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基”助推学生长远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出了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程目标。这样,课程目标就由原来的“双基”发展为“四基”。显而易见,课标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学业、走出学校门前应该获得的保底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落实“四基”,是助推学生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落实“四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
  一、精选教学素材呈现知识本原
  教学素材是实施课标的载体,用好教学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的认知为出发点,精选教学素材,呈现知识本原,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例如,课标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材中呈现的教学素材是一个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提出问题: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让学生猜测、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出示了一组长方形,让学生来猜测推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看到这些素材,可以根据已有经验,由一个方格的面积猜测出(图1)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图1)的方法算出(图2)的面积,再根据算(图2)(长是6个方格,宽是4个方格,面积是24)的经验,推算出(图3)的面积(长是8个方格,宽是5个方格、面积是40),由此得出经验,推算出没有方格,只知长与宽(图4)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选择这样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落实了“四基”,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值得提醒的是,课本素材有课本素材的用意,不能全盘抛弃,但可以进行二度开发,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可以适当选取生活素材来与课本素材整合,素材的精选,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围绕教学目标做文章,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让思维、经历与体验在数学新知建构中完美结合。精选教学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呈现知识本原,是落实“四基”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教学的核心应该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数学的思想和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其得到长远发展。课标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直观、通俗、易懂,在形象直观的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呈隐蔽的形式,蕴含在教材中,渗透在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潜藏在教材里的隐性资源,把握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有意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领悟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在学生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让他们完成以下练习:
  求出下列这组长方形的面积。
  在这组长方形面积计算中,长方形的宽没变,而长在依次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完这一组长方形面积后,学生发现,最后一个图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其实就是一个正方形。由此,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得出。这一过程,实际上渗透了数学转化思想。我们的教学,只有立足于平常,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涵,才能使数学思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逐步生长为学生的一种意识、观念和素质。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隐性资源,真正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操作探究积累活动经验
  有人说:“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还有人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亲历过程,体验方法,感悟思想,积累经验。
  操作是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方法、感悟思想、积累经验的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积累活动经验。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在学生提出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后,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几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卡片,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设计了一张实验单,让学生分组操作探究,1人数卡片中的方格,1人测量,1人填表,1人检查,共同填出实验单中的数据。
  在操作探究中,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得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这就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因为这是数学创造的根本,是得到新结果的主要途径。数学活动经验并不仅仅是解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思辨和归纳的过程,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以上的教学片段只是一个探索案例。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更丰富、更深刻,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四、注重适度引导提升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这些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快速迅猛,教师所能做的最好办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求未知领域,去获得新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适度引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上述案例“让学生猜测一组长方形的面积”中,我是这样引导的:   生: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因为一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有8个方格,所以是8平方厘米。
  师:你能根据相关的信息推测出结果,是个善于观察的人。
  生: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横行有6个方格,竖行有4个方格,相乘得到24,所以是24平方厘米。
  师:想得这么快,能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相当有数学头脑。
  生:第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虽然方格没有铺满,但只要看横行和竖行的方格就可以推算出。
  师:只知一行一列就能发现,举一反三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生:第四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长是5就相当于横行有5个方格,宽是3就相当于竖行有3个方格,所以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师:由刚才的经验可以进行推算。那根据刚才的推算过程,你认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和什么有关?
  ……
  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学生进行想象和推测,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策略,运用正确的方法、技能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智慧,得到长远发展。
  在以上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靠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的前提就是会学习。有人给未来文盲下了一个定义,即: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很赞同这一观点,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不会学习就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淘汰和抛弃。因此,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学会”和“会学”的问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四基”不是四个事物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教学的主线;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
  数学教师要把握好“四基”内涵,立足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才能助推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广南学校)
  附:吕英“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例1)~第78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有哪些?这里有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出 示意图)谁能说说它们的周长指的是什么?面积又指的是什么?
  2.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复习旧知,让学生学习新知更加顺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周长与面积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复习旧知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较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几个长方形,看谁能根据图中信息很快说出它们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发现的?)
  2.质疑
  图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15平方厘米?同学们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等于长与宽的乘积呢?我们动手实验一下,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成立?
  [设计说明]巧妙预设,让学生思维不断爬坡。数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导入部分,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精选教学素材,巧妙预设。让学生从猜测有方格的长方形面积开始到推算出没有方格的长方形面积,步步深入,从而发现长方形长与宽和面积间的关系,进行数学猜测与探究,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爬坡、攀高,积累数学智慧。
  3.实验探究
  (1)布置要求:
  每组有3张长方形卡片,请同学们分4人小组合作,1人数卡片中的方格,1人测量,1人填表,1人检查,共同填出实验单中的数据。
  (2)实验操作,合作探究。
  (3)分组反馈,交流发现。
  (4)师生小结:从刚才实验结果来看,每组中长与宽的乘积都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回到引入中的长方形,再次验证同学们的猜测)。以后算长方形的面积就不用数方格了,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我们就能求出它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设计说明]操作探究,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操作探究,积累活动经验。当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几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卡片,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设计了一张实验单,让学生分组操作探究,1人数卡片中的方格,1人测量,1人填表,1人检查,共同填出实验单中的数据。在操作探究中,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验证了猜想,自己得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积累了图形面积计算的活动经验。
  4.应用
  (1)求出下列这组长方形的面积。
  (2)比较发现。
  做完这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谁能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设计说明]适时点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关键之处引导点拨,才能让学生适时掌握学习方法。在学生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计算一组长方形的面积,并在其中隐伏了一个正方形,质疑学生: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找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中运用对比、类推和归纳,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转化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三、练习深化
  1.完成书上第78页的“做一做”。
  2.校园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要用到长方形、正方形计算面积的例子还不少,我们一起来看校园中的两个数学问题。
  (1) 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2)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3.估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设计说明]学习估测,让学生丰富估测策略。估测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形成良好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估测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不断观察、不断感受、不断调整、不断积累,才能形成丰富的估测策略。
  4.拓展练习:求一块长方形校园展板的面积。
  四、总结提升
  [设计说明]激励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在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无论快与慢还是强与弱,都细心倾听、耐心激发、真心评价。对强的学生要激发他不断挑战,对弱的学生要引导同学欣赏和鼓励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得到发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次上课前都想一想,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每一次上课后都想一想学生收获了什么?不断地预设与不断地反思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前行。
  □责任编辑 孙恭伟
其他文献
简约绝不是简单,而是超越与进步。正如布鲁纳所认为的:“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特级教师魏洁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就体现了这样的“简约而丰富”的思想。 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 精练导入“瞻前顾后”  师:与同学们初次见面,你们班的数学科代表坐在哪儿,你能用数学方法来表示他的位置吗?  生1:横2,竖2 。  师:能用一
期刊
提出“专家治校”是基于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我尝试寻找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契合点,希望还教育本真的状态。在现有的体制下,完全“去行政化”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开始构想并实践一种行政管理与业务督导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机制”,让行政管理体系保持不变,以保证行政效能的高效,同时,建立教育教学专家组领导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体制,形成“专家治校”的良好氛围。  让真正懂教育、爱教育、愿意干
期刊
世界名店希尔顿旅馆在1919年至1976年的57年时间内,从1家扩展到70家,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各个大城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旅馆之一。希尔顿旅馆生意如此红火,财富增长如此之快,其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其从上至下的“微笑服务”的影响力。老板希尔顿先生要求员工即使在非常辛苦的时刻也必须对旅客保持微笑。他身先士卒,随时都保持着微笑。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知道“应该微笑着面对
期刊
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识培训会在南昌召开  本刊讯 (记者 许雅健)2012年3月23日,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识培训会在南昌召开。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县、区)教育局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基础教育科科长、教研室主任以及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省教研室教研员300余人到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原
期刊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现代心理学、教育学都十分强调自我评价在学习中的作用。下面以名师课堂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正向的引导——自我评价之源  人的自我意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轻信、接受他人的评价。所以,教师的正向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评价,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垂直”一课时,课前他这样跟学
期刊
柳树是六年级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景物,它们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通过各种手段颠覆了学生心目中柳树的传统意象,重塑坚韧的钢铁意象,将高原柳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精神领地。  【片段一】在文字与意象融通中建立自然意象  师:这是一株树,不过它躲在语言文字的后面。通过朗读,读着、读着,这棵树就会从语言文字的后面显现出来,你信不信?好,挑一句你最拿手的展示一下,好吗?  生
期刊
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情境;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与生活世界、人的心灵世界联系最为广泛而密切,在教学中引入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特级教师蒋军晶在上《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一段语言表达特别的话,反复朗读咀嚼,随着作者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真真实实地体验了那“蜜蜂、蝴
期刊
1998年,《人民教育》和《江西教育》同步刊发了长篇通讯《面向全体天地宽——萍乡市上栗中学实施“分流教育”写真》,描述了上栗中学这所地处农村且颇有影响的省级重点中学连续五载优化办学模式,实施分流教育,一校兼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鲜活的办学经验。报道刊发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分流教育”一时间不仅热在上栗、热在萍乡,外省市学校也纷纷来上栗中学学习。  2012年,记者再次来到学校。当车子
期刊
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君《敬畏自然》的教学片段录像,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的设计选点新颖,善于设置语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层层追问,运用对比手法明确文章主题,最大限度地发现文本言语的精妙所在,为更深层面上理解文本服务。  【片段】  (投影出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狂妄”吗?狂妄就是极端自信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现在千万不要看书。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  生:极
期刊
阅读教学的灵动是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特点、知识阅历的前提下,师生双方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语言沟通、思维碰撞、智慧启迪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综合,最终让学生切切实实达到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最佳状态。具体地说,阅读教学中的灵动灵在不经意中的默契、看不出破绽的感应,灵在动态中运作、动态中发现、动态中积累与提升。  【片段一】“灵动”在于心灵交换  师:学完了课文,现在请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