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 婷:90后,黑龙江绥芬河人。著有小说《月落江湖传》等,评论《有机的呼吸——读桑克诗集<朴素的低音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等。作品散见于《散文诗》《诗林》《诗探索》《中国诗人》等刊物。
  蓝天是一片轻漾的蓝
   我曾臆想过,我与他,应拟棋局月下坐,相对倾心谈——听他说故乡的青砖黛瓦、魏紫姚黄,听他讲经历的雨雪风霜,或者听他说心底倾慕的女子,该是何种风采。而我呢,单谈起家乡的好处来便能与他长夜彻聊。那一盘棋黑白分明,相偎相依,寸步不离,却步步成迷,缠绕于月色里。每每想到这里,我都随即摇头,只觉荒谬,暗叹道:终是缘浅。
   起身离席,不料身后装有满天星、勿忘我的花瓶子从窗台掉下,一地的落花,一惊的刹那,像满天星星跌落海里。
   “今日的风很大。”我看着窗外,蓝天是一片轻漾的蓝,白云是一片悠然的白,像是一点烟雨晕开的绵绵画布,只作留空的禅机。我又想起他。好像是他披了风,披了素雪而织的仙衣。我环视四周,想变成这一袭云纱一缕丝。在天边,在此时,在他眼角的余韵里。
   我想起给他写过的信:
   走过关山明月的大漠,看过江南高挂回廊的灯火,饮过长安深巷处甜美的稠酒,听过东京汴梁梦回大宋的琴弦轻拨,而没有一处的天,比得了我家乡的蓝。
   他也曾邀我去他身边,我不应,我固执地在我乡土的血脉里扎根、缝合。他曾对我说:带一点你家乡的特产来看我。我回:是蓝天啊,怎么带?他道:你看尽蓝天,我看尽你的眼。
   我站在窗前愣了神:我们之间终是隔着人山人海。
  桃花在他的笔尖绽放
   下午一点钟,闹铃如约而至,午休苏醒。
   我没有血色的面庞稍显苍白,于是在唇间添了一抹红。正如初春的空气干白,需要色彩的渲染,于是,等待一场绿。我走出屋子,去取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太阳攀爬了大半个天空,从东南到西角,还是挣脱不开。大风疲惫,开始敷衍节气。和平公园里是嬉戏的笑声,分不清是初中還是高中的学生,个子竟这般高了,恍惚间,也分不清自己的年纪。男孩子们绕着嘎丽娅纪念碑跑跑跳跳,这碑是为纪念劝降侵华日军而被害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的,由俄罗斯三位艺术大师设计,历经六年时间建成的大型城市雕塑,上面刻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绥芬河市民亲笔回信的一段话——“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这是中俄友谊的见证。在纪念碑周围,女孩子们漫步谈心,显得极其稳重。最美好的华年,总是无忧无惧无虑。
   我取过信,如同收到因未知好奇而满怀期待与惊喜的礼物,他的字是我心灵的一种支撑。那纸是花笺纸,好像桃花在他的笔尖绽放,每一粒字句都透着娇蕊诱人的芬芳。
   熬过冬夜,春天就把光拉长,曙光便离你近一点;鸟儿的叫声离你近一点,明媚便离你近一点。远山还端坐在那里,那双眼一旦坚定,便是千年,任随这世界万物斗转星移、光影变迁,智者不语。在春天,要把枯萎的花放回地上,让它重新生长。素雅的阳光,是一份淡而又淡的名贵。它要那些蓄势待发的生命,灵魂清朗,头颅昂扬。不屈,不畏,不惆怅,不彷徨。我们亦必得出生,必得生长,必得和其光同其尘。若此,就春水初新,就锦上添花。问安。
   我笑了,春天醒了。眼前的生命都开始重新生长,蓄势待发。阳光贴在后背,黏住亲热、温暖和依赖。我的复古的蓝格裙子恰到好处,仿佛从民国时光走进春天入口,胸前与袖口的刺绣花朵渐次绽放,收紧了春风的香甜。我,也变成了春天。
  雨水是倒挂天空的梦
   说起雨天,是铜绿静,是湖蓝清,是落叶留恋的斑驳黄,是手指点落琼脂的秋高云白。
   我曾喜欢那样年轻活泼的雨天。
   而今,雨水是倒挂天空的梦,是断线的时间。我也很喜欢这样的雨天。不花哨,不做作,说下就下的痛快,说收就收的果断。任性得决绝,纯净得干脆。像我们。
   我点了一杯香草拿铁,坐在窗前,只是对面是空的。我的十指仿佛沾了清秋墨,在关于他的回忆里刻出断章,一朵,两朵,三朵。我本不伤悲,落泪,只是为了迎合这季节的名字——无心愁。加之风大,又多雨,更迎合得天衣无缝,丝丝入扣。
   我总是会说很多好听的话来劝自己,也只能劝着自己,好好劝着自己,这条路,必须自己走。
   帘外雨潺潺,我突然有一种在时间面前无力的撕裂感,膨胀而混沌。好像人生经历了很多场失败,很多场落难。
   秋天是一鼎大铜炉,铜身是鳝鱼黄、雪花金、斑驳红,偶见星星绿锈,朗润光亮,焚着四野山川,熬炼色彩,落叶缤纷是沉香屑,白云和秋风是袅袅而上的烟,又是菩萨眼下升腾的酒,缭绕的是五彩人间。一如他的凉薄,本是骨中物。
   他是秋的决绝。
   我走出咖啡馆,刻意让自己融入人群。有时,人群中的热闹是好的仁慈,以免令人产生幻觉,蓦地生出人世清凉之气,像雨天的清澈。
   我是秋天色彩里的泡沫。
   十月的落叶太重。落在心口,沉甸甸的。一时间竟也分不清楚,风与落叶,到底谁最情深,而无情者又是谁。
   我知道,在秋天,果实都需要成熟,成熟的都要从空中落地,才是从开花到结果,离开对枝丫的依赖,而该腐烂的就腐烂在地里。
  微妙处都是转折句
   靛青的湖水,比蓝天要蓝,像磨砂的镜面,开始结冰。每一个水分子都要团结奋斗,一点一滴地积累力量和涵养,等待有一天能够凝结成大地的厚重,好托举起孩子们冰上的舞蹈,收集他们冬日的欢笑,成为春天开化时的回忆和故事。我的故事呢,还未好好开始,便草草结尾,微妙处都是转折句。
   远山是玄紫色的深沉,如成熟睿智的老者,稳重,又散淡地端坐在那里,看世间沧桑变幻,起伏跌宕,大悲大喜。    而他泰然自若,不悲不喜。
   山转山,水转水。山水想转,转得出自我。而尘世转不出尘世的观念。
   “大抵,这冬日的山,就是我处在烟火人间中,要最终修炼成为的样子。”我立住脚,面对山,眼神中肃然起敬。
   周围是锻炼和漫步的人们,目光闪烁,精神抖擞,脸上是不急不躁的安详。流行乐曲一直伴着坐在树下的男子,道德广场上立着“崇德向善”的基石,被人们和冬风一圈圈绕过,同样的字句,也刻在他们心里。
   “却不曾刻在他心里罢。”
   我常常想起他,又越发想不透他。
   也有人问过我,可曾想过离开这里,到别的城市,也许会好过一点。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对这里的爱是多么根深蒂固。我爱那山中风月琳琅,爱那碧空彩霞晴云,爱那花木鸟鸣晨光……爱那大白楼等完整而漂亮的古建筑,还有这里的可爱的人。
   如同野人怀草,故乡情怀是我无法割舍了的。
   绥芬河,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令它日新月异。这繁华又能忍受孤隐,在边陲之地盈盈着安静祥和,又似晨露无比清莹,明知它自历史深处而来,古朴古韵,不料再一瞥眼,又见它生出千娇百媚,时尚活泼。你见了这里,便知尘香,风细,繁华与烟火,皆是平常事。
   我一如往常立在窗前,往瓶中插入一束非洲菊,一刀一刀,剪落多余的花枝,拾起,扔进旁边的纸篓。我开始把闲散的时光珠子细细穿起,不慌不忙。
   然后,等一场雪。
   其实,要等很多场雪。
   人这一生,是雪落地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一朵自由的云
   北方的天那么高,空气清冷入骨,太阳转身打个喷嚏,喷出悲凉。
   “不过你这娇憨可爱的人设,让所有的套路在你这里都不好使了。”他的笑容和胳膊同时升起,慵懒地道了一句。
   或许我时常是无性别的。荒原上的极地寒苔,湿冷清冽,不以胭脂定乾坤。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在我被你整疯之前,我爱你。”我抬眼望向阳光,只觉眼神里有一抹忧郁无处遁形。
   “我现在已经被你整疯了。”他笑道。
   相思二字,如果在八月用它,大煞风景。而到了十月,它却恰到好处,把秋意深入人心。
   “你要感谢我,不是男朋友却做着男朋友的事,你要是再进胡同,我就追你,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末了,他投来一股子冷澈决绝的眼神,好像由不得我不应,他已拉开阵势,准备得一目了然。
   “不行,我一个人帅习惯了,多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帅了。”这句老套的话,我说了十年。
   不过是,不断于孤寂中培养依赖自己的习惯,不寄望于人,更不对他人纠缠、索取。
   如此,天黑下来,若有人赐光,便趁那光亮,赏花,吃酒。
   若空无所获,便独自奔向别处,至于有无回头路,抑或前行路,并不在意。
   也是,去来无意,本无生灭之门,自己就是门。
   这尘世百种风情见得多了,想来每个人都是一朵自由的云。
   前半生都是在积累经验,现在,不过是按经验而生活。
   听了那么多故事和道理,年老人的,年少人的,只觉自己是穿着高跟鞋站在人间的门槛上,前后摇摆。一如前辈所说的,希望我成为一个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
   想起纳兰容若有这样的句子,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极北苦寒之地的诗人,留不住的情爱,转身离开。
   而人间之所以有温暖之味,是因为我们都只择定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種生活,在心灵的土壤上小心翼翼地施肥,不断重新开始。
   虽是造梦,而我亦相信有梦终会实现。
   为了靠近你,我一直在远行,穿越人来人往,穿越无数个山南水北和漂泊的时光。
   因往后余生都是完满,故此刻,眉间落满的尘埃,皆是值得。
其他文献
我喜欢这样的夜晚  铁匠铺熟悉的声响不绝于耳  炉头背风,像我沉默寡言的二叔  炉尾靠山,烟雾袅袅向上,吹向从前  一座山袒露自己,用真诚拉动风箱  一块铁,历经淬炼和锤子的敲打  把月亮锻造成明晃晃的弯刀,高举头顶  他要去砍伐远山,还是要去收割稻浪?  我的二叔像亲历者,又像是一块黑黑的铁  他把锋利与厚重,不断嫁接给我  再说说蝴蝶  一只蝴蝶,追逐另一只蝴蝶  累了,就在花朵上停歇  我喜
期刊
本期嘉宾:巴荒,原名蔡蓉,成都出生。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文研院美研所中国美术报编辑和记者,并援藏任教日喀则师校;1985年始自费西部独自游历和田野考察,20年间,足迹达川、滇、藏、甘、青及新疆等少數民族边地和古道。1995年接受CCTV《东方之子》“中国杰出女性”专访;在英国和香港举办个展;油画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意大利、英国、荷兰、
期刊
主持人:姚 风  主持人语: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因诗人翻译家田原的出色翻译而被中国读者所熟知,本期特邀田原新译他的七首作品,以飨读者。谷川俊太郎被视为日本的“国民诗人”,他之所以享有如此声望,田原认为“首先取决于他超人的语言感觉和想象力,他的大部分作品达到了诗学表现上的平衡,诗歌与世界,诗歌与生活和生命的关系,爱情、活着与死亡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感性、理性、想象、比喻、隐喻、思想等等都不动声色地隐
期刊
《暖暖內含光》海报
期刊
饥饿艺术   她们说到饥饿。   满脸的骄傲。   这是她们值得珍藏的标签。   这是她们赖以炫耀的资本。   她们说到瘦,说到腰如束素,身轻如燕。嘴角不自觉扬起微笑,自信挂在胸前、脸上。如同自己就是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笔下的洛神,就是帝王掌中翩然而舞的仙子……   她们的小腿已瘦如干柴,却保持着优美的曲线、修长的形状。   她们的脸上,覆盖着一层一层的滋养。   那些手脚长满老茧的
期刊
永恒的链条——母与子   残破的壁画中流露出古拙的历史气息,远去的生命和文化,如呼吸般从壁面喷出,令我亢奋不已。岁月的风蚀和雨濯,使那些历史的图式形成特殊的斑驳和流淌的形式,可以一层层剥开的涂层,演绎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因此,颜料的流淌形式,国画式的点苔,石青石绿效果的运用,以及国画的积墨效果,水彩晕染方式,没骨画手法等等,皆可拿来为我所用;而宗教图式的构成,则更能强化我对属灵状态的表达。我企
期刊
丁 方:巴荒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一个画家靠着一种感觉,对一种物象和色彩的感觉,实际上它是文学+思考+哲思+生命的体验,用俗话说,是用肉身丈量大地,经过沉淀和糅合之后再进行的创作。  高海军:理想主义很重要,要有情怀,有理想,这是非常让人尊重的,因为艺术是很崇高的,也是辛苦的,画画儿真是又苦又累又孤独的事。   巴荒的画关注人和自然、人和神,关注宗教、神性,以及和大地的关系,在心灵里面,潜意识里可能也
期刊
春 天   春天正一步步地逼近了。   她很久没这样赤脚走在湿暖的田地里了。   清凉的风吹散了她长长的头发,披在粉红色的春衫上,闪着褐色的光芒。从来没有这样美好的心情了,虽然她曾经千百次走在春天,将自己的话语用歌声表达出来。阳光愈渐热烈起来,拥抱着她娇小的身体,无由地,一阵晕眩袭来,她不由得闭上双眼,而内心似乎开启了一条幸福的河。   她越过青花河,在对岸的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背后的小树
期刊
米歇尔·贡德里导演的《暖暖内含光》(2004)是一部理性、冷静,带有哲学色彩的科幻爱情电影。当记忆可以被清空,巴瑞斯(凯瑞 饰)和克罗斯基(温斯莱特 饰)一次次因为痛苦而选择清空记忆,却又一次次重新爱上彼此。大脑即屏幕,重启之后却上映着相似的影像。他们演绎着相爱相残与爱的吸引力之间的矛盾张力,相爱仿佛是他们难以逃脱的宿命。这样的宿命与循环就像美国电影《降临》(2016)所诠释的,但不同的是,《暖暖
期刊
因于伽利略的前车之鉴,尽管笛卡尔主张以自我为唯一可信的前提来驱除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神秘,但他并没有说出“上帝是骗子”“人类将成为上帝”这样的话;他只是审慎却不乏决绝地说:我思,故我在。两百年后,笛卡尔想说却未明说的话经由黑格尔之口说出。当作为唯理论代言人的黑格尔主张一种“统一的、共同的、作为他自己的实质和本质的精神”时,他深知笛卡尔才是那个统一的共同精神的真正表达者。   在此之前,笛卡尔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