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科技前沿 把握时代脉搏 促进全民阅读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出版以传播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进步、助力科技强国为己任,紧跟科技发展前沿研究,荟萃科技发展成果,引领科技发展,传承人类文明,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科技类出版社承担着我国科技出版的重任,人民邮电出版社作为一家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的大型专业科技类出版社,建社60多年来一直以服务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己任,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科技发展趋势,努力推动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助推行业和社会进步。
  把握时代发展新要求,践行科技出版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基本指引和重要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工作概括为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抓住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一条主线,提高制造业创新和工业基础两种能力,突破推动高端装备创新、主攻智能制造、推行绿色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四个重点。作为工信系统的科技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在新时代的出版工作中,一是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深化科技知识服务,加强工信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方面专业图书和期刊出版,为两个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示范经验。二是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全方位讲好中国科技故事,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科技工作的成就,唱响咏叹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聚焦“两个强国”建设,展现科技出版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当前我国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作为工信系统的科技出版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把服务好两个强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紧跟科技前沿,做好科技主题出版和专业特色出版,用出版精品作品服务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
  1.紧跟科技前沿,服务两个强国建设
  人民邮电出版社把服务和支撑新时代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条主线,既是落实中心任务、践行责任使命,也是抢抓重大机遇、注入发展动能,切实把做好科技出版融入开拓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时代的历史进程。科技出版是科技创新成果发布的一个重要阵地,围绕服务“两个强国”的战略定位,密切关注科技热点动向,紧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领域和前沿科学创新成果,紧跟重大科技项目,策划出版代表我国科研成就最高水平,反映科学技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成果的新成就、新理论,打造高技术、高质量出版物。近年来,聚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我社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和热点选题方向出版了很多高水平专业著作,多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空间多维信息传播理论与关键技术》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还创办了《大数据》《物联网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成立了学术出版中心,以期能更有力地服务国家战略和部委中心工作,促进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
  2.聚焦时代主题,致力科技主题出版
  主题出版是国家意志、国家水平的具体表现,主题出版项目既要能精准对接党和国家需要,又要能有效对接人民群众阅读需求。科技出版做好主题出版,是新时代的使命,是服务人民的需要。人民邮电出版社积极配合党和国家宣传工作要求,积极规划、勇于担当,履行主题出版主责,将做好科技领域的主题出版作为科技出版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头等任务。一是唱响主旋律、积聚正能量,用科技主题出版物来展示新时代我国科技的新成就,反映我国近年来在国防、工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既传播了科技知识,又响应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如我社2019年入选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引导资助项目的“70年70人话通信”项目等;二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结合重大时间节点,记载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积累,宣传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新风貌,做好科技领域的主题出版,服务全民阅读。
  3.突出专业特色,做强特色品牌出版
  出版是知识传播和服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科技类专业出版社,一般在自己的专业特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因此对科技出版社而言,如何做好科技出版的“专业化”,关乎出版社的现在,更关乎未来。人民邮电出版社一直致力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等专业特色领域深耕特色品牌出版。要做强特色品牌出版,就要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紧跟社会关注的“热点”,出版面向多层次读者的、有特色的、受欢迎的优质产品,满足读者需求,服务全体读者,这是做出特色品牌的关键。如通信领域,既有专家进行5G频率频谱研究以及技术实现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有普通用户如何将5G终端设备使用得更专业的普及知识,而人民邮电出版社力争面向各个群体的通信图书都要做得专业。我社开发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区块链”系列品牌图书,读者对象就囊括了从专业读者到普通读者多个人群层次。同时,我社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技术、新媒体等领域,与华为、Arm等业界知名公司合作,出版面向高等院校学生的特色品牌教材,服务行业人才培养。
  致力原创精品出版,让科技作品深入大众
  人民邮电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最早组建的科技出版单位之一,坚持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为国家科技出版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立足科技发展前沿,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抢抓机遇,致力原創精品出版。从20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苏联的邮电技术图书,创办《无线电》《电信科学》等科技期刊,到改革开放后策划出版《电信设备维护手册》《光纤通信系统工程》《英汉计算机辞典》等经典技术读物,再到出版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4G/B4G关键技术及系统》、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的《文明之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等获奖图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积极满足各类读者的科技阅读需求,深入挖掘原创作者资源,出版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科技文化价值、反映当代最新科研创新成果的精品科技图书和科普作品,有效助力了国家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   1.荟萃学术成果,做引领性的科学著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空间信息网络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天空地一体化移动互联网作为宽带通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高效的空间多维信号协同传输是建设未来天空地一体化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我社联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于全院士科研团队出版的《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一书,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清楚地认识未来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是我国网络强国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社会价值,该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关注科技科普,做有温度的主题出版
  “科技改变中国”丛书是我社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线,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历程和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基础,“展现我国科技发展辉煌成就,讴歌自主创新中国力量”的一套丛书。我社立足自身出版资源和专业优势,精选大数據、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六大核心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用有温度的文字传递科技的力量,唤起人民群众对科技的兴趣和喜爱,提高人民群众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了解与认识,真正起到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引导的双重作用,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这套书是我社科技主题出版的优秀代表,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芯片产业作为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之一,它的研发和生产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我社荣获“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的《“芯”想事成——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一书,将芯片产业全球博弈的现状和我国芯片产业的探索和发展做了全面客观的阐述,让读者在阅读中感知和了解全球变局下中国芯片产业艰辛的奋斗历程,加深对中国芯片产业全方位的理解和认知。这本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既普及了科技知识、传递了科技信息,又传播了中国声音,增进了人民共识,体现出科技出版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传播科学知识,做看得懂(传得开)的专业图书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热词。我社抓住这个“风口”,立足服务行业发展和科学知识普及,策划出版了《人工智能简史》一书。这本书用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和灵活轻松的笔触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人物、故事以及思潮起伏。业界评价这本书“既有科技知识考据,也有奇闻轶事集锦;既适合普通读者作为人工智能的启迪之书,也适合专业人士了解人工智能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本书推出之后,成为当年最畅销的人工智能书籍,受到大众读者的广泛欢迎,并入围2017年中国好书,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我社一直秉承精品出版理念,立足专业科技出版优势,坚持以内容创新为中心,持续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以支撑“两个强国”建设为己任,充分发挥出版的平台作用,致力为高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和出版服务。我社与华为、Ar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在教育部相关学科教指委的支持下,联合众多名校名师开发“华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系列规划教材”“Arm智能互联丛书”等新兴专业系列精品教材。
  创新型科技强国建设需要创造现代化文化环境,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型科技强国建设需要解决高水平科技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民生科技发展支撑不够、基础研究薄弱、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传播科技创新成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是出版人在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过去我国科技出版硕果累累,今天全民关注科技图书、阅读科技图书的氛围正在形成,未来将继续守好“科技出版阵地”,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助力工信行业进步,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全民“多读科技书、读好科技书、善读科技书”,贡献力量。
  作者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社交软件“微信”出现在公众视野。2019年,微信官方发布“2019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月度活跃人数高达11.5亿,比2018年同期增长6%。由此可见,微信使得人与人在虚拟的空间里互动更为频繁。微信朋友圈的“打卡学习”也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小学生“阅读打卡”为例,最常见的有“亲子阅读打卡”“21天阅读好习惯养成”“百日阅读计划”等。本文基于出现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之一,不仅开凿时间早,且沟通流域广,其规划严密、工程艰巨、技术精湛都在世界运河史上可圈可点。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交通动脉,也是滋养南北的生命线;不仅培育了充满生机的特色文化,还反射出古代中国的兴盛图景。2014年我国大运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开启了大运河的新篇章,引发我们去思索大运河的历史、大运河的文化,以及大运河的未来。  2019年7月24
期刊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古老且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它历经三千多年,以各样的风貌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当我们的文明还处于时空的襁褓中时,作为早期萌芽状态的书法便诞生在华夏民族母亲的摇篮中,由古之结绳记事的蒙昧到仓颉造字“感天地、泣鬼神”,中华文化的演进根植了书法惊人的智慧与文化命脉。那么什么是书法的灵魂呢?它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本是妙不可言,当其流于笔端,楷篆隶草行异彩纷呈,文字的书写美达到极致,在笔墨中
期刊
沈祖棻先生的《涉江诗词集》,2019年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再版了,这不禁让我想到40多年前《涉江词稿》和《涉江诗稿》油印本的刊行。程千帆先生在《涉江诗词集·叙录》中说:“先室沈氏夙工吟咏,然未尝轻以所作示人。及不幸逝世,余陆续刊布其遗著,始为海内外所共知。其《涉江词稿》五卷、《涉江诗稿》四卷,初在南京油印,旋又分别在长沙、福州出版……”兹就南京印刷沈祖棻先生诗词集追忆如下。  20世纪
期刊
在2019年12月末举行的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上,北京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李建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监测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王喆,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姜师立,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主持人马宗武,就在大运河沿线打造跨区联动的阅读文化为主题进行发言和对话,传递的理念很有价值。本刊特整理了对话与读者共享。  主持人: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非常丰厚,近年来北京阅读季也在持
期刊
我家就住在运河边上,我居住的小区,出西门跨过丽水路,边上就是京杭运河杭州的终点,1786千米,有一个标牌,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晚上会发亮。我只要在杭州,晚饭之后都要去河边走走,我们杭州把走运河简称为“走运”,若干年前,我还专门写过一篇长散文《走运》。“走运”,在运河边上是一项很热闹的运动,从白天到晚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人在走,不停地走。  2019年3月,我应《中国青年报》的邀请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
期刊
我业余时间翻译出版的小说、传记、学术著作等,加起来有300多万字,平时阅读,英文书占了大部分,然而我并非英语专业毕业,英语是自学的。  学外语最大的动力,是渴望痛痛快快地读原著  中学时,我非常喜欢英语,抄写背诵英语单词是一种快乐,发现新世界的快乐。以至许多老师提醒我,不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英语上,因为当时英语分数不是全部计入高考总分。高考填报专业,我第一选中文系,第二英语系。高考成绩公布后,我接到
期刊
《当时明月在》是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是邹丹的又一部散文力作。邹丹从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深圳这个经济和思想都活跃的前沿城市,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激扬着文字,形成了清丽、朴实、亲切的写作风格。  出生在洞庭湖边,水情水患是绕不开的话题。“家乡水系列”(4篇)是鄒丹经过多年采访积淀,结合儿时成长经历写成。1949年前大水泛滥时节,洞庭湖边无数家庭在风雨中飘摇生存,辛酸苦楚
期刊
2019年8月由江苏省科协、省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省广电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评选工作圆满结束。《鬼脸化学课·元素家族》从150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鬼脸化学课·元素家族》这套书博采众长。该书从广阔的视角讲述了化学元素的知识和故事,关联了天文、地理、经济、社会、历史等来讲述。全书约56万字,2000幅图。作品在文字的可读性、图片
期刊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之日,蛰居陋室,翻捡历年所写书话,发现旧稿之中竟有多篇科幻的读书札记,虽无新知,亦非空言,多少尚有一得之见。现略加删削,以飨读者诸君。  《猫城记》:一部被冷落的经典  北京街头很少有作家的雕像,不过在天桥以东的金鱼池,却有一尊老舍的浮雕,屹立在大道一侧。雕塑正面是老舍的浮雕,遥望着熙熙攘攘的大街,侧面看去却是三本立着的书,依次是《骆驼祥子》《龙须沟》和《茶馆》,凸显了老舍的文学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