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教育者的主要任务。针对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从多角度出发改善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 改善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践性强,发展快,而且相较于农村初中的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课更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为此,就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本人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农村,信息技术课并不为人所重视,往往存在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像其他教师那样完全投入精力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只一味的讲述、演示,然后让学生操作,只要能完成课堂任务即可,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否接收。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学到知识甚至是学不到知识。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教师的权威不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针对不同课程将学生融入进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份子,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迅速获取知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板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上课基本上都不使用黑板,因为在机房上课,遇到问题往往是通过口头讲述和具体的演示便可解决。然而适当的运用一下你背后的黑板,巧妙地设计一下课堂板书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农村初中学生来自多所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有的学生有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有的则一片空白,自然他们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和掌握能力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指导,尤其是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加指导和辅导并适当给予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那些有基础的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可以再给他们布置一些新颖、稍有难度且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引导他们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注重课前导入,巧妙运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一步总是最终要的。如果能在开课之初就能吸引住学生,那么课程也会顺利完成的。不妨试试采取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然会踊跃发言说出有脑袋、眼睛、手等等。继续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吗?其实计算机和人是一样的,它也有自己的大脑、眼睛和手,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学生的好奇心都是很强的,这样的提问自然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同时记忆得也比较深刻。
2、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往往很沉闷。时间长了学生都会厌倦。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课堂气氛便会活跃很多,自然教学效果非比寻常。
3、以比赛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的孩子们争强好胜,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除此之外,他们都希望受到老师给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汉字录入的练习,学生学起来没什么动力,尤其自己练习的时候枯燥无味。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用测试软件进行竞赛,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想落后,在竞赛的过程中促进了键盘操作和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这样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同时对于竞赛结果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嘉奖,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后就会更加热爱学习电脑了。
四、以新颖的考核及评价增加学习动力
一直以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门学科一向没有正式的考试,学生自然就没有了压力,相反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进步很慢。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新颖的考核并加以评价来刺激学生学习。适当的竞争能给学生一种不甘落后的动力,适当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不定期地随时对学生进行一些小考查,比如刚才说过的可以通过测试软件以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习,同样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来进行考核,看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成果如何,同时也让学生们自己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考核成绩好的同学给予好的评价和奖励,诸如5分钟的游戏时间、5分钟的上网时间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21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21世纪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记得国内有位大学教授说过:“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但似乎只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存在着‘学生成为教师的教师’的现象。”由此,我们应该领悟到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以及现在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的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针对这群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充满梦幻的21世纪。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 改善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践性强,发展快,而且相较于农村初中的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课更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课程。为此,就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本人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农村,信息技术课并不为人所重视,往往存在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像其他教师那样完全投入精力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只一味的讲述、演示,然后让学生操作,只要能完成课堂任务即可,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否接收。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学到知识甚至是学不到知识。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教师的权威不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针对不同课程将学生融入进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份子,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迅速获取知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板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上课基本上都不使用黑板,因为在机房上课,遇到问题往往是通过口头讲述和具体的演示便可解决。然而适当的运用一下你背后的黑板,巧妙地设计一下课堂板书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农村初中学生来自多所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有的学生有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有的则一片空白,自然他们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和掌握能力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指导,尤其是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加指导和辅导并适当给予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那些有基础的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可以再给他们布置一些新颖、稍有难度且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引导他们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注重课前导入,巧妙运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一步总是最终要的。如果能在开课之初就能吸引住学生,那么课程也会顺利完成的。不妨试试采取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然会踊跃发言说出有脑袋、眼睛、手等等。继续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吗?其实计算机和人是一样的,它也有自己的大脑、眼睛和手,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学生的好奇心都是很强的,这样的提问自然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同时记忆得也比较深刻。
2、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往往很沉闷。时间长了学生都会厌倦。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课堂气氛便会活跃很多,自然教学效果非比寻常。
3、以比赛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的孩子们争强好胜,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除此之外,他们都希望受到老师给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汉字录入的练习,学生学起来没什么动力,尤其自己练习的时候枯燥无味。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用测试软件进行竞赛,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想落后,在竞赛的过程中促进了键盘操作和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这样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同时对于竞赛结果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嘉奖,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以后就会更加热爱学习电脑了。
四、以新颖的考核及评价增加学习动力
一直以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门学科一向没有正式的考试,学生自然就没有了压力,相反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进步很慢。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新颖的考核并加以评价来刺激学生学习。适当的竞争能给学生一种不甘落后的动力,适当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不定期地随时对学生进行一些小考查,比如刚才说过的可以通过测试软件以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习,同样可以通过测试软件来进行考核,看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成果如何,同时也让学生们自己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考核成绩好的同学给予好的评价和奖励,诸如5分钟的游戏时间、5分钟的上网时间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21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21世纪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记得国内有位大学教授说过:“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但似乎只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存在着‘学生成为教师的教师’的现象。”由此,我们应该领悟到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以及现在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的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必须针对这群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学习、生活和工作在充满梦幻的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