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36条”出台始末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民营企业家把2005年2月24日看作是抓住新机遇的一个重要日子。
  就在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也是再一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上,被誉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历经一年的“打磨”
  ——这是重大决策,非权宜之计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若干意见》——这个简称“非公36条”的文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原则通过,2月24日新华社全文播发。
  据说,这份原本40条而后删改为36条的文件之所以被制订,有赖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03年下半年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该调研由经济学家厉以宁担纲。该报告认为,中国民营经济当前面临的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层面上的问题,需要从政治层面加以解决。2004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该调查报告做了批示,指出宏观调控不是冲着民营企业来的,对待非公有制经济要遵循十六大的精神。他同时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政策性问题,最好形成指导性文件。
  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在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温家宝总理对于这次座谈会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私有财产权,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当前,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曾培炎副总理强调,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继续深化改革,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机制。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提高素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座谈会有来自全国10个省市区的13位民营企业家、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区的领导,一份全称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性文件框架思路》的文件被与会者广泛讨论。这个文件有8个部分,40条。
  该文件经修改,于8月28日第二次出现在温州景山宾馆。此次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座谈会,召集了浙江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共7人征求意见。会上的讨论稿共分为7个部分,36条。其涉及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融资渠道、企业维权和政府监管等内容。
  当时,温家宝总理考察了浙江汽轮集团、青春宝集团等国有企业和星星集团、飞跃集团、康奈集团等非公有制企业,召开了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他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出5点意见:一是国家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国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公有制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其他政策。三是国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非公有制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四是国家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规范财务和资金管理,守法诚信,自觉维护金融秩序。五是社会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提高自身素质,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社会的信任。
  温州座谈会后,从9月到12月,全国工商联一连召开了5次有关非公经济的研讨会,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亲自主持了其中的3次会议。同时,在青岛、温州两次座谈会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研究室的专题研究小组起草了“36条”的征求意见稿,并于11月12日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同时要求11月19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在征集各单位和企业界的书面意见之后,专题研究小组对“36条”作了一定程度的微调,但基本框架没有太大变动。
  2005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是重大国策,绝对不是权宜之计。”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他了解“36条”从酝酿到成文的整个过程。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公布,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军教授认为,主要出于以下3方面考虑:首先,由于2003年年末经济过热,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去年下半年出台,等于给经济过热增加压力;其次,民企在宏观调控中客观地受到压制,有必要出台一个政策,转变一下对民企的看法,扫清思想障碍;再次,选择2月24日公布,与“两会”召开也有某种联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采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贵州省9个市州地区1980-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作为城乡收入差距度量指标,门限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贵州省9个市州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机制转移效应,共分为4个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于等于2.9,且小于等于3.14时为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区间,在此区间,合理控制偏向城市制度,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贸易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的贸易开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关键词:贸易开放;收入不平等;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摘 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本文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高管薪酬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发现银行的总资产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资本充足率和总资产规模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其次发现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会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和总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减弱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与知识的掌握有关,还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相关。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要适应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的多元化,为了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在重视专业性的同时,密切重视综合性,既要加强专业化教育,也重视综合型教育。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设计;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余吉安(1979- ),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新兴战略性行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政府扶持措施,意在获取贸易利益。本文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标准的分析,发现实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战略的条件在国内产业、财政等政策的推动下,逐渐趋于成熟。我国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走新能源汽车强国之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战略性贸易政策;研发补贴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角度,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示范区内承接产业转移的1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揭示了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品质的差异分布状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酒店业发展,在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了多种模式,提出了“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模式。本文在对“订单式培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析的基础上,以苏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目标、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do
期刊
摘要:农行四平分行作为农行服务“三农”的试点行,将“立足三农,服务城乡”为己任,在支农信贷投放、服务渠道拓展、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户贷款暴露出的风险问题也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农行四平分行服务“三农”工作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农行服务“三农”工作对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农行自身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三农”信贷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业银行;服务三
期刊
摘要:近年来,深港金融合作日益从过去的以局部、微观的技术层面为主上升到整个金融运行机制的衔接、金融市场的对接以及资金流动的融合等深层次合作上,从而使得两地金融合作呈现出发展性、互补性、一体性,展示出两地金融合作的特殊性。把握这些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深港金融合作,为打造深港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展闽台金融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金融合作;深港合作  作者简介:王阅微(1974-
期刊
摘要:对于城市贫困穷人为什么找工作难的问题,现有的关注点集中在穷人缺乏工作机会、社会资本不足、遭受文化贫困或雇主歧视等原因上,而忽视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资本开发不足。斯密斯澄清了这种观点。她发现,穷人并不缺乏社会资本,而是缺乏把社会资本激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社会资本激活的因素,为完善穷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能力提升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资本;评析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