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的梦幻天堂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59-03
  摘要: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作,是一个时代的新成就。他以“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审美情趣的“古典主义”为原则,通过一系列艺术形象,解读人间真美,讴歌至善至纯的人性,重新审视人生的幸福观与价值观,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度的思考。其散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真挚的悲悯情怀,成为小说形象美最为动人的内核。其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填补文学发展“异样”的空白,为现代文明中“焦灼不安”的灵魂引领生存方式和生活意义的航向。
   关键词:爱;人性;美;現实意义
  Dream paradise of love and beauty——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nterpret of Cao Wenxuan art image
   Xu Hailiang
   Abstract:Mr. Gao Wenxuan’s novels, is a time of new achievements. Regarding his “rational of modernism” and aesthetic appeal of “classical” as principles, through a series of artistic images, he helps us to interpret the beauty of earth, retells the supreme good to pure human nature, reviewing the mortal life perspectives and values, and make a deep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existence of life. His artistic style of culture and sincere feelings of grief have become a novel image, the beauty of the most moving kerne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lso aims to fill the “strange” blank, and to lead the way of life and the cour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for the “anxious uneasy” in modern civilization.
   Keywords:Love The human nature Beauty Realism
  现代文明的发展餍足了人类物性的灵魂,而精神迷失的时空却在无限膨胀:伦常错位,信念错乱,为享受而活,为欲望而活。在欲望的不断满足中灵魂更远离了皈依的家园。
   是自觉到了精神美的缺失,因需求而追寻的催生;还是时代文化演绎的必然凝化,才让我们在一个小说的空白中找到了这一颗璀璨的明星。
   曹文轩,一个清沁肺腑的小说家;一个以真爱、纯美形象构筑梦幻天堂的人。
   在这个“天堂”中,或是天禀异赋、屡遭屈挫而矢志不渝的少年;或是蕙质兰心、冰清玉洁,虽命途多舛而柔韧如丝的少女;或是中途失偶,在生活极其贫穷和心灵极度煎熬的双重苦难中,处之泰然,不忘本色的孤男寡女……苦难不仅未能使其失却生命的本真,反而让他们拥有了弥足珍贵的人性尊严和人格尊严。走进了曹文轩先生这个幽美的桃花源,我们顿时发现,“古典”并未流逝,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仍然在我们的心底闪耀。
  1 感动今世的爱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或许,是在利益之爱、关系之爱和需要之爱的天地中迷惑太久,曹文轩笔下那些发自人性本真的爱才显出了如此强大的冲击力,直逼心坎,叩问灵魂。他们不为获得而爱,不求回报,多为付出,甚至为了成全他人而做出自我牺牲。
   “青铜,暗暗的颜色,葵花,亮亮的光度。”这一对历经人世患难,饱经生活风霜的异性兄妹,在大麦地这块温馨的土地上梦幻般相遇。由此,他们惺惺相惜,相依为命。为了葵花的亮度,青铜忘身呵护,呕心尽血。青铜虽然酷爱读书,却变尽心机,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他用瓜花做灯笼,捉萤火虫放入瓜花中,给葵花照明读书;用冰凌做 “银项链”,为妹妹作舞台报幕的装饰;让葵花骑在脖上,默默地站了一个晚上,为了让“妹妹”看马戏。12岁那年,葵花将被召回她出生的城市,痛苦欲绝的青铜仰首苍天,撕心裂肺的别离之眷念汹涌而出:“葵——花!”哑巴青铜的这一声,感天动地。
   从小就失去母亲,在大麦地又失去了父亲的葵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然而,在这个爱的世界里,她却备受关爱与呵护,青铜把她视为最亲的妹妹,“奶奶”把她视为嫡亲的孙女,青铜的父母把她当作最亲的女儿,大麦地的村民投之以深深地怜爱。爱的光辉照亮了这个天使般女孩的生活,她怀着感恩,用纯洁的爱回报她再生的亲人。她天性如水,善解人意,主动为自己的亲人分忧解愁。她教哥哥识字,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采芦苇,编芦花鞋;为了替家中省钱,她不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甚至考试故意考差,准备放弃学业;为了有钱让奶奶看病,她偷跑到江南捡银杏……一双稚弱、美丽的手,托起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颗水晶般清纯、亮丽的心,演绎的却是一份动人心神的爱。
   在曹文轩爱的形象世界里,以少男少女之爱最为夺目亮烈。他们之间的爱,完全超越了性爱与淫欲的低俗,真实而自然,真诚而热烈,坦荡而无私,清纯而圣洁,执著而深沉。他们往往以一个偶然中兼有必然的机缘为媒,以两性之间的心理趋同为桥梁,最终达成无间的融合。在青山秀水、明月清风间,他们相互珍惜熏染,共同奋斗追求,如诗如画的成长着。这种爱的组合,充分展现了“人生情缘,自有分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哲理。其间,少女的柔性之美展现了再造灵魂的神奇力量:在《青铜葵花》中,青铜为妹妹而活,葵花是他生命旅程中最为核心的精神支柱;《细米》中,少年细米虽有不同寻常的禀赋;但他野性十足,桀骜不驯,生活邋遢……细米身上的诸多坏习性,连他的父母很多时候都无可奈何。然而“一个来自天国的姑娘”改变了这一切: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乡野之子步入了新的成长历程。《红瓦黑瓦》中的少年林冰,有幸遇到了中学教员艾雯。毕业于复旦大学,本“不属于油麻地中学,亦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艾雯,一门子心思都放在黑瓦房中的学生身上。她的“洁癖”,她的渊博的学识,她对美的解读与捍卫,成为林冰一生的精神财富。
   这恰如艾默生所言:“美丽的女性实际上是诗人,她能驯服野蛮的同伴,在她周围人的心里播下温情,希望和雄辩的种子。”
   双腿残疾、与轮椅为伴、文静恬弱的紫薇以其柔性之爱,使任性逆反、敏感自尊的明子成为一个腼腆害羞、知事明理、助人无求的可爱男孩(《山羊不吃天堂草》);冰清玉洁、文弱多愁的纸月以其柔性之爱,让淘气顽皮的桑桑变得文雅大方、勇敢坚强(《草房子》)……“天下之至柔,莫若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些若水一般纯净、像美玉一般莹洁的少女,以他们“母性和神性”之爱,滋润着少男们的心,感动和温暖着这个世界。
   爱的光辉托出了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光辉照亮的生命的前程,任是前路漫漫,风雨艰险,那如草青一样无处不在的爱情、亲情总是让这一人、这一家、这一村沉浸在非同凡俗的欢乐与幸福之中。在文化欲力张弛,人心浮躁难安,钱权交易风行的潮流中,这样的爱,恰如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其傲视拔俗的光芒,照亮了尘世间黑暗的心灵宇宙。
  2 梦幻与现实的瑰丽交响
   曹文轩说:“当下中国,浪漫主义一脉的文字几乎荡然无存,而成长中的少年其天性就是倾向浪漫的。”
   浪漫主义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是现实的理想化,情绪的主观化。与现實主义的真实性相比,浪漫主义更侧重于通过内心的主观感受来描述客观的世界,是主观的心理感觉“寻找情绪的客观对应物”(艾略特)。因而,浪漫主义总是“活跃在最深沉的情绪之中,陶醉在种种感觉里”(曹文轩)。
   曹文轩所构筑的艺术王国,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有现实的投影,更有想象的驰骋。他胸怀脉脉的人性温馨,以真挚的人世悲悯为前奏,以再现至真、至善、至美人性为最高艺术追求,独树美学标杆,再造人生净土。
   梦幻与现实,现实与梦幻,两者相糅相融,相生相成,萃成了一首瑰丽的艺术交响。而根鸟正是这一“交响”最酣畅淋漓的表演者和指挥者。
   一个梦中的情结,撑起了少年根鸟的理想和追求。他先是徒步而行,后来骑上老僧所赠白马,出菊坡,经青塔,身陷鬼谷,歇脚米溪,过莺店,历经千难万苦,备受风雨坎坷,最终抵达了信念和梦想中的大峡谷。追梦旅程中,根鸟曾遭“黄毛”欺骗,被“长脚”奴役;也得到了板金、独眼老人、秋蔓等人的关爱。在经过了人世风霜的千锤百炼之后,信念更坚定,意志更坚强,行动更勇敢的根鸟已经成长为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小说末尾,根鸟把脸埋在百合花从中嚎啕大哭:一个旧梦还未结束,一个新的梦又将开始。“能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那夜晚,不空洞,不寂寞,有声有色的。梦是上苍的恩赐!” 这是“为梦幻与现实交错撞击出的绚烂,也为梦幻与现实缠杂不清的揪心与无奈。”为梦幻而追求,在现实中受磨练,是梦幻与现实的纠结而凸显出了生命最为庄丽的意义。在创作《根鸟》时,曹文轩说:“这本书是虚幻的,但同时又具有浓重的现实感……既重视情节,又重视情调。”梦幻显虚无和空灵,现实显真实和厚重。大峡谷,若有若无,虚无缥缈,引人向往;鬼谷,阴森幽暗,诡异奇绝,让人不寒而栗。而温馨的菊坡、慵懒的米溪、糜烂的莺店却又布满了人世的浓浓烟尘。时是时非,亦真亦幻的特定场景;受阻后破阻,破阻后又受阻,就在这梦幻与现实交错缠结的奇异之旅中,根鸟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心灵突围,一次又一次的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在曹文轩的形象世界里,美的现实意义与理想色彩总让我们有似乎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之感。诸如青铜与葵花的奇遇、奇缘、奇情,根鸟与板金的梦幻之旅,“弃儿”鸭子奇特的身世和近乎离奇的生存之道,林冰与陶卉若即若离的同学奇情,蒋一平与白雀之间心酸而又浪漫的爱情演绎,细马与养父、养母之间的爱恨纠葛,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少年之间的矛盾和友情……此间,其直逼人心的艺术真实让读者有似曾经历之感;然而,那如水晶般的人性美和如梦如烟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现实中或回忆里的情景相比,又好像有天壤之别。所谓“距离产生美”,“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正是对这种亦幻亦真的美感的最好诠释。
  3 苦难与幸福的和乐篇章
   少年是灿烂而多梦的,贫穷、灾难和不幸,诸多人世的黯淡,在少年的生活世界,依然洒满阳光,充满活力。由此,苦难与欢乐,不幸和幸福等很难调和的矛盾,都在少年们成长的巨大动力中谐和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整体。
   少年是诗,是金色的阳光,是希望。他们不会去思考贫穷难耐凄凉,灾难折磨心灵,不幸摧垮人生等艰深的命题。他们总是在“废墟”上跳舞,在陋巷里放歌、在破床被中做梦。他们总能从现实的情景中采撷梦幻的珠贝,装点生活的快乐。于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坎坷曲折,在曹文轩笔下这些少男少女的眼里,也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山羊不吃天堂草》中的明子,从宁愿饿死也不吃天堂草的悲壮行为中受了启发,在家道中落,举债累累的窘境中,无奈离家,独自谋生。因身体缺陷而自卑,因金钱诱惑而动摇,因世态炎凉而怀疑。但明子最终以少年的尊严捍卫了灵魂的高贵。他克服了自己,战胜了自卑,实现了成长。有人说:“苦难是一种化了妆的幸福。”苦难的体验,渗入了生命进展的历程,使明子多了一份黯淡的光照,卑琐而渺小的自我在光照中萎缩残灭,而自尊,善良、正义感和责任感在自我奋勉逐渐走向坚定。
   与80年代末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相比,曹文轩小说创作的着力点更侧重于发掘承受灾难甚而是忍同灾难的意蕴。因而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我们看到了时势风暴的印迹,却很少看到被扭曲、被异化的人性。在这个世界里,苦涩的人生履历是育化淳朴善良人性的温床,难而弥坚,伤而自疗,化感伤为镇定,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写大灾难,再现大美;塑造 “弱势”群像,谱写幸福与苦难的和乐篇章,寄寓人性美最深切的礼赞。
   《青铜葵花》中的“奶奶”,正是人间重重灾难化育的精魂。她为爱而生,为爱而亡,殚精竭虑,无欲无私。在大麦地,“奶奶”与其慈祥赢得了普遍的尊敬;在家庭生活中,“奶奶”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面对房屋被冲毁的灾难,“奶奶”带领全家人重建家园。为了筹集钱物,“奶奶”当掉了陪伴自己一生的耳环;为了度过蝗灾后的饥荒,“奶奶”不惜用金戒指换粮食;为了孙子孙女穿上新棉衣,“奶奶”不惜以老弱之身,到已被人摘过的棉地里摘棉,不幸病倒,最终因医治无效而离世。虽是人生苦旅,但她那超脱人世的悲悯,那烛虽残而余光不灭的伟大的献身精神,那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无疆大爱,当为“身无求则心净,爱无求则人生幸福”的晨钟暮鼓,育化着尘世间被孽欲之潮淹没了的灵魂。
  4 类型化群像的金字塔
   雕塑家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就化成美了。” 曹文轩这根“魔杖”,其神奇的力量源于心灵:对金色童年心怀虔诚的回忆,对柔美圣洁的女性近乎原初的崇拜,对人世苦难的哲理化与诗意化的深入思索,在高物质文明欲壑中对真纯人性缺失的执著呼唤……种种情结,使他满怀真情,在人性丑恶的行为中,更多的灌注了个人感人至深的悲悯之情。 由此,可改造之丑、可容忍之丑、可宽恕之丑,发人深思之丑……这些“丑”,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成长旅程中的阴暗一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曹文轩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带有鲜明的类型化色彩。或同质异构,或异质同构,在类型化和层次化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情和气质。
   一是冰清玉洁类群像。她们集天使般的纯洁美、柔弱美与多虑、多愁、多患于一身。如美丽善良的葵花,清雅孤寂的艾雯,温柔多情的金枝,文弱恬静的纸月,清纯秀美的梅纹,抑郁浪漫的紫薇……通过这些女儿形象,作者建构了一个亮如水晶,纯如冰玉,洁如芦花的女性柔美的桃花源,让人瞩目,引人神往。
   二是美玉微疵类群像。这类少年,往往融聪明、善良、自尊与顽皮、偏执、刁钻为一体。如桀骜顽强、嫉恶如仇而又时显偏执的青铜;坚韧执著,不屈不挠而又犹豫不决、延宕反复的根鸟;自尊自强、正直善良而又乖戾敏感、促狭叛逆的明子;自然纯真、活泼烂漫而又略带野性、任性使气的桑桑;心思细腻、聪明过人而又顽皮淘气、执拗任性的细米……这些阳光少年,如微疵的美玉,莹洁光亮,耀人眼目。
   三是美丑复合类群像。这类少年,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恶魔”。如身出“红门”,热情大方、坦诚周到而又养尊处优,骄矜自得的杜小康;洁身自好,自我奋发而又骄狂自负、城府极深的“染坊之子”赵一亮;爽直热情,重情重义而又纨绔放任,贪图安逸享受的马水清;儒雅多识,乐于助人而又自傲自重,见异思迁的徐达……
   四是环境变异型。这类少年,人之初的善性被弱化,而在受冷遇、遭歧视的生活环境中,恶的基因膨胀,善良和纯真几近泯灭。他们把“恶”的遭逢成倍的返还给自己周围的人。然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平等的渴望又是那样强烈。如嫉妒猜疑、满心仇怨、狭隘自私的“私生子”乔桉,惹是生非、逞强斗狠、霸道蛮横的孤儿阿雏,狡黠刁鉆、欺软怕硬的嘎子……如别林斯基所说,美在灵魂深处。如果学校,老师、父母和他们周围的人,坦诚以待,真心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和生活的希望,他们“灵魂深处的美”就会萌芽、生根、长枝。
   这一个由类型化群像建构的人性美的金字塔,不仅是曹文轩文学理想追求的丰硕成果,也为我们这个缺失纯美、真美的时代树立了一座重新审视和定位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丰碑。
   “人不光为吃米活着,”(巴金)在追求的漫漫长路上,我们的心灵不能完全被物化的利益所役使,名欲熏醉,不择手段。文学创作亦如此,每一位作家当为“灵魂的工程师”,自觉肩起醒世警世的使命,心怀虔诚,忠于艺术,光照前驱,为每一位读者奉送烛照心灵,洞穿肺腑的精神大餐,以快慰阅读鉴赏生活,让心灵在艺术美与思想情感美的濡养中不断地圆满觉悟。
   曹文轩先生小说创作的理想在此,现实意义亦在此。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著.《青铜葵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2] 曹文轩著.《根鸟》,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3] 曹文轩著.《红瓦黑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4] 曹文轩著.《山羊不吃天堂草》,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
  [5] 曹文轩著.《细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6] 曹文轩著.《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7] 曹文轩著.《野风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8] 曹文轩著.《狗牙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9] 曹文轩著.《我们的麦场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M933.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39-01   Do30-2型多功能校准仪是一种电压电流计量仪器产品,目前不少单位仍在工作中使用着,它能提供交、直流0─1000V電压,和交、直流0─10A电流输出,标准中值电阻输出,并设有RS232标准接口。   遇到一例比较的特殊故障,作一下交流:因为仪器故障,使用者对仪器自行进行了维修,并且经过多人次
期刊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47-01  摘要:90年代以来,现代国画水墨绘画来势汹涌,其特点除强调笔墨结构,符号形态,和绘画程式以外,还更多的关注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在作品中反映的个人精神和体验,对于欣赏作品的人而言,强烈的视觉冲击,颠覆性的笔墨形态,夸张的语言结构,或激进或尖锐的绘画精神理念,都使得现代水墨绘画面临着“中国画不能全盘视觉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50-01  2010年末有一部名为《2012》的电影因拍摄得太过逼真引发了部分观影观众的恐慌,以至于美国太空总署专门还发表了文章对电影内容进行了澄清。然而时至今日,即便是在中国,仍有大量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讨论着2012世界末日这一问题,可见其影响之深。纵观西方现代文艺史,以灾难、世界末日为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而
期刊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41-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客户对电能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系统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相连,其可靠性问题是影响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分布式发电(DG)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供清洁、高效的电能,DG并网发电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具有重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56-01  摘要: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要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Q-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61-01   从形象上看,生物循环图(附图)像一个横置的吉祥数字“8”。生物循环图由一笔写成,从圆开始,到圆结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万事万物及生命的开始:起点“⌒”由弱到强,再由兴到衰“○”,通过一个交点,两圆的结合点,进入到下一个循环,一直在这个图中永远的循环下去,而且人类和植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相互依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70-01  摘要:现行的语文实验教材为了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留下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习作练习的设计上,只是给予了解写作范围和简单的提示,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法指导,这就使一些阅读面较窄,知识积累不足,写作能力偏弱的小学生写起作文来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创作,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58-0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67-01  古诗文是祖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但当今的学生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生的语言好无奈。苍白乏力独徘徊,美感灵气全不在。”这个顺口遛来概括。因此,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语言,已成为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69-01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