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创意,会偷懒!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懒是第一生产力。得懒人者得天下。但我今天想说,“懒”还是一种创意力。做懒人者得消费者。 有时候懒并不全是坏事,“偷对懒”也能打造爆款。你会发现,大多数好的创意,都在偷懒。

好创意,学会“留白”偷懒


  前段时间网易严选大型文化溯源项目《严选中国》第三期西藏篇《圣地青藏,宝藏水的秘密》上线。
  为了给“宝藏冰川水”打广告,网易严选联合西藏当雄县人民政府,在冰川水流经的三个地点,投放了三块镂空的户外广告框,引起广告圈的热议。仔细欣赏这组“不需要广告的广告 ”,冰川、湿地、湖泊环境成了天然的广告内容,文案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





  相对于让摄影师爬山涉水取景拍照,或者让设计师绞尽脑汁构思如何渲染品质感染力,这波“来自大自然的广告”,给网易严选节省了不少脑力和时间成本。 最重要的是网易严选运用留白的表现手法,不露痕迹地凸显西藏冰川水纯天然、自然的品质,堪称走了一步妙棋。 古人说“见人宜说三分话”,创意表现亦如此。 好的广告不要总想着填满,而要懂得留白。
  给创意表现留有余地,这本就是一种高级的偷懒方法。不仅可以给人制造悬念感,让人脑补这一片空白寓意,还能巧借空白传递产品品质。

好创意,学会“少说废话”偷懒


  要是你喝过网红酸奶“简爱”,你一定会留意到它的包装上,印了一句极简的文案——“生牛乳、乳酸菌,其他没了。”简爱也一直将“其他没了”作为核心产品卖点传播。



  “少即是多”的品牌Slogan,更像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初看觉得既不大气也不优美,有点随心所欲敷衍了事。但细细琢磨其实这样“偷懒”做法,生动传递只有2种原料的纯粹,戳中消费者最在意的“无添加”。久而久之,让人记住了——一种酸奶叫“其他没了”。
  再看单身粮这个品牌,前段时间推出一款产品取名为“撩面”。单靠一个“撩”字沟通消费者,视觉上表现十分醒目,既点出了单身族拉面的定位,又赋予了产品几分网感。



  文案简单,创意不简单。文案偷懒的前提,是创意人要找到有力的表达。不写流水账不写废话,不盲目堆垒好词好句,而是锁定消费者的最强价值锚发力。等到找到了之后,能用一个字表達的,就用一个字,坚决不多用一个字。

好创意,学会“懒得换新”偷懒


  有时候做创意,并不是要一味地颠覆传统,或者盲目标新立异。该保持传统的地方保持传统,不失为一种创意思路。
  最典型的就是椰树椰汁牌的包装,一直被视为设计界的一股泥石流。 土味的黄、黑、蓝搭配色,粗糙的大字体,构成了清奇的画风。“墨守成规”的包装,多年都没有变过。



  眼看网红品牌都热衷于高颜值包装,但椰树椰汁好像并不为所动,让人一度怀疑包装设计师“懒得换”。可是恰恰椰树椰汁这种“懒得换”的不作为,成功将椰树牌的形象,深深植入消费者的脑海里。
  不变的选择,也是一种永远的特色。适当地守旧,并不是古板过时,反而能体现品牌的形象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好创意,学会“引经据典”偷懒


  未必人人都愿意接受新事物,大胆试图用熟悉经典的事物沟通,配好了重新组合一下就能用,既省力又省事。我们看到,还有的品牌取名的时候,会直接会拿流传已久的诗词名句、古人故事来用。
  比如“百度”,名字就是来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比如华为,几乎把《山海经》都注册了:给系统取名“鸿蒙”,给手机芯片取名“麒麟”,给基带芯片命名为“巴龙”。
  除了品牌取名,现在的品牌还喜欢偷懒改编、翻拍经典广告,或者在广告中加入经典的BGM、影视剧桥段,这其实都是引经据典的做法。
  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典、经典的东西,就像找到了一套万能创意模板。“熟悉”意味着安全感和亲切感、也意味着有效率,不需要额外担心消费者接受程度问题,沟通起来可谓事半功倍。

好创意,学会“截图”偷懒


  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微信聊天,当我们懒得一字一句敲字的时候,往往就会喜欢直接发截图。这放在品牌创意表达上同样受用。拿卫龙的创意为例,今年“三八节”卫龙做了一张海报,第一眼看上去就像一张粗糙的截图页面,但其实是按照朋友圈场景设计海报。



  “海报”没有精美的边框,也没有酷炫的特效,但却因为粗糙的截图观感,增加“刷朋友圈”的代入感。   我们所说的直接拿截图偷懒,并不是真的“偷懒”。而是让品牌以截图方式沟通,适当晒出品牌日常的社交生活,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或者以截图形式设计海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由此出制造真实感和沉浸感,让传播更接地气。

好创意,学会“偷换概念”偷懒


  中国银联曾经拍了一支很“懒”的广告——《中国人民很行》,在视频文案里,中国银联巧借“很行”和“银行”形体相似的特点,直接把一连串的“很行”的“名字”放在一起。 让人误以为全片的文案,竟然只是银行名字构成的错觉,形成一种“偷懒”的戏剧感:
  中国工商很行
  中国农业很行
  中国建设很行
  中国交通很行
  中国很行
  因为,中国人民很行……



  又比如最近来伊份为20周年庆生的时候,在官微发起“20岁就要新鲜”的话题, 来伊份联合高露洁、舒肤佳、网易云等品牌打造一组海报。
  画面表现颇有意思,来伊份把品牌Logo的舔嘴唇的形象,巧妙改造成高露洁的一抹牙膏、舒肤佳的一抹泡沫、网易云音乐的播放器。
  网易云同样尝试过类似的“偷懒”做法,把 Logo 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形成一种“万物皆可网易云”的美感。生活化的表达,让品牌更加贴近消费者。
  来伊份、网易云“移花接木”的表现看似懒惰,反而强化了品牌间的联合关联性,还把一个品牌符号玩出多种花样。
  不过,创意嫁接也并不是随心所欲,也得考虑“门当户对”。就像中国银联的文案,“很行”不仅是暗藏银行名字玄机,还表达了“很厉害”的内涵,含蓄地把所有银行都夸了一遍。



  由此看来,创意人可以发掘品牌元素与生活相关事情的共性,将品牌的某种形象、特征“嫁接”“植入”到其他物体中,说不定会碰撞出全新的惊喜。

好创意,学会“请网友UGC”偷懒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喜欢艾特网友给品牌想idea,给品牌写文案;或者直接拿网友现成的生活短视频,直接剪辑成一支广告片(当然前提是获得授权)。
  你可以把这种现象,形容为“请网友免费搬砖”,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特色的UGC。
  比如钟薛高在官微发起“取名字换雪糕”活动,向网友征集官微小编自称,点赞量最高的名字以及最终被钟薛高翻牌的名字,将获赠一箱雪糕。最后评论区也炸出一堆有趣的名字,比如金钟罩、钟意人、阿钟等。
  除了钟薛高,星巴克同样是“借力”高手,给萌熊发起一场“萌熊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字”的命名征集活动,为星巴克赢得一次免费的文案。
  一个人的脑洞太孤单,一群人的脑洞才好玩。聪明的品牌,都是善于通过征集、UGC互动的形式,请一群人帮你头脑风暴,拯救你的创意脑洞。既满足网友秀才华的欲望,又解放了品牌的双手,何乐而不为呢?

好创意,学会“重复”偷懒


  重復同样是一门偷懒的绝活。广告创意是一门重复的艺术,毕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看人家老乡鸡的官微小编,一天到晚只需要“咯咯咯咯咯哒~”,工作就可以交差了,重复的事情天天干,这不懒吗?但这让你记住了一个有网感的官微形象。



  凯迪拉克《没有后驱不算豪华》的广告里,把一个文案公式“没有×××,不算×××”重复了无数次,让大家彻底被凯迪拉克“没有体”洗脑了。但这也让你记住“没有后驱,不算豪华”的品牌卖点。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能够深刻感知到一点,“重复式”的偷懒看似在做无用功,让人产生了刷屏感,却能达到强化用户记忆的效果。当然思考怎么将审美和重复有效打通,提升消费者的观看体验,这就不能偷懒了。

结 语


  导演李安曾说过:“人生不是只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诚然,我们说好的创意要学会偷懒,并不是真的叫你天天干坐着,等待创意从天而降。而是要善于运用身边熟悉的素材加以改造,减少消费者消费内容的负担,提高创意的触达效率。总而言之,思考创意的过程是不能偷懒的,但创意表现却可以“懒”出千姿百态。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家居建材行业也一路高歌,维持了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这一高速发展的年代,本人称之为“家居建材2.0时代”,其最大的市场特征是:刚需大爆发,消费规模与消费档次同步稳定上升。家居建材2.0时代的前半段,絕大多数企业都处在创业及发展的初中期,竞争格局呈现为实力悬殊不大的完全竞争。2.0时代的后期,马太效应显现,企业间的规模实力差距不断扩大,进入了头部品牌寡头竞争时代。
期刊
一个产品或服务如何定价、怎么收钱、怎么赚钱,决定了这家公司能否做大,是否值钱或赚钱。  据研究,定价失误是很多创业者失败的第二大原因。本文分享一下我对“如何定价”的10个理解。  1.定价便宜,不是弱小,相反是强大的表现  人家要么融资能力强,要么供应链整合成本低,如果一个公司一开始就定价很便宜,你要小心了。  拼多多和原来的淘宝一样,最开始就是靠“便宜”吸引用户的。有时,“亏钱”也是一种本事,甚
期刊
信息千变万化,市场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更新,品牌要想在这个市场中求得生存就必须不断做出改变,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年微信在一片质疑声中诞生。刚出现就遇到了“被黑复制抄袭”“推广策略不清”“产品体验不给力”等几大问题。但微信凭借着对中国网民的敏锐洞察,通过一步步升级,从而实现了其“智能手机必备软件”的神话,这背后其实是微信不断进行品牌升级的经典营销。  微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升级:  
期刊
如果你问我:“如何做好一场品牌campaign?”我没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但如果你问我:“如何才能搞砸一场品牌campaign?”我会真诚地告诉你:“去拍一个走心广告片吧!你会把搞砸的概率提高到80%以上。”  大约在2013年开始,国内一些优秀的广告片惊艳了广告界,加上泰国故事片广告的风靡,把广告拍成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成了广告主和广告人之间的默许操作。  除了掏消费者腰包之外,品牌们还特别
期刊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后,每天早上都会和负责关押他的军官打招呼,每天重复相同的动作,重复相同的问候语,军官并不理睬他,但这个犹太人还是坚持每天重复,重复,重复……  有一天,这个集中营接到处决犹太人的命令,便把监狱里的犹太人一股脑儿赶出来,在外面站成一排。  决定他们命运的就是这个军官,每个人依次走到他面前,他向左指就意味着处决,向右指就可以生还。身穿囚服的犹太
期刊
立体连接,KOC是枢纽  站在传统企业角度,立体连接是线下、社群和网络打通。其路径是:线下→社群→网络。但是,这只是抽象的描述。具体讲,在连接过程中,谁是三度空间的连接主体?  线下主体当然是终端店,即B端。直达C端是电商。  网络主体是谁?当然是用户端,即C端。  那么,社群主体是谁?有人会说,店主是群主,或店员是群主,或专门有人运营社群。  如果真这么理解,那就把带有微商痕迹的私域流量乱象引入
期刊
一个互联网人转型到传统汽车制造业,需要转换哪些思维?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我在互联网融合上的一些小故事。  过去几年,我一度认为互联网人去做制造是极度不靠谱的事情,99.9%会挂掉。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投资以及在UC、在阿里巴巴做过的很多小型的制造项目,全部都失败了。  但现在,我还是要做互联网制造,为什么?  因为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互联网在将来就是一个传统行业。  今天我们这一群认为
期刊
特斯拉上线龙舌兰酒,售价250美元  特斯拉在其官网上线了特斯拉品牌的龙舌兰酒Teslaquila。Teslaquila被描述为一款“小批量高档酒,百分之百采用龙舌兰酿造”,装在外形如充电符号、手工吹制的玻璃瓶中,售价高达250美元。雷蛇推出Razer Book 13  雷蛇推出了旗下的首款主流笔记本,取名Razer Book 13。相对于游戏,Razer Book 13更着重于生产力和创作者,并
期刊
很多人都听过篮球巨星科比的那句名言:“谁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科比的成功,源于他长期坚持凌晨四点开始训练,他的成功是自律和勤奋的成功。  “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红日东升、万物复苏的时刻,是学习成长的最佳时间。清晨既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一种人生理念,它意味着光明和希望,领导者就是带给他人光明和希望的人。成功人士大多是善于利用清晨时间的人。  本书《清晨领导力》源自作者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设的“5
期刊
麦肯锡堪称商界的西点军校,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0多位前任或现任CEO是麦肯锡校友。  本书正是麦肯锡90多年沉淀的精華工作法,从中你会学到MECE原则、二八法则、电梯法则、结构化思考,以及如何一图胜千言、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如何让客户来找你……每一位在商业丛林里寻找生存技巧的人,都将得益于简单易行的“麦肯锡方法”。  书中写到的三条项目管理法则能够为专业人士的成功提供助力。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