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寻找失落的幸福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中国尽管已经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与日俱增。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
  为什么会这样?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寻找失落已久的幸福?近年来,一门以“幸福”为主题、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该课讲师本·沙哈尔用平实易懂的方式,教学生们如何实现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
  哈佛“幸福课”对当代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处在人生和事业的转折期,如何过得幸福快乐至关重要。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幸福课”,找出自己不快乐的根源,找到实现幸福快乐的方法,让每一个人可以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哈佛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其商学院案例教学也盛名远播。在世界各报刊以及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哈佛大学经常排世界第一。然而,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如今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不是曾经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幸福课”。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 Shahar)的博士。在“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引导他的学生,如何挖掘生命中看似平常的东西,实现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
  富有者的不幸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这是令当代许多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如今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事实上,许多国家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 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美国“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2005-2009年间,访问了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的数千名民众,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评价,并对“是否有足够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闲”等问题进行回答。研究者据此进行“幸福排名”,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位列125位,香港排名81。
  国内与幸福感相关的调查近些年也层出不穷。2010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各项调查和更多人的直观感受是:焦虑、无奈、惶恐、压力、缺乏安全感正成为不同阶层人们普遍的处境和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境和情绪中,很难被认为是幸福的。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沈模卫表示,经济发展与幸福感提升形成的“幸福悖论”,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穆思想研究专家陈勇,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何晓明也认为,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与财富无关的因素,例如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婚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与个人对生活的认识、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
  据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也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原因——
  老爱比较 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
  不知道奉献 研究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累。
  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相互不信任 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零。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当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些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人们的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相结合
  生活像一个怪圈,人生都被圈起来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者问山坡上一个放羊的男孩子为什么不上学,男孩回答说:要放羊。
  学者又问:放羊做什么呢?
  男孩说:卖钱。
  问题继续:卖钱干什么呢?
  回答是:娶媳妇。那娶媳妇干什么呢? 生孩子。那生孩子干什么呢?放羊……
  重新回到问题的原点,日子也就这样循环往复。
  如果将这个圈子放大,类似的循环还有很多,各种情形的人生都可以这样圈起来。上大学版的故事:上学、考高分、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娶好媳妇、生个聪明孩子。孩子上学,考高分……
  幸福课讲师沙哈尔博士也经历过类似的例子:努力打球、获得冠军,再努力打球、获得更高的荣誉;从事学术研究,争取更高的学位;继续钻研,争取更高的学术荣誉。当他停下来时,觉得所做的一切并不能带给自己幸福和快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做这一切的最终目标又在哪里呢?
  做每一件事,我们顾不上思考就做了,做完后也没有回过头来好好思考。生活像一个怪圈,老师父母都说好好上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一辈子就幸福了。或者学好一门手艺赚足够多的钱就幸福了。但事实并不像老师父母说得这么简单,这么令人激动,许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快乐和幸福。
  其实有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23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也有这样的结论:幸福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所有人付出一生去追求的终极目标。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到死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金钱地位不代表幸福
  《快乐养生》:幸福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确实难于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有人将其等同于金钱,也有人将其与权力地位划等号,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赵玉勇:对于幸福,普遍认知的观点是:财富、地位和权力。有朝一日我中了百万大奖,就幸福了;有朝一日我权倾一时,成为了某个部门最有权威的人物,就幸福了。幸福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许多研究证明,这是人们的一种错觉。以我自己为例,我刚开始工作时每月拿400元钱的薪水,当时觉得能拿4000元就幸福了。等真正拿到4000元的时候,我却并没有幸福的感觉。同样,当住新房子和买汽车的时候,幸福感也不强。
  《快乐养生》:职位、金钱和快乐到底是什么关系?
  赵玉勇: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的研究小组曾对取得终身教授资格的学者做过调研。美国大学教授终身职位,这是最令人感到幸福、有地位有声望的职位。在美国,总统是有任期的,但大学教授终身职位是没任期的,是一个优越的“铁饭碗”,并且学术上高度自由。获得此资格需要与很多人竞争,最终获胜者只是极少数。
  研究小组的调查分3个时间段,教授终身职位申请前、结果公布后,公布很长时间以后。分别从两方面来调查,得到职位和得不到职位的情况。被调查者要回答4个问题,得到职位会有多快乐?会持续多长时间?得不到会有多痛苦?又会持续多长时间?
  对于得到职位会有多快乐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一定会非常非常高兴,因为多年的梦想已经实现;当问到快乐持续多久时,他们认为会快乐终生,因为得到职位意味着可以停止“不成功便成仁”的竞争,可以更加享受工作,会由此改变自己的人生。对于得不到职位的感受时,他们都说会很难过;对于会痛苦多久,回答是可能直到他们在别处获得终身职位,如果在一所学校无法获得终身职位,可能会郁闷一生。
  然而,当3个月后和6个月后,调查小组再去访问他们,结果却同他们前面的回答有所差别。调查小组发现,不管是得到职位还是没有得到职位的,都恢复到之前的幸福水平。如果他们之前是快乐的,6个月后还是快乐的;如果他们之前是不快乐的,不管他们得到没有,他们都是不快乐的。
  快乐与意义相合叫做幸福
  哈佛“幸福课”认为,幸福有双重含义。
  第一是它的重要性和终极目标特质。它是所有追求中最重要的,也是人们的终极目标。
  幸福不具有排他性,不需要规定一个时间段才能拥有。因为一个人获得幸福不是以牺牲别人的快乐为前提的,幸福也不需要我们获得一定头衔后才能开始,幸福不需要等到将所有个人问题解决以后才能下手,也不是在所有的社会问题解决后才有开始的资格。
  第二是幸福的定义和内涵具有多样性。哈佛“幸福课”认为,幸福主要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件里找寻与体验着幸福。快乐可以使人幸福地活在当下,拥有美好的现在;而意义则可以使人充实且快乐地面对未来,这两个维度的结合形成了长久的幸福。
  本·沙哈尔博士的定义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赛林格曼的论调基本相似。需要强调的是,赛林格曼在关于幸福的定义中又加入第三个要素:投入程度。
  幸福需要全心全意地体会,需要对所从事的有意义的事有百分百的热诚和投入。我们有时会问:我幸福吗?但问题本身暗示了一种两极看法:要么我幸福,要么不幸,幸福就好像一个终点站一样,一旦实现,就走到了尽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妨变换一下:我怎么才能变得更幸福一点?这个问题与幸福的本意相合,并能将幸福表述为一个需长期追求、不断向前的过程。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界事物的操控,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这里我们看到的幸福是一种心态,可以通过学习改进的心境,同时是一个需不断努力的过程。
  哈佛“幸福课”也一再告诫人们,没有快捷的幸福药方,没有可以快速实现幸福的捷径,任何人替代不了我们自己对幸福的追求和感受。
  让幸福更彻底:我们需要掌握3种技巧
  ⊙ 赵玉勇
  相信自己能获得幸福
  1954年,人们普遍认为在4分钟之内跑完1.6千米是不可能的。来自牛津大学的罗杰·班尼斯特的最好成绩是4分2秒,但他坚信:4分钟内跑完1.6千米是可能的!罗杰一直坚持着。当年5月6日,他终于跑出了3分59秒的成绩。这个突破虽然比4分2秒仅仅快了3秒钟时间,但轰动一时,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而后,纪录突破后的效应迅速显现出来。6周后,澳大利亚的选手跑出了3分57.9秒;第二年,有37名选手在4分钟内跑完1.6千米;第三年,这一数字超过了300人。   实现突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运动员更加系统和努力地训练,还是有了新技术使速度提高了?都不是,只是因为信念。
  信念即自我实现的预言,对于人生成功和幸福它是最好的预言。我们周围有许多成功的故事,都和人们对于成功的信念有关。刘翔获取110米跨栏世界冠军具有轰动效应,因为这个突破证明短跑项目并非黑人白人的专利,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是可以实现的。
  还有今年刚刚在NBA大红大紫的林书豪,也向世界证明,我们能行。正是这种突破,给后来者提供了无限可能。
  对于幸福,我们首先要坚信自己能获得幸福,而不要先入为主地给自己设置任何限制。
  信念,首先将阻碍人们幸福的天窗打碎了。
  改变难,但可以改变
  既然现在幸福程度不够,那就要对自己现有的行为做出改变。
  人们渴望改变,而这种改变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就像哈佛“幸福课”所讲关于微笑力量的故事一样: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微笑传递给三个人,这三个人又将微笑各自传递给三个人,不用一个月,全地球人都会笑一遍。真有这么强大吗?算一下数字最终成为3的30次方,数量达到几十亿——改变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
  大多数人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相连,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改变相当困难。改变究竟有多难?两位心理学家大卫·列肯和奥克·泰勒根通过对成长环境不尽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调查发现,这些双胞胎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外表相似,爱好相似,有的娶具有相同名字的妻子,喜爱同一牌子的啤酒,为自己的孩子取相同的名字,不少相似之处令人意想不到。
  基于上述调查研究,列肯和泰勒根在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论文有一句经典的结束语:“想变得快乐,和想变高一样徒劳,只会适得其反。”论文的初期研究结论是,基因的作用太强大了,每个人从生下来起,基本上就定下了生活的调子,想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个严肃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究竟可靠不?事实上,有研究显示,基因很重要,但还有其他因素和基因一样重要,像列肯和泰勒根那样,人们常错误地概括出一个大众错误式的结论:“变化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个统计学的笑话:一个平均水深10厘米的游泳池里谁会淹死?平均水深10厘米,不排除某些区域有20米深,当然会淹死人。所以此时平均值没有意义。同样,当平均地看这些双胞胎时也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
  当重新审视上面的实验,变换视点,把特殊和例外拉进视野时,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双胞胎都一样,所以主要问题已不再是“改变是否可能”,而是怎样实现这种改变。
  所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2005年两位实验伙伴重新谈他们以前的实验,他们修改了自己以前的结论:“我作了一个愚蠢的声明,显然我们能够改变快乐水平,变得更高或更低。”
  同样的实验,不同的视角,结论不同。这也进一步说明,改变虽然困难,但改变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改变,提升自己的幸福水平。
  用坚实行动提升幸福
  当哈佛“幸福课”红遍美国时,有许多报刊杂志与电台电视台去采访本·沙哈尔,更多的记者想从他身上找到幸福的秘诀,甚至想找到快速实现成功、达成幸福的秘诀。但非常令人失望,幸福没有秘诀,幸福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坚实的行动才能最终实现。
  实现改变可分三种方法,即本·沙哈尔总结的ABC法,每种方法又分为两类渐进式的与剧变式的,渐进式像水滴石穿的效果,剧变式则像大锤砸石头,需要注意的是,后者也并非一步完成,需要以集聚能量为前提。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情感或情绪来实现改变。此方法的渐进方式之一是冥想,即腹式深呼吸。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平静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一切,通过长年累月的锻炼,可以慢慢使人的心灵宁静。剧烈式的改变以负面的疾病式的改变最为常见,像经历过战争痛苦的部分人员患上的战争创伤后遗症。与这一极端痛苦形成对照的是马斯洛所说的巅峰体验,即人们在生活中有过的最快乐的心灵体验时刻。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行为来实现持续的改变,因为行为可以改变态度,并能使改变持续化。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们曾经以内向的男青年为例进行过实验,让他们每天6次,每次12分钟,与女生交流谈话,总计进行两天,用时仅仅144分钟交流,其中的大部分人对女孩子不再腼腆,直接交流的行为实现了内向男人们的改变。行为改变持续的最好方式是形成习惯,因为“我们形成了习惯,习惯塑造了我们。”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认知实现改变。哈佛实验者曾对清洁工进行过对比实验,将她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和她们述说锻炼的重要性。对于对照组,说完后就不管她们了,而对于另一组实验组,实验者继续对她们进行实验干预,并让他们意识到打扫卫生的工作不仅是工作,而是在锻炼。8周后,实验者又进行了同样的测试,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实验组的人血压、血脂及体重显著下降,但是对照组却完全没有变化。
  此外,实验组沮丧水平、焦虑程度下降,而精力水平上升。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在工作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理念,从“我每天必须清扫30间客房”到“这是锻炼,这对我有好处”他们的重新审视重建了他们自己的经历。
  还有另外一种急剧 的转变,或者说是灵光闪现顿悟的一刻。其实灵感一现的方式也需要长年的积累。哈佛研究者发现,全世界的成功人士,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某领域有创造力的人,他们都会下十年苦功,顿悟式的改变同样离不开努力坚持。
  5种做法可增强幸福感
  1.心存感恩之心
  在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的志愿者向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信表达感谢,当志愿者养成这种习惯时,他们的幸福感会显著提高,并且会维持数周甚至数月。哪怕志愿者仅仅是写信而从未把信寄出,他们仍然感到幸福。
  2.保持乐观
  在一项研究中,志愿者被要求设想一个美好的未来——比如与一位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的伴侣一起生活,或者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等,然后写下感受。连续几周后,他们表示感到更加幸福。
  3.历数遇到的好事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写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3件好事,人们的幸福感就会显著提升。研究人员指出,经常关注好的事情,没有理由不觉得幸福。
  4.发挥自己的长处
  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确定自己的长处所在,并将其发挥出来。比如,认为自己有幽默感的人可以试着讲笑话来活跃会议气氛,或者逗伤心的朋友开心。结果表明,养成这样的习惯同样可以提升幸福感。
  5.常做好事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研究显示,那些花时间或金钱投入慈善事业、或者无私帮助他人的人,自己的幸福感也有所提高。
  编后语:对于幸福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与地位、财富、权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时刻怀有感恩之心和容人之度,离幸福就很近很近。
其他文献
8个防癌新招,你都知道吗  “癌症真是可以预防的!”——《印度时报》近日对此进行专题调研指出,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让癌症离我们更远些。  干家务降低乳癌风险 牛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家蒂姆·奇伊教授及其同事研究发现,每天花6个小时干家务活、快走或种花种菜,可以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降低13%;每天活动2.5小时可使乳腺癌危险降低8%。  少喝酒防食管癌 瑞典隆德大学最新的
期刊
在美丽的江汉平原北端,有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钟祥。1000多年来,它都被称作“长寿之乡”。钟祥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故里,1531年,嘉靖帝取“钟聚祥瑞”之意赐名“钟祥”。  国庆期间,我和几个朋友从襄阳自驾出发,一路十分通畅,不到一个半小时,便顺利抵达钟祥。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地方竟有如此多的地名用“长寿”二字来命名,“长寿镇”里的“长寿村”,“长寿村”里边的“长寿河”,“长寿河”
期刊
北宋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收有《性气好嗜》专篇,对老人的性格情绪与兴趣爱好作了专门的论述。陈直认为,老人形体虽然衰弱,但依然有雄心壮志,仍然有自己的追求;做子孙的,最好不要违背老人的意愿,要尽量满足其要求,防止老人生气动怒。“若愤怒一作,血气虚弱,中气不顺,因而饮食,便成疾患。”所以,凡家有老人者,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老人最怕孤独,若长期孤独,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怎么防止老人孤独呢?陈直回答
期刊
如何养生、如何保健,往往众说不一,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养生流派也因此应运而生,什么“整体自然疗法”、“瑜伽”、 “断食疗法”乃至“玛玫哚断食排毒国际技术”等,花样众多、五花八门,既有学院正统,也不乏江湖流派;既有传统方法,也有舶来品……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以及形形色色的“大师”层出不穷。  面对拉拉杂杂的养生理念以及比较混乱的养生市场状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首批高级健康管理师
期刊
近来,随着史诗大片《白鹿原》的火热上映,同名原著长篇小说作者、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大半辈子通过唱秦腔来养生的“秘笈”随之不胫而走,甚至有些影迷专程赶到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跟着当地百姓扯着嗓子吼了起来,感觉吼秦腔果真是个健身法宝。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秦腔源远流长,是西北大地上古老而又新鲜的艺术奇葩。20世纪60年代初期,陈忠实高考落榜后,先后当过代课教师、教师、
期刊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次调查,中国60~64岁的城市低龄老人丧偶率为16%,农村为20%。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丧偶率,城市为63%,农村为76%。老年夫妻几十年相濡以沫,慢慢积淀下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平时湮没在琐碎的生活中,只是在丧偶的一瞬间才会爆发出来,给人以致命打击。  不少丧偶者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克服因丧偶产生的心理危机,他们专心投入自己的事业,或是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依然可以生活得
期刊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已经退休的农村畜牧从业者,懂得畜禽养殖技术,一年前,被一家公司聘请为技术顾问,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5个月前,我在公司养殖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时不慎滑倒,不仅花去3万余元医疗费用,还因脊椎压缩性骨折而构成7级伤残。当我要求社会保险部门给予工伤待遇时,被告知公司并未为我办理工伤保险。而公司认为我不构成工伤,理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
期刊
超重已成为第二大肿瘤危险因素  据英国癌症研究所近日发表的一项报告表明,超重或肥胖是肿瘤的第二大重要危险因素。  该报告显示,吸烟至少与14种肿瘤有关。超重是第二大肿瘤病因。身体里多出来的这些脂肪并非“废物”,它们释放激素或其他化合物,使机体细胞更快分化,从而使患癌风险大大增加。  研究者对2011例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32%和26%。63%的受试者同意超重是肿瘤的危险因素
期刊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老花眼  看书、玩游戏时,用眼距离越近,对眼睛的伤害就越大。《眼科学研究和视觉科学》刊登美国加州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阅读时,眼睛会喜欢凑近读物,更容易伤害眼睛。  新研究发现,女性配戴眼镜的年龄比男性更早。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表示,男性和女性在双眼近距离聚焦能力方面没有差别。这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早戴上老花镜”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其中一种原因是,女性手臂比男性更短,手捧书本的时候,
期刊
蔬菜中的谷氨酸有助降低血压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存在于肉类、海鲜及蔬菜等大部分食物中。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从蔬菜中摄取谷氨酸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血压。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7月刊的《循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4680人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当被调查者每天摄入的谷氨酸增加,他们血压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有所降低。  研究人员解释说,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