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渺茫(    ) 搽(    )
  脊梁(    ) 诓骗(    )
  省悟(    ) 前仆后继(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B.他们自搬家分离以后,十多年未见,今日再聚首,两人怀古伤今,重逢之情溢于言表。
  C.多少英烈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时光。
  D.虽然屡遭贬官,但范仲淹仍一再为民请命,并力主改革。
  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
  4.本文的语言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两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2)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5.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   ,作者是    ,原名   ,字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是     ,小说是   。本文采用     的论证方式,以批驳   为突破口,采取    和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课内精读
  6.文中对立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7.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有什么用意?
  
  
  8.第七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9.第九段中“状元宰相”“地底下”两个词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10.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纪念,前人用他们的青春诠释了“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如何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
  
  
  三、拓展阅读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②,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誰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选自《鲁迅选集》)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
  
  
  1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
  
  
  1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1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2)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本版由孙俊强供稿)
其他文献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家里、在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怎样。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亲人都不了解,或者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他们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会信守承诺、言行一致。  有教养的人需要优雅风度。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
期刊
编辑寄语  《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新学期刚刚开始,正是制订计划的时候,同学们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呢?本学期,学习上有什么目标?生活上又有什么想做的呢?这些目标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不妨拿出日历,为每周、每日做一份计划吧。可以将计划与同学、老师分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己的计划。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同学们都
期刊
导语  在阅读和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观点的揭示和材料的组织。典范的议论文应该结构完整,论证严密,逻辑性强。作者通过严密的论证过程,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无形中植入读者的头脑,读罢文章,读者会对观点表示信服,同时,也感慨于作者论证思路严密,议论语言生动凝练,这才是一篇好的议论文所要达到的效果。  技法探微  解析  《怀疑与学问》开篇引用名言,并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学者
期刊
午饭后,我来到二楼阳台乘凉,躺在沙发上,悠闲地数着天边的云,一片、两片……夏日炎炎,热气从四面八方涌来,天地闷热如同蒸笼,我心中也因此变得焦躁不安。①忽然,太阳被云遮住了,本来洁白的云染上了愈来愈浓重的墨色。热气渐渐消散了,一阵微风不知从何处而来,吹动了我家后院的丝瓜叶,叶片随风摆动,发出簌簌声响,惊动了丝瓜架上歇脚的麻雀,麻雀们叽叽喳喳地展开了翅膀,身影在风中远去。刚刚艳阳高照、闷热得几乎令人窒
期刊
心田之上,挂着一幅幅画卷。  孤独,是心田上的一抹光彩。贝多芬在钢琴前弹奏起铿锵的《命运交响曲》时,他曾孤独过;鲁迅在黑暗中点亮灯火奋笔疾书时,他曾孤独过;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独自搭起木屋时,他也曾孤独过……在孤独中,他们忘记了身躯的疲惫,忘记了生活的沉重,忘记了社会的纷扰,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现实中没有的美好。曾读过这么一句话:“在我的生命中,有些地方是空白和闲静的。我忙碌的日子,便在那里找到了阳光和
期刊
“《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这是清代学者张书绅对《西游记》一书的高度评价。到了近代,鲁迅先生评价《西游记》称:“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由此可见,《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确实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没落的书香世家。他自幼敏慧好学,博览群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可他生活在弘治到万
期刊
导语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的论证方式。驳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先指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驳论据,批驳对方的论据是荒谬、错误的,驳倒了论据,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驳论证,即揭示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
期刊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程颐(yíng) 步骤(zhòu) 停滞不前(zhì)  B.大儒(rú)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辨伪去妄(wàng)  D.懒惰(duò) 墨守(mò) 流俗传说(s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墨守成规 辨别是非   寸步难行 富国强兵  B
期刊
江海门户连丝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南通海门南依长江,东临黄海,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在此交汇,被誉为“江海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前,“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团到访南通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处处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
期刊
六月末,吉林动画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校长被抱摔”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令人感动的师生情让网友怀念起旧日的读书时光,也感念自己的恩师。6月21日,武汉大学在暴雨中举行毕业典礼,上万名武大学子一同高歌“唱”上热搜,青春的激情感染了无数网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特殊年份的“毕业季”,让人不禁想起创作于1934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