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这当中首次提出了数感,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可见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客观事物,在描述和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并用数交流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与生活实践的问题。例如,学习认识0~10的数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如自己的学号、住宅的门牌号码、汽车和自行车牌的号码、教室有几盏灯、你带了几枝铅笔……这些数字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注重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概念不需要学生记忆和描述,但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如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最容易看出有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欲望。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创设,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合理估算与选择合适的算法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有15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还剩几架飞机?”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摆小棒、计算,不难得出可以编成3组,还剩3架飞机。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编组,学生的方案有4×3 3、4 4 4 3、4×4-1、4×2 3×2 1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了数感。
四、重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数学,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现实问题
数感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巩固数感。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增强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数出10页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页看看有多厚,从中体会20是2个十,并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将第几、比大小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巩固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责编蓝天)
一、观察客观事物,在描述和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并用数交流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内,要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与生活实践的问题。例如,学习认识0~10的数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如自己的学号、住宅的门牌号码、汽车和自行车牌的号码、教室有几盏灯、你带了几枝铅笔……这些数字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注重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概念不需要学生记忆和描述,但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如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最容易看出有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欲望。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创设,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合理估算与选择合适的算法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有15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还剩几架飞机?”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摆小棒、计算,不难得出可以编成3组,还剩3架飞机。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编组,学生的方案有4×3 3、4 4 4 3、4×4-1、4×2 3×2 1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了数感。
四、重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数学,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现实问题
数感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巩固数感。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增强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数出10页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页看看有多厚,从中体会20是2个十,并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将第几、比大小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巩固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