛的人
期刊
我的交往圈子中,有一些理工男。仔细观察,其与文艺男,区别明显。  我与理工男交谈,大致仍在人文常识、大众审美一域。他们兴奋点低,一个倡议,果敢行动;笑点也低,一个段子,哄堂大笑,这倒不是因有大慈悲而生出的小快乐,因有大执着而生出的小喜欢。说话往往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对所从事专业滔滔不絕。若动笔,文章短,有一说一,绝少废话,不以研究之名,炮制各类文字。西窗落月书堆案,理论扩张
期刊
绝大多数人的毛病,尤其是年轻人的,是这条:本事太小,而自尊又太多。  本事太小,意味着你本身并无太多价值,可替代性很强,他人很难给予你想要的尊重。  自尊太多,代表着你心理相对脆弱,很容易受伤,他人的忽视、冷遇和批评,你敏感地接受,并在内心放大,一不小心就生气、就对抗。  本事小,脾气大,爱生气,易对抗,这种人机会肯定少,甚至还会浪费机会。对抗基本双输,你自己的利益也受损。  这是年轻病,还不知道
期刊
现代人的休闲方式很多,如旅游、度假、爬山、游泳、徒步等等。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很多人会选择走出家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随着网络传媒的发达,很多不愿意走出家门的人,更喜欢“宅”在家里,上上网,听听歌,看看电视,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些人喜欢“猫”在网上娱乐,如下棋、斗地主、打滚子、打方块等,连听歌都喜欢在网络上听,自得其乐。  我比较喜欢打牌
期刊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鲁迅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心态;不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幸福。  我们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很多,或快乐,或绝望,有时是境遇逼着我们不得不成熟,不得不世故。因为你若不世故,也会不知不觉中陷入别人给你制造的“事故”。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你无法做到对每件小事都释怀时,你会背负很多
期刊
教育家孔子得知如今教学大楼林立、尊师重教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便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1世纪的今天,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孔子原先做老师的时候,教学方式很随意,常常席地而坐,大家畅所欲言,教学氛围宽松。如今,他还是依照老样子,和学生们混成一体,同学们或坐或站,很是随便,甚至有的学生斜着身子听课都可以,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即使打断他的讲话也不要紧。  一次校长和教研组长听他的课,他还是这种松散状态,
期刊
2016年底,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引发热议。冯小刚说:“这是一则社会寓言,而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便是: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2016年11月2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在讲到政府系统干部作风问题时,更以《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不断上访的剧情举例,五问“为什么”:  1、为什么一件小事情会变成一桩大事、一个简单问题会变成一个久拖无解的复杂难题?明明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婚姻问题,却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