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中的初中信息技术课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教育者的主要任务。针对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从多角度出发改善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 改善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践性强,发展快,而且相较于农村初中的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课更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为此,就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本人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农村,信息技术课并不为人所重视,往往存在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像其他教师那样完全投入精力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只一味的讲述、演示,然后让学生操作,只要能完成课堂任务即可,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否接收。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学到知识甚至是学不到知识。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教师的权威不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针对不同课程将学生融入进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份子,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迅速获取知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板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上课基本上都不使用黑板,因为在机房上课,遇到问题往往是通过口头讲述和具体的演示便可解决。然而适当的运用一下你背后的黑板,巧妙地设计一下课堂板书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农村初中学生来自多所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有的学生有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有的则一片空白,自然他们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和掌握能力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指导,尤其是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加指导和辅导并适当给予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那些有基础的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可以再给他们布置一些新颖、稍有难度且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引导他们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注重课前导入,巧妙运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一步总是最终要的。如果能在开课之初就能吸引住学生,那么课程也会顺利完成的。不妨试试采取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然会踊跃发言说出有脑袋、眼睛、手等等。继续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吗?其实计算机和人是一样的,它也有自己的大脑、眼睛和手,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学生的好奇心都是很强的,这样的提问自然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同时记忆得也比较深刻。
  2、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往往很沉闷。时间长了学生都会厌倦。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课堂气氛便会活跃很多,自然教学效果非比寻常。
  3、以比赛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的孩子们争强好胜,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除此之外,他们都希望受到老师给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汉字录入的练习,学生学起来没什么动力,尤其自己练习的时候枯燥无味。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用测试软件进行竞赛,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想落后,在竞赛的过程中促进了键盘操作和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这样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同时对于竞赛结果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嘉奖,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后就会更加热爱学习电脑了。
  四、以新颖的考核及评价增加学习动力
  一直以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门学科一向没有正式的考试,学生自然就没有了压力,相反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进步很慢。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新颖的考核并加以评价来刺激学生学习。适当的竞争能给学生一种不甘落后的动力,适当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不定期地随时对学生进行一些小考查,比如刚才说过的可以通过测试软件以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习,同样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来进行考核,看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成果如何,同时也让学生们自己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考核成绩好的同学给予好的评价和奖励,诸如5分钟的游戏时间、5分钟的上网时间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21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21世纪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记得国内有位大学教授说过:“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但似乎只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存在着‘学生成为教师的教师’的现象。”由此,我们应该领悟到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以及现在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的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针对这群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充满梦幻的21世纪。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课文叙述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现河北大名东)留守梁世杰(蔡京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那么,吴用等人采用怎样的策略“智取”了杨志一路上小心谨慎押送的“生辰纲”?  纵观全文,细心体会,不难发现,吴用等人采用了“四智”毫不费力的夺取了“生辰纲”。  一、智是巧用天时  文
期刊
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每期教材中的“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或大部分已掌握。按照“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改”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未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呢,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起。  一、归类整理,系统复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师的思想在解放,教学模式在改变,语文教改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语文新教材的使用,使阅读教学有了大大的改观。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入了许多意蕴优美的课文,来训练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美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总的来说,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摒除旧的教学理念,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占统治地位。  “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
期刊
如果您现在去问学生:你喜欢上什么课?您得到的80%答案是体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很多科目学生都很喜爱,很想了解,但没有一种科目像体育那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快乐氛围,又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
期刊
“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现在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推进器,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生活中,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强,保证教学质量;又应克服贪多求全的心理,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彻底挣脱“题海”的束缚。本文就高中数学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  智能资源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人们指出了知识需随时更新与换代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若让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些公式或
期刊
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教的轻松,学得愉快,成效显著”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学生的学习总是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生活环境、个性发展都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如何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发展各异的学生,使他们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呢?我在探索这一课题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分层教学、分组管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取得
期刊
这个暑假真的没有过好,因为我就要接手高二文科一班了。尽管这是个重点班,我还是高兴不起来——班里有个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学生。  记得上学期末,学校的工作安排一宣布,就有知情老师向我介绍了这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外表看,这个学生并非五大三粗的男生,而是一文弱女生,而且学习成绩不错,本应该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是 ,一接触,就会发现她自尊心超强,敏感脆弱,情绪化得厉害,甚至有些神经质。听完这番话,我心里着
期刊
古人有“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明训,初中生,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正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观远大的志向。作文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怎么教中学生写出好作文,并反过来让他们从作文过程中得到感悟与自我提升,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新课改进入课堂虽说已有几年的时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教师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艰难的爬行。新课改倡导的是重视学生的学,由于没有前车之鉴,有很多的课堂呈现出无序性,过度放手常常会出现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情况,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学生也感觉不适应,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个时候便会应运而生‘两手政策’,即有人听课便会积极实施新方法,花费功夫潜心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力求给领导和同行留下深刻印象,而平时上课还用老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