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诗人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2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 剧照(2018)

  同为东亚邻国,我们对韩国的人文诸方面,了解得远没有日本多。就像很多人知道日本有特有的俳句,却少有人能讲出韩诗在文体上有什么创造。但是,这并不影响打动人的好诗以自己的方式流入我们心里——高龄诗人高银的诗集引进出版,我就时不时拿出来一读。而通过银幕,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诗,以及诗背后的人。韩国的两大导演——洪尚秀与李沧东,都曾在银幕上塑造写诗的人。更有意味的是,主人公都以自己的生命归路做了诗歌的注解,让人忍不住会去想诗与死亡、诗与永恒的关系。
  李沧东比金基德大六岁,但在我的观碟史上,他们属于同一时期跃出。但显然,你能和李沧东电影中的人相处的时间,比金基德故事中人要长。或者说,当你通过李沧东作品去感知人物时,你不会觉得隔。尽管中间也有一些属于边缘人物,但是看着看着,你总能找到与主人公相同频率的呼吸。另一个不同是,李沧东创作的步调不疾不徐,每部中间至少两三年的间隔,仿佛是他留给自己的打量消化周遭世界的时间。他竟然还是小说家,这是他的短篇小说集《烧纸》引进出版后,被认知的新标签。这倒更能解释,他的影像表达与思想内涵之间,为什么总能达到高度的平衡。
  说来他的电影滋味也很“苦”,从出道之初的“绿色三部曲”之《绿鱼》《薄荷糖》《绿洲》,到后来的《密阳》《诗》与《燃烧》,主人公都像在单打独斗地品咂并抗衡着降临其身的“苦”。但我们仍然能从电台广播、电视画面以及旁人的闲谈感知到,他们是时代进程中的人。时代宛如《绿鱼》《薄荷糖》中飞驰而过的火车,呼啸着向远方驰去,我们纵然最终看到的是被抛在铁轨大桥下饮泣的人,但至少人物在此有了一个时代坐标。
  李沧东电影中的诗意桥段,有时就从这人与时代的诸多不和谐之中无来由地横溢而出。比如最后那部让他在电影节大放光芒的《燃烧》片中,那个坐着豪车回到自己出生地的年轻女孩,与开豪车的高富帅一起造访(对她是故地重游)了与她打小一起长大并爱着她的穷小子(片中的小说家)的屋宅,两男一女在屋前空场散坐一排,一起分享了高富帅递过来的大麻。吸了几口之后,女孩突然就脱光衣裳,来了一段即兴的露天裸舞。黄昏中的逆光剪影,更衬托出女孩曼妙的身材舞姿,这个画面之经典,几乎可以和《随心所欲》的安娜·卡里娜的随意起舞媲美。而我在读了他做导演之前的小说短篇之后,更觉得,银幕给他的表达空间更开阔自由,可以让他表达一些飘忽而难以言说的意绪。因为,他本就是位银幕诗人。


李沧东

  《燃烧》其实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集中说他的影片《诗》。2000年的老片了,需要感慨的是,我的理解力到今天才有底气说它,而且發现,时隔多年重看,已经宛若新片。许多的细节忘却不说,以前所留下的固执印象,竟然还是错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叫杨美子,退休后一直在学诗寻诗,遇到诗友聚会她总向人讨教:到底该怎样写出一首诗?也许就是因为她问得太多,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她最终也未能成诗。现在再看,她不仅最后完成了,而且这首诗堪称影片的点睛之笔,对它的影像表达也堪称出神入化。
  先不谈诗,先说这个老人。吃着低保,兼着照看女儿出外打工留下的外孙。为补贴家用,她接了类似护工的活儿,定点登门,给一位失能老男人做身体洗护。生活虽贫寒,但片中她的穿着打扮,却妥妥一个老少女。除了给人洗护时她穿得相对朴素,其他场合,服装色系都在浅蓝、粉色上打转,衣服上还缀着流苏与碎花。诸多衣饰中,尤以那件开衫毛衣下所配的蓝底碎花长裙最为清新淡雅风,比中国那些抡丝巾跳广场舞的妖娆老太太气质好得不是半点儿。当然,这也脱不开尹静姬这样的韩国老戏骨自身的气质魅力。
  杨美子身上的确有少女式的纯真或者叫天真。她认为诗既然是朝向美的,那么写诗的人至少不能言语粗俗。这一种因诗而起的道德感,使得她在诗友们吟诗聚会的场合,也有些格格不入。尤其当那个警察诗人当众讲了个带颜色的笑话时,她的不适在成人交友场合更显突出。如此等等,你可以想象,当得知自己的外孙竟然和几个同伴一起将一名女学生强奸,导致其屈辱自尽,她的道德的天空该怎么雷鸣电闪。而事发之后,其他几个家长还和校方合谋着,如何以赔偿金了结此事。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她自然也被叫去参会。每到这个场合,杨美子的反应都像一个游离症患者——大家说得投入,她则常走到户外,闲情逸致地赏花。有家长出来找她,她便对他谈花,但有意无意间,道出眼前的鸡冠花的寓意是盾牌。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闪避。生命中不知如何是好时,我们都会闪避。赏花与寻诗,美好的事物就是她的盾牌。但现实还是躲闪不开:不答应,会影响外孙的成长与未来;同流合污,又对不起屈辱自尽的女孩。答应赔偿的话,她该如何凑起巨额赔偿金?这时候的她,虽被医生诊断,已显阿尔兹海默症症状,到嘴边的词语,经常想不起。但是,女孩的事情,她想忘也忘不掉。
  遗忘与无法回避的记起,在她身上,形成一种微妙的合力。这一方面使她永远拿着小本本,看似心无旁骛在捕捉诗句。另一方面,又驱使她暗暗追寻小女孩曾经存在的踪迹。偏僻的校园实验室,几个孩子的作案地,她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往里看,像是要把女孩当时的处境看个仔细。江边,大桥上,她俯身看向水面,然后走到水边。倾听着水波,似乎有了倏忽而过的思绪,本子摊开时,雨点打在其上,像极了女孩无声的哭泣。她还参加了女孩子的教堂追思会,没有勇气公开身份,临走时偷偷带走了女孩一张照片,并且记住她的教名叫阿格涅斯。
  这张照片,她也曾试图把它放在家中饭桌上,让外孙面对。但是外孙只瞟一眼,就没事人地打游戏去了。命运将老太太置于双重悲哀之地。   与受害家长的谈判不顺,杨美子被几个家长委托着,以肇事孩子家长身份去和对方说和,她不情愿,但也得交差。所以一时找不到当事人,她的心思又开始游离。在田边,她拾到一枚杏果,立马就起了灵感。“杏掉到地上,让自己被践踏,为下一轮做准备。”趁着诗兴,她还和路上相遇的女人大谈田园之好,殊不知对方正是她要找的人。幸亏尹静姬的表演,在此自有层次,她反应过来的羞惭莫名,让这个人物没有走形。对他人的关切,影片伊始,李沧东也做过铺垫。在她走出医院时,恰碰到一位狂走的病人,她默默的注视中饱含关切。发展到这里,你只能说,老少女的特征就在于,有自尊有耻感的同时,又太感性。
  当然,面对逃不过的赔偿金,她也“利用”了自己的身体。利用了那位身体失能但又曾对她示好的老男人。这或许也是她在一次诗友聚会时,独自躲到一边哭泣的原因。一个把诗置于高处的人,更难承受自己灵魂的暗影。
  而正是这明亮与黑暗交织的现实,考验着诗歌存在的意义。类似于“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要写诗”的命题,也横亘于她的面前。需要不断反问、寻找,而这正是诗歌产生的过程。她最终交出了一首诗。连同一束花,留在最后一堂诗歌课的讲台上。
  老师念出了诗的题目《致阿格涅斯之歌》,镜头就此跳转至杨美子的家中。此时,杨美子的女儿已经到家,未见到儿子,也未见到母亲。万般猜测中,诗句的画外音开始响起——“那里是什么样的,如此的寂寞……” 这时是杨美子的声音。
  随着接下来的诗句,室内景转至外景,有邻居老太太,坐于杨美子曾坐过的大树下聆听;然后是摇呼啦圈的邻居女孩。很快,镜头又转至一个车站,一辆公车缓缓启动。此时银幕上的诗句继续,变成受害女孩的声音。她同时也现身,并从校园球场走过;镜头再摇过她的家,狗,以及她所等待的公交。最后定在大桥之上。先是一个背影,看向桥下之水,这个动作完全与此前杨美子的动作呼应。最后,镜头给了她一个正脸,凝视,目光投向观众,也像投向这曾经身在的世间。一首诗就在这一幕幕场景转换中,完成了它的银幕再现。我们无比真切地感受到,写出这首诗的杨美子,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女孩的世界,她不仅体味她的痛苦,也体会她曾经的过往,爱与回忆。而最后这个位置暗示,杨美子选择了同样的归路。
  以命报偿,灵魂的救赎。诗在此得以完成,接下来银幕上便只是水面滔滔。镜头一点点黑下来,直至水声渐息。一串串演职员字幕,无声地打在黑屏上,让你强烈意识到,这是一部没有配乐而只有自然声的电影。这首诗我后来知道,出自李沧东本人之手。
  說回那误解的产生。一个这样的老人,到底写成诗还是没写成诗,更好呢?我当初的理解是:少女情怀都是诗,那是天然之诗,带着生命初始时的轻盈与清新。而迈步老年,涉千山万水,世事苍茫,要想在这无边的混沌里淬炼出诗句,不仅难,而且容易托不住生命的重量。但显然,这最后的诗立住了,并且回应了诗歌所包含的重要命题:诗如何使道德更有感染的力量,并朝向生命的完成。
  至于诗的永恒,我想拿这组镜头的呼应来说明。坐在树下的杨美子曾被邻居老太太问过: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杨美子诗意地答:看着树,感受一下树在想什么,在对我说什么。老太太估计觉得这说法很没溜儿,转身便离开了。但在最后诗句回响于银幕之时,我们又看到了这位老太太,以同样的姿态也在静听。她听到了什么?我想到了奥兹一句话: “如果你站在两棵相互偎依的棕榈树下,而那一天没有狂风大作,你就可以拦截它们之间传递的信息。”
  大概没有比这个,更能暗示,诗的永恒。
其他文献
魏东明的名字,年龄大一点的麓山学人,大概不会不知道。原来只闻其名却未见其人,现在算是见着了。他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是近视还是老花,我不清楚。   说句老实话,他这次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怎么好,也许是我对他的期望太高。他说话很慢,而且不停地在讲台上走来走去,摆出一副名士派头,我觉得他知识分子的味道太浓了点。  后来,他离开了我们学校,调到湖南大学当副校长。他本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一二·九运动的干将,后来
期刊
平凡岗位,彰显人性  当今社会,为了应对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兴起了各种各样方便快捷的服务,其中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恐怕要数快递行业,它像一张看不见的网,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足不出户却维系着人与社会的特殊关联,远隔千里依然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永州市零陵花鼓戏剧团创排的大型花鼓戏《走啰行啰》,在探寻快递行业人性化服务的背后,人的情感空虚和价值追求。  《走啰行啰》讲述的
期刊
民国时的鼓楼商业街,一些店铺名家有种“对应”现象。这种现象或出现在鼓楼大街上,或者在鼓楼、什刹海范围内,或者跨出鼓楼,形成北城与南城的相对应。其“对应”的内容、形式也各不相同。鼓楼大街上的“对应”  大约在今天地安门百货商场(以下简称“地百”)的北侧,曾是当年“通兴长绸布店”,它的正对面,路东,是“乾泰隆绸布店”。这两家店都是蒙藏庄,专营口外的生意。店员会蒙藏话,店铺的招牌、包装纸也都有蒙藏文字。
期刊
侯畔,1985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浣溪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环保事业7年。汽车是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但频繁的堵车、浑浊的尾气,使我们在安享便捷的同时,也一同承受着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不知何时,穿行在车流中的人们脸上那厚重的口罩变得格外醒目,这一刻才顿悟,倡导绿色出行已是大势所趋。  侯畔是大兴区黄村镇浣溪谷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她不仅常年参加社区内的环保工作,还长期坚持绿色出行,积极实践“
期刊
又是一个开学季悄然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伴随着“双减”政策大力推行和疫情后时代网络教学大规模被应用的开学季。“双减”的要旨是希望通过减轻孩子们校内外的课业负担,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玩耍与成长;网络教学扩大了教学的范围空间和方式,间接地也是给了学生们更多空间去参与学习和分配学习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可能有一个会让家长们都忧心忡忡的问题来了,自由的空间大了,那么孩子们能好好地把这个自由的部分来
期刊
邢艳青,1982年出生于北京,就职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中心小学,参与环保事业4年。邢艳青坦言:“我的出行很简单,我在路上的大多数情况基本就是去单位和下班回家。早上上班,我会先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到车站,再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车;下班则反之,先坐公交,再骑车。就这样日復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着。”邢艳青所描述的自己出行方式看似很朴实,但做起来并非容易。  她有时候也会感到不方便。邢艳青回忆,记得有一次下班,
期刊
《三打祝家庄》里的唯物辩证法  在延安诞生的第一部新编历史剧是《逼上梁山》。 1943年末、1944年初,由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俱乐部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在延安干部和群众当中,取得了轰动一时的效应,并且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当这出戏演出以后,延安平剧研究院的同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鼓励,各个摩拳擦掌、斗志倍增,准备也创造一个轰动剧目来媲美。恰巧延安平剧院研究室的任桂林同志,就在此时
期刊
田颖,1987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参与环保事业3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生活中,道路拥堵已成常态,尤其是早晚高峰,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了路上,心情也随之变得焦躁。田颖说道:“其实,我们在使用私家车的同时,对空气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近几年,随着冬天的来临,天空逐渐变得朦胧起来,看似是雾,其实是霾,在室外待久了,呼吸都变得不通畅,鼻
期刊
刘海香,出生于1984年,就职于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参与环保事业8年。刘海香是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助理,同时也为行政庭党支部组织委员。她自2014年居住于顺义区牛栏山镇以来,一直以公职与党员的双重身份,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坚守绿色生活理念,在思想上让绿色种子落地生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行动上让绿色在身边开花结果。  坚定信念,做绿色生活的实践者。刘海香现居住于顺义,但是上班地点在
期刊
郭晓凤,1965年出生于北京,在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小学任教,参与环保事业11年之久。郭晓凤是一名老教师,虽已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身体倍儿棒,精神劲儿十足,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她日常的出行方式。  在郭晓凤看来,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