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是石鲁先生逝世30周年。8月8日,“风神兼彩——石鲁的创作与写生(1959~1964)”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的举办无疑是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最好的纪念。石鲁出生于四川仁寿一个大地主家庭,原名冯亚珩,因敬慕清代画家石涛和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这位从延安走来的革命艺术家,建国后留在西安,继续保留着与黄土高原血脉相连的情愫,他和一批西北画家一起创立了“长安画派”,为中国绘画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展览共展出石鲁先生在1959~1964年个人艺术创作高峰期的主题创作及相关写生画稿等近两百幅作品,其中涉及《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等重要作品。北京画院美术馆吴洪亮馆长,也就本次展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收藏·趋势》:此次石鲁先生的展览与以往展览有什么不同?
吴洪亮:“风神兼彩——石鲁先生的创作与写生(1959~1964)”是北京画院美术馆“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览”中的一部分,石鲁先生是该系列展中首位西北地区的美术大家。
此次展览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很重要的人物,“系列展”通过对每一位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延伸到他周边的艺术生态圈及时代关系、上下游传承,进而慢慢地触摸到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
另一方面,此次展览展现了石鲁先生从写生、图稿到作品的整个创作流程,这与以前石鲁先生的全景性或生平性展览有很大区别。在石鲁先生之前,北京画院美术馆也做过吴作人、李可染、董希文等老先生的写生展览。通过对这些受过西方美术教育的巨匠的写生研究,探讨今天写生这件事情是否还重要。
我们选取了从1959年至1964年间他创作的重要作品,比如《转战陕北》,可以看出画作图稿中对于毛主席的背影以及黄土高原的山川,是怎样构思的。再比如他画的《延河饮马》《东渡》等重要作品,甚至是在只有十几公分的图稿上,从一种草图式的、勾勒式的、色彩实验式的状态,直到深入刻画为一件非常完整、近乎于成品的图稿,这是一个艺术家很重要的创作过程。
我们根据这样一个断代的石鲁历史,选取一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像他的笔墨精神,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构图方式,甚至他对一个大的主题性的题材如何进行艺术家的诠释,都会在这个展览里提供。这次展览除了普通观众以外,对于专业人士和艺术家,都十分值得观看。
《收藏·趋势》:在今天我们可以以什么样的新视角来重新解读石鲁先生,仔细阅读这个展览?
吴洪亮:石鲁先生的创作生涯是处在一个翻云覆雨的时代大背景中,他是有两种理想的。
第一,他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去了延安,在经历延安的洗礼之后,他以一个艺术家要肩负服务于大众,对世界要有贡献的心态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作品中,他融入了个人对艺术的态度,把领导的要求,国家的要求融合为他自己的要求,统一起来,进而提升。这样一个过程的建构,石鲁完成的很好。
第二,他有对艺术本体价值的非常个人化的追求。他表现了与他同代人甚至跟历史上完全不同的笔墨语言。石鲁建构了一套完整的、自由的、自己的语言,比如画人物,他几乎把人当石头来画,比如古人讲求中锋用笔,而他几乎全部都是侧锋。以前咱们中国人说中锋用笔,像锥子入沙一样的力度,突出一种沉重感,但石鲁这种侧锋就像一把刀,同样相当有力度。在笔墨趣味中,确实有他完全个人的认知。
还有,在构图方面,也就是中国画讲的章法上,他非常大胆,从小稿就能看出来。他已经打破了一些我们传统意识上的规则,融汇了东方和西方的,甚至还有一些很具现代感的构成因素。
再有,石鲁先生的画真的是方寸之间有大气,这是一个在西北做艺术的人的能量。那么小的作品他会画得那么有厚度,那么有回味,当你细看,他并没有像很多艺术家那样一遍一遍渲染而失去生气 ,他的这些小画会让你注视很久。
石鲁先生那一辈人没有生活在当今这么幸福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他的生活节奏恐怕也没那么快,这也相应使他们那一代人,更经得住看。他的小稿和草稿并不是当时他想示人的东西,却竟然能让你站在那看很长时间,这就是石鲁的一种能量。我发现直到今天,所有的批评家、美术史家、艺术家,当说到石鲁的时候,都会有种非常大的崇敬感,对于天才的钦佩感。
《收藏·趋势》:在这次展览中,有没有一些很特别、很珍贵或是很有故事的作品?
吴洪亮:有一幅小稿,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丰收的场面里。这幅小稿对应的大作品,石鲁的家属一直都不知道在哪里。结果我们从对外展览集团借出的五件展品里就找到了这张作品。他们家里人都很兴奋——原来在这儿。包括《东渡》,他们家有很多《东渡》的稿子,但其中有一张展品,是一个藏家从海南带过来借给我们展出的,石鲁先生的家属在此之前,也并不清楚还有这件稿子。
通过一个展览的作品汇集,我们会找到很多支撑作品的因和果,就是图稿,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东渡》,那整个一个小区域就只展出了这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包括相关的马的稿子,包括人的背部,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料。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除了造型,就是对于构图的反反复复的推演,甚至我们看到石鲁连他的题跋都不断地推演。构图推演以外,就是色彩,还有他画水的方式。我觉得石鲁的红,是一种黄土高坡的红,或者说有棕色的红,非常有魅力。
在一幅描绘了一个男性背影的展品中,他对于肌肉的表达方式太酷了。我不知道该用西方的思考还是用东方的,那就像中国庙宇中四大金刚一样的背部,当时我看到那一块一块的肌肉,就想到我在平遥双林寺看到的那种状态。另外,石鲁画的人物,看上去像石头的感觉,他为什么画成那样呢?这些问题还要再去研究,很有趣。
这次展览中还呈现了石鲁画荷花的视频,那是中央美院电教室早年拍的,这个视频很重要。石鲁先生深厚,就像打进去的那种笔墨,是怎样画的,那个片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中国画的绘画过程,很多艺术家是不给人看的,而且20世纪那些重要的老先生,他们当年拍的视频非常少。像李可染的积点成线,说起来容易,但那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你看到的画作只是结果,而这些片子就告诉了你,什么叫积点成线。
《收藏·趋势》:此次石鲁先生的展览与以往展览有什么不同?
吴洪亮:“风神兼彩——石鲁先生的创作与写生(1959~1964)”是北京画院美术馆“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览”中的一部分,石鲁先生是该系列展中首位西北地区的美术大家。
此次展览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很重要的人物,“系列展”通过对每一位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延伸到他周边的艺术生态圈及时代关系、上下游传承,进而慢慢地触摸到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
另一方面,此次展览展现了石鲁先生从写生、图稿到作品的整个创作流程,这与以前石鲁先生的全景性或生平性展览有很大区别。在石鲁先生之前,北京画院美术馆也做过吴作人、李可染、董希文等老先生的写生展览。通过对这些受过西方美术教育的巨匠的写生研究,探讨今天写生这件事情是否还重要。
我们选取了从1959年至1964年间他创作的重要作品,比如《转战陕北》,可以看出画作图稿中对于毛主席的背影以及黄土高原的山川,是怎样构思的。再比如他画的《延河饮马》《东渡》等重要作品,甚至是在只有十几公分的图稿上,从一种草图式的、勾勒式的、色彩实验式的状态,直到深入刻画为一件非常完整、近乎于成品的图稿,这是一个艺术家很重要的创作过程。
我们根据这样一个断代的石鲁历史,选取一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像他的笔墨精神,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构图方式,甚至他对一个大的主题性的题材如何进行艺术家的诠释,都会在这个展览里提供。这次展览除了普通观众以外,对于专业人士和艺术家,都十分值得观看。
《收藏·趋势》:在今天我们可以以什么样的新视角来重新解读石鲁先生,仔细阅读这个展览?
吴洪亮:石鲁先生的创作生涯是处在一个翻云覆雨的时代大背景中,他是有两种理想的。
第一,他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去了延安,在经历延安的洗礼之后,他以一个艺术家要肩负服务于大众,对世界要有贡献的心态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作品中,他融入了个人对艺术的态度,把领导的要求,国家的要求融合为他自己的要求,统一起来,进而提升。这样一个过程的建构,石鲁完成的很好。
第二,他有对艺术本体价值的非常个人化的追求。他表现了与他同代人甚至跟历史上完全不同的笔墨语言。石鲁建构了一套完整的、自由的、自己的语言,比如画人物,他几乎把人当石头来画,比如古人讲求中锋用笔,而他几乎全部都是侧锋。以前咱们中国人说中锋用笔,像锥子入沙一样的力度,突出一种沉重感,但石鲁这种侧锋就像一把刀,同样相当有力度。在笔墨趣味中,确实有他完全个人的认知。
还有,在构图方面,也就是中国画讲的章法上,他非常大胆,从小稿就能看出来。他已经打破了一些我们传统意识上的规则,融汇了东方和西方的,甚至还有一些很具现代感的构成因素。
再有,石鲁先生的画真的是方寸之间有大气,这是一个在西北做艺术的人的能量。那么小的作品他会画得那么有厚度,那么有回味,当你细看,他并没有像很多艺术家那样一遍一遍渲染而失去生气 ,他的这些小画会让你注视很久。
石鲁先生那一辈人没有生活在当今这么幸福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他的生活节奏恐怕也没那么快,这也相应使他们那一代人,更经得住看。他的小稿和草稿并不是当时他想示人的东西,却竟然能让你站在那看很长时间,这就是石鲁的一种能量。我发现直到今天,所有的批评家、美术史家、艺术家,当说到石鲁的时候,都会有种非常大的崇敬感,对于天才的钦佩感。
《收藏·趋势》:在这次展览中,有没有一些很特别、很珍贵或是很有故事的作品?
吴洪亮:有一幅小稿,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丰收的场面里。这幅小稿对应的大作品,石鲁的家属一直都不知道在哪里。结果我们从对外展览集团借出的五件展品里就找到了这张作品。他们家里人都很兴奋——原来在这儿。包括《东渡》,他们家有很多《东渡》的稿子,但其中有一张展品,是一个藏家从海南带过来借给我们展出的,石鲁先生的家属在此之前,也并不清楚还有这件稿子。
通过一个展览的作品汇集,我们会找到很多支撑作品的因和果,就是图稿,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东渡》,那整个一个小区域就只展出了这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包括相关的马的稿子,包括人的背部,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料。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除了造型,就是对于构图的反反复复的推演,甚至我们看到石鲁连他的题跋都不断地推演。构图推演以外,就是色彩,还有他画水的方式。我觉得石鲁的红,是一种黄土高坡的红,或者说有棕色的红,非常有魅力。
在一幅描绘了一个男性背影的展品中,他对于肌肉的表达方式太酷了。我不知道该用西方的思考还是用东方的,那就像中国庙宇中四大金刚一样的背部,当时我看到那一块一块的肌肉,就想到我在平遥双林寺看到的那种状态。另外,石鲁画的人物,看上去像石头的感觉,他为什么画成那样呢?这些问题还要再去研究,很有趣。
这次展览中还呈现了石鲁画荷花的视频,那是中央美院电教室早年拍的,这个视频很重要。石鲁先生深厚,就像打进去的那种笔墨,是怎样画的,那个片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中国画的绘画过程,很多艺术家是不给人看的,而且20世纪那些重要的老先生,他们当年拍的视频非常少。像李可染的积点成线,说起来容易,但那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你看到的画作只是结果,而这些片子就告诉了你,什么叫积点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