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的灵性在课堂中飞扬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至高境界;它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感;激活;诱发;把握;引发;增强 运用
  一、感情朗读,激活语感
  1.朗读的“量”要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了解它的意思。蜻蜓点水,没有数量保证的读,只能使读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朗读激活语感的作用。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
  2.朗读的“质”要高
  在“量”的基础上加上“质”的保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朗读的质量,就要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熟读精思,最后达到有真情实感地读。做到老师训导有方,学生练得到位。例如《罗盛教》这一课写的是中国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救出了落入冰窟窿里的朝鲜儿童,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学生了解了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救孩子时是怎么救的。第一次“罗盛教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第二次“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第三次“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她顶出来了!”我把这三句话用幻灯打出来,进行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从语气、语调和情感的表达程度这几个方面去体会。开始几位同学读这三句话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基本一样。
  3.读的“式”要多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进行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的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保质保量,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二、形象再现,诱发语感
  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語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例,我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启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
  三、结合语境,把握语感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指代也往往不同,有很大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语境功能(确定、选择、补足、生成四种功能)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语感,是一条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融人语境,丰富语境、点拨语境、巩固语境。
  四、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站立起来。
  五、比较揣摩,增强语感
  语文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传神,可以通过较,反复琢磨,引发语感,达到"意会"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比较,不仅能使他们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比较训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词、句、段、篇进行"增补"、"删减"、"替换"、"变序"、"归纳"等方法,采用比比读读、想想,讲讲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精练与罗嗦、具体与空洞、细腻与粗糙、形象与干巴之区别,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六、积累运用,运用语感
  儿童外部语言的出现和丰富,关键在于大脑内部的储存和积累一个人语言库存的多少,是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弥张。"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这样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此日积月累,就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选择优秀的文章,指导学生泛读,并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架起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外到课内的桥梁。
  总之,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使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其他文献
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而在多变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从消费视角切入,首先,分析了我国消费现状及变化
摘 要: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什么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
以上海大学为例,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从家庭氛围、 财富意识、 课程学习、 自主参与、 课外实践、 投资经历、 人力投入、 计划消费、 风险认知等17个指标中规整出影响高校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小学中低年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育阶段,诸多方面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情境教学模式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有到课堂教学当中。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把课堂内容实际化,适当地降低学习难度,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构建
变革型领导作为一种典型的积极正面的领导方式,通过激发员工的内驱力,激励员工产生更高的绩效水平,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但对于变革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以组
自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公布以来,如何发展金融业就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9+2”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发展优势和障碍,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调动英语学习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一直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上课时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显得很疲惫,因而容易开小差,可能一节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时候,或许由于课文太难,或许由于天气问题,普遍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整节课都
本文选择2012—2017年264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内部控制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成本粘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成本
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作文写作的开始,看图作文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看图写话是简单的看图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