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阙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策略探究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必要性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成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史中蕴含了诸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饱含着许多血雨腥风、绝境重生的经验以及攻坚克难的方法。高中生是中国新时代的建设者,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党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知党恩感党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长大后报效祖国。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表明:99.25%的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但74.3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党的有关知识了解只为1~2分,对中国政治国情的了解为3~4分,看来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认同,但政治素养特别是对党史知识的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必要开设党史专题教育,创设“整体性学习党史”教学情境,感悟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念,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从而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

二、“整体性学习党史”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整体性学习党史的内涵
  1.整体性学习的概念
  整体性学习是一种与采用单一性的学习途径相对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采取多种途径综合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在大脑中简单复制或拷贝某种信息,而是利用大脑中已有的丰富神经元吸收整合信息。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自我建立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的相互关联,从而形成整体性掌握知识的效果。
  2.整体性学习党史的概念
  整体性学习党史就是利用整体性学习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搭建整体性学习党史的诸多途径,例如微型党课、趣味问答、短片鉴赏、红色故事讲演等形式将百年征程中党的发展历程,碎片式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时间顺序串联起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形成整体性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整体性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整体性领会党的领导及理论创新,整体性体悟党的精神谱系,最终将红色基因厚植入脑、入心、悟道、铸魂。



  (二)整体性学习党史的价值分析
  1.在高中思政课程中学习党史的现状分析
  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曾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心何由而起。”因此,对于未成年人一定要开展党史教育,这是关系未来我们培养出什么人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课程内容本身穿插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的相关内容,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讲述。在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中讲述了党的领导,但没有先前专门党史知识的铺垫和相关理论的衔接、历史进程的讲述,学生本身很少是中共党员,对共青团员与共产党员之间的历史渊源、相互关系也不完全理解,所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产生陌生感、距离感。而整体性地学习党史能将党史学习以专题学习的方式展开,提升了学习内容的倾向性、针对性,解决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问题,提高了学习党史的有效性。
  2.在高中思政课程中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价值分析
  (1)有利于体现学习党史的整体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政治认同就是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进行党史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但学生对于党史存在知识零碎、不会分析归纳、不能融會贯通,缺乏思维的统一性、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而整体性学习党史就是将中国共产党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将重大会议和重大事件串联起来,既体现党发展历程的整体性,又体现党的重大会议与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理解党是如何实施全面的领导。
  (2)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系统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是一门德育课亦是一门智育课,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整体性学习党史”从党的整体性历史发展进程,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行”等问题。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实践的角度、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更能理解党史发展背后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全面、联系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高中思想课要贯彻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充分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理论性是思政课堂的根本属性,但不是唯一属性。面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要将系统讲授专题教学、教学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但面对教学进度、教学考核的诸多压力,专题教学与教学实践开展起来较为困难。“整体性学习党史”是在预设的党史主题框架下,根据设定的问题链在不限定时间的情况下自我探究找寻答案。学生在学习目的明确下,在轻松的教学场景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策略探究


  夸美纽斯说:“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任何的教育都要讲究持续性、策略性和艺术性。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探究活动,就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召开的大会中写历史、感变化、悟真理;从我们党峥嵘岁月历经的重要事件中叙奋斗、述大道、探规律。
  (一)高中思政课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策略   1.突破课堂教学空间使党史学习跃然心底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时代的思政课可以拓宽思政教学的空间维度,在多空间、多维度下开展党史教学。本次“整体性学习党史”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入了走廊。精美的党史展板、花艺缠绕而成的党徽、少先队队徽为党史教育情境增彩,富有逻辑性、思辨性的思维导图为党史教育增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展板让党史教育增趣。教学空间的变化让更多的学生能同时共享教学资源,为期两周的党史教学活动周,涵盖了预备到高三的全体学生,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2.问题引领使党史学习探寻真理
  众所周知:“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唯有实践才能探寻真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要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然而在学生元认知中只有国家机关的概念。利用党建资源,组织高一年级的整体学生走出校门来到了临汾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和市北高新技术园区的党建服务中心,探究基层党组织如何开展工作。在探究活动前设计了诸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党组织如何开展工作,例如:街道是国家机关吗?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是谁?在辖区管理中,中国共产党在“统筹全局”“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自我完善”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学生们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和探寻,进一步理解党是如何总揽全局开展工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实质性的认知。
  3.党史微课使党史学习悟道铸魂
  李大钊同志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高中生是未来“中国梦”得以实现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活动和现象包括心理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要将未成年人打造成“中国梦”的践行者、捍卫者和推动着,让他们能够真正投身入“中国梦”建设中去,在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阶段,作为思政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将中国共产党党史讲好,又要发挥教学擅长,将我们的党史讲透、讲深。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青年的强大真理之光,照耀着青年继续前行,将党史以微课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究规律,形成情感上的认同,并能最终落实到行动中。笔者在学校中开展了题为《共筑中国梦奋进新征程》党史微课(见表1)。



  (1)拨动心弦情感悸动提升党史学习的认同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中国共产党党史引入课堂,采用党史微课的主题形式,运用问题引领、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既发挥了思政课上党史学习主阵地的作用,又让高中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百年歷程,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以史鉴今,萌生红色的心弦,成为新时代追寻红色基因的力量之光,赓续红色血脉的信仰之魂。
  (2)充分调研解答疑惑提高党史微课的实效性。
  有关“中国梦”的主题在统编教材必修一中有讲述到“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但学生对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并不了解,也并不理解。在党史微课学习中,运用“为什么‘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这一总议题引领,结合学生们自主探究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具体内容,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纵观,从而明确“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坚持的梦想。让学生对原本抽象的“中国梦”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3)巧用问题由表及里提升党史学习的深彻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是思辨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探寻原因,领会其中的实质。在讲述“‘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三个角度讲述“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学生通过对“历史长河中中国蕴含着哪些精神和力量”“我们实现‘中国梦’走怎样的道路”“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谁的力量”等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全面剖析“中国梦”实现的深层次原因。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党史学习若干思考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在高中开展党史学习也需要贴近高中生的实际,才能获得最为有效的教育成果。
  形式多样,学习更有劲。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党史学习在学生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形式似乎都比较单一,从经典故事讲述到历史事件的回顾,看似开展得热闹,但学生“燃点”未必很高,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将党史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热点人物相互融合,学生学习党史兴趣会更加高涨。
  适中悟道,学习更有效。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要重视教育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背景下,思政中的党史课程也要一以贯之,不要把大学的党史理论教育过多地用到高中生身上,也不要把初中、小学的党史中的品德教育过多用于高中阶段,在一体下,应该有一定的甄别。在实践中,初中生主要探究共产党员的舍生取义、舍己为国的人物品质以及身上蕴含的伟大生命力量,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注重党史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为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年龄阶段梯度性的教育目标,会使党史教育更加有效。
  课程保障,学习更全面。在时代进步、历史继续的当下,党史进程也在不断地演绎和发展中,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学好过去的党史,更应该学好当下的党史。因此在思政课程中,应该开展专题性的党史学习和教育,可以结合特殊的时间节点,把党史专题教育以课程形式保证下来,定时、定内容,定计划地开展党史专题探究,使学生的党史学习更具体、更全面。

结语


  思想课程是活动性的实践课程,同时大思政的理念也让思政课程不再拘泥于课堂,可以结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讲。在思政课程中讲述党史学习,更是体现了课程立足当下,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课程设计理念,要寻求更多的方式、更好的形式、更新的样式将思政课程中的党史教育点燃,通向更加辉煌的新百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世瞩目,成果斐然,无疑是我国2015年的重大时事。聚焦这一时政热点,在介绍大会的概况特别是本届大会的主要亮点之后,重点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对相关时事材料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通过构筑开放交流“新平台”、启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奏响国际关系“新乐章”、创造中华文化“新活力”四部分,探讨大会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关系,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大会重要而
期刊
摘 要:《文化生活》的教学对广大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文化味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五个可以努力的方面,即通过借“乡土之美”“逻辑之美”“意境之美”“参与之美”“言行之美”来增添更多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喜欢《文化生活》。  关键词:文化生活;课堂;文化味  好课如同好茶,让人感到自然、舒服,又回味无穷。但现实中,不少《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缺少文化气息,犹如
期刊
【作者简介】  查尔斯·肯尼(Charles Kenny) ,被誉为“富有全球情怀的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全球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与互联网专家。他的研究课题集中于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经济增长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如幸福感、更广泛发展、信息鸿沟等。  时下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遭到外国学者与媒体的热议,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新兴经济体)威胁论”与“西方衰落论”,认为随
期刊
摘 要:以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哲学试题为例,《生活与哲学》复习备考,要厘清既往试题考点,重视漫画型试题,关注背景素材的运用,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以加深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材料与哲理的有机融合,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考点;漫画;素材;思维  2009~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中,《生活与哲学》模块试题的量多、所占的分值比重大。如何根据哲学试题本身的特点,采取适切的复习方
期刊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血腥历史的证据:《旧约》中的大屠杀,《新约》中的十字架;莎士比亚戏剧和格林童话中的血腥肢解;英国王室对其家眷的斩首,美国建国者之间的决斗;还有对殴打妻子、虐待儿童、灭绝原住民的司空见惯和冷漠接受。  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后,我们不由得掩卷发问:“世界会变成怎样?”但是我们很少问:“过去的世界究竟有多糟糕?”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
期刊
史料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围绕一定历史问题、文本、材料等,自主寻求答案、意义和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历史教学,策略之一就是师生共同回到“历史现场”,即通过多视角的史料尽可能感受历史氛围、接近历史真实,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能力与价值观的提升。要回到“历史现场”,就必须借助史料探究,这正是史料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笔者以“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为例,从以下
期刊
众所周知,立意、情境、设问是探究题命制的三要素,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见图1)。其中,情境是命题者营造铺设的氛围,是立意实现和设问提出的载体;立意是试题的灵魂,表明命题者意图考查的主旨,统领情境的呈现方式和设问的方向角度;设问是学生要回答的问题,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  2015年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第37题 (以下简称“第37题”)立意高远、情境精致、设问灵巧,受到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为方便分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也特别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
期刊
研究是什么?有科学家说,“研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让人感受到科学家做研究的旨趣与初心,无丝毫的功利,却有一种本真,就是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敏感。也有人说,“研究就是行走在自己能力的边缘,”让你一直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天都在努力成长。  对教师而言,研究是一辈子的事,因为我们无法复制每一天的工作。研究既是工作的方式,也是专业的精神,从中还可以找到人生的旨趣。当研究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体系,大体
期刊
我们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以下简称“上海财大附小”)已于今年九月一号开学,这是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共建的学校,学校建筑面积2万平米,教育教学设施先进齐全,为学校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我们上海财大附小有理由、有信心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办成市、区知名的大学附小。  我们上海财大附小是新办的,但是我们的教育不是从头开始,我们的梦想早就启航,我们是在新的办学条件下继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