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电影:诗和圣洁的田野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许多中国观众而言,捷克电影是个陌生的名词,印象中的捷克电影,似乎只有《好兵帅克》和动画片《鼹鼠的故事》。有人或许会把《布拉格之恋》当成捷克电影,而那其实是美国人拍摄的,尽管电影的内容源自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高晓松写过一首歌,叫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我看来,捷克电影的永恒主题正是—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诗和圣洁的田野。
  在市场化大潮席卷全球时,捷克电影人的理念却是心系田野,永不苟且。不少捷克电影展现的都是乡村或小城镇的绝美风光与田园生活。那些金色田野、淳朴民居,那些鸡鸭猫狗、家长里短,都是捷克电影里最常见也最感人的画面。就算电影拍摄的是布拉格那样的大城市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往往一心只想赋“归去来”,唯有在回归田园之后,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安宁。
  至于捷克电影里的人,往往让我想到哈谢克与拉达用文字和画笔共同打造的“好兵帅克”:因为他们看起来就像帅克一样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表面上浑浑噩噩,在面对大是大非时却毫不糊涂,时刻为了和平与自由而抗争,只是每个人采取的抗争手段不一样。
  当然,捷克电影里还有其他类型的人,有的沉迷声色,有的自命不凡,有的随遇而安,有的脾气火爆,有的性情温顺……他们就这么平凡,谁也不想当英雄,但每当需要捍卫和平与自由或者说诗和心中的田野之时,他们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至少也不会去助纣为虐。也就是说,捷克人是最快活也最懂得生活的,所以永远也不可能被长久奴役,这就是苏联最终从捷克撤军的原因之一,也是捷克最终成为捷克的原因之一。
  相比电影术语和手法等,我心中的“好电影”标准更在于电影局部或细节,比如一段场景,一首插曲甚至一只风度翩翩的猫。因为我相信布莱克的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伊利·曼佐导演与赫拉巴尔
  《世界文学》的主编高兴在谈到捷克文学时说,当代捷克作家里面,不是只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昆德拉、塞弗尔特和克里玛,捷克人更爱的当代作家其实是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因为他们觉得他“最有捷克味道”,可以说是“始终不缺席的作家”。
  那么赫拉巴尔是谁呢?起初我也没有关注过,直到看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
  赫拉巴尔(1914—1997)是捷克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过于喧嚣的孤独》《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等等。妻子病故后,赫拉巴尔一度想要自杀,却因爱猫如子而坚持活了下来,天天去林子里喂野猫。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熬不过病痛的折磨,在1997年2月3日从布拉格的一家医院里坠楼身亡,终年84岁。
  不知道是因为爱猫所以写得好,还是因为写得好所以爱猫,反正许多世界顶级作家都与他的猫形影不离,比如萨特和“虚无”,黑塞和“狮子”“老虎”。但赫拉巴尔显然对猫咪爱得更深,因为他爱着一群猫,那些猫也愿意跑到他身边,等着他来喂,就像另一位著名的猫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的,“猫总是会跑到好人的身边”。
  在《你读过赫拉巴尔吗》(刘星灿译)一书中,作者甚至专門用一节的篇幅来写赫拉巴尔与猫,题目是《视猫如子》。其中引用了他的一句话:“我想,我对恋人也从来没像对猫咪们这样关怀备至。我和它们在一起,感受着一种惊人的情侣综合征。”事实上,赫拉巴尔从小就与猫难舍难分,这种贯穿始终的猫之爱,让他的作品显得更有灵气和自由精神,同时也更有人性和泥土气息。
  赫拉巴尔的作品生来就有改成好剧本的潜质,把它们拍成电影的又是捷克著名导演伊利·曼佐(Jirí Menzel,1938—)—这两位大师的合作,必然会擦出精彩的火花。
  伊利·曼佐导演是新浪潮中坚,他最负盛名的《严密监视的列车》由赫拉巴尔同名中篇小说改编,充斥着欲望的诗意,不无讽谑与荒诞,荣获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这是一部黑白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时遭德军入侵的捷克一个小镇的车站。最新入职的见习员米罗是个小伙子,没什么学识,也没有什么大志,只想跟在车站工作的女友来一场恋爱,却在关键时刻举而不起,于是失去生活希望,割腕自杀。但是人们发现得及时,把这个小伙子救活了,而他的自杀原因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车站。
  获得第二次生命之后,米罗偶然了解到,负责照看他的同事是风流子胡比克,他竟然是捷克游击队员,准备炸毁纳粹的军用火车。不久,一个女游击队员为胡比克送来炸弹,胡比克趁机让她去教米罗应该怎么跟女人相处,而她顺利地完成了这个特殊任务。第二天,米罗精神焕发,觉得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与勇气。可是,就在胡比克准备去炸毁即将经过火车站的纳粹军用火车时,上级领导过来调查某事,于是米罗镇定地拿过炸药,替胡比克走出车站,顺利地把炸药扔到军火车上。他自己却不幸被纳粹打死,与火车一起灰飞烟灭,成为真正的英雄。
  乍看起来,这些情节不无荒诞,荒诞之后却有着合理与必然,更有着捷克特有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情感。
  《失翼灵雀》根据赫拉巴尔的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拍摄于1969年,1990年公映。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捷克“共产劳动营”里发生的故事。一些不听话的“资产阶级分子”被安排到破工厂干活,时刻受到监视,却依然贼心不死,甚至胆敢谈恋爱……电影表达了苦中作乐的人性追求,尽管在1969年就拍摄完成,但直到1990年才允许公映,并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金黄色的回忆》,根据赫拉巴尔的自传性三部曲《河畔小城》的第一部《一缕秀发》改编。故事以赫拉巴尔的童年经历为蓝本。他小时候家里有座自营的啤酒厂,母亲迷人大方,父亲勤劳内向,平和的家庭却因为叔叔宛如不速之客的介入,而起了波澜。令人爆笑的喜剧就此在镇上展开,而会长的哥哥和妻子爬上烟囱的那段戏,最是令人难忘……   本片把前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的那个逝去的黄金时代重现银幕,除了影片开头的杀猪场面有些闹剧,电影充满暖心的捷克式幽默。
  《雪花莲节》根据赫拉巴尔的小说《雪绒花的庆典》改编。故事发生在两个小村镇之间,那里有怕媳妇的老头子,有为猪肚汤送命的收藏家,有带着羊坐汽车兜风的隐士,更有动不动就互掐的村民……导演用静心而又亲切的镜头环顾了这个村庄有趣的人们。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根据赫拉巴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荣获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费比西奖。
  这部电影的内容多半由回忆构成,讲述一个小人物从一无所有到不择手段地富起来的个人拼搏史,但就在他真正变得有钱时候,所得被没收了,他被丢进监狱,此时剩下的也就只有回忆了。我记住了片中的一句台词:“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是天主教教会,他们卖的都是谁也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我们称之为上帝。”
  此外,赫拉巴尔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在1996年被改编为电影。这个小说的中译本是杨乐云女士翻译的,她还翻译过《鲍·聂姆佐娃中短篇小说选》《卡·恰佩克戏剧选》《小城故事》等,于2009年12月14日去世。
  二、伊利·曼佐导演、兹旦内克·斯维拉克编剧的电影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1936年出生于布拉格,是捷克演员、幽默作家和编剧,也是捷克最受欢迎的文化人物之一。1989年,他是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之一。
  他与伊利·曼佐合作的电影《森林边缘的寂寞》是一部反映老年生活的电影,斯维拉克本人还在片中出演了年轻的丈夫Lavicka。他带着妻子和一对儿女来到乡下,想要购买一个鳏居的老人的房子,当作度假别墅。老头欢迎他们住下来,但就是迟迟不肯搬走,因为他已经孤独得太久。Lavicka的妻子最终不耐烦,吵着要回城里,直到事情出现转机,老人因病住院,他们终于可以买下房子。可是Lavicka和孩子们渐渐对老人有了感情,再也舍不得与他分开……这部电影最出色的是唯美的画面,把捷克的乡村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甜蜜家园》荣获第59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部电影类似《金黄色的回忆》,讲的也是捷克小镇的生活,但更有思想,表现了特别而又感人的父子情怀—尽管片中二人并非父子。
  故事的主角是个心地善良的智障孤儿奥提克,负责给机灵的农场司机当徒弟—徒弟瘦得像麻秆,师傅胖得像皮球(简直与拉达画的好兵帅克没什么分别),彼此相映成趣。胖司机喜欢瘦徒弟,瘦徒弟爱胖师傅,最终他却要被胖师傅遗弃,因为他老是惹麻烦。至于最后的结局—师徒步伐一致走在乡间的路上,让人感动。这是伊利·曼佐导演的最好看的电影。
  三、斯维拉克的“父子兵团”亲情打造的电影
  在当代捷克影坛上,有一个著名的“父子兵团”:父亲善于创作和表演,尤其擅长扮演沉默寡言但父爱如山的慈父;儿子留在幕后,把父亲的精彩表演拍摄下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父子兵团”,就是捷克著名演员、幽默作家和编剧兹旦内克·斯维拉克和他的儿子捷克著名导演扬·斯维拉克。
  《青青校树》荣获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这也是我个人感觉或许是捷克电影里面最精彩的一部。
  故事发生在捷克的一个乡镇小学里。二战结束后,“布拉格之春”爆发前,生活中有阴影、有泪水,也有欢笑和阳光,就像恐怖海峡乐队(Dire Straits)在Why Worry里唱的那样:“Why worry, / there should be laughter after the pain / There should be sunshine after rain / These things have always been the same / So why worry now”(你何必悲伤?痛苦之后一定有欢笑,雨水之后一定有阳光,世事就是这样,所以现在还是不要悲伤吧)。
  从表面上看,《青青校树》不过是有关小学生和亲人、邻居的流水账,却反映了有关父爱、师道、教育、生活等等多方面的内容,思想内涵要比同题材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深刻丰富得多—如果《放牛班的春天》可以得85分,《青青校树》则可以得100分。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在片中扮演的父亲,看上去窝窝囊囊,笨嘴笨舌,态度粗暴,内心却有着最真挚深切的父爱。在电影的最后,一直瞧不起他的儿子终于发现,他的父亲才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当父子两人相互拥抱在一起,相信每个观众都会觉得,兹旦内克·斯维拉克扮演的父亲,乃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父亲之一。
  与《放牛班的春天》一样,《青青校树》里面也有着动人音乐,而且是经典音乐。在《青青校树》的最后,你会听到《喀秋莎》,而贯穿电影始终的则是捷克最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著名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旋律—《念故乡》。
  在《青青校树》的中段,两个男孩跳进火车,在捷克的美丽乡野上穿行时,《念故乡》的旋律就那么不可抵挡地倾泻出来,牵引着我的心,重现着我的梦,归还着我的爱,慰藉着我的生,洗涤着我的灵,让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重看那个不足三分钟的美妙片段。我甚至希望自己也在那列火车里,永远也不要下车……
  《给我一个爸》荣获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1996年威尼斯电影节荣誉奖。故事发生在“布拉格之春”以后,至“天鹅绒革命”胜利时为止,内容深刻精彩,同时又不失幽默。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在其中扮演年过半百的“父亲”卢卡。他原本是捷克交响乐团管弦乐队里的大提琴手,却因为给贩卖伪幸福的苏联人和捷克当局差评而只能去葬礼上演奏,赚不到几个钱,穷得叮当响。有人撮合他和一个来自俄国的孩子妈妈假结婚,以赚取外快,起初他不肯答应,却又等着钱用,只能表示同意。“结婚”之后,那个孩子妈妈以他的夫人的名义获准出国,去西德与情人团聚,把年幼的儿子科里亚留给母亲,母亲却突然去世,人们只好把孩子送给卢卡。为了艺术,卢卡始终未婚,突然得到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恼火得很,总想把孩子弄走,孩子起初也讨厌他。不料双方渐渐产生了父子情,谁也不愿离开谁。   就在他们准备永远在一起时,政府部门却想把孩子带走,于是他们两个开始四处躲藏……父子深情,令人动容。
  《布拉格练习曲》荣获2008年捷克狮子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等奖项,也是反映老年生活的电影。内容是一对居住在城市里的老夫妻的生活与追求,其中隐含着对于人工智能的反思—尽管那时的技术还没有现在发达。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在片中饰演的老教师托克伦,不愿面对有钱人家的子弟,决定提前退休,却又闲不着,就去当快递员,却把自己摔伤了。好转之后,他去商场里打杂,负责回收和整理各种饮料瓶,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但商场老板认为雇人不划算,买来一台饮料瓶自动回收机,顶替了托克伦的岗位……豆瓣网友评论说:“退休老头的生活热情,有点儿捷克版闲人马大姐的感觉。一趟老派电影的温暖重温,也是一曲对过去富有人情味的时代的恋恋不舍的挽歌。”
  《赤脚》故事发生在德军入侵捷克之后,与《青青校树》一样,《赤脚》也是以男孩的视角展开,反映了他的成长和认知过程。内容不如《青青校树》精彩,但画面要美上数倍。事实上,《赤脚》不仅仅是电影,更是流动的诗篇、迷人的风景画,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四、其他捷克导演的电影
  《一天一只猫》荣获第1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与技术大奖,沃依采克·雅斯尼导演。这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内容一般,创意不错。电影讲述有个魔法师来小镇演出,带来一只戴着眼镜的猫,只要摘下猫的眼镜,被猫看到的人就会变成不同的颜色:撒谎的变成紫色,窃贼变成灰色,常跟隔壁老王来往的变成黄色,恋爱的变成红色。所以你不难猜到,很多成年人都希望弄死那只猫,它却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最后,一个孩子找到那只猫,兴高采烈地抱着走,一群孩子簇拥着他,到处溜达。而凡是被猫看到的成年人,纷纷变成了不同的颜色……总之,这个电影的好处有二:一是新奇的创意,二是其中的猫猫可爱至极。
  《花园》,马丁·苏力克导演,这是一部奇特的电影。在《我的甜蜜家园》里面扮演师傅的胖演员,在此当上了爸爸,只是戏份不多。电影的开头,看起来还挺普通:城里的裁缝给一位女顾客改衣服,她却趁机溜到裁缝儿子的房间,与他抱到一起。裁缝很生气,打发儿子去乡下收拾祖父留下的老花园,免得女人再来纠缠儿子。裁缝的儿子来到老花园之后,奇迹一件件地发生了。他遇到一个神秘女子,甚至还遇到了卢梭和维特根斯坦,每天都对生活有着更深的感悟。电影的最后,裁缝儿子的黑猫逃出城市,前往花园。当裁缝也去了花园,与儿子进行拳击,父子俩消除一切隔阂,那个神秘女子竟然从桌面上飞升起来……整部电影几乎难以用语言解释,仿佛充满象征意味的哲学笔记,让人联想到伊甸园与亚当、夏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的最终目标—远离尘世,回归田园。
  《秋天里的春光》荣获2002年的克里夫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捷克金狮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剧本奖,捷克皮尔森电影节金翠鸟奖最佳影片奖,伏拉基米尔·米切尔导演。这部电影与《布拉格练习曲》和《森林边缘的寂寞》一样,都是反映老年生活的电影。《布拉格练习曲》讲的是老夫妻晚年的冲突与理解,《森林边缘的寂寞》讲的是渴望驱散孤独的空巢老人,而《秋天里的春光》讲的是老顽童范达和妻子对于死亡和子女的不同态度,内容感人,笑中有泪。
  “相对于西方国家,东欧的文学艺术同样发达,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都为世界奉献了一大批艺术大师。在世界电影的黄金年代,捷克电影1962年也掀起了强劲的‘新浪潮’,略晚于大名鼎鼎的法国新浪潮。”愿每一部捷克电影都能够心系田野,永不苟且。
  (作者为自由翻译家)
其他文献
导语:对当代文坛来说,代际更迭可能是其永葆活力或动力的重要表征。随着“80后”写作的渐趋成熟且被广泛认可,“90后”写作开始浮出地表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的新变和种种可能,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困扰青年写作者的普遍命题—即自我经验的局限问题。可能对“90后”来说,经验的局限仍旧是束缚其创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从这种束缚中挣脱出来,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基于这一理解,我们组
期刊
婴儿期的电影以猎奇和娱乐为主,但人类很快发现了它的新功能,在社会整合、动员和教育方面,纪实影片似乎具有天然优势。1920年代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把电影—尤其是纪录片当作宣传和教育的工具。列宁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1]维尔托夫1922—1925年制作了23集《电影真理报》。中国的商务印书馆影戏活动部1920年代制作了大量以社会教育为目的的纪实片;德国乌发电影公司1925年前后创造了“文化
期刊
在如何进行中国梦的国际话语建构的讨论中,纪录片提供了一条以真实的影像为切入点的建构路径。从体现新媒体微叙事的《中国梦365个故事》到当下国家级媒体推出的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进程的重量级大片,中国梦的主题无不贯穿其中。在纪录片创作实践领域进行中国梦话语建构的同时,其成功经验也急需从学理上加以总结。为此,本文拟选择《中国梵高》《天山脚下》《厉害了,我的国》为典型案例,以多模态理论为依据,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期刊
随着2007年《诗选刊》推出“90后”诗作,“90后”进入了文坛和大众的视野,于是,媒体、网络、传统杂志都在纷纷关注“90后”文学创作。一时间,“90后”文学成了热词,传统杂志、文坛批评家、网络、媒体甚至一些“90后”自己,都在对“90后”的文学创作进行评论、言说。而“90后”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语义场中,面对各种声音,自己本身的创作也是多元的。这样复杂的境况,导致无论是“90后”的文学创作,还是对
期刊
声声慢  清晨醒来,春鸟已鸣过三声  早餐热在锅里,衣服晾上了阳台  孩子去了学校,窗边的牵牛花  正伸长了脖子作势攀爬  你踱着步子,从客厅到餐厅  从一数到一百,一遍一遍  仿佛在度量我们长调般缓慢的一生  这些年,你习惯了早睡早起  并蹑手蹑脚,包容一个人天马行空的梦境  当乌云升起,我不再朝雨中奔跑  而是默默站在你撑开的伞下  什么时候,我们停止了恋爱和争吵  你掌管一条金鱼的起居  我
期刊
网友总结出丧文化界的“四大天王”:悲伤蛙,原名“佩佩”,是美国漫画家马特·弗里在漫画《男孩俱乐部》里创造的人物。他的形象由青蛙的头和人的身体组成,眼球硕大、向外凸出,皮肤是深绿色,嘴唇却是深红色,穿一件深蓝色的T恤,颜色搭配可以说极度冲突。马男波杰克,是美国动画《马男波杰克》中的主人公,与悲伤蛙相似,他的形象也由人的身体和动物(马)的头组成。在第一季的海报上,他穿一条短裤衩,敞开浴袍,露出松垮的胸
期刊
一、意义拼合:“佛系青年”的生成  作为舶来品的“佛系”一词最早见于2014年的日本杂志《non-no》:杂志中的“佛系男子”指喜欢独处、专注自身兴趣、不愿谈恋爱的男青年。2017年,“佛系”借助两篇自媒体公众号推文—“留通社”《胃垮了,头秃了,离婚了,“90后”又开始追求佛系生活了?》和“新世相”《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在中国迅速蹿红,并衍生出“佛系青年”的概念。  “佛”的本义是“佛陀”
期刊
“90后”作家正在成为文坛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新锐力量。他们携带着个体经验的天真,在大时代中成长起来,并且把这种经验转化为文学作品。这股悄然生长的新生力量,一方面继承和回溯着正统文学的现实性与历史感,另一方面也以个性化和资本化的方式横空出世,反叛着纯文学观念的绝对真理。对于“90后”而言,正统和反叛也许是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无意识书写,但都为文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创意写作”:从学院派谈起 
期刊
谙源的蝴蝶  雨从天井里落下,  急促的声音唤醒了她苍老的双眼,  疼痛的腿脚也加快了步伐,  院场上晒的豆子在催她!  雨从凤凰山上来,望碑先看见了,  村口千年的樟树银杏看见了,  紧接着古戏台里的戏神也看见了,  庙里的李氏公李氏婆似乎不再正襟危坐,  一缕风拂过了尘埃在他俩肩头堆砌的高墙。  一只冬天的蝴蝶,在雨中来回盘旋,  她从前所有的日子都变成了模糊的光点,  她终于飞进了屋内,  
期刊
一、“丧”情绪与词语污染  每个时代有其标志性的生活方式,青年群体是时代文化的经历者,也是时代精神的演绎者,在变迁的时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摇滚、诗歌、迪厅、看电影是青年群体的主要娱乐消遣,青年群体歌颂理想、赞美爱情,有无畏的勇气和无尽的热情。21世纪世纪之初,青年群体以上网、玩手机、打电玩、发呆等为日常消遣。他们沉浸在看似热闹的网络世界进行虚拟社交,实际上却被囚禁在以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