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城市发展建设是从最开始的粗放式慢慢转变成如今的精细化和品质化,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最开始的满足基本需求到现在对城市品质和管理服务等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城市家具设施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与城市风貌不统一、缺少特色、不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后期维护不到位等,这些都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低和限制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依据人与物、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之间关系展开对未来中国城市家具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家具;公共空间;城市环境
  “城市家具”一词近年来开始流行,最早指的是城市中各种户外设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景观小品”,包括卫生设施(垃圾桶、饮水器等)、信息设施(指示牌、电话亭等)、道路照明、雕塑、服务设施(座椅、桌子等)、交通设施、绿化水景等一系列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设施。
  城市家具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家具在英国被称为“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欧洲其他国家称其为“城市元素”(Urban Elements),直译为“城市配件”;美国称其为“城市街道家具”(Urban Street Furniture);在日本通常被解释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也叫“街具”。之所以用城市家具这一词来代表城市景观小品,是因为家具是日常室内环境不可缺少的设施,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购买家具。家具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了人的需要,实现了其服务功能,又满足了审美需求,当然还约束、诱导、规范使用者的行为。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大空间,天为天花,地为地板,四周空间界限可以是景墙、绿化、构筑物等,那么城市中的环境设施就可以被理解为室内的“家具”,供城市中的居民使用,同时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居民的生活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日常生活的需求仍基本相同。在室内休息所用的沙发椅子对应的是室外的各种休息椅,室外的垃圾桶和室内的垃圾桶一样,等等。由此可见,城市居民在室外开展健康、舒适的行为活动是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系列城市家具的。另外,“城市家具”蕴含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他们期待室外场所能像家一样方便舒适,这一词的含义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使得冰冷的设施变得温馨,充满了人文关怀。
  城市家具的人文化、艺术化等特征体现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的先进程度、综合品质和经济实力。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起步早、发展好,城市基础设施完成度高,体现在功能、服务、文化、艺术、智能等方面。高质量的城市家具给城市居民构建适合居住、适合工作、适合游玩的生活环境,塑造有特色、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些都有助于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升级、改造、更新。
  一、国外城市家具发展的启示
  早期西方城市垃圾运输设施、简单的排水系统等都属于公共设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家具到现代城市兴起后才逐渐普及。18世纪法国巴黎大改造,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对室外活动的要求提高,街灯、报亭、座椅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注重城市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共存的关系。美国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理论也比较完善。
  国外城市家具设计系统的完善以及管理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我们之前只着眼于设计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忽视了城市家具这种能处处体现本城市独特魅力的“小景观”。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对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以及新材料的应用都非常重视,会用各种独特的艺术设计造型手法以城市家具的形式呈现在街头、广场或者城市中心聚集点。这些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公共设施,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创造城市就是创造文化,独特的城市家具可以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人文的关注,并延伸这种精神。国外城市家具针对特殊人群的设计也比我国起步得早很多。良好的无障碍设计对残障人士的生理和心理有着健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城市家具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中国的城市家具设计并不受重视,各个城市的城市家具千篇一律、平淡无奇,并不能通过总体设计体现该城市的特点。景观设计师着眼于整体绿化铺地等大环境的营造,家具设计师考虑的都是室内家具的使用情况,从而使城市家具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也由最开始的193个增加到657个。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城市肌理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城市原本的面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各种规划、建筑和景观,低品质的城市小品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
  (一)城市家具与城市环境不协调
  每个城市设施的规划由政府的各个主管部门分别制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各类设施器材又由不同的厂家生产,然后进行成品采购,因此色彩、造型、文化内涵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放到城市空间中又与周围环境风貌不协调,从而显得杂乱无章。又因成本等问题的影响,采购的产品只是在功能上满足基本需求,但是材质或者形象等远远不够,使得城市和城市的面貌雷同,没有各自的特点,街道的空间环境也是“千街一面”。
  (二)城市家具位置安排不合理,产生矛盾冲突
  规划初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城市空间的地形地貌,垃圾桶、电线杆或者指示牌等设施被随意设置在路边、人行道、道路交叉口,不仅阻碍交通还遮挡视线,显得随意和凌乱,影响了市容市貌。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放,自行车乱停乱放,盲道被阻拦遮挡是常见的现象。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够人性化
  城市中新建的道路,路燈、指示牌、护栏、监控、站牌等设施以服务机动车为主。有一些步行街的功能不够人性化,服务性标志明显不足。标志、铺装、照明设施不完善,公共座椅缺失或不舒适等,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人行道的铺装上。有些道路前期铺装不合格,再加上后期维护不够导致路面不平;路缘石阶高差不合理;树池树篦等常常成为绊倒行人的罪魁祸首;市政井盖设置不合理,有的因为没有规划好间距而影响美观,并且经常导致行人受伤;盲道设置不合理,断线挡线,错误引导,无障碍坡道缺失等。
  另外,还有一些城市家具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破旧损坏不及时修缮也给城市居民的安全带来隐患,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以上列举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城市的通病,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三、城市家具出现的问题分析
  城市家具本身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但是我国高校没有城市家具这个专业,行业中缺少城市家具的设计规范。这表明城市家具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落后,行业的地位、作用、价值和人们对其的认知水平也比较低。虽然有一些相关专业和行业,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种类繁多,涉及交通、照明、铺装等,又分别由不同的市政部门管理,很难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中,采用粗放的 方式发展建设,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级阶段,这也是导致城市家具问题众多的原因之一。
  四、现代城市家具的设计原则
  (一)舒適耐久原则
  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设计城市家具的过程中遵循舒适性的原则,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给人带来触觉以及视觉上的舒适感。城市家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破损、老化,这些会影响到家具的正常使用,也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要考虑室外环境,如日照、潮湿等对城市家具的影响,选择耐久性较高的材料进行设计。
  (二)色彩材料和造型设计
  城市家具设计要充分考虑色彩要素,利用色彩的属性、冷暖、明度进行合理搭配,利用固有色和环境色,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当地文化,选择最合适的色彩,呈现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不同的材料给人带来的视觉、触觉各不相同,造型和肌理上的变化也能让使用者产生最直观的感受。除了这些还要考虑造价的问题,选择符合主题的材料,遵循美学法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
  (三)系统性的地域文化元素设计
  城市家具要与周边公共环境融为一体,符合城市居民的行为习惯。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体现出当地特有的内容,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个城市家具的设计过程要保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保证产品对人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为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学术研究从公共设施走向城市家具用了近20年的时间,城市家具这个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虽然中国现代城市家具的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理念和特点方面有共性,但是也有很多不同。“城市家具”这个名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也得到了正式的确认,这为中国城市家具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城市家具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上升空间很大,理论研究、技术实践、社会支持还需要提升和完善,我们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和建设我国的城市家具。
  参考文献:
  [1]鲍诗度,史朦.中国城市家具理论研究[J].装饰,2019(7).
  [2]张治源.沈阳城市街道家具设计探讨[J].艺海,2017(6).
  [3]张琪.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艺术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7.
  [4]曹芳伟.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下的城市街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5]梁勇.城市家具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
  [6]鲍诗度.中国城市家具基本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7]鲍诗度.城市街道家具系统设计简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8]鲍诗度,宋树德,王艺蒙,等.城市家具建设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岸特色村落的发掘和传承,成为该区域空间环境提升需持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针对商丘坑塘式聚落进行类型分析,以生态修复为指导,探讨空间活化营造路径,并以六个村落为例,对坑塘式聚落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研究表明,商丘坑塘式聚落在长期的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坑塘式聚落景观,以平线型、交叉型、绕村型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期刊
作者简介:   安冉,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崔木扬,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2019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运用研究--以马关县马洒壮族村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41610100001/1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竜崇拜’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逐步从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更新。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环境艺术视角出发,运用公共艺术手段,审视现有的更新策略,并融入艺术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助力老旧街区的活化与更新成为重要现实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和经验总结法凝练老旧街区活化与更新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并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老旧街区;活化与更新;公共艺术;环境艺术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根据老广州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按照不同时间层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分级,可呈现文化梯度下的历史性街区。文章关注当今历史性街区的居民和建筑本体,进行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微改造”活化研究,致力于达成全面、合理、适宜、相通的居住性历史街区,将“中式文化”融入建筑内,用建筑承载文化。  关键词:居住性历史街区;“微改造”;活化;龙骧大街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文化梯度分级策略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为例,研究乡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个村落中的变化与发展,总结传统村落景观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常口村  在城镇化高速演变过程中,村落经济结构体系的变化已无法避免。在历史的更替过程中有许多村落正在消亡,农业的科技化发展使得传统农耕方式基本被摒弃,加上这些村落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没有产业项目、旅游开发项目以
期刊
摘 要: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中外皆然。文章在回顾二者对立所产生的副作用的基础上,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重新探讨乡村和城市如何相互确认彼此的价值,并提出城乡融合经营的理念,以期实现城乡融合、持续发展。从人类的起源看,无论是早期的采集狩猎还是洞穴群居,还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种植、驯养、游牧甚至因人群聚居而形成的小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乡村。农业文明是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生活容压器”与“叠置山居”极小居住空间为例,探究了如何营造出适宜性的居住环境来解决城市底层大量劳动人口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从住宅的建筑场地、形态展示、空间规划、功能分区等方面展示该设计理念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极小居住空间;生活容压器;叠置山居;适宜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研究成果。  住房资源的紧缺一直是困扰当代城市底层人民的首要难
期刊
摘 要:现今,随着城市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打造具有一定的使命感,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非常显著。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构建,不仅要满足城市文化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让更多传统文化渗透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中本土音乐资源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当前衡水市城市文化建设中本土音乐的发展情况,就加强城市公园中本土音樂的元素渗透、突出城市文化展示中
期刊
摘 要:美丽乡村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建设性政策,美丽乡村建设与广大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需求密切相关。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部分乡土建筑地域文化特性逐渐丧失,形成建筑趋同化的危机。传统山水理念来源于中国“天人合一”核心哲学思想,是中国环境建设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契合化生活状态与理想化精神状态的有机统一,其中涉及的已不是真正的山和水,而是中国传统文化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