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德育教育的因素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首要的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人类的重视和关注.作为社会之窗的学校更应越来越重视学校德育教育的建设和实施.在这种高要求高严格的要求之下,我们农牧区很多学校在如何优化学校德育机制,如何提高德育质量等问题有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有效的途径.但作为农牧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本人认为从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到具体的实施制约其正常运行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费不足,资源缺乏是农牧区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大障碍
  虽然很多农牧区学校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实施方针,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资源下,不同程度上建立学校德育室,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力度。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当今社会,开设思想道德课,建设学校德育室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时,要认真考虑农牧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资费和资源保障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德育教育的经费投入。积极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式,努力打造学校德育教育基地,互联网上建立德育资源库。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把学校内部德育资源拓展到学校、社会、家庭的大资源。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观念落伍是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最大隐患
  由于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今天,还没有从单一的育人评价模式转化为复合型、多元化、实际性、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育人工作之所以步履艰苦,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学校没有落实好素质教育及教育方针政策、不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制度往往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从而学校的各项工作指标和教师的评价制度也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家庭、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成就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输送重点学校的学生名额。农牧区很多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如城市家长。他们很少关心学生在学校里的道德思想和学习情况、身心等,这样农村学校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总靠教师也只好抓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从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制度到社会,家长对学校的看法都处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育人为本的思想。而育人是隐形又艰巨的任务,不会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成绩,使教育观念形成恶性,德育教育得不到成效。育人工作就成了文件和口头上的事儿,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三、规范化管理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规范化的挂历和宽松的环境。国家根据当前教育发展需要出台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并得到了相应的成效。但育人工作依然是我们长期面对完成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许多偏远农牧区的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没有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支掌,对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不管不问,而学生真正有问题或犯下错误时把所有责任推卸到学下和老师。这种不和谐的推卸导致学校和老师承受极大的压力。教师不是圣人,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现象和不足之处。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但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之之处。因此社会、学校、家长都理性对待问题,用科学性,建设性的理念,制定有效的、规范化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共同担负应有的责任,完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和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育人观念,加强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工作的主体上把现有的学校上独角戏改变成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德育规划从现有的短期行为和只重口号不重落实改革成长期性,此次落到实处的管理过程行为。德育形式和内容从单一谷草行,多元化,时效性的转变,只有这样“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思想得到真实的效应。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管理的优与劣。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展现、内部凝聚力的形成,成员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具有一个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领导核心决定着一个班勤思好学的学风和奋发向上的班风的形成,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全面、良性地发展。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助手。班干部良好的思想、品行、作风,起着示范作用。一个纪律严明、健
期刊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年来,初中语文教材中没有系统的写作理论指导和科学训练措施,全凭教师“摸着石头过河”,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训练方法。这套训练方法以激发写作兴趣为起点,以积累素材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健康
期刊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关键,但现时期中学生的作文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既无个性,又不生动,这样使整篇文章显得干枯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就会发现:同学们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事件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以致文章无滋味。那么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成功的捕捉到丰富万变的人物特征,写出高质量的人物形象呢?下面我就初中阶段同学们涉猎的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于形象
期刊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习作教学增添一丝灵动的气息,使学生乐写、会写、善改,真正把“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等习作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习作 教学 灵动  一、创设情境,丰富感知,以致乐写  虽然教师平时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但是小学生的不随意注
期刊
【摘要】:英语,在中国,是中学生的一门基本且重要学科,但一小部分学生学英语困难重重;网络,中学生空闲时最爱且频繁使用的东西。建立网络这一平台,开辟英语第二课堂,让一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生,但却是电脑高才生体会学英语的乐趣,体验自信、保持自信、并增长自信。  【关键词】:英语、网络、兴趣、自信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期刊
你一定曾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灵动所折服;你一定曾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所感动;你一定曾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所振奋!是的,自古诗言志、文寄情,诗人们是在用文章书写着自己的内心情感,故而才有不朽名篇流芳千古。可见,情是文章的生命,是文章的活水源头。  我认为,一堂理想的作文课,要打开学生感情大门,让学生们汹涌澎湃的感情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应试教育的模式就、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有的专家认为: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怎样进行的呢?大批的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是否掌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呢?  一、令人忧虑深思的现象  近年以来一些专家学者曾对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情况作过多次调查,用大量的事实说明许多学生阅
期刊
很多事例都证明了中国的学生出现“高智低能”,国家强烈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学习知识本来就是为了应用,这是从教育的根本出发,给我们做教师的树立了一个教育的目标,也给我们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应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也必须这样去做,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就教育的特点来看,各个时代有它不同的要求和发展,不同的国家也有自己的要求,那么在一个国家之
期刊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关系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初中历史课是各门学科中最富于民族性,最能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富于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一门学科。因此,利用历史课,充分发挥历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
期刊
“后进生”现象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它一直困绕着老师和家长。尽管大家采取了一些对策、方法、总是收效甚微。一般来说,“后进生”是由于两种心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力、习惯等;二是认知系统,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认知的能力和方法。而“后进生”都有以下一些心理矛盾:要求爱抚与得不到温暖的矛盾,渴望理解尊重与遭受误会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的矛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