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木村秋事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主任拌种子

秋事


  卡斯木,
  一个隐秘的村庄;
  卡斯木,
  一场秋天的盛宴。

27日:果实落地的声音


  在卡斯木村的小巷里,我问一位站在桃树下的老者路怎么走?淅淅沥沥的秋雨中,两颗毛桃“吧嗒”一声掉在老人身上,老人浑然不觉。落到地上的毛桃被他身后信步踱来的黄牛一口吃掉。
  他怔怔地面对突然出现的我,问我要去哪里?环顾四周,我只能嗫嚅:去,茶馆。他用手指了指前方茶馆的位置。
  村里的茶馆是一个凹字形的彩钢棚。
工布老人
进入林芝地界

  炉火灭了。茶馆里的小姑娘用川产的醇蜡作为助燃剂生火,旁边的人呆看着帮不上什么忙。门外的一个老大哥一边抽烟一边悄声跟我说话,意思是在生活技能上现在的年轻一辈是退化了,他用一种有点自得的表情说:“当年,我们在阴暗潮湿的森林里可以用湿木材点起熊熊大火,否则是不能称自己为合格猎民的。”
  切了一块城里买来的西瓜给大家分,小孩们看着大人的脸色,面无表情。老人们则大方地接过去吃。
  村里的这家茶馆是由一位大学即将毕业的女孩在看管,她的母亲偶尔来帮帮忙,茶客多是穿着传统工布服装的老年妇女。一台手机里循环往复地播放一首嗓音沙哑的工布民歌,歌词里反复出现“到我出生的地方去,到我出生的地方去……”旋律古朴、自由。
  一个围着宽大披肩的男人突然走进来,屋内的光线为之一暗。他长着一副长年钻森林的人特有的精瘦的身材。目光迷离、面无表情地坐下来,马上有人殷勤地搭话,问他可来一瓶啤酒?他淡淡地拒绝。请他吃面,他说“不沾荤”。只是突然转头问我:“转山吗?”我说还没有想好。他似乎是自言自语:“我今年转了100圈了。”并主动向我提议:可以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我后天转山,我自己没有电话,我到时候用别人的手机喊你一起走。我问他山上怎么住人。他说有朝佛旅馆。我问住宿费多少钱?他说不会收他钱,但是可能会收我的钱,也许15元,也许20元。
  漫长的秋天里,老年人会花大把时间在茶馆里聊家长里短、时政国事。有时候又突然一言不发。
  街上静得出奇。几乎每家紧闭着的大铁门上都掛着绿色的“平安户”和蓝色的“养犬户”金属牌。
  我决定走一段转山路,探探道。见村道上有一座古老的夯土墙房,已废弃不用,边上停着一辆转山客运送行李的架子车,草丛中斜立着暖水瓶。人却不知去了哪里。
  出村的每条陌巷里枝杈丛生,各种声响窸窸窣窣,让你不敢贸然行动。不时有从哪个拐角冒出的牦牛、黄牛和马迎面出现,令人猝不及防,青冈树木堆砌的柴垛和刺柴栅栏后面传出猪的哼哼声和不知什么鸟儿的鸣叫。感觉动物对人的亲近到了不设防的程度,一头不到一岁的小花牛犊隔着草场上的铁丝网伸出湿漉漉的嘴唇找我要吃的,憨态可掬的形象摄入我的镜头。
  不知走了多久,跟在我身后的老牛熟门熟路地角顶一户院落的大门,院里的狗随之叫起来,一个阿佳(大姐)开门看了看,又闪回门内。
  几个转山的丁青青年走到“丁青甘岩乡商店”门口的台球桌前熟稔地拿起杆子就打,说店主人是他们的老乡。
  不远的村东口还有一家“丁青尺牍商铺”,一行藏文招牌小字儿颇见功力。尺牍是很古老的地名了,也是苯教徒众多的地方。
  也有几个转山的小伙子在这里停了下来稍事休整。我正好有时间跟他们闲聊几句,顺便观察他们那些特制的转山行头。
  所谓“转山行头”,有的东西是你想象不到的,如应该是汽车轮胎内胆作成的护膝(上部用一根绳子挂到裤腰带上以防下坠),在“场”里有人专门制售,价60,供磕头转山者专用,这位昌都洛隆县来的小伙子说磕头转山一圈一般要用13天时间。他把护膝取下来休息了会儿,只见沾满尘土的晒干的裤子上只有膝盖部位被捂得湿漉漉的,也是遭罪。还有一种经过加工的防尘面罩,10元钱,加上帆布围腰,装备的总价在百元以上。
  早上在茶馆里认识的格格阿姨也走过来加入聊天,今年60岁的她说自己的奶奶也是从四川巴塘过来的转山客,“小时候朝佛,在这边遇到我爷爷”,转山结束后留在当地落脚。
  她说过去此地地多人少,只有五六户人家。来自琼波、色扎、比如等地筋疲力竭的转山人一看此地很好,便不断有人留下来。久而久之,发展到如今有50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她告诉我们说:“转山人的虔诚和毅力是令人吃惊的,我所知道的最多的转山数字是一个人大概用11 年时间转了1360多圈,他是个中年僧人。我们这里的村民就是以移民户居多,比如县来的最多,然后是丁青的,你在路上看到的丁青甘岩乡商店女主人就是丁青人,我几乎是看着她长大的,那时候她每年春天回丁青老家采挖虫草,虫草一出手就立即回到这边不停地转山,最后遇到这边的一个男青年结婚成家盖了那间房子。来到这边的转山大户还有一个是聂荣人。但是总的来说,挖虫草得来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聂荣基本没有虫草,聂荣人来钱全靠自家养的牛羊和田地里的收成,但是他们的钱反而比挖虫草的经花,这是懂得珍惜的缘故。过去来这里转山,如果你是聂荣人,先要从聂荣找车到那曲,从那曲找车到拉萨,从拉萨找车到林芝,再从林芝找车到苯日山,好恼火。但是现在一是公路修得好,二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汽车,来转山就方便多了。”   从转山道回来,躺在床上,我忽然听到后院方向某个地方传来有人用铡草机切割秋草的声音,想着秋天里收获高草的场景是无论如何值得拍下来的,但是手机刚充电只有几格电量,一方面是希望别人的割草工作晚点结束,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手机早点充够电,迷迷糊糊中,人已沉沉进入梦乡。
村主人家的客

28日:村主任家的贝壳包


  卡斯木的“驻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村主任安排我住到她家一直空着的二楼客厅里。
  上楼一看,屋内的陈设让从小生在牧区帐篷里的我大开眼界,首先是客厅里的藏式狗蹄木桌竟然是从中间开口,整个从立柱里面穿过去的,把立柱包围在一个天衣无缝的四边形藏桌中央,原来这个叫“廓尔角”,只有像卡斯木这样的林区村庄才会有这样轻奢的讲究,其次是挂在立柱上的工布弯刀,家里的老人解释说因为部分工布人过去以狩猎为生,立柱是猎神聚魂的地方,刀枪挂在立柱上一是为了迎战神、祭战神;二是为了树己威、立自信;三是为了辟邪、退敌。
  在村主任家的墙壁上还挂着一种小牛皮制成的贝壳包。家里的老人说这种叫作“排杂玛库”的东西是从放牛袋演变过来的。过去人们在山上放牛,需要把牛唤回家挤牛奶时,牧人会背上这种袋子上山,里面装着牛喜欢舔舐的麸皮、糌粑和盐巴的混合物。牧人在山下一边用手“恰恰恰”地拍打袋子,一边在嘴里喊“秀,秀,秀(来来来)!”奶牛便会自己跑下来,尝一小把主人手心里的美味,再让主人放心地挤奶。我问老人会不会有喊错奶牛的时候?老人说不会,牛比人还聪明,知道自家“盐面”的滋味,就像一百个母亲打出的酥油茶味道各个不同,奶牛也是不会搞错自家主人味道的。
氆氌坊陈设

  村主任桑吉措姆,这个微胖的邻家大姐,面带微笑,端上来热腾腾的酥油茶,让人感觉是自家亲人。谈起村庄的发展思路,她目光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59 岁的桑吉措姆是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卡斯木村村主任及妇女致富“领头人”。
  2016年,在桑吉措姆的带领下,村里向巴宜区扶贫办争取了29万余元扶贫资金,村民自筹5万元,建设了卡斯木村氆氇加工坊,生产“美氆”牌系列产品。
  为了提高纺织技能技术,吸收更多的妇女加入进来,每年桑吉措姆都会从各种渠道特别是巴宜区妇联等,争取资金对妇女进行编织氆氇的技术培训。从起步时的16 名妇女参加,到现在已经增加到26名妇女,其中还包括2 户精准扶贫户。她拍着自己身上的“秋巴”说:“我们自己从小就是穿着这种自己生产的优质氆氇毛料服长大的,所以我当时创办企业的初衷是实在不想让这么好的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因为当时村中只有3 个妇女还会编织氆氇。”原来,桑吉措姆由此感到时间的紧迫。
  氆氇加工坊建成之初,桑吉措姆就制定了严格的上下班制度。每天上班签到,工资一季度一结,从起初的每名妇女每天可纺织5米,至现如今每天可纺织10至15米。她们主要制作藏族服饰、藏式围巾披肩、藏式沙发套、汽车坐垫、藏式挎包、藏式桌布的原材料等产品。桑吉措姆告诉我:本来,西藏自治区的妇联部门很看好她的创业项目,有意向她们提供更加正规的创业培训,但是根据相关要求最少需要30人参加,培训时间也不得短于45天,这在小小的卡斯木村却是困难重重,这算是桑吉措姆目前最甜蜜的烦恼了。
  桑吉措姆大姐的孩子们都在外地生活学习,家里大人都围着桑吉措姆小弟弟的孩子转。这个小可怜,今天生病了,哭个不停。好在明天他父母要去巴宜区,会带他看医生。他的父母是接到妈妈娘家的电话,去参加亲戚孩子考上大学的庆祝活动。他母亲在院子里摘了一天李子说是带给娘家的土特产。而桑吉措姆带给他们的伴手礼当然是自己家织的一卷优质氆氇,估计没有比这更受欢迎的厚礼了。
秋播

29日:观赏桃花的打卡地


  关于工布地区的宗教生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我听过村民达瓦多吉讲工布王皈依宗教的故事,他说:古工布的祖先阿杰杰布是魔鬼的化身,不信神佛,因此古工布人没有宗教信仰。后藏发生战事,士兵集结拉萨,拉萨人惊奇阿杰杰布竟然不信神。大大咧咧的阿杰杰布说:呀呀,那我就试探一下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的威力。其实他是半信半疑,也下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内心里想万一我没死我就真信佛。他把自己的一双鞋子放到了佛祖的手掌里,说我从战场回来如果鞋子还在,我就信佛,如果不在,我还是不会信的。一个拉萨的老奶奶朝佛时见此情形,惊呼啊滋滋,佛祖掌上放鞋子,罪过罪过,欲扔掉鞋子。佛祖突然开口说:工布的阿杰杰布发了大誓愿,要让工布人皈依,此鞋不能扔啊。此事在拉萨造成轰动效应。战场回来的阿杰杰布看到鞋子还在。从此,目空一切的工布人算是有了信仰系统。
放生羊吃毛桃
  我决定上2公里外的几日寺拍一张卡斯木村全景图。
  在寺院里,再次感到这个世界的渺小——却见拉萨名歌手格桑曲珍的亲弟弟格桑坚赞是寺里的僧人,他给我们讲解工布地区的山水文化。下山后我几次在其他村里看到格桑坚赞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出来闪去,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他说寺院南面的坡地正是春天里游客看桃花最好的地方。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群调皮的山羊和满山满坡滚落的毛桃。吧嗒、吧嗒、吧嗒,细雨中的树林里到处都是毛桃掉落地上的声音。而山羊却对满山满坡的毛桃挑肥拣瘦。
  所谓挑肥拣瘦是指山羊很少看得上“品相”差点或已经脏污的桃子,它们煞有介事地偏着头,竖着耳朵倾听,听到掉下一颗毛桃,奔着声音而去吃新鲜的。吃的时候龇牙咧嘴,表情夸张,不时甩甩弹弹,把毛桃上的泥沙露珠抖干净,然后才去咬,吃完后扬长而去,上坡继续咀嚼树叶,品尝山涧水。吃饱喝足,开始追逐、顶角,消化腹中美食。
几日寺

  问寺中僧人,说这些都是得到免死金牌的放生羊。作为放生羊的标志是它们那狂放不笃的性格和那一身蓬松的无人打理的毛发,像穿了斗篷一样,当它们站着发呆不动看你的时候,毛丛中露出两只前腿的造型竟有点像南极的企鹅,呆头呆脑,又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 我看到这边的地质是一种极其厚实的黄土层,可以说种什么长什么。
  据说每年的3、4月,巨大的野桃林带使林芝地区的春天格外妖娆壮丽,雪山冰川下高大的野桃花与当地独特的地理人文完美结合,让您能够感受到质朴的民风、空灵纯净的世外桃源。林芝市赏花最好的选择是林芝县、波密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朗县5处,其中,嘎拉村、达则村、卡斯木村最为著名。线路是从巴宜区出发到嘎拉村—卡斯木村—达则村,返回路线由达则村经尼池村—嘎拉村—巴宜区。其中嘎拉村318国道沿线,卡斯木村东南方向距318国道2公里左右,达则村5公里左右。最佳赏花期为3月15日至4月10日。尤其是卡斯木村,距离林芝镇仅2.6公里,坐落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因为地处高处,花期比沟里晚十来天,有其独特的优势。
  卡斯木村内有很多的田地,一月到三四月,到处开满了红白两色的桃花,并且去村子的交通相对而言不是很“醒目”,也就少了游客的打扰,山谷里开满了桃花,仿佛一团团粉白色的云雾,山坡上可以俯视整个村落和远处干活的藏族农民,阡陌交错,十分恬静。
卡斯木村全景

  可以说几日寺下的山坡的确是游客观赏桃花最好的地方。
  晚上来村长家串门的格格大姐也说,从几日寺看去,卡斯木村就像是躺在大山的手掌心里,安逸极了,让人百看不厌。
  我听村主任桑吉措姆也抱怨部分村民以前因为种地需要砍掉了不少长在田里的桃树,否则,卡斯木村的春天会比现在还美,但是现在村里已经很重视这项工作,每天轮流安排两位村民作为护林值班,见有火灾隐患和毁树行为会及时制止。
  我又从几日寺下来,往东北方向步行2公里,到了康扎村,当地人称其为“场”,曾经是伐木场旧址,如今,“场”的员工宿舍被开辟为廉价出租房,租给转山客,每间每月收150元,套间,条件还不错,住着好几户色扎牧人。一个叫香秀的丁青青年执意请我搭车,他夏天回家挖虫草,秋冬季回“场”做生意。他说搬到这里唯一的原因是孩子上学方便,如今的孩子如果不好好上学,“像我们一样”,他做了一个手势:只能吃自己的手指头。在一间装修艳丽的茶馆里整理资料,又被一个丁青小伙子叫住,不过这次是做生意,他“要求”我租他的摩托车,把我从“场”送到下一个村庄。
  为了拍照方便,我还是决定选择徒步,跟随转山者经过垭口上一座废弃的老屋往回走。 走到村边,看到一座面积巨大的草料堆场。偷偷进来的牛怎么吃都吃不完。但是一到晚上草料场的大门就被锁上了,估计是为了消防需要。

30日:卡斯木村“秋事”


  早上聞着村主任家满院子的李子味道醒来。
  喝口茶,去村民们称之为“野猪林”的坡地里拍摄秋播。
  此时的卡斯木人才真是“秋天里播种,夏天里收获”。
  因为这里气候特别好,90岁的老奶奶耳聪目明。我这几天的困惑是经常把人家的爸爸问成“你大哥叫什么名字?”我在农田里也遇到这种事情。我向翻土的青年打听他边上看起来大不了他几岁的同伴“你大哥多少岁了?”他笑着说他是我爸爸。
草料场

  这位青年的爸爸告诉我说冬小麦和春小麦很相似,但冬小麦比春小麦耐寒,而且成长速度很慢,每年9—10月时播种,大多分布在北方每亩收获200~450斤。
  在冬小麦秋播前后,也就是每逢藏历马年8月10日,林芝县卡斯木、达则等村的群众和前来朝拜的信教群众在卡斯木村举行宗教活动,内容包括祭神、跳神、跳民间“博”舞、牦牛舞等,主要是为了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
  村里的“万事通”达瓦桑杰大哥给我讲了很多秋天里的故事和谚语,一句叫“端咖册都,拜喀玛茹”,如果我没有听错他的工布方言,意思是说人一旦进入秋季的村庄,千万不要做闭嘴的青蛙。大哥解释说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平时栖息在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生活习性是秋末天气变冷时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等于进入秋末青蛙就不能鼓噪了,闭嘴了,冬眠了,也就等同于偷懒去了。所以,进入秋天,我们要动起来,吼起来,燥起来,该种地的种地,该割草的割草,该砍柴的砍柴(而不能学秋天里的青蛙),来年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大哥补充说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如果因为你偷懒耍滑,错过了金贵的农时,就会像秋天里的青蛙一样,虽然大自然的收获季节到了,但是你只能酸溜溜地闭嘴装睡,享受不到这甜美的果实。
  兴致勃勃的桑杰大哥還说了一句工布谚语:夏天管好铁(易锈),冬天管好陶(易碎),一年四季管好嘴。但倾听佳言是很好的品德。大哥的右耳上戴一颗碧绿的松石镶金耳饰,很是吸引人,跟他说的谚语倒也贴切。
  我说真的,大哥你口才很好呀,他又用一句当地谚语回答:啊,就那么回事,仅仅是“前额头可以见人,后腿窝不给狗咬”而已,透着一股老农的豪迈和自信。
  桑杰大哥的家在村中经幡阵边上,旁边是一个小小的“拉康”,大哥说这里供着本村的土地神,具体说供奉着本地人依赖的“结拉”——出生神和外来户和外地媳妇、女婿们崇信的“域拉”守护神,各取所需。
  92岁的次吉老人便是村中外来户的代表人物。
  村里茶馆的老板是次吉的女婿,所以每天早晨次吉都会出现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摇着转经筒跟老姐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一边看大学生孙女招呼客人。
  次吉对自己年轻时的日子从不怀念,也不愿意提起,如果不是再三地劝说,她可能会永不提起。下面关于她的故事,她的儿孙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次吉的老家在古称纳雪的那曲东部比如某地,很小时她就独自一人放羊。她说自己在18 岁以前就没穿过鞋子,光着脚在风雪雨水中行走,以此是造成了她今天行走不便,一到雨雪天脚就痛得要命的病根。次吉的父母生了三个孩子,她是老二,三兄妹那时候都分别替大户放羊。在次吉16 岁时,大户要求她去了更远的草场放羊,次吉哪里知道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去。
  1951年,那曲比如县成了重灾区,次吉遇到了一帮土匪,一句也没多说就将次吉和羊群一起带走。这帮土匪走得很慢,一路上除了抢劫就是睡觉,而被抢来的百姓便成了他们的用人,干活稍慢些就非打即骂还不给吃饱。晚上只能和牲畜一同睡觉。次吉也不知跟这帮土匪走了多少时日,在走到山南地界时集聚了大量的土匪,被解放军击溃了。而那时次吉正生着病,眼看就不行了。所以土匪便扔下她不管各自逃命。
卡斯木村

  冲上来的解放军见次吉病重,便将她送到部队的医院治疗,病好后由于她也说不清自己家的具体地址,就只好将她托与当地政府。政府便将她和一批同样不知家乡地址的解救人员安置在当地,和当地群众一样地分配了土地和住所。安定下来后经人介绍便和当地的一位村民结婚生子。从此次吉一家人便在此定居,如今已四世同堂。
  可以说接近百岁的次吉几乎是村里年纪最大的人了,她一直笑说自己岁数大了耳不聪目不明,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但是一旦觉察到镜头对着她马上掉过头去,她可机警着呢。
  9月30日,是我在卡斯木采访的最后一天。
  看到村主任在院里摘果子;在家里拌种子。
  主任说:明天10月1日国庆节,开始秋播。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随播种期推迟小麦产量会逐渐降低。试验研究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播种期每推迟一天,小麦亩产下降5公斤以上,最多可达10公斤。因此,一定要提倡适期播种。
  来串门的格格说种冬小麦水必须要跟上,否则地下的种子容易干死, 造成越冬困难。“村里的土地太好了,种什么长什么,青稞、冬小麦、玉米、土豆、荞麦,更不要说各种水果。现在很多农田活儿实现了机械化,我们当年可苦了,为了不让牛闯入田间吃青苗,我们组织妇女上山砍柴筑篱笆,这种山里的刺柴很扎人,我们在双臂上套一种皮制的袖套才敢靠近劳作,现在多方便,拉一节铁丝网就完结了。就等着明年有一个好收成了。”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13—19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刚果(金)争取重建与民主人民党总书记、国民议会议长埃瓦里斯特博夏卜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博夏卜在北京接受了中方记者的联合采访。    畅谈国家重建的希望    “刚果(金)位于非洲中部,面积相当于四个法国,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刚果(金)原来是比利时殖民地,直到1960年才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独立后,多年的战乱导致了刚果(金)经济停滞
他是摄影圈内为人称道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是越野圈里的“独行侠”,国内首次单车无后援成功穿越羌塘、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在青海三江源成功拍摄到野生雪豹猎袭场景。他的冒险旅程被CCTV-9活力中国极致玩家摄制组跟踪拍摄,并发行同名纪录片《关山飞渡---单车穿越无人区》。经过数次藏区历险,他拍摄的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野生动物,藏地独具魅力的人文、宗教、自然景观成为了他新的摄影追求!  评论家刘树勇老师曾发表了
当前美国经济呈现诸多好转企稳迹象,美国政府高层官员也轮番表态,认为经济复苏指日可待。但美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仍不稳固,还面临就业市场依旧严峻、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居民消费疲弱不振、金融业隐患犹存等不稳定因素。美国民众刚刚挺过了一场金融系统面临整体崩溃的危机,现在面对的可能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无就业”复苏。    美国经济呈现诸多趋稳信号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经济增长数字显示,美国GDP在2009年第一
新一届八国峰会(G8)2008年7月7日至9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举行,国际社会各界和媒体对本届峰会的关注超过以往,各媒体以多个视角对峰会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和评论。本届年会有四个值得关注的看点:一是参加会议的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众多是历届年会所没有的,应邀与八国集团对话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五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七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另有韩国、印尼、澳大利亚三个特邀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
“昆仑山和唐吉拉山之间的荒漠地带,几乎没有产生文明的可能。由于几个世纪的干旱,这里云集着无数干涸的湖泊,星罗棋布地形成了一个多湖的盆地。这是亚洲特有的一种盆地,没有通向海洋的出口,近似于波斯、阿富汗和新疆以及内蒙同类的盆地。”  ——柳陞祺,《西藏与西藏人》,1953,斯坦福大学  柳陞祺先生在上世纪中叶的描述,已经被半个世纪以来不绝如缕的考古发现质疑,但是在那个年代之前,却涵括了人类关于柴达木盆
2007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通过了一项谴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决议。在这之前,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于6月26日,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谴责日本强征“慰安妇”的121号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以清楚、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  谁都知道,美国是日本最亲密的盟友,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过去一直是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次
今年7月15-1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了第32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这是俄罗斯首次担任G8集团的主席国主办的首脑峰会,峰会对俄罗斯而言,可以说是普京总统对外展示俄罗斯近年来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成果、对内增强国民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大好时机,更是展示其大国外交的最直接的平台。从G8峰会我们不难看出近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一些新动向。    能源成为俄罗斯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的八国首脑会
嘎玛嘎赤画派是西藏传统绘画的三大画派之一,其产生与一位叫南卡扎西的噶玛噶举派高僧有着直接的关联。据说南卡扎西曾派勉唐派画师学习绘画,后参照印度的“利玛”以及汉地的“斯唐”而开创了“嘎玛嘎赤”画派。“利玛”主要是指古代的合金造像。汉地的“斯唐”,则是指大明永乐皇帝赠送给第五世噶玛巴·德银协巴的《如来大宝法王超渡明太祖宝卷》的纸质绘画长卷。  嘎玛嘎举的许多噶玛巴和高僧都曾亲自参与过绘画的创作,并且长
梗舞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村落|隋怀,背依青山,百乌云集,烟雨人家。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巴松湖头的措高,很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游湖、赏桃花,我却更欣赏这一带独具特色的梗舞。当地人认为表演梗舞的时候,“梗”——神的使者,就会出现,赐福庇佑着这里的人。  走进措高村,谈起梗舞,现年50多岁的村民多吉伦珠介绍说:  “梗舞是藏东南独具特色的一种跳神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内容大多为祈
阿里古格王朝遗址。摄影 / 陈云遥  普兰地处喜马拉雅山西段,冈底斯山南部,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还是阿里境内象泉河、孔雀河、马泉河和狮泉河四条著名河流的源头所在地。  普兰境内雪山耸立,河流纵横,湖泊壮丽,物产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普兰都是各种先进文明的吸收和交流地。作为普兰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普兰历史遗址,承载了历史的重要事件,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县城附近的五個村一个社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