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科技跃升期机遇 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tx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6年工作回顾
  
  ——科研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山东省科学院以服务山东为宗旨,以山东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完善了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适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突出重大科技攻关、大力强化推广服务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布局,坚持产学研结合和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原则,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新列各类纵向计划课题79项,经费总额7300多万元,同比增长近150%。新列横向课题214项,合同额61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社会效益10亿元左右。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取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36项。
  ——院所投资企业收入和效益呈现大的增长。院所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34%。加强了企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规模,6个企业新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创新条件得到加强,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服务工作,企业承担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和争取的资金也有大幅度增长。
  ——产学研结合及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实现新的发展。积极参与组织筹备省产学研洽谈会、各市地技术交易会和产品博览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与10个市地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建成了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全院大型仪器、软件测评和开放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为全省服务,取得了新的成效。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成功申报在我院设立“环境监测及自然灾害预警技术”、“光纤传感工程技术研究”2个泰山学者岗位。新增山东省突贡中青专家2名,新聘海外特聘研究员5名;又有4人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人获得硕士导师资格。制定和实施学术带头人及青年科研骨干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留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完善了一系列人才管理的政策措施,设立了院所两级人才基金,以研发平台和重大项目为载体,集聚创新团队,目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在岗人员达到355人,其中博士76人。
  ——国内外科技合作获得新的实效。进一步密切与独联体国家以及欧美国家的交流,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生物质能、光纤传感、海洋仪器、生物制药、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列入国家和省对外合作计划项目26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7项。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共建两院高技术研发中心,已联合建立了3个研究中心和3个实验室,并与6个市地开展了科技合作与服务。在继续做好做实与山东科技大学、兖州煤矿、好当家集团等合作的同时,又与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并联合成立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省煤炭局、淄矿集团、山东建筑大学、省电力研究院、重汽集团、海信集团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历下区共建创业园区取得实效。
  ——条件建设得到更好的改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全面竣工,青岛研发基地建设已经展开。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重点人才,在实验仪器设备方面投资2400多万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数据库和数字科学院项目顺利实施。
  
  二、2007年工作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大局出发,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总体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作基点,坚持我院“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切入点,力求在承担重大项目上有大的突破,在产学研结合上有大的突破,在项目、人才和平台一体化建设上有大的突破,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现代科研机构,为实现全省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2007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重点,推进科研工作再跨上一个大台阶
  1、进一步明确科研主攻方向。按照国家、省和院所“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结合我院优势学科,重点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海洋监测、资源与环境和建设新农村的引领技术、公共和生产安全、先进制造业、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明确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公益技术、共性技术、高新前沿技术超前研究和重大攻关研究。按照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在领导力量、团队数量、经费投入、科研设备配置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等诸多方面,做好整体设计,分层落实,形成合力。每个单位都要选择重点主攻方向,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落实近、中、长期计划。
  2、抓好重大和重点项目的实施与申报。一是加强对计划课题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确保国家级计划项目、省级重大专项及重点项目、院重点项目按计划完成,争取重点项目实现重点突破,尽快示范推广。二是在优势领域有更多大项目列入各类重大计划,注意国家和省的立项向地方和行业延伸等变化,突出产学研结合,有效开展工作。三是依据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各单位人才梯队、平台建设等现状,筛选一批有重大发展前景的超前调研项目,院所重点培育。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引进,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围绕我省的科技需求,适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的超前研究,鼓励支持方向明确、稳定持续的学术研究,加强对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的捕捉和调研,为优势领域核心技术的积累提供支撑。要在科学与技术、学术与应用、研究与工程的有效结合上下功夫,并善于透过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之间的融合集成,在技术研发领域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既要适当开展,更要重视对当代研究成果的消化与引进。
  4、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按照建设现代科研机构的目标,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院科研平台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运行机制。对具有明确学科研究方向、良好工作基础、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平台,院将在项目申报、人员配备、科研与实验条件配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调动各单位的主动性,加快科研平台发展的速度。
  
  (二)支持院所投资企业发展,办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推广和孵化体系
  1、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与大学、大院和大企业的合作,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占领高端市场,促进企业向高技术化发展。二是推进企业的社会化、规模化发展,与国内外优势资源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快速膨胀。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经理人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快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努力建成山东省最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为我院对外推广成果和技术服务的窗口。探索中心长期稳定 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联合地市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整合院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的资源,争取参与国家级创新服务计划项目的实施。各单位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多种形式推广技术成果和开展技术服务,促进科技资源与社会实现有效的结合。
  3、强化中试和孵化功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把我院办成具有特色的孵化高科技企业的摇篮和基地。探索高科技研发和高科技公司培育的连接机制,以中试基地和各研究所为依托,全院实验室及所有科技资源对社会开放,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做好服务。
  
  (三)下更大的力气,建设能打硬仗的创新团队
  1、把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多种形式、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极大的热忱和精力,调动有强度的资源,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尽快解决科研帅才和学术带头人匮乏的瓶颈,以推动全局发展。坚持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以“中青年突贡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两院院士培养等工作为契机,启动现有人才的培养方案。加强博硕士培养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建立更多研究生培养点,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2、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围绕我省重大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我院优势学科,将引进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的方向相结合,为团队配备高水平的科研骨干。重视团队的整体配合,搭建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做到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相对稳定,科研辅助人员逐步以在读研究生和短期聘用人员为主。对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平台“三合一”的资金支持,推进院与各单位科研基金的配套使用,逐步形成创新团队资助长效机制。提高团队在资金、用人方面的自主权,保证团队灵活、迅速应对各种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为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好的发展条件。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培养人才,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千成事的人才得到最大的展示空间,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健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加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形成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激情和活力的环境。健全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增强服务意识,让人才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4、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强协调合作,认真开展调研,建立人才需求网络库。注重在引人工作方式上的机制创新,研究应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机制、新方式。实行柔性引才引智,尝试特聘、合作等多种方式,以人才为我所用、用之有成为目标,拓宽引进渠道、扩大选人范围。利用互联网、媒体、猎头公司、人才市场等多种渠道,利用我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各种联系,面向国内外选聘人才,提升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和层次。
  
  (四)提高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1、进一步增强对外合作的认识。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促进核心竞争力迅速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现代科研机构,促进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双赢、实效”的原则,以更高思想境界、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加深入和有效地吸纳国内外资源,重点开展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合作,鼓励共建各种形式的科研平台或实验室,在合作中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2、突出实效,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交流。以大学和研究所为重点合作对象,主要在公益性、应用基础和重大技术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与研发。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瞄准最高端,制定长期合作计划。要积极申报政府间合作项目、“双引”项目等国际合作计划,多参与高层次团组,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密切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联系与合作,找准切入点,扩大合作面,形成配套机制,提高合作水平;抓好两院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建设,加强中科院技术在山东省的转移,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大学、大企业和行业、区域的合作,联合开展项目申报、课题攻关、人才培养,共建研发平台,努力实现双赢。
  
  (五)抓住机遇,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突破
  1、落实全员聘用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对在职人员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增加科研人员、流动人员和高层次人员配备。推动临时工作人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行编制实名制。
  2、推行岗位管理,完善分配制度。依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推行岗位管理制度,优化人员结构,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管理岗位流动制度和办法,增强内部活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绩效工资由单位自主搞活的政策,实现分配向责任人和贡献者倾斜。继续对单位(部门)领导推行任务目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责任权力利益相统一的考核制度,使单位发展速度与环境条件优化、经济基础增强相匹配。
  3、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一个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管理的重要法则是建立和执行有效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院所已制定的科研、产业和人事等政策规定,在“三个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分配制度、事企分开等方面强化管理,还要把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成果落实到制度创新上来,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作者系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专利局审查专利为例,说明创新成果获得专利权需要企业的支持。
本科英语专业尤其是商务英语的实践教育课程,目前是一个薄弱环节。本科大学商务英语实践教育课程的实际运行,显示了其实践教育课时学分的不够,实践内容设置待改进,实践教育软硬环
在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已普遍实现了微机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然而,任何设备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尤其是现在公用电网受环境影响较多,造成市电供电质量低劣,峰值、低压、掉电
期刊
据记者了解,“九五”期间,我国气象行业用于信息化的投资达到6亿元人民币左右,“十五”还将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因其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本文从提升课堂质量、提供理想环境、丰富课程内容等方面,论述了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的多种
近几年,区域游戏逐渐成为教育目标改革的重中之 重,同时对于实现素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幼儿园阶段的 幼儿都普遍处于能力相对较弱,习惯于依赖他人的阶段, 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們进行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写作过程中为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提供更多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总是吐槽没有写作素材,如果学生们缺乏写作素材,就会影响学生们在进行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写作质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对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方面的内容进行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
“七五”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累计投资规模近300亿元人民币,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自治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期刊
1.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是现代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今天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不管是从操作方式,还是从设计方面,无不处处体现出厂商一心一意想为用户在移动计算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