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之风刮过神州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改革浪潮:学“洋思”,学“杜郎口”,学“东庐”。有一些地方把我们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否定,课堂成了“表演课”,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自主探究”而生搬硬套,课堂气氛尴尬。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为什么“洋思”“杜郎口”的模式被照搬过来却不再适用,是不是我们学得太盲目?这就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问题一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首先,教学应当追求实效,不能华而不实。如果只是学习了人家的形式,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花哨,课堂将会变得华而不实,失去实效。一节好课,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起学生的参与面、练习面、开口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能像“厨师”做菜一样,提高自身的“备菜、配菜”能力,课堂中提高自身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提高自身的“导演”能力。
  其次,教学应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育专家们说,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反思自身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总能从自身找到问题,并创造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而且不断总结自身经验,汲取他人经验,使之系统化、自觉化。
  再次,教学应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不是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学。在此环节中一定要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如果出现“偏差”可以给“走错路、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绝不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当堂进行不少于15分钟的训练或竞赛,以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只有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才能让课堂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完全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找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只针对不懂的问题讲解。大多数学生在懒洋洋地翻课本,积极性不高,更是没人提问题!这是一节非常失败的课,失败在于缺少了对自学环节的引导。
  实验二: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找出本章的知识要点,然后老师提问。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仔细观察了学生的反应,或许是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并且有被提问的压力,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翻书,甚至动手去写,但是仅限于对一些黑体字或者遗留的笔记内容进行处理,所以,当被提问知识点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即便在作业反馈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同学出现了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问题。所以我宣布这节课仍然失败,仍然没有取得实效。
  实验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出题比赛”,表现突出的将获得老师提供的“奖品”。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大家都很兴奋,连班里平时最喜欢睡觉的同学也忙着翻书,为小组出谋献策。课堂真的“动”起来了,学生参与其中,开口说话,动笔出题,认真思考,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课堂吗?但是后来我在评讲学生们展示的题目时,又发现了“瑕疵”,有些题目存在抄袭和重复现象,缺乏原创,实效性仍然不强。
  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完善,如:给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章节的学习任务,先让他们自己总结知识点,然后再针对知识点出题,以及增加课堂上的反馈练习、达标测试环节等,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师每天备课、写教案、做题、批改作业,我们准备了“满箱的东西”,就等在课堂上“倾注”,却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全然不管他们是否需要这些东西,所以他们“领情”吗?我们的工作真的有实效吗?我们真的是在“好心办坏事”吗?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是我们“懒惰”的一种表现,由于懒惰,由于没有抓到教学改革的实处,所以我们并没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没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假设教师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我们一定会尽量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和他们的心理距离,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试点以来,他们以一种“敢撞南墙”的探索精神和“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小步走、不停步”的“蚯蚓”般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
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加拿大研究中心承办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4—25日在我校隆重召开。
随着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与人类智商相对应的情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一个人若缺失了爱国的情感就没有归属感,容易走向极端,在自身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方面会出现困惑;如若缺失了道德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就没有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会一切都以利己为目的,这是丑陋的也是可怕的。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将直接决定着民族未来的发展。而初中
在2013年赤峰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培训中,讲师在讲教师职业道德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重庆市某校八年级班主任在批评一位女生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说了这样的话:“看看你,长得这么难看,以后肯定没人要,不好好学习,怎么活?”谁知这个女孩不但没有好好学习,反而跳楼自杀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教师也被判处了刑罚。  这个故事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反复思考,这样一句也许是无意之言,为什么却扼杀了一个稚
为了解决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后,启动诉讼程序与审查“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扩大对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范围,应将不服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
在一次评课比赛中,我选择将《辛亥革命》这一节课作为比赛的课题.我在准备阶段费了一番工夫,力求不落俗套,尽量做到推陈出新、于平实中见新意.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节课达到了
一、对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概念的理解  地理校本课程是按学科划分的校本课程,按区域范围属于乡土地理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内容有时又会超越乡土地理的范畴。在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乡土地理”模块的前两点说明中,乡土范围可理解为县、地级市或省,均属于行政区划范围。乡土地理是从研究的区域范围角度针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概念而言的,因此,乡土地理的范围可定义在省级单位上。目前大中专院校使用的乡土地理教材多为
将生物地理学优化(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BBO)算法应用于火力打击目标分配方案的优化中,对BBO算法增加三维变异操作,优化算法的收敛精度。采用改进的Tdv-BBO算法(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背景,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单位面积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农业从业人员率、有效灌溉率、复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中考的必考题型,其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要想做好材料解析题,必须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  一、提高记忆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具备记忆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绝大部分考题是根据教材而设计的教材中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影响等基础知识都要尽力想办法记住,否则答题时无从下手  就具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