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流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自产生起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普遍语法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也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角度。本文旨在以普遍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简述普遍语法的理论内容,在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所起的作用以及可及性问题。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可及性问题
  作者简介:马丽华(1994-),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2
  1.引言
  乔姆斯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就会提到普遍语法,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学者对乔姆斯基的评价是深刻的,鉴于普遍语法理论对20世界语言学的贡献,甚至影响至今。语言学研究重点从描写转向语言本身,不可谓不重要。所以,以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来研究二语习得也成为一种趋势。如二语习得领域研究中提出的“普遍假设”概念,“普遍假设”是针对对比分析假设提出来的,它试图利用语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则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本文以普遍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简述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及性问题。
  2.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
  (1)普遍语法理论
  在依据儿童习得的基础上,乔姆斯基提出假设,认为人类语言在形式与功能上具有共性,由此提出他的普遍语法理论。语言习得机制是他提出的重点假设。他认为人先天具有一种习得机制,这种语言习得机制,如其他器官一样,具有遗传性质,通过外界的激发从而起作用。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在繁杂的表象后面,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本质。和他所提出的“原则”和“参数”一致。再者,在普遍语法的基础上,乔姆斯基又提出了核心语法的概念。他提出核心语法是全人类语言所具有的语法规则,和核心语法相对的是周边语法,既如此,周边语法是指某种具体的语言,普遍语法支配着核心语法,但是周边语法却有例外。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他所提出的概念统统指向普遍语法理论。所以本文在此提出假设,普遍语法理论是指全人类所共有的理论原则,对二语习得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普遍语法理论的指导,加之适当的学习策略,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原则和参数结合,从而成功地被习得。在普遍语法理论假设中,原则在最高层次上指导着某一具体语言,也使得人类的具体语言都囊括在这一理论之中。也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原则”和“参数”的问题。“原则”可以解释一切语言,“参数”可以解释各语言之间的差异。
  首先,原则参数问题,原则是儿童在习得母语的时候便开始大量有意识无意识的输入,通过大量的输入从而获得丰富的资料可供普遍语法的指导。普遍语法在设置和母语相关的原则,在不断地输入过程中不断的修正,从而使儿童理解并能正确的使用母语。所以普遍语法对于第一语言习得的解释很具有说服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正是如此,对语言学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也间接地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新的研究角度。
  (2).普遍语法理论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为什么会有上文所说?为什么对二语习得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因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着和母语习得一样的逻辑问题。但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普遍语法是否仍起作用?如果起作用,是如何表现的?如果没有,又是怎样证明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输入有限,但也会出现无限接近母语的情况。二语学习者还是会说出自己并没有学过的话语,也会根据自己母语的情况理解第二语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调查研究中得知,他们是根据自己所有经验,在不断的参考和理解的基础上习得的。我们可从中所知,普遍语法理论应该二语习得过程也具有指导作用。
  但是,该假设还是存在很多疑惑。普遍语法是根据母语习得所提出来的,也就是说砸器母语习得中的原则和参数问题,对二语习得是否适用?可否根据母语中的原则和参数问题对二语习得进行新的数值设置,从而帮助二语习得?按照乔姆斯基的说法,二语习得是一个参数重设的过程,表现为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二语习得者在不断地输入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参数,进行参数的重设,在大量输入之后,偏误便会很少出现。我们也可以看为是二语习得者在母语习得的基础之上进行参数重设。
  在我们习得母语的时候,我们必须对自己本身已掌握的語言进行重构,有一个参数重设的过程。这一点在White( 1980s)所做过相关研究中有所体现,文中所说:“结果表明,法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其中在介语中省略主语的英语句子很少出现,而且被试者很容易、快速地接受了‘英语中主语不能省略’这一条规则。”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这时,他会借助于母语习得的规则帮助自己进行二语习得,正如我们所引用的White( 1980s)例子,学习者借助自身的法语规则,帮助自己学习英语,且接受地快速有效。这也是因为普遍语法在起作用,在二语习得中也可以起作用。
  3.可及性问题
  (1)普遍语法理论解释二语习得之不足
  除上文介绍之外,我们知道普遍语法理论最初是针对母语习得者或者是在儿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一,我们都知道两者之间有年龄的差别,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自身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但是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一般趋向成熟,这也导致塑造起来比较困难,习得二语之后也会是接近或者无限趋向母语,但也达不到母语习得者的水平;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不同。二语习得者的环境较母语习得相比要明显要差,二语习得者需克服更多的障碍,才能获得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比如通过符号、文字、图片、课堂,包括传统教学和口语交际等等。母语习得者并不存在这种状况,在天然的环境中,全身心沉浸,大量输入,最初方式是口语,主动、被动的便可以习得;第三,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之间心理机制和学习动机不同,所以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运用普遍语法解决第二语言习得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其不足之处,既然存在这些不足之处,所以学者们展开的研究也存在着很多分歧。
  (2)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可及性
  普遍语法是否真的具有所说的普遍性,能否对二语习得起作用,前人做了大量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硕果丰存。但围绕着可及性与否的问题,直至今日,学术界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有以下四种分歧:完全可及、间接可及、部分可及和不可及。本文在介绍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是假设普遍语法可及的。这一点,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有体现。之所以认为普遍语法可及,本文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可以直接的利用普遍语法,用过大脑的生物机制指导习得母语之后,也可以用在二语习得之中,且第二语言的语法作为参数包含在普遍语法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正学习第二语言,二语习得和母语习得都受着普遍语法的指导,所以通过普遍语法也可以揭示第二语言的学习速度,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很好的参照作用。但是,正如本章所提,对于普遍语法是否真正的可及,可及的程度是怎样的,学界还存在争议。
  4.结语
  综述,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普遍语法理论能否完全适用于二语习得研究,这还需要不断的验证,比如可及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普遍语法理论二语习得研究,强调从语言内部,甚至是生物角度研究二语习得,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立红.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3]王钰.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杨烈祥.二语习得研究—从普遍语法到认知处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5]李军.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这一著作写于1847年,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马克思根据他于1847年2月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为德意志工人协会所做的几次讲演写成的。最初以讨论形式陆续出版,发表在1849年旧的《新莱茵报》上,后以单行本多次发行。这部著作以通俗
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短篇小说和哥特式风格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作家和读者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爱伦·坡擅长对场景进行渲染造成恐怖的气氛,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爱伦·坡;哥特式艺术;《黑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被世人热捧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著作。文中记载了纽约一个穷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和情缘。书中信件大都是他们信手写来的率情之作,向我们展现了美国老小姐与英国拘谨绅士间不同的性情风格,让人感觉他们之间格外风趣与幽默。  关键词:《查令十字街84号》;情缘;书信  作者简介:蔡宇涵(2.2-),女,汉族,福建省泉州市人,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在读。 
摘 要:《野草》最能代表鲁迅的思想与灵魂。其中《希望》一文则体现了鲁迅矛盾且深刻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本文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而联系鲁迅思想,探寻《希望》一文中所体现的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最终得出对于鲁迅生存哲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鲁迅;反抗绝望;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刘伟平(1992-),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李渔是清初戏曲界的重要一个人物,在戏曲创作的同时,对戏曲理论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其戏曲理论则主要体现于其所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闲情偶寄》集中代表了李渔的戏曲理论特点,由此可以窥见李渔对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特点  作者简介:文韬(199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主
网上关于新西兰的名头很多,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2016年旅游届奥斯卡—World Travel Award得主,LP评选2017年最佳旅行目的地,甚至还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摔断腿的国家等等。这一切得益于新西兰政府和民众一直以来奉行的保护性开放政策。通过严格的物种保护措施,经济让道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完备的旅游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有了新西兰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单就徒步而言,全国就有着多达数千条
摘 要:《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说中流露出的迷惘和道德冲突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对日本当时的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可见其作品的深刻意义。本篇小说主要围绕菊治和栗本近子、太田夫人、文子、雪子四个女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讲述了一段涉及两代人畸恋的故事。其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各异,在主人公菊治的心中是美与丑,善与恶的代表。每一个女性形象的美丽之下都
摘 要:《树上的男爵》是伊塔洛·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的一篇,写于1956年。卡尔维诺采用童话式的书写方式讲述了一个为了达到自我完整的男爵一生都呆在树上的故事。这篇小说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卡尔维诺《美国讲稿》中论述的小说观,如:轻逸、精确、形象鲜明等。本文以分析《树上的男爵》童话式书写,来认识卡尔维诺“轻逸”的小说观。  关键词:童话式书写;“轻逸”;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
现如今,红木的热潮有些冷了下来,但是手串的热潮却依然在延续,上至明星下至工薪阶层,无论是收藏级的或是只是用来装饰佩戴的手串都十分受欢迎。在仙游,可以看到遍地开花的佛珠手串店,但细细寻过去,给人的感觉又大多雷同,无非是“红木市场火了,我来插一脚”亦或是“手串市场火了,我也来穿一串”,真正有特色,出于自己喜好开店的却是凤毛麟角。  这其中,小彭和吴林辉是个例外。小彭:  守一座小院,等一朵花开  小彭
摘 要:随着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上映,引来了其同名小说的再次火热。本文试从“乡土中国”的背景出发,对小说中的荒诞与真实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荒诞与真实;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乡土中国;社会规则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1  一、荒诞的故事设计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