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图式表征 优化数学思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一教学入手,借助图式表征,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流程,提炼解题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优化学生所得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 图式表征 数学思想 假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7
  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指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缺乏梳理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基于此,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可借助图式表征,引导学生梳理题中的数量关系,优化所得的数学思想。
  一、借助导学图示,把握解题流程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例题时往往不易抓住重点,思维散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尽快进入思考状态呢?我尝试采用导学图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有效把握解题的正确思路。那么,何谓导学图示?导学图示其实是指用图示的形式,将学生的学习流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指导学生展开问题的探究。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我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小船坐3人,问小船和大船各有多少只?”针对这道题,我先让学生思考:“题目中有哪些条件?怎么解决?”学生提出了三种假设方案:(1)假设租用的10只船都是大船;(2)假设租用的10只船都是小船;(3)假设租用的一半是大船,一半是小船。然后我出示导图(如图1),带领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合理安排:先自主梳理数量关系,独立思考解答,然后讨论解法,优化解法。在图示的指导下,学生经历“呈现——收纳——整理——优化”的探究过程,既使学习步骤异常清晰,又让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为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
  
  二、借助思维图示,提炼解题思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孩子要学会解答应用题,必须要先从学会画应用题开始。”也就是说,思维图示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语言,更简单、便捷地呈现数学信息和表征数量关系,利于学生提炼解题思路。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在学生对例题进行讨论交流后,我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梳理,完成了思维图示(如图2)。整理这个图示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借助这个图示展开问题分析。然后我又提供了一道练习题:“鸡和兔一共有8只,腿共有22条,求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借助例题中的思维图示展开探究,认为有两种假设情况(如图3)。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形象的思维图示,帮助学生梳理了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升华。
  
  三、借助隐形图示,建构解题策略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经指出:“多年后人们学过的公式、定理或许都已经遗忘了,但留在大脑深处的思维模式却没有消失,它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本能。”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隐形图示,引导学生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例题后,我设计了一道新的练习题:“学校有176件标本要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每块小展板贴8件,大展板贴20件,求大小展板各有多少件标本?”针对这道习题,学生不需要画图,头脑中已经有了隐形的图示,很快就说出了解决策略。这样教学,使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形成条件反射,自然而然地利用图示展开思考,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示表征,引导学生把握解题过程,提炼解题思路,优化所得的数学思想。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是一个生活大世界,生活化演绎是优化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感悟“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更丰盈、更深刻。  [关键词]生活素材 优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4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摘 要]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至抽象的逻辑思维。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抽象思维的水平远弱于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而且要遵循儿童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建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说明如何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学习的,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和经验,所以这一节课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背景: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主动探求知识、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发挥各自才能和
[摘 要]巧用“假设法”解应用题,有助于优化学生思路,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教学“鸡兔同笼”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使问题生活化、熟悉化、简单化,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关键词]鸡兔同笼 假设法 思路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38  假设法是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有关知识,记住全年每个月的天数。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感受新知  1.师(用沾满粉笔灰的黑板擦在黑板的下边沿从左涂到右,出现一道白色的划痕):同学们,我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是的,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如同地球的引力一般,不可估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游戏好比强大的磁场,吸引着许许多多喜爱数学的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对数学游戏特别重视,从教材
[摘 要]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直观 平面图形 创设情境 直观演练 直观强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30  数学课堂中,教师如能把几何直观贯穿于教学始终,必将能深化学生对所学图形的认识,提高
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这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趣味教学,激发自学动机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
[摘 要]游戏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欲望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教学内容,实现游戏化导入向数学符号化的过渡,真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关键。  [关键词]数学教学 游戏导入 符号化 思维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26  有幸听一位教师三次同上“一一间隔”一课,三次教学给我
在“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的练习课中,有一题关于补砖块、数数缺几块砖的题目。这是一道比较难的题,大部分学生都会被它难倒。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渐渐地,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添砖加瓦”夯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基础,怎样来给学生铺一下台阶,使他们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呢?于是我在新课开始前,先在黑板上画了完整的一块墙面,让学生去发现其中隐藏的知识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