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生语文朗读水平的提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必要的朗读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获得言表意达的效果。
  1.巩固生字,强化新词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承载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识字、学习新词。即在语境中,不断复现生字、新词,加强其在课文语境中的音形义联系,强化词语的语用功能。反复朗读课文,就是在引领学生和语境中生字、新词的多次会面中,通过有声朗读,强化生字、新词的读音、字形及语境意义,从而使识字、学词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因此,读准字音、读通长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应是学生学习朗读最为基础的“读点”之一。一般来说,朗读语段可以先借助语境理解生字、新词,再提取生字、新词,巩固强化,然后回归语境借助朗读表达理解。如此几个回合,才能比较扎实地落实识字、学词目标。
  2.课前预习练读
  “读得正确”是朗读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时圈划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放声朗读,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朗朗上口;读中回顾,找出难读词句,反复试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继续做到眼到口到,流利朗读。读中要求学生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读流利后,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自由确定朗读重点,或优美句、或哲理句、或对话句、或特点突出句等(也包括相应的自然段),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感情。自我感觉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可以读给父母听,既是给自己一个展示、锻炼的机会,同时又便于父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不足,一举两得。
  3.师生同读,丰富阅读内容,创新阅读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又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身教胜于言传。
  首先,教师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内容不局限于课本,要放眼于课外,名言佳句、诗词歌赋、成语、谚语、歇后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可以作为晨读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口味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阅读的材料,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足以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读书兴趣。但无论选取哪些内容,都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精,内容精美、语言精湛;二要短,易读易记,于5分钟内便能消化吸收;三要有趣或有意义,有趣的内容可增加晨读课的乐趣,有意义的内容足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次,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如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审美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每天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教师为学生范读一段好书;建立师生阅读成长日记本,记下教师和学生在读书成长过程中的足迹(教师每周可写一篇,学生则每天轮流写,低年级学生可鼓励家长参与写阅读成长日记。)
  4.运用比较、揣摩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和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對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时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5.将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感受和理解语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起推动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的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6.赏读与创设情境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营造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激发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而心领神会,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他文献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乃至与决策的结合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因此,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素有定评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而且立意深远,结构严谨,堪资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的得分率达不到80%,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有惧怕情绪,觉得学文言文时负担极重。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从理性分析方面贯彻教学内容,这种重视理性思考的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很枯燥,忽视了初中生的特点,忽视了从感性认识方面引
期刊
新媒体时代,老年电视节目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的现状,以《养生堂》《我们退休啦》《桃花朵朵开》三档品牌栏目在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如字词的美、修辞的美、文章结构布局的美、自然之美、人间真情及心灵之美、人格魅力之美等。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美的世界,语文老师要善于发掘美的潜质,引导学生品尝美,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揣摩语言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揣摩语言美是发掘教材中美的
期刊
摘 要: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在习作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入法制教育,加深“法制”理念。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纲要》对小学生的德育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師对德育
期刊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开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合理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术后发生34例切口感染,单因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平台上,农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其自身的显著优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应怎样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语文课是要追求一定效率的,这个效率就是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内在人文素养与情感的激发。在我看来,这个效率还有挖掘的潜力,可以提升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不也是吗?因此,所谓听者,是前来听课的,也是参与演绎教学过程的学生和老师,其所得所感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的阶梯,收获适合于各自的“金子”,得大同而又获小异。下面我仅以两点点试以说之。  1.教不加框  现在的语文随堂课常常会有这样两个司空见惯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预习有助于农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高效。农村学生的预习习惯要注重学生年级段的差异,明确预习要求,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激发预习兴趣,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质量,使课堂更加高效,减轻教学的负担。  关键词: 新课程 农村学生 预习方法  我校地处香泉镇东南角,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学生多是周边的农村孩子。孩子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只留爷爷奶奶在家看护孩子,并且爷爷奶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