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提出多时,但现今的中学课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处在“以练求实”的指挥棒下。本文旨在联系教学实践和授课反思,对构建“双主式”教学模式作一些探索。
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处于高效有序中。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与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课改在我区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有过一些失败的教训,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下,我认为构建和推行“双主式”课堂势在必行,学生是自主课堂的灵魂。
一、鼓励学生展现才华,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改革呼唤主体意识的回归,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当其冲。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宽容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可先请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授课环节中,让他们更多地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请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同一题目,久而久之,全体学生的内在竞争潜能必将被激发,形成“春色满园”的景象。
二、创设学生表现的机会,提供自主空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寻数学王国的秘密。
三、训练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自主能力
在系统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只是少数的优秀学生唱独角戏,或偶尔教师的灵光一现并不能改变课堂丧失主体意识的实质,训练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构建“双主式”课堂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有三类情况:一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只满足于听懂、会做、考得出;一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良,不善于思考,作业拖拉,甚至抄袭;再一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探究体验、合作交流。他们的学习水平由于习惯的不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经过思考和长时间的大胆尝试,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利用教材的精彩章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行探索、自主学习。如:每一小节后的“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学生从中得到乐趣的同时,自主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從严抓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应“逼迫”学生勤思多问,这有利于提高他们专注独立的能力。
(三)以激励为手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期以来,教育界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表扬的功效远大于批评。激励与表扬可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他们的求知欲,;但有时适当的批评也很有必要,可鞭策他们认识不足,更好的进步。
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向。如果把授课集体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舵。构建“双主式”数学课堂,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接受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尽管时下流行的“双主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还是认为对中学生这一特定年龄的群体,认知能力尚有不足,亟需引导,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互动的“三元模式”。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大环节接触文本,但他们的现实水平和交互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很顺畅地读通文本的各个细节。他们也无法知道授课的深广度的合理范围。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这一角色才名正言顺,教师在解读文本,理顺教学环节、提炼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更有维度,可以适时调节课堂教学的深广度,让教学秩序在合理高效的范畴内正常运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巩固的同时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笔者有一个习惯,在每一章节的复习课上,总是会由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之间进行纠错补充,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一环节完成以后,我与学生群体会进行双向质疑交流,每每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与开放,我们所面对的教育主体又是生活于其间的充满个性的人,仅仅满足于在本学科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显然已不合时宜,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跨越与兼容,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施教者由于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力,失去了具有个人意志的话语权,导致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条条框框的行政命令制约了教师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夹缝中生存的教师在此情况下更应挖掘“主导性”的深层内涵,创新性的演绎自己的角色。
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处于高效有序中。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与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课改在我区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有过一些失败的教训,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下,我认为构建和推行“双主式”课堂势在必行,学生是自主课堂的灵魂。
一、鼓励学生展现才华,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改革呼唤主体意识的回归,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当其冲。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宽容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可先请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授课环节中,让他们更多地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请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同一题目,久而久之,全体学生的内在竞争潜能必将被激发,形成“春色满园”的景象。
二、创设学生表现的机会,提供自主空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寻数学王国的秘密。
三、训练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自主能力
在系统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只是少数的优秀学生唱独角戏,或偶尔教师的灵光一现并不能改变课堂丧失主体意识的实质,训练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构建“双主式”课堂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有三类情况:一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只满足于听懂、会做、考得出;一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良,不善于思考,作业拖拉,甚至抄袭;再一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探究体验、合作交流。他们的学习水平由于习惯的不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经过思考和长时间的大胆尝试,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利用教材的精彩章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行探索、自主学习。如:每一小节后的“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学生从中得到乐趣的同时,自主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從严抓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应“逼迫”学生勤思多问,这有利于提高他们专注独立的能力。
(三)以激励为手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期以来,教育界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表扬的功效远大于批评。激励与表扬可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他们的求知欲,;但有时适当的批评也很有必要,可鞭策他们认识不足,更好的进步。
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向。如果把授课集体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舵。构建“双主式”数学课堂,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接受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尽管时下流行的“双主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还是认为对中学生这一特定年龄的群体,认知能力尚有不足,亟需引导,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互动的“三元模式”。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大环节接触文本,但他们的现实水平和交互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很顺畅地读通文本的各个细节。他们也无法知道授课的深广度的合理范围。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这一角色才名正言顺,教师在解读文本,理顺教学环节、提炼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更有维度,可以适时调节课堂教学的深广度,让教学秩序在合理高效的范畴内正常运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巩固的同时培养质疑精神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笔者有一个习惯,在每一章节的复习课上,总是会由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之间进行纠错补充,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一环节完成以后,我与学生群体会进行双向质疑交流,每每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与开放,我们所面对的教育主体又是生活于其间的充满个性的人,仅仅满足于在本学科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显然已不合时宜,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跨越与兼容,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施教者由于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力,失去了具有个人意志的话语权,导致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条条框框的行政命令制约了教师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夹缝中生存的教师在此情况下更应挖掘“主导性”的深层内涵,创新性的演绎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