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看戏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 章,1942年生,洛阳嵩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洛阳古都学会理事,曾任嵩县作协名誉主席,《嵩县志》主编。
  去北京看戏是我多年的愿望。
  小的时候,俺村就有一个戏班子,逢年过节经常有戏。戏看多了,就琢磨戏是咋唱出来的,就悄悄地跟着去看排戏。排戏可是个苦活儿,寒冬腊月,大队部三间瓦房里,生出一大堆火。文武场坐定,演员按着剧本要求依次出场。该哭的哭,该笑的笑,动作做得不到位,导演还得训斥一番。记得有一次排《白毛女》,按剧情,杨白劳挑着豆腐担子滑倒,因为摔不到鼓点上,导演给演员做示范,让他再摔,一晚上摔了四十多次,膝盖都烂了,最终才算过关。
  排戏看多了,也看出点门道,觉得很有意思,就想去凑凑热闹。那时候也就十来岁,开始去打鼓,大人们本不让打,后来看我打出点板眼,就不再说什么。有时打鼓人不在场,还主动叫我去顶替,慢慢学会打鼓、拍钗、刀镗锣。排戏结束时,大队做一锅萝卜白菜粉条汤,还有人给我端一碗。喝了这一碗热汤,我也融入到这个戏班子里了。进了这个门,就成一家人。村里年年排戏,年年演戏,从年年搭台子到盖成戏楼子,从点油灯(用个铜洗脸盆绑在柱子上放上油,再用棉布条拧成灯芯放进盆内,还得专门有人拨灯)到用汽灯,每次排戏我都参加。记得演得最多的戏是《卷席筒》《闫家滩》《小姑贤》《孔雀东南飞》《白毛女》《红灯记》,还有自编自演的现代戏《解放嵩县》等,偶尔还客串个角色。
  农村正月十五元宵节特别热闹,群众说晚上看戏,白天没啥看,咋办?村里就组织几个木匠,做了十二副高跷,白天踩高跷、玩旱船、抬花轿。踩高跷不但在本村踩还到外村踩,那时农村都是坑凹不平的土路,我们踩高跷的人不用下跷,有人扶着从这村走到那村。有人扮演梁山伯,有人扮演祝英台,演十八相送,还得有人扮演小丑当马文才从中捣乱,还有人扮成媒婆,脑后插根筷子,编些头发系上红绳,蹦起来一撅一撅,逗得人们直发笑。村里管事的人到各家收些果子,用托盘端着叫我们站在跷上的人拿着吃,气氛很和谐,节目很热闹,群众很欢乐,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1958年3月,刚刚过完十五周岁的我离开村子,到旧县完小当工友,算是参加工作。虽然离开家乡,但我对家乡的戏还是那样的思念。阳历年快到了,村里不知又排戏了没有,真想回去看看。这时,学校里几位老师商量着私下排个戏,过年也热闹热闹。我心想,这有何难?于是悄悄坐了几个晚上,编了一个戏,名叫《和好》。说的是一个青年参加了工作,嫌弃在家的妻子不识字,想要闹离婚,妻子知道后,哭得泪人一般,后经人劝说参加农民夜校,积极学文化,没多久,就能给丈夫写信了,还在村里当妇女主任。丈夫看到妻子如此上进,于是和好如初。戏写成,几位女教师争着演。排了几天,在旧县街戏楼上演出,看的人很多。大家都觉得这个戏紧跟形势,有教育意义。几个女教师唱得也好,评价很高。1964年我到陕县师范进修,回来后,又编了个戏叫《赶会》。说的是一个农村青年叫田德立,约定和未婚妻玉兰在物交会上见面,他的爷爷却叫他趁物交会到“牛绳”上拾粪。男青年怕挑着箩头碰到未婚妻不体面,躲着不挑。碰巧未婚妻在“牛绳”上拾粪时遇见了爷爷,在二人的帮助下,将计就计使男青年认识到了错误,男青年说:“向玉兰学习。”未婚妻说:“咱们要向爷爷学习。”爷爷说:“咱们都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脏的不是牛粪,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三人同说:“咱们都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青年。”这个戏引起了挺大的反响,戏一开始,就是四句合唱:“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人换思想地换装。知识分子劳动化,粪筐换来粮满仓。”仅四句合唱就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因为当时全国刚刚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唱词正好反映了人民的心声。随着剧情发展,德立不愿挑粪筐,爷爷逼他挑粪筐,见了玉兰藏粪筐,假装要去买粪筐,爷爷揭底亮粪筐,全剧围绕粪筐展开思想斗争,跌宕起伏,欢笑逗趣。三对粪筐都绑上红绫条,翩翩起舞,台下闪光灯不停,整个舞台活起来了,欢呼声、叫好声把整个剧场的活跃气氛推向了高潮。当剧中人物说要学习毛主席著作时,台下的掌声更响了。总结会上,洛阳地区专员巨和勤親自到场讲话,并宣布《赶会》获得创作一等奖。河南省文化厅将这个戏定为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地区戏剧汇演节目。后因“文革”未成行,但戏在我们心里已经成形了。
  1965年我被调入县农村文化工作队。这是“乌兰牧骑”式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里共有十三个人,个个一专多能,人人都得又学打、又学拉、又学唱。我也发了练功服,天天跟着他们练功、演戏、说快板、弹秦琴。到全县各个乡村演出。看戏不要钱,主要是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农村阵地。记得焦裕禄去世,《人民日报》发表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县委要求宣传焦裕禄,没几天工夫我就编写了《访贫问苦》,《焦守凤忆爸爸》等节目,经过排练,在县城剧院演出,很受欢迎,县委宣传部指示下乡宣传演出。先到木植街,再到车村,然后去白河,半年时间把嵩县几个山区大队都跑遍了。在马路魁大队,遭遇大雨,大队干部把两间场房仓库腾出来,一间供演出,一间坐观众,屋里盛不下,门外、窗台外都挤满了人。每一个大队都演,路程也不太远,有的群众赶着看,一连能看好几场。下乡演出,走到哪里都吃派饭,队员都分到各家去吃饭,每顿付四两粮票一角钱。吃饭时,见人家家里有病人,回来就告诉“队医”闫小会,她就立刻拎起药箱去给人家看病,抓了药又不要钱。在村里见谁头发长,就主动给人家理发,技术不高,理得不好,但是不要钱,所以很受欢迎。工作队员所到之处,群众就把家里的核桃、柿饼、栗子等拿出来让大家吃。赶场时,大家背着行李,走在小路上,相互帮扶,又说又唱,至今想起来还十分留恋那段生活。后来宣传队解散,我被安排到县文化馆剧目创作组,专门从事剧目创作工作。我创作了《教子务农》《飞水迎春》《今天》《两幅画》等剧目,多次参加洛阳地区戏剧汇演,大部分作品都得了奖。当时,洛阳地区豫剧团指导员叫仝杏轩,几次到嵩县动员我到他们团当编剧,我都因家庭原因婉言谢绝。河南省组织现代戏汇演,我也被邀请参加,编入评论组,有幸见过省里的几个名家大腕,如常香玉,马金凤、申凤梅等。最熟悉的还是我们洛阳地区的马琪、周玉珍。马琪的《寇准背鞋》“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成了我的路戏,周玉珍唱的“今晚上这日子实在不好受”我能从头唱到尾。最有意思的还有一件事儿:有一年我拉着架子车去牛头沟拾柴火(因为当时我的家还在农村)到了万村,被大队干部见了,他说:“我们给你拾柴火,你给我们编个戏吧。”我说编戏得有素材,他说:“俺村新建了个水电站,你就照水电站编个戏吧!”他领我到水电站看了看,又讲了一些情况,我就开始构思,设置人物,结构情节,编了一个《喜看山沟夜明珠》的戏。其中有个情节,孙女领着爷爷看灯泡,爷爷唱:“圆溜溜、光黏黏(方言,光滑)、下头大、上头尖,肚里钨丝乱动弹,这东西咋该恁稀罕,开关一拉灯头亮,老汉我对住吸袋烟。”一天一夜我把戏编成了,大家都很高兴,这个戏由乡推荐到县,还在县里得了奖。那时,我经常随剧团下乡,河南省鄢陵县发明了“板车舞台”,嵩县剧团根据山区特点,创造了“扁担舞台”,演员们担着行李上山下乡,利用四十八根扁担,在田间地头搭台唱戏,深受欢迎。1975年4月,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制成电影,7月在全国放映。   1983年,我接到通知,到县政府办公室上班。不久,县政府推荐我到郑州大学历史系参加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培训班,每县一人,为县志编纂培养主编。随着培训班不断深入,我心里开始意识到,戏剧创作是形象思维,编修地方志完全是逻辑思维,不能有一点虚构,不能凭空想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必须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两项虽然都是文字工作,但思维方法完全两样。“革命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既然领导把我搬到编修地方志这个岗位上,我就必须调整好自己。从事地方志编修工作三十六年来,出版了两版《嵩县志》和诸多地方志书。三十多年我基本上没唱过戏,没有写一个戏本。如今我退休了,年龄过了七十七岁,暮年之人,常想年轻时的事,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老想到北京看场戏”。想看看中国戏剧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孩子一听,都很支持,立即在北京订了戏票,时间是2019年11月23日晚,梅兰芳大剧院,国家京剧院演出的三国名戏《失空斩》。
  11月23日晨6点,女儿就回来了,特意给我买了一件带领绒衣,非给我穿上,很好看。穿戴整齐,收拾停当下楼,看到龚伟和媛媛、外孙宝宝、怡然已在车内,开车赴洛,在洛阳龙门高铁站稍事休息。8点57分准时发车,下午1时在北京西站下车。刚出站门,侄儿范磊已在门口等候,接我们上车,中午又设宴款待,饭后又把我们领进国际大酒店9层18号,下午休息,晚上刚7点30分走进隔壁梅兰芳大剧院1层7排3号。
  剧院不大,很典雅,沉静。随着一阵锣鼓响起,大幕拉开,明亮的灯光,十分舒适,简洁的道具,赏心悦目,我聚精会神投入到剧情之中。诸葛亮由张建国扮演,他是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青年优秀演员,工老生,曾拜师奚啸白,获过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梅兰芳金奖。司马懿由邓沐伟(特邀)扮演,国家一级演员,天津京剧院著名艺术家,裘派铜锤花脸,获中国戏剧第九届梅花奖和梅兰芳金奖。马谡由舒桐扮演,国家一级演员,工花脸,是著名京剧艺术家景荣庆的弟子。王平由王小蝉扮演,赵云由张小倩扮演,马岱由黄佳扮演,就连二老军也由吕昆山、张雷扮演。名家就是名家,京剧不愧国粹。诸葛亮羽扇纶巾,潇洒自如,临事不惧,调度有方;司马懿虽扮白脸,仍不失大将风度;马谡形神兼备,唱腔圆润。整个舞台不枝不蔓,井然有序,演员的一招一式,丝丝入扣,唱念做打,有板有眼,手眼身法步,颇有讲究,唱腔洪亮,字字入耳,一抬手,一投足都叫人心旌摇荡。真格是锣鼓打身,胡琴拉心,演员以假作真,台下不时响起雷鸣般掌声。唱罢“空城”,我的外孙问我:“为啥还不斩马谡?”,我问他“为啥要斩马谡?”他说:“他不听他领导的话。”我的脑子轰了一下:七八岁的小孩也看懂戏了。这时我才发现身后的一位女同志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在看戏,边看边向那个小孩讲解剧情。9点整,戏演完了,演员几次谢幕。走出剧场,余兴未尽,在场外大厅照相留念,见有许多年轻人相伴而行,谈笑风生。我原以為来看戏的都是像我这样的老头老太太,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年轻人也喜欢京剧,心里着实高兴。次日,侄子又领我们去游览了国家大剧院,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下午四时乘车回洛,至晚归家。
  看戏归来,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深为这次北京之行,子女们的支持,侄儿的款待而感动,亲眼目睹了一场精湛的艺术表演,精神上也得到极大的满足。也许这就叫“人生如戏吧!”这次进京,不就是演出了一场儿子定票,女儿陪伴,侄儿接待的”孝行天下”大戏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我认为中国戏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心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不需要像电影、电视那样花很多的钱就能达到的艺术效果。真是“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不论千里万里,马鞭一甩,就算到了,脚一抬,就算进门,手一推就算关门,“无实物”动作多么省事,观众还能看得懂。特别是“你一刀,他一枪,只杀不死,骑着马,坐着轿,非走不行”。最适合在农村演出。假如各县和有条件的乡村都能成立“乌兰牧骑”式的宣传队在农村演出,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广大农村阵地,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那该多好呀!
  行文至此,我翻阅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他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美好时代,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积极深入群众、扎根农村去发现、挖掘人民群众中的英雄模范事迹,用自己的笔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已近暮年的我,心潮澎湃,壮心不已,真想“老骥伏枥”,再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写出几个能表现新时代特色的戏剧来。争做历史的创造者,也当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要做个历史的“剧作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祖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再做点贡献。
其他文献
《佩德罗·巴拉莫》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之一,自1955年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就吸引了大批文学评论家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这部作品中,人物以死亡的状态进行正常交往,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活死”世界。本文以作品中的“死亡”为研究主题,从“死亡”叙事在小说中的特色来深入研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探寻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死亡”观念及其艺术表现特征,为解读作品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为魔幻
期刊
作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你负伤在抗疫的第一线  在家养伤的日子过得真慢  熬着真难  你说想去看看春天  明鏡般的湖边  柳吐芽鸟欢唱  木兰燃爆春天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  尽情拥抱这个春天  孩子绕膝捉迷藏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你拄着双拐眺望的身影让人心疼  我知道你的心还  留在抗疫前线  再美的花儿也无法  将你心里的遗憾填满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一出手  就是打擊乐  轻重缓急,捶到哪里  哪里就是生活的音符  那些被揍的铁皮  开始放下脸面,一次次  咬紧牙关,弯成理想的弧度  撑起坚定的棱角  我忽然觉得  这些养家糊口的人啊  就像老子打儿子,恨铁不成钢  等揍得,有模有样  才算是一件称心的产品
期刊
城市的夜晚是有味道的。那些味道就来自于霓虹之下、烟火之间。  夜纳溪,夜夜纳溪。当夜色暗淡下来的时候,川南长江边上的小城纳溪,那些味道就从夜色中袅袅升起。小城彰显出几分厚重与浓烈。  永宁河从川滇黔乌蒙大山里九弯十八沱顺风顺水顺着那些深沟高壑茂林修竹之间一路奔流而出,与长江交汇,孕育了纳溪八百多年的历史。古有“云贵少数民族向朝廷纳贡而出此溪”之说,便得了“纳溪”这个名字。有史记载,纳溪建寨筑城于南
期刊
串门子,在我们当地人的口语里又叫串门,也有的地方称串门儿,最后面一个字是儿化音还是为了凑足音节,不得而知,反正就这么叫了,也没人考究。  串门子这个概念无法定义,说白了,就是有目的或者无意识地到邻居、亲友家去坐坐,随便几个人凑在一块拉呱儿、闲聊,东北人叫“唠嗑”。拉家常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固定的话题,方式简易,时间无限,内容随意,南无天,北无地,想到哪扯到哪,哪说哪了。除非有重要事,那才是真正的主题,
期刊
世界上有种树,叫外婆树。  第一棵外婆树是山茱萸,在我外婆家房后东北角的缓坡上,树龄三十多年了。在故乡,人们把山茱萸叫山萸肉,简称枣儿。  外婆家位于伏牛山腹地,山茱萸是当地盛产的一种药材。外婆挑出四棵山萸肉,分给我们表兄妹几个,让我们自己管理,所得为我们的零花钱。初春的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外婆担心我的山茱萸花被风吹落影响秋季收成,就紧赶着催促妗子,让她拿个大床单去遮盖。风很大,妗子遮住了这边,
期刊
作者生于国难忧患之年,却缘新中国建立之幸,幼小成长的记忆中,文艺的幸福种子播撒在他的心田,深深影响了他一生,至耄耋之年还在不断生长。  那个年代的人们,物质上的匮乏,似乎永远是可以战胜的。因为刚从苦难屈辱中走出来的人们,满足温饱的需求似乎永远是最低的,有时明明是忍饥挨饿,也还那么的激情满满,昂扬向上。那个时代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建设新中国的激情,成为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源泉。  他出身于贫苦山区,那方
期刊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过年“宅”在家中,无走亲串友之劳形,远离了喧嚣,静静感受家的温情,倘再有好书相伴,不也是人生一件小确幸?  大年夜,伴着孩子恬然入梦的鼻息声,我静心捧读起一本讲述家史家事的新书《清夜无尘》(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这是好友贾海修所著的纪实散文。散文是有温度的文字,它的能量足以温暖人心,战胜惶恐。我在洛阳城的楼房里,读着邙山地坑院的故事,恍若自己也回到农村老家的庭院,
期刊
經常听人说,“新闻比小说更精彩”。一般人说说也就罢了,很多写小说的人也跟着这么说。我想,他们或许是进入了一个误区。二者其实没有可比性。如果一定要比,“精彩”这个词换成“刺激”可能更准确。刺激是外在的,更偏重于感官层面的东西,会让你瞠目结舌,大惊小怪。而精彩是内在的散发,能让你深度地体察和回味。  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确实更吸睛。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就是进了一家故事超市,货架上摆着层层叠叠的故事:城管
期刊
徐彩娥,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海湖》《唐山文学》《千高原》《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黄河口文学》等。  一  母亲拉着风箱,在灶上烧煮食物。火光明明灭灭,映红了她的脸。金黄的麦秸草散乱地堆在她的身边,“芦花”“鼓鼓头”“大花”“二翎”“黑妹”,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进来,“咕咕咕”叫着,飞脚刨草,颈子一伸一缩啄食。“食不饱的东西!”母亲笑骂,一边抄起火棍哄赶。鸡们跳脚扑翅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