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板·神奇的指纹(大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891210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2.了解指纹的类型及指纹的用途,提高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准备:
  
  1.布置“指纹画展”。
  2.《黑猫警长》录像片断。
  3.放大镜,印泥,白纸,实物投影仪,硬卡纸等。
  
  过程:
  
  一、参观“指纹画展”,萌发探索兴趣
  1.今天我们要去看一个特殊的画展,请你们仔细看。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印泥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与同伴的指纹进行比较。
  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你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观察指纹的类型
  1.将几个幼儿的指纹印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它们起名字。(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二种叫蹄型纹,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像马蹄;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中心像小旋涡。)
  3.各人统计自己各类指纹的数量,巩固认识指纹的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2.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罪犯。)
  3.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个人记号。
  
  五、想象指纹的用途
  1.你们设想一下指纹还有哪些奇妙的用途?(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等。)
  2.为什么这些物品上用上指纹会更好?(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
  
  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指纹印。
其他文献
【第一次班会】  任四(4)班班主任不久,我便在一次班会课上,表扬了课堂积极发言的学生和进步较快的学生。被表扬的同学都很兴奋,爱发言的曼如和后进学生国团更是喜形于色,陶醉其中。按事先设计,接下来要给他们颁发奖品。  于是,我从袋子里取出一叠本子,说:“先请学习进步快的同学上台领取小奖品……”我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开心而热烈的场面。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十分意外。只见国团慢悠悠地走上讲台,低着头,
伴随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转型,课程改革的最新转向是着眼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与适应新异情境的能力与品格。其中,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几种通用核心素养。[1]而审视当下,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普遍采用课上教师讲授新知、课后学生作业的模式。此类教学,往往片面强调
陈金香在《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3期《我国价值观教育的错位与改进策略》一文中指出,价值观具有主体性、超知识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当前价值观教育存在把价值观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要求价值观整齐划一、学校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冲突等问题,造成价值观的知识性教育与价值观养成、教育价值取向与人的自在生命、社会价值取向与人的自为生命、人的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等之间的张力,这是当前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寒窗苦读十二年的莘莘学子即将步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而在此之前,他们将拥有一个将近三个月的假期。高考后的这三个月可谓是孩子们的狂欢季:没有老师的叮咛,没有暑假作业,没有学习压力……他们可以放肆地玩耍。我们往往或是默许甚至放纵孩子们的这种放肆,或是盲目诱导孩子们学习新技能,考取各种证书,期望让孩子“全身盔甲”迎战新的人生。  然而,我们是不是缺少了这样一种思考:怎样让孩子在高考后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45%的孩子表示,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面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
1.恰到好处地设计主题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具体规划者和执行者。对于需要家长配合的活动,教师应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标和过程,使他们认识到活动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从而逐步形成一个意识: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注。    2.恰到好处地安排时间  有的活动如果确实需要家长配合,可定期安排,如每周或两周一次,以便家长灵活安排。    3.给家长布置恰到好处的任务  教师应掌握家长的工作性质、家庭资
摘 要:道德底线是近年来使用得比较频繁的一个词汇,其逻辑前提是道德层次论和道德行为化。然而,道德层次论不符合道德的基本定义,是对道德动机、道德结果和道德人格多样性的误读,是对道德教育阶段性的误解;道德行为化的思路破坏了道德内容规定的完整性,违背了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技术上隐含着根本的缺陷。此外,道德底线的过度使用将导致道德标准的丧失和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这必须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警
今年8月中旬,全国第二次实施《纲要》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自去年8月召开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以来,这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经验交流会业已成为幼教界的盛会。在今年的经验交流会上,许多非实验区、实验园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情况,我们特编发本期“特别报道”一组文章。让我们“唱响主流旋律,坚守核心价值,体现先进理念,展示科学实践”“
摘 要  在开展以公益服务任务为中心的班级惩戒过程中,既要起到“劳力”,即“身体力行”的效用,又要起到“劳心”,即“思想觉醒”的效果。针对班级学生不同类型的违纪行为,通过开展以“我是监管者”“我是设计者”“我是組织者”为主题的“班级公益服务任务”进行教育惩戒,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关 键 词  公益服务任务;教育惩戒;劳力;劳心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