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符号互动:课堂情感机制生成的重要路径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情感机制对课堂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课堂情感产生机制、课堂情感发展机制、课堂情感控制机制。符号互动论认为上述三大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符号的互动。根据这个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学符号的互动,才能真正产生情感、发展情感、控制情感,形成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实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符号互动;情感;课堂情感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6-0007-07
  一、符号互动和情感机制的内涵分析
  (一)符号及符号互动的内涵分析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其著作《人论》中提到,“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1]他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而更是符号的动物;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与其它事物进行的符号活动的过程。那么什么是符号? 符号互动论特别强调“意义”对符号的作用,符号互动论创始人米德(George Gordon Meade)认为姿态分表意的姿态和非表意的姿态。只有主观的、心理的、有意识地交流自我的姿态,才是表意的姿态,才能称为符号。而语言是姿态发展的最高级状态。“意义可以用达到其(姿态)最高且最复杂的发展阶段的符号即语言来描述、说明或陈述……语言符号无非是一种表意的或有意识的姿态。”[2]62而布鲁默(Herbert Blumer)在总结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前提时,也强调了“意义”的重要性。他说[3]:
  我们是根据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我们对它采取的行动的;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过程,“和自己对话”———为的是给这个环境确定一个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
  不仅如此,布鲁默还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了符号的范围[4]:
  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物质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
  由此看来,在布鲁默那里,符号是一个有广泛范围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物质客体(如树木、人等),也包括精神客体(如制度和理念等);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如椅子、情境等),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活动等)。
  什么是符号?综合上述说法,符号是[5]53:
  具有一定意义并有一定外在表现形式的事物,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生物体和声、光、电等)、社会中的各种事物(人类及其语言、动作以及社会制度等)以及有外在表现形式的各种意识(思想、观点、理论等)。
  什么是符号互动?米德认为,符号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6] 因此,米德特别强调符号互动的“意义”。“生物个体必须能够在他自身唤起他的姿态在他人身上唤起的反应,然后利用这一他人的反应来控制他自己下一步行动”。[2]41即这种互动必须是心理的、是有意识地交流自我,这种互动才是有意义的。
  李文跃:教学符号互动:课堂情感机制生成的重要路径
  (二)情感及情感机制的内涵分析
  什么是情感?按照《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7]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与情绪、情操是有区别的,“不应把‘情感’和‘情绪’这两个术语等同起来……更正确一些的是只把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具体形式称之为情绪”。[8]而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列夫(A.T.Kovalev)的表述,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说得更清楚:“情感——这就是个性的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情绪是情感所经由表现出来的过程。”[9]而卢家楣教授则指出:“情感和情操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与基本社会性需求相联系,后者与高级社会性需求相联系,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0]但正如特纳(Jonathan H. Turner)所说:“我们强调情感这个术语,用这个术语囊括了理论家和研究者所使用的其他一些词汇——情操、感情、情感体验等所标签的现象。”[11]59本文所指情感亦包括了情绪、情操等。
  什么是机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机制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或方式”。[12]什么是情感机制?情感机制是指情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静态的角度看,包括情绪机制、情操机制等;从动态的角度看,包括情感的产生机制、发展机制和控制机制等。与此相适应,课堂情感机制亦指在课堂中情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它也包括课堂情绪机制、情操机制等;以及课堂情感的产生机制、发展机制和控制机制等。
  二、符号互动和情感机制的关系分析
  对符号互动和情感的关系,特纳说:“互动主义的妙处在于抓住了情感对互动过程的影响。”[13]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则认为,“情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性;这种社会性的实质内容就是人际交流过程”。[14]因此,根据符号互动论观点,包括情感产生机制、情感发展机制和情感控制机制在内的情感机制的形成都离不开符号的互动。
  (一)情感产生机制的内涵分析
  情感产生机制是指个体如何产生情感、发现情感的机制。
  库利认为,一定的情感是在人的交流活动中产生的。他说:“社会是人际交往的生活。”[15]96因此,情感的社会性就具体表现为交流对情感的作用,“未经过交流和想象升华为感情的感觉并不比动物的感觉有更多的自我意义”。[15]96因为,自我是与社会相联系的,自我只能是社会中的自我,自我只有联系他人才有意义,情感就是社会自我的感受,情感的最普遍的形式以社会的自我感觉为基础。他还说:“一切情感都产生于我们的联系。”[15]6没有所谓完全独立的个人或自我的情感,情感属于交往双方的共同领域。米德也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基础的原则,是包括他人参与在内的交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他人在自我中出现,他人参与自我,通过他人而达到自我意识”。[2]223他认为人的情感的出现是个体与他人交往的结果,“情感互动,指的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又从另一个人回到这个人自身的情感性光线的反射式绕结。”[16]203因此,情感发生的前提,就是个体意识到自己是和其他个体维系在一起的,情感互动过程就是由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行为所构成。   不仅如此,符号互动理论还指出了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情感的产生。如:当人们知觉到自己冒犯了文化规范和价值时,将体验到内疚;当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时,将体验到羞愧;当获得他人支持时,将体验到自豪;当人们确认自我失败时,将体验到多种类型的消极情感,如抑郁、焦虑等。同时,人们进行的归因和自尊水平不同,体验到的某种的具体情感也不同。
  (二)情感发展机制的内涵分析
  如果说情感产生机制是说明个体情感如何产生的话,那么情感的动力机制则说明个体情感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在这个问题上,米德提供的动机模型即他所称的“活动阶段”为我们研究情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框架。如图1:
  图1米德的活动模型[11]85
  按照米德的看法,一种社会行为包括情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与环境有关的冲动或不平衡。这些冲动通过三个阶段推动社会行为包括情感的发展,直到完成。
  第一阶段:冲动的知觉。冲动即自我展示与他人反应之间存在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如何知觉?米德认为人们通过解答他人的姿态和心理思虑,能够把自我看作与特定他人以及一般化他人关系中的对象。当他人没有证实个体的自我概念,或者个体知觉到他没有遵从情境中一般化他人的期望时,冲动将因此而产生。
  第二阶段:冲动的操纵。冲动提高了对产生不平衡的对象的知觉,然后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操纵他们的环境,以减弱冲动。怎么样操纵?米德认为有两种操纵方式:明显的和隐蔽的。明显的方式主要是人们参与到他们知觉的可以降低冲动的行动中;隐蔽的方式,是人们使用心理行为能力或知觉能力,想象每一种选择可能的结果,然后选择能够促进与他人合作和消除冲动的选择。当证实自我失败时,或互动的进程被破坏时,人们将增加对自我的觉察,把自我视为觉察对象,与对象或他人的合作行为更加协调。如果操纵被证明是成功的,则冲动将完成,因此将逐步增加人们体验到的情感。当自我得到证实时,人们将体验到积极情感,反之将体验到消极情感。
  第三阶段:冲动的完成。即不平衡状态的消除。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符号互动论强调当自我与情境之间不平衡时,人们如何进行自我展示最终达到自我展示与他人对这种展示的反应相一致,从而发展情感和完善情感。
  (三)情感控制机制的内涵分析
  情感控制机制是指个体如何控制情感,即如何消除消极情感,产生积极情感的机制。
  符号互动论认为情感控制体现了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对情感的控制是必要的;同时,符号互动论不仅认为情感控制是可能的,而且还强调情感的自我控制,强调人在情感控制过程的主动性。认为情感控制存在于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是在微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该概念论述了当人们解读情景中他人的姿态时,这些姿态成为一面人们可以从中反观自己的镜子。当人们进行镜像观察时,将产生三种结果:第一,是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第二,是感受他人的判断和评价;第三,是根据他人的评价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因此,“镜中我”就是人们评价自我情感的“镜子”,“镜中我”调控着自我的情感。“我们在其心目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另一个人的角色和力量,对我们的情感有很大影响力。”[15] 132
  戈夫曼(Erving Gaffman)则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符号互动实际上是有群众在场的舞台表演,戈夫曼将表演(performance)定义为“一个特定的个体在任何场所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行为,这种行为会以任何方式对其他参与者中的任何人施加影响”。[17]他认为:特定情境下的互动对象就是观众,行为者就是演员。道具即演员用来表演他们的角色和解释文化脚本对他们行为指导的物品,包括服装和姿态。人们作为舞台的表演者,根据文化提供的脚本在观众面前表演。人们用文化的准则组织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在观众面前展示自我,同时还用心观察观众的反馈,并调整自己的行为。[18]当身份被他人确认,并受到文化标准的良好评价时,人们当体验和表达积极情感;当身份与他人不相符,以及文化观念与自我知觉不协调时,唤醒消极情感,从而导致人们重新调整行为举止,以恢复自我、他人、文化期望之间的一致或相符。
  霍赫希尔德(Arilie Russell Hochschild)提出了文化情感理论,他把情感看作是“个体在‘情感文化’的规则下所运用的表演,人们能够依据一定的情境以及情境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操纵情感以控制情感,合适地呈现自我”。[19]他认为社会的情感文化从情感意识上对基本行为的适当的态度、感觉和情绪反应给予了限制。并认为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都有两种基本类型的规则,一种是感受规则,规范个体在情境中应该如何感受和体验,感受规则制约了情感的强度(强和弱)、情感的方向(积极和消极)、情感的持续性(从发生到持久)。另一种是表达规则,规范个体在一定情境应在什么时候和怎样表述情感。因此,就需要进行情感控制,以保持自我的展示符合情感意识、感受规则、表达规则。其主要途径如下:
  第一,身体工作:即人们试图改变对情境的生理反应。
  第二,表面行为:人们操纵他们的外在表达姿态,并希望这种行为能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到这种表情所传递的情感。
  第三,深度行为:人们试图唤醒与他们根据表达规则所展示的外在表情所传递的情感一致的内部感受。
  第四,认知工作:人们激活与特定情感相关的思想和认识,以产生这种情感。
  三、课堂情感机制及其功能
  情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国社会学家丹森(Norman Denzin)说[16]5:
  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和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自我感和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第一,师本互动:卢家楣教授认为[28]:
  针对教学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因素的不同,采取的情感性处理策略也不同:对包含显性情感因素的教学文本要采取展示情感策略,对包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学文本要采取发掘情感策略,对包含悟性情感因素的教学文本要采取诱发情感策略、对包含中性情感因素的教学文本要采取赋予情感策略。
  这些策略都离不开教师符号和教学文本符号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只有通过它们之间的互动才能充分掌握教学文本符号本身的情感内容,准确无误地了解教学文本符号本来的情感意义,从而形成情感,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生本互动: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互动产生情感的机制同上述师本互动产生情感的机制本质上一致,只不过由于学生符号和教师符号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的差异,他们与同一教学文本符号进行互动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结果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有些学生符号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结果是消极的、有害的。这需要教师符号加强对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互动的引导,帮助学生符号对文本符号进行正确的解读,使学生符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符号的情感水平。
  第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符号和学生符号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们彼此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同时又对外界施与情感上的影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OttoFriedrich Bllnow)曾指出,“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29]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互动来增强自己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符号的情感,确立快乐的、饱满的、振奋的主导情绪状态和积极的情绪表现。而且,更要通过和学生符号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文本符号的情感和对教师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主导情绪状态、课堂情绪气氛和个体情绪表现,从而形成和谐的、积极的课堂情感互动氛围,实现教学的目标。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符号的情感状态通过和学生符号的互动采取不同的行为,来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如:当学生学习感到无能为力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消除羞愧感,体验到自豪感;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功时,给予他们适度的赞扬并分享他们的成功,也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当学生对失败进行不正确的归因时,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
  (二)课堂情感发展机制的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符号、学生符号、文本符号这三大教学符号之间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存在冲动或不平衡,包括:
  第一,教师符号与学生符号的冲动:即教师符号与学生符号的互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状态。它可能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消极的情感。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内容不能为学生所理解甚至错误理解,以至对牛弹琴、话不投机,从而使师生都产生着急、焦虑等消极情感,这就是教师符号与学生符号冲动的表现。
  第二,教师符号与文本符号的冲动:即教师符号与文本符号的互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状态。它可能使教师产生消极的情感。如:教师不能理解或错误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产生着急、焦虑等消极情感,就是二者冲动的表现。
  第三,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的冲动:即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的互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状态。它可能使教师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学生不能理解或错误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产生着急、焦虑等消极情感,就是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冲动的表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人不喜欢“冲动或不平衡”。而事实上,在课堂中,“冲动或不平衡”的出现是一种常态。课堂积极情感的出现、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正是在这种“冲动或不平衡”产生→“冲动或不平衡”解决→新的“冲动或不平衡”产生→新的“冲动或不平衡”解决……的过程中来实现的。
  那么,教学中的冲动如何了解和解决?按照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这些都离不开互动。其途径有:
  第一,在冲动的知觉阶段:首先,要了解冲动或不平衡的对象是什么?是属于教师符号与学生符号的冲动,还是属于教师符号与文本符号的冲动以及学生符号与文本符号的冲动?其次,要了解冲动或不平衡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体现在哪些内容?再次,并要了解产生冲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积极的因素和阻碍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在冲动的操纵阶段: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冲动或消除不平衡。如:如果属于教师的方法不当,这种方法学生不理解,那么采取能够加深学生理解的新的方法来解决;如果属于学生基础问题,则通过夯实学生的基础等来解决(明显的方式)等等。教师也可以使用心理行为能力或知觉能力,想象解决冲动的几种选择可能的结果,然后选择能消除冲动的最佳选择(隐蔽的方式)等等。
  第三,在冲动的完成阶段:消除冲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冲动或不平衡的解决,当然要依赖于教学符号之间的有效的互动。但是更主要的是还要依靠教师符号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如:教师的表情是否有亲和力?教师语言是否有感染力?授课内容是否有吸引力?教学方法是否有针对性?教师能否营造融洽气氛、激发课堂情趣、捕捉课堂乐趣、产生情感共鸣?具备了这些,则可能有利于教学符号的互动,有利于课堂冲动的解决;反之,可能不利于课堂冲动的解决。
  (三)课堂情感控制机制的生成
  课堂情感控制有教师符号的情感控制和学生符号的情感控制,但由于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情感的控制主要依靠教师。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注意:
  第一,进行“镜像观察”——了解学生、自身情感状态。教学符号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镜像观察”的过程,也要在课堂情景中解读学生的情感姿态,感受学生的情感判断和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并由此进行情感调节,以保持积极情感或消除消极情感。   第二,了解“文化规则”——避免课堂情感目标偏向。根据霍赫希尔德的文化情感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等“道具”的作用,和学生“观众”进行充分地互动,其目的是要使“教师的表演”不偏离“教材内容和目标”等文化脚本的限制。
  第三,掌握“感受规则和表达规则”——控制自身情感。要做到这一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进行情感控制,善于控制自身消极的情感,保持自我的展示符合情感的感受规则和表达规则。如:在课堂中,如果情绪激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工作”(如深呼吸、沉默几分钟等)和“表面行为”(如面带微笑等)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免因此失态而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平时教师也应加强“深度行为”和“认知工作”的认识,以了解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调整好自己的情感表达,形成和谐的、快乐的课堂情感场,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
  总之,课堂情感机制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而课堂情感机制的形成又离不开课堂教学符号的有效互动,只有通过教学符号的有效互动,个体才能在课堂中产生情感,发展情感,管理控制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卡西尔,E.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3.
  [2]米德,G.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06.
  [4]Blumer,H.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M].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69:2.
  [5]李文跃.符号、教学符号与教学符号互动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10.
  [6]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
  [7]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23.
  [8]彼德罗夫斯基,A.B.普通心理学[M].朱智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94-395.
  [9]章志光.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1.
  [10]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9.
  [11]特纳,J.;斯戴兹,J.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28.
  [13]特纳,J.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册)[M].丘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97.
  [14]郭景萍.库利:符号互动论视野中的情感研究[J].求 索,2004(4):162-163.
  [15]库利,C.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6]丹森,N.情感论[M].魏中军,等,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7]戈夫曼,E.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M].徐江敏,李姚军,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16.
  [18]黄建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91.
  [19]郭景萍. 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22.
  [20]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75.
  [21]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59.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方兴未艾态势,立项课题地域分布呈现不均衡与集中化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研究实力差距悬殊;211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立项课题偏重实际问题研究,且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左右;厦门大学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量与级别上占领先地位等等。建议国家在课题立项上重视地区差异,尝试区别对待;加强高等
期刊
摘要:学术场域特定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积淀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它与其他场域的同源性关系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一特征有效推动了学术场域的发展与完善。当前,学术场域与知识分子场域、权力场域关系的嬗变令人关注。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分子角色内涵的变化、大学职能的分化和学术职业的变革,学术场域的发展趋向和本质特征逐渐与知识分子场域分野,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权力场域以其强势存在,通
期刊
摘 要:MBA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要求,适应企业实际。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其主要教学对象是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管理者。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强,求知欲很强,其学习产生了显著的培训迁移效果。但作为非人力资源经理的MBA学生只介入企业一些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软”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企业文化、劳动关系、员工道德建设方面较弱。这些“软”的人力资源管理恰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且MB
期刊
摘 要:教育学是否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就存有争议。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与众多教育学者就这一问题也打起了笔墨官司。众人就教育学是否应在大学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教育学院是否应继续存于大学之中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充满意气。这场论争,对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影响较大,消极方面如所计划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所一直未能成立、大学教育学院陆续取消建制,积极方面则促使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诞生。在众多大学纷
期刊
摘 要:教学评估效能亦即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学及其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我国20年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相应的数据统计和调查分析,就教学评估效能特性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教学评估促发高校教学质量工作梯度向上成长;二是教学评估效能在一定时空内呈现迅增和骤减现象,高校教学工作质量随着评估周期而波动;三是教学评估效能存在强弱不均现象,评估对教学硬件建设表现出强效应,而对教
期刊
摘要:西部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明确其自身产出竞争力在西部高校中处于何种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汤森路透信息检索平台以及聚类分析数据处理模型和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将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层次、优秀人才吸引力、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6个评价指标作为西部12所高校分类依据,最终结果显示:西部12所高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校产出竞争力最强,第二类高校最具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04-2013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国内主要11种高教类核心期刊有关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和提升的文献予以梳理归纳,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从借鉴英美等国家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入手,融入教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等软性因素,挖掘教学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从教学质量的概念、理论框架、质量文化的再延伸,到着力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人们在大学生社会责任评判上存在较大分歧,不利于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开展。运用修正的社会责任感发展阶段量表,对广东省1040名大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后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尚佳,但呈现出担当与疏远的矛盾状态,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仍需加强;性别、专业、年级、社会服务经历、动机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有显著影响
期刊
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高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虽有独特优势,但当前阶段,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的自觉意识和专业能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把促进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探索方向,积极引导教师们以专业眼光反观并审视自身的教学,基于教师教学研究的实
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对2003-2012年《大学教育科学》刊载论文的关键词、作者、机构和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计量与分析,并绘制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高等教育”(99)、“大学”(79)、“大学生”(50)在知识图谱中是节点最大的关键词,最能代表该刊发文宗旨,可以充分反映该刊学科特色;“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自由”是该刊的研究热点问题;张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