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高职教育对于扩大就业、促进人才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学者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从产教融合、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应性、技能人才培育的角度对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发展模式等进行论述,以期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业发展;专业设置;产业结构
1.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二者相互作用、共生。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中,涉及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相对较多,从已有研究成果的搜索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从产教融合的基本办学模式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态度“消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和程度不深等问题,高职院校“一头热”,高校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匹配的“两张皮”现象尚未完全消除。
(2)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角度来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专业重复建设、同质化明显,专业数量庞杂,专业特色和重点专业设置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回顾分析,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资源集聚体尚未形成,还存在缺乏专用群管理机制和专业群评价体系,从而造成了专业群的内涵建设不足、建设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3)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来看,高职教育培育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
鉴于高职教育在对接区域经济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汲取该领域学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观点,以期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专业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很多国家通过“项目”的形式,让高职院校从参与到区域建设中去,如美国通過设立“社区学院挑战基金”,鼓励高职院校建立与企业和商业界的伙伴关系。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中小企业厅同样采用“项目”的形式为工学院提供与地方企业互动的项目。而针对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推进专业与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德国通过制定《职业教育法》构建起校企教学对接机制,由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专业、共商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致力于以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英国1993年启动的现代学徒制,通过增加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澳大利亚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促进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法国1991年起依据博洛尼亚进程按照产业需求设立职业课程。由此可见,国外对于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方面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2国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学合作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徐盈之运用多元Moran’l指数对官产学合作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官产学合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那个显著,而且会形成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赵清海等人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指出高职院校自身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并从主体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办学要准确定位,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订单制作、打包配送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丁昌金围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等主要问题,结合高职教育产学研办学模式改革,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立地式研发、校政行企合作开放办学等具体思路。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廖晨竹以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昌吉州为样本,围绕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提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与产业有机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功过“订单培养”“二元制”“三递进”“教产一体”“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共同培育应用型技能人才。王志兵从校企文化互融、互通的新取向,提出摒弃利益角度的思考,将产业、企业文化的认同、接受、融合,并渗透到专业设置及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提高高职教育内涵与质量。李和平以地方高职为例,从专业设置角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指出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提倡地方高职院校需要立足本地,动态跟踪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张舸指出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现实问题,并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从高职院校主那也设置与产业发展间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调控、高职定位、结构调整、工学结合四个方面的建议。于一般而言,衡量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情况多是通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对应的专业设置比例来计算。
(3)高职教育培育产业需求的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的研究。王婉芳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为出发点,立足地方经济,提出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产业结构及变动趋势、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为导向来把握高职教育。曹玉春等人在常州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分析了常州产业结构具有明显投资导向特点,与产业结构需求相对应的人才供给现状呈现出高职院校与常州产业街头调整及转型未形成高度融合的适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准确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等相关建议。柴草等人在“双高”建设视域下,结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面临的师资结构建缺乏平衡度等困境,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最终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整体跃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专业设置等方面,尤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具体研究的不足体现在专业设置的存续基础、职能定位、建设模式、层级衔接、特色发展,思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则相对有限。研究这一问题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聚焦新时期研究的重点领域,以支撑未来高职院校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而这很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
参考文献
[1]牛红军,殷海松,王芃,孙勇民.产教融合视阈下利益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4-18.
[2]魏明.新中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9(10):12-20.
[3]张慧青.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李照清.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互助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6省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11-115.
[5]Darko ?trajn. Spotlight on China: Changes in education under China’s market econom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2017,63(6).
[6]兰小云.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3):61-66.
[8]单作民.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业发展;专业设置;产业结构
1.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二者相互作用、共生。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中,涉及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相对较多,从已有研究成果的搜索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从产教融合的基本办学模式角度来看,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态度“消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和程度不深等问题,高职院校“一头热”,高校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匹配的“两张皮”现象尚未完全消除。
(2)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角度来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专业重复建设、同质化明显,专业数量庞杂,专业特色和重点专业设置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回顾分析,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资源集聚体尚未形成,还存在缺乏专用群管理机制和专业群评价体系,从而造成了专业群的内涵建设不足、建设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3)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来看,高职教育培育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
鉴于高职教育在对接区域经济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汲取该领域学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观点,以期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专业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很多国家通过“项目”的形式,让高职院校从参与到区域建设中去,如美国通過设立“社区学院挑战基金”,鼓励高职院校建立与企业和商业界的伙伴关系。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中小企业厅同样采用“项目”的形式为工学院提供与地方企业互动的项目。而针对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推进专业与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德国通过制定《职业教育法》构建起校企教学对接机制,由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专业、共商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致力于以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英国1993年启动的现代学徒制,通过增加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澳大利亚建立统一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促进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法国1991年起依据博洛尼亚进程按照产业需求设立职业课程。由此可见,国外对于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实践方面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2国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学合作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徐盈之运用多元Moran’l指数对官产学合作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官产学合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那个显著,而且会形成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赵清海等人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指出高职院校自身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并从主体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办学要准确定位,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订单制作、打包配送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丁昌金围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等主要问题,结合高职教育产学研办学模式改革,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立地式研发、校政行企合作开放办学等具体思路。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廖晨竹以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昌吉州为样本,围绕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提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与产业有机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功过“订单培养”“二元制”“三递进”“教产一体”“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共同培育应用型技能人才。王志兵从校企文化互融、互通的新取向,提出摒弃利益角度的思考,将产业、企业文化的认同、接受、融合,并渗透到专业设置及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提高高职教育内涵与质量。李和平以地方高职为例,从专业设置角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指出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提倡地方高职院校需要立足本地,动态跟踪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张舸指出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现实问题,并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从高职院校主那也设置与产业发展间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调控、高职定位、结构调整、工学结合四个方面的建议。于一般而言,衡量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情况多是通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对应的专业设置比例来计算。
(3)高职教育培育产业需求的适用性高职技术人才的研究。王婉芳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为出发点,立足地方经济,提出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产业结构及变动趋势、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为导向来把握高职教育。曹玉春等人在常州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分析了常州产业结构具有明显投资导向特点,与产业结构需求相对应的人才供给现状呈现出高职院校与常州产业街头调整及转型未形成高度融合的适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准确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等相关建议。柴草等人在“双高”建设视域下,结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面临的师资结构建缺乏平衡度等困境,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最终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整体跃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专业设置等方面,尤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具体研究的不足体现在专业设置的存续基础、职能定位、建设模式、层级衔接、特色发展,思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则相对有限。研究这一问题反思已有研究的不足,聚焦新时期研究的重点领域,以支撑未来高职院校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而这很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
参考文献
[1]牛红军,殷海松,王芃,孙勇民.产教融合视阈下利益共同体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4-18.
[2]魏明.新中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9(10):12-20.
[3]张慧青.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李照清.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互助共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6省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11-115.
[5]Darko ?trajn. Spotlight on China: Changes in education under China’s market econom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2017,63(6).
[6]兰小云.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3):61-66.
[8]单作民.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