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之花静悄悄地绽放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开那扇狭小坏朽的门,∕我一个人在花园里徜徉。∕早晨的阳光甜美,明亮,∕露水闪烁,把花朵滋润。∥一切如旧,仿佛时光停止:∕葡萄藤缠绕的棚架和熟悉的∕藤椅……喷泉仍喃喃低语,∕老杨树的声音也依然悲戚。∥玫瑰颤动,恍若昔日;恍若∕昔日,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故知。∥甚至,残破的薇莉达雕像∕也仍在走道尽头,消瘦的∕身影,在木犀草的微香中。”(魏尔伦《三年后》)
  魏尔伦(1844~1896),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忧郁的“诗人之王”。他早年学法律,做过保险公司职员。1871年革命在巴黎爆发,他支持巴黎公社;但他又没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倾向,革命失败后很快又对政治丧失兴趣。平庸而琐屑的生活现状,动荡不息的社会时局,让忧郁的魏尔伦沉溺于酒精之中。感情上,他与另一个天才诗人兰波产生爱恨纠葛的同性恋情,为此,他不惜抛妻弃子,到头来感情上仍是一无所有。魏尔伦曾自称“土星人”,预感自己的一生将注定痛苦,最终果然如此,真是一語成谶。他的诗虽然充满忧郁色彩,但哀而不伤,忧郁却并不颓废,在整体上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对魏尔伦而言,忧郁不是一种艺术上的矫揉造作,而是在其血脉中汩汩流淌的性格因子。《三年后》就是这样一首被忧郁而清新的气息所笼罩的诗歌。
  先看诗歌的标题,“三年后”是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似简单的表达却蕴含着无限的意义空间,令人遐想万千。“三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是个小小的坐标点,而对于有涯的人生而言,却是一段并不短的时光。“三年”里可以发生很多的变故:人生可以起起落落,也可以飘泊动荡;你我可以“言笑晏晏”,甜蜜温馨,也可以“形同陌路”,甚至“因爱成仇”……“三年”中的“我”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诗歌没有说明也无须说明,诗人更没有解释的义务和必要;因为诗歌不是散文,明晰是诗歌的大敌。“三年后”,这样的表达能给欣赏者以多样性的心理暗示,并自然而然地将意蕴向具体的诗歌文本中延伸下去。
  不同于后来的象征派诗人的晦涩之作,魏尔伦的这首《三年后》并不刻意隐藏“我”的存在以及“我”的行为。这是一首有“我”之诗,叙述了一件有“我”之事,描写了有“我”之景,抒发了幽微的有“我”之情。“我”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是“我”“推开那扇狭小的门”,是“我”“在花园里徜徉”,诗歌起首两句,就叙述了一个明确的事实:三年后,“我”故地重游,来到一座小花园。显然,“花园”是“我”的一个私密空间,这里铭刻着“我”不可磨灭的往日印迹。“我”用感官和心神去抚摸“花园”里的一切。“早晨的阳光甜美、明亮”,“甜美”是味觉,“明亮”是视觉,当然更是出于内心的感受。“露水闪烁,把花朵滋润”,“露水”附着在“花朵”上,而“阳光”又把“露水”照耀,无论是“花朵”还是“露水”都显出玲珑剔透之感,这是一幅何等静美的画面,而且“闪烁”一词更是在静美之中增添了一分微微的颤动感。“闪烁”本是视觉所得,“露水”之所以会“闪烁”,那是因为“露水”在动。“露水”之所以动,或是有风的缘故,或是花瓣不胜“露水”压迫的缘故,或是“我”故地重游心神迷茫的缘故。简单的意象无不成为“我”复杂情绪的载体。真如王国维所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一切如旧,仿佛时光停止”,眼前所见之景瞬间使“我”出现精神上的恍惚,花园里什么都没有改变:阳光还是那样明亮,花儿还是那样娇艳,露水还是那般闪烁,“葡萄藤缠绕的棚架”“藤椅”“喷泉”“老杨树的声音”……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诗人的心绪在过往和现实之间起伏摇曳,交织出迷离梦幻般的意境。花园仍在,旧物犹存,而人事已非,“我”已不再是以往的那个我,而那人还是原来的那人吗?“低语”的“喷泉”边,从前有着与“我”低语的人,而喷泉的“低语声”依然“喃喃”,从前与“我”低语的人却不知身在何方!忧郁之情如潮水一般层层弥漫,难怪在“我”听来,“老杨树的声音也依然悲戚”。“我”的思绪被拉回冷酷的现实。花园之景,继续在“我”眼前铺展。“玫瑰颤动”“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其间一连两个“恍若昔日”,回环往复,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因“我”内在的情绪起伏所设置的。眼前的景象,不时将“我”的情感和思绪拉回“昔日”,使“我”又陷入过往和现实的纠结之中。需要说明的是,魏尔伦一向追求诗歌的艺术性,他主张选择富有流动感的音韵,打造回旋梦幻的音乐效果。此处正是这一艺术主张的体现。
  “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故知”,“云雀”这一意象,包括末节的“薇莉达雕像”,都无时无刻不使“我”的情绪往返于过往和现实之间,忧郁的潮水也不断地上涨。“薇莉达雕像”对应随后的“消瘦的身影”,有意无意地给欣赏者以潜在的性别暗示,“那人”可能是个女性,或者女性化的恋人。是年轻俊美的天才诗人兰波,抑或是哪位不知名的女性恋人?诗歌没有言说,诗人也没有言说,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木犀草的微香中”那道“消瘦的身影”似真似幻,绰约朦胧,就如“我”愈发浓重的忧郁,以及那忧郁之中的甜蜜温馨。
  “花园”这个小世界,既是经验的世界,也是实在的世界,更是充溢着魏尔伦的思想和感情的自我主观世界。在《三年后》里,魏尔伦以“我”之名忧郁地吟唱着动人的有“我”之歌。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眼前这幅题为“眼睛”的漫画,表现的是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各地的政局变化,“孔方兄”的眼中永远闪烁着金钱的光芒,足球迷的眼里只有“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足球,窥私者的眼里只有那不为人所知的隐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一个人的眼里只有某种东西时,他的心灵实际上已经被什么东西所蒙蔽了。  有些人眼中只有金钱——一个农民的儿子,在他经过努力踏上仕途,并将有一番美好前程的时候,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伸手接过了不义之财
期刊
我们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们的生活即是我们的“作品”,每一个窥见我们生活掠影的人则是“读者”。在这世界上,第一个读者应该是我们自己,我是我特别的“读者”。我在创造生活的作品时,首先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听取自己内心的召唤。  虽说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但那是对君王来说的——他们的臣子都是人中龙凤,在君王谱写朝代的篇章中,这些臣子是能够提出精辟意见和见解的优秀“读者”。可是对于我们呢?事实
期刊
“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高考评价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的,指文章“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这点在议论文体现得更明显。一篇好的议论文,往往是因为做到分析入木三分,见解高瞻远瞩,能见前人所不能见,发前人所不能发。引用一句话来说,“深刻”就是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才可以让人“一览众山小”。我们以一则故事类材料作文为例,谈谈如何将这类作文
期刊
作家写作,必须抒写自己的内心,否则,作品就没有独特的个性;作家写作,也必将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作品要有独特的魅力,你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作品要感动读者,你的心中必須装着读者。  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我的回答是:坚守自我,感动“读者”。  坚守自我,就是做好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
期刊
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一位作家他老是想着去倾听读者的呼声,那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的声音,你听谁的呢?你听得过来吗?每一部作品都因其独特,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作家,创造着生活这个“作品”。许多人将生活视为一次写作,困惑于“写作”该多听听读者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去生活,还是应
期刊
秋,一年四季中的“老三”。秋是丰收的季节,硕果垂枝,五谷丰登;秋是繁忙的季节,秋收、秋耕连秋播,辛勤劳作;秋是美丽的季节,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秋是惬意的季节,暑热消退,神清气爽。  秋,人生中的中年。秋之“中年”,沉稳成熟,繁茂鼎盛;既不像春之“少年”的稚嫩青涩;也少了夏之“青年”的生猛狂放;更没有冬之“晚年”的迟暮萧瑟。  秋,意境曼妙而深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留下咏秋的佳句。杜甫的“
期刊
我们是一名用“生活”写作的作家,虽然完稿部分不长,但已收获不少读者。读者中有关心爱护之人,亦有批评指责之士。身为作家,不应独处象牙之塔,而应俯身倾听读者,却仍坚持书写“有我”之书。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均是对读者的尊重。  一定要俯身倾听读者呼声。我不是看透世事的仙人道者,不是文学写作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年轻,因而缺少生活的经验。而身边的读者中不乏年长于我之人。正如韩愈所言“生乎
期刊
“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在这卷帙浩繁与纷杂琐碎的世间,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方度日月长,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这两种选择并无是非对错,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通往星辰大海。  毕淑敏曾说过:“所谓初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诚如所言,不少的作家将此秉为终生信念。阎连科在经历金钱名誉的诱惑后选择回到原点,摒铜臭之扰,弃地位之争,不在读者的追捧中迷失自我,以一部《日光流年
期刊
生活是一部“作品”,我們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穿行于我们生活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自己读者的“呼声”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自己读者的“呼声”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
期刊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返回、不能后悔。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条全新的生命,是空白的,没有受到过污染的。在之后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一部作品,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想做的来做,不会被外界的任何声音所干扰。而这些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读者”对我们这部“作品”的看法。  坚定自己,相信自己。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