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很贵,所以免费

来源 :收藏·趋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岁前,你是把青春献给房子,还是梦想?这个讨论,从大洋彼岸到中国,语不尽,意还休。一个地产策划人,坚持在高楼大厦间有一处青年的憩息地,他运用了南京城南的陈砖旧木,一块木头一个钉子,赤手空拳打造了青果这个南京现代青年文艺聚集地,也被很多人看作“青年的城市客厅”。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展示梦想。
  如果不是朋友带路,还真难找到这里:车停在人声嘈杂的自鹭洲公园后,行百步远,穿过灯影闪烁的秦淮河,终于看到“Tingoo青果”的店标。和“雕刻时光”毗邻而居,为传统文化弥漫的夫子庙增加了一抹清新文艺的气息。
  颜色不一,长短各异的木头拼接起一个约2米的大门,门上是一把锈迹斑驳老式的门栓,伸手推门,“僧推月下门”的感觉油然而生。但是无论怎么用劲,大门都纹丝不动。在客人以为这里已经歇业欲放弃时,大门旁的玻璃门嘎然而开,一个留平头短发,戴黑框眼镜的青年迎了出来,狡黠的开心大笑:“木门是永远推不开的,因为它们是一体的,门栓只是一个摆设,这是我们跟大家开的一个玩笑!”
  他是唐宁军,青果的创始人,曾经是南京知名的地产策划人。多年的工作让他开始注意和思考城市与年轻人的关系。高企的房价,正在蚕食和扼杀年轻人的梦想,城市里似乎已经越来越缺少属于年轻人的奋斗和成长空间。
  “我希望在这个城市里创造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可以温暖和激励这个城市中最有梦想的一群人,为这个城市留住未来。”生于陕西,6岁移居南京,唐宁军对南京有着很深的情结,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创造一个专属的空间,让青年人不仅有可以居住的空间,还有可以交友和展示梦想的平台。
  当时,老城南正在拆迁,看到那一个个抽屉被抽出、砸碎,一扇扇木门被劈成木屑,唐宁军特别心痛,因为城南,代表的是老南京,是南京的城市记忆。“那时我就有了收集城南的残砖旧木做一个专属于青年人的空间的想法。”于是便有了青果。
  青果的Logo下,是一面由抽屉门拼接起来的墙。这些抽屉,都是城南拆迁时,从家具上取下来的。这些抽屉,有的是账房先生存钱的,有的是药铺伙计抓药的,有的藏着女人们的胭脂水粉,有的放过女孩的带锁日记……每一个抽屉里都藏着一个故事,
  锁着一个秘密。老城南的底蕴,在这里隐藏得够深。这就是青果,城南记忆的收集器,也是南京青年唐宁军的梦想实验室。
  /不是有句话吗——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去实现。/
  青果开业前夕,在楼梯转角的照片墙上,数百张青果建设过程中的照片,正在等待一句代表精神意义的主语。员工给出的答案是:青果,那些日子那些人。可唐宁军却不满意。他默默地在楼梯上坐了半个小时,看着那些照片,终于掏出了一句来自心底的话:梦想是什么?
  而为了青果这个梦想,唐宁军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倾注了几乎所有的精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前进的艰难,让他途中几经崩溃,又破釜沉舟。为了试验自己到底能不能胜过人性的软弱,他戒了烟。
  这一切道不尽的苍凉与喜悦,都被付诸在建成那天,他一言不发,6个小时内将两麻袋旧钉子中的一部分一个一个锤在了木桌上,拼起了青果的Logo。
  梦想,从来考验的不是你做的梦够不够大,是你够不够量来实现它。青果的存在,就是唐宁军想证明给青年看,只要你有梦想,那就放胆来吧。眼前的唐宁军,自称经此“傻×的7个月”这一役,性格已大变,与人打交道谈生意,再也不装着憋着,凡事都往透亮了去谈,“人越通透,越坦诚,路越顺。”
  他又笑着补充,“不是有句话吗——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去实现。”
  为了强调梦想,唐宁军在二楼,楼梯正对面,设立了一个3平米见方的空间,一面晾着麦子、一面晒着玉米,靠墙脚是一只小小的石滚。斑驳的墙壁上用石灰刷上了几个大字“梦想打谷场”。来这里的人可以尽情在这秋日般温暖的农场里撒欢。而墙壁上正是他的文案:“梦想很贵,所以免费。”
  踩着青色城南旧砖走进“客厅”,靠在长短不一、新旧各异木头拼接起的桌椅上。吧台上,木条纹做成的灯罩把光线分隔成斑马线。餐厅前方的小舞台上,男生弹吉他,女孩唱情歌——他们灿烂的表情,和墙壁上的照片一模一样。那些照片,不是明星留影,也非大家书画。是文艺女在信笔涂鸦,是草根乐队在忘情表演,甚至有老太太气定神闲地剪纸——这些,都是发生在青果的故事,每一个表情,唐宁君都装裱起来,挂在墙上秀。他不想让人把这只当成一家茶厅,他要让这成为城南记忆的延续,青年梦想的展示馆。
  青果茶餐厅给文青提供梦想的展示空间,变成交友平台;让外地游客触摸到重新排列组合的老城南。
  但是这种感受在唐宁军看来,依然有些轻浅。他外出旅行时,最喜欢住家庭旅馆。他认为只有衣食住行都完全融入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同呼吸才能真正感觉这城市的气息。唐宁军开始构建自己的“青果系”。他的第二枚青果,关注的是住宿休闲。
  青果茶餐厅是用老城南的墙砖铺成,桌椅板凳是用老城南的木头铸就。旅馆如此照旧不太现实:“老城南已经没有这么多老砖旧木,自己也没有这么多精力。那就把旅馆搬进老城南吧!”
  于是唐宁军开始在老城南的小巷中物色民宅。民宅不能大,太大了旅馆就会形成自己的小气候,屏蔽老城南的气息,游客们和老城南亲密接触的体验就会打折扣;环境不能太安静,最好是能听到乡音俚语、吆喝叫卖——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就很少了,没关系,慢慢找,做青果茶餐厅的经历让唐宁军有足够的耐心。
  有一天,唐宁军推开一间正要出租的宅院院门,看到了一堵爬满藤草的高墙。“这难道是南京的老城墙?”没错,旁边就是长干门!
  一个睡觉时可以触摸到城墙青砖的房间,一个品茶时可以听到乡音俚语的院落,一个发呆时可以闻到邻家饭香的客厅,这不正是唐宁军梦想中的旅馆?当场唐宁军就租下了这个宅院!用了六个月时间,把这儿改装成了一个一间院子两张床三间房的旅馆。客舍大名“青果里”,乳名“冒昧打扰”。
  “老房子,都有自己的脾气。要尊重它,放下你自以为是的设计劲儿,顺应它的性子来创造。”唐宁军用了很长时间,以外人不理解的方式与老房子对话,最终有了这间客舍。他也同样希望入住的青年朋友,“无论你是文青还是背包客,你闯入这里,你是在体验原汁原味的老城南,但对老城南的居民来说,这却是‘冒昧打扰’,因此每一个入住青果里的旅客,都应该对邻居心怀感激。因为,我们来这里体验市井的同时,可能不经意地就破坏了这里的生活宁静!”
  当然,在青果里也保留着一些属于“青果”特质的东西:旅馆的房间,交给了一个女孩来陈设她的作品,她30岁之后转行,追寻儿时的设计师之梦,于是这里就成为了她的“梦想打谷场”,提供一个房间让她天马行空地点缀,让每个入住这房间的旅客都记住在南京有这样一个勇于让人生清零的女孩;和建设青果茶餐厅一样,唐宁军把建设的青果里的过程全部用相机记录下来,做成了一本精美的相册——《一间客舍的诞生》,每个入住青果里的旅客,翻看这些相片时,都能感觉到,一个外来闯入者,是怎样和老城南融入一体……
其他文献
和邱志杰的对话中,谈到较多的是艺术收藏和双年展等展览体制,因为邱志杰的多重身份,从艺术家到策展人,到艺术批评到艺术教学,每一个前沿的艺术领域中都不乏其身影。而邱志杰却笑说自己不爱当策展人……  ARTY:你好像和上海双年展蛮有渊源的,以前作为艺术家参展,现在又做了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邱志杰:有时候我不当艺术家不做策展人一样可以参加上海双年展专家委员会,因为上海双年展一开始就和我们中国美院很有
期刊
继前两次反响热烈的“江南志异”与“物/语”主题展后,这一次策展人顾铮把焦点放在了“众相”之上。  著名画家张恩利在他名为《无题》的作品中,改变平常正视脸部的角度而换以俯视角度来描绘人物头像,通过特殊的视角来探索人物。叶甫纳则亲自演绎一些家族肖像照片,试图打破不同时代以及性别问的障碍。值得瞩目的还有刘建华的极简主义瓷器,作品中人的脸部五官都是空白,观者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及想象去获取信息。另外邸晋军的
期刊
我们学习西方,却不理解西方,学习传统,也不理解传统,既然不理解历史,也必然不理解当下,更不会理解未来,这才是艺术家真正需要努力的。  刚结束的两会对于文化的讨论显得前所未有的热烈,而参政议政的艺术家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夙愿和期望,其中有久居两会的老将,也有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有意思的是,除了个别资深代表,几乎没有人能就如何成就艺术,如何成就文化本身,提出合理的意见。  艺术市场的制度的完善,是这
期刊
Klapsons由意大利设计师WilliamSawaya操刀,这位出生于黎巴嫩的天才设计师,利  用自己对家居设计的独到见解,打破常规酒店的束缚,历时3年,将Klapsons从图纸变  为现实。酒店强调功能性、永恒性和创新性三大设计理念,与城市动感百变的特色相  呼应,从空间的互动、桌椅的高度、灯光的控制到其他细节设计无不经过反复推敲。  Klapsons的色  值得一提的是Klapsons的大堂
期刊
不像米兰设计周那样大名鼎鼎,不如香港设计营商周那样惠及两岸,也没有北京设计三年展那样本土亲民,  在设计这个全球一体化的领域中,总存在一些或年轻或古老的展会,静静地伫立于世界某个角落,将美丽与实用撒进人们的生活。  也许对很多人而言,这些“非著名”设计周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但谁又能否认,在信息交互如此迅捷的今天,它们的光芒迟早会被人们发觉?  今年的迪拜设计周于2013年3月19日至21日
期刊
宋代诗人苏轼在一首名为《于潜僧绿筠轩》的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居士嗜好口腹之欲早已尽人皆知,而他对“居中竹”的偏爱居然能胜过盘中餐,实在让人绝倒。  其实,中国人对幽幽绿竹的情愫古已有之,《诗经》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将“绿竹”与“君子”比兴,其味隽永,婉转悠长。而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子猷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
期刊
9月亚洲艺术周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  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于2012年9月11日至14日举行,届时将推出一系列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地的艺术珍品。9月13日及14日举行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将推出500多件来自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瓷器、玉器、青铜器、雕塑、家具及书画。此次拍卖的亮点是一件巧夺天工的清乾隆碧玉雕笔筒(估价:500,000~800,000美元),其通景竹溪六
期刊
廖继春《野柳丰姿》亮相香港苏富比秋拍  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2012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0月7日假座香港会议及展览中心举行。逾150件品相超卓的精选作品拍卖总估价逾1.4亿港元。在众多精品当中,许多均来源珍罕、出自欧美与亚洲重要收藏家之手,在过去鲜有在市场曝光,包括廖继春传世最大尺幅之作《野柳丰姿》、常玉富郁盎然的花卉杰作《聚瑞盈香》、朱德群光彩生辉、霜霰漫天的《雪之万象》,以及赵无极、吴冠中
期刊
秋拍惊现元代朱玉《揭钵图》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名作,元代大画家朱玉的《揭钵图卷》将登场今秋北京盈时拍卖。众所周知,以杰出的佛教题材绘画而青史留名的元代大画家朱玉其最著名作品即是《揭钵图卷》。史籍中明确记载,朱玉《揭钵图卷》真迹存世仅有两本。  朱玉《揭钵图卷》一本早年流落海外由美国私人收藏家珍藏,即“美本”,另一本为我国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即“浙本”。《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中记录了
期刊
“传统的未来”之所以有如此分量,是因为今日重提传统,似乎是一个离我们远去的东西。中国5000年的文化,有时还敌不过一台5000元的智能手机。  在余杭这个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共生文化,是当地千年发展最自然的法则。张雷和他的设计品牌“品物流形”所表现的即是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共生,本土设计师与西方设计师的共生。  在余杭,张雷与他的跨国设计团队花费数年的时间走访了以余杭为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