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六大任务之一,进一步闸明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历史方位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县一级党委来说,关键是要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选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明确出发点,把握着力点,强调落脚点。
抓基层,打基础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对一个县来说,工作的对象在基层,工作的任务就是打基础。只有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出发点,才能真正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说到底是要依靠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如果农村基层组织不巩固,在农民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缺乏战斗力,那就难以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而且将削弱和动摇党在农民群众中的根基。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卓有成效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又快又好地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和乡镇党委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基础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加固党的全部战斗力基础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抓基层就是打基础,打基础就是抓基层。只有基层稳定,才有基础的牢固;只有农村基层组织根深叶茂,才能使我们这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建班子,带队伍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参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核心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用发展人、提高人、完善人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共产党人的境界和素质。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高陵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县,我们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全省范围开展的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有机结合,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区域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着眼现有村两委会职能的转型,推进村级机制体制由管理向服务,由农村向城市、由实际向实惠转变。采取“机关+农村”、“社区+农村”、“企业+农村”等多种形式,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的城乡党组织设置整体构架进行了探索。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坚持把“高层次地树立10个基层组织示范村(组)、较大范围地树立100名左右的党员致富标兵或科技示范户、较大力度地培养培训100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十百千”活动深入推进,把“乡镇机关和村支部中有能力和形象好的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富裕户、对接一个科技户、扶持一个贫困户”的乡村党员干部“一联三”责任制不断深化,取得了抓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实效。我们以“领导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为抓手,开设“泾渭大讲堂”、开展“泾渭处处党旗红”等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的素质,更有效更直接的调动了县乡村各级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的积极性。当然,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绝非是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用心用力,才有希望实现力争上游的目标。
落脚点就是结果和归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就是促发展、奔小康。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始终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样要围绕这一主线来进行,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最终想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党心系群众,群众才会心系党,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才能坚如磐石。我们正在推进的统筹城乡发展旨在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设“全域高陵”。这些年来,高陵始终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镇化为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奠定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础,让全县群众享受到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民情报告单制度”、“为民服务代理制”和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让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履行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强化了作风,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展“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示范户”,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陵县通远镇何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史安民和一批“党员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每栋600元、2008年又增加到每栋1000元的扶持补助政策,大力发展无公害大棚菜,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能致富,全靠党支部。”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这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赋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新阶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使人民在政治上站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让世人瞻目敬慕的壮举,但让人民在经济上翻身,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让人民群众尤其使广大的农民群众真正富起来更非轻而易举。从出发点上看动机,在着力点上看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落脚点上看效果。从出发点到落脚点的前进过程中,肯定會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促发展奔小康的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偏。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乃至党的建设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富于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抓基层,打基础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对一个县来说,工作的对象在基层,工作的任务就是打基础。只有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出发点,才能真正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说到底是要依靠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如果农村基层组织不巩固,在农民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缺乏战斗力,那就难以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而且将削弱和动摇党在农民群众中的根基。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卓有成效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又快又好地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和乡镇党委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基础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加固党的全部战斗力基础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抓基层就是打基础,打基础就是抓基层。只有基层稳定,才有基础的牢固;只有农村基层组织根深叶茂,才能使我们这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建班子,带队伍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参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核心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用发展人、提高人、完善人的理念,不断提升基层共产党人的境界和素质。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高陵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县,我们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全省范围开展的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有机结合,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区域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着眼现有村两委会职能的转型,推进村级机制体制由管理向服务,由农村向城市、由实际向实惠转变。采取“机关+农村”、“社区+农村”、“企业+农村”等多种形式,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的城乡党组织设置整体构架进行了探索。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坚持把“高层次地树立10个基层组织示范村(组)、较大范围地树立100名左右的党员致富标兵或科技示范户、较大力度地培养培训100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十百千”活动深入推进,把“乡镇机关和村支部中有能力和形象好的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富裕户、对接一个科技户、扶持一个贫困户”的乡村党员干部“一联三”责任制不断深化,取得了抓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实效。我们以“领导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为抓手,开设“泾渭大讲堂”、开展“泾渭处处党旗红”等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员的素质,更有效更直接的调动了县乡村各级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的积极性。当然,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绝非是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用心用力,才有希望实现力争上游的目标。
落脚点就是结果和归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落脚点就是促发展、奔小康。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始终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样要围绕这一主线来进行,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最终想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党心系群众,群众才会心系党,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才能坚如磐石。我们正在推进的统筹城乡发展旨在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设“全域高陵”。这些年来,高陵始终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镇化为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奠定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础,让全县群众享受到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民情报告单制度”、“为民服务代理制”和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让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履行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中强化了作风,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展“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示范户”,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陵县通远镇何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史安民和一批“党员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每栋600元、2008年又增加到每栋1000元的扶持补助政策,大力发展无公害大棚菜,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能致富,全靠党支部。”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这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赋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新阶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使人民在政治上站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让世人瞻目敬慕的壮举,但让人民在经济上翻身,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让人民群众尤其使广大的农民群众真正富起来更非轻而易举。从出发点上看动机,在着力点上看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落脚点上看效果。从出发点到落脚点的前进过程中,肯定會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促发展奔小康的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偏。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乃至党的建设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富于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