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理论上讲,它对第一势力行为主义与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做了深刻的批判,并在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从实践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贡献。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他在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自主选择的自认为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知识经验为内容,以“自我——主动学”为特征,这种学习过程不但包括认知过程,而且包括情意过程,还涉及学习者个性的发展。他在《自由学习》中专门探讨学习问题,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特色独具,对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笔者主要介绍以人为中心理论的 特点,并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当事人有能力自己发现价值。
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①相信人本质上是好的,有“善根”;②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③相信人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④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是他的真正的现实。他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为什么痛苦悲伤,这一切都只有进入他的现象世界才能理解。所以,以人为中心疗法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标准来衡量、评估当事人。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当事人有能力自己发现价值,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潜在的个人资源来获得价值,解决自己的问题。
2、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在咨询会场中,会谈的主题和方向应交给来访者掌握,由来访者选择。咨询者信任来访者,有能力主导治疗进程,并且相信,没有咨询者的指导性的干预,来访者能够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3、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看来,咨询者在会谈中能做的最好工作是创造一种气氛,一种能够让来访者(也包括咨询者自己)不感到有威胁和限制,能够自由地感受情感、探索自我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是建立、发展和维系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咨访双方应该做脱去了角色面具的朋友,像一对结伴到个人内心世界进行“探险”的伙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实现趋向。
罗杰斯假定人身上有一种最基本的、统御人的生命活动的驱动力量。他把它称作“实现趋向”。在罗杰斯的心目中,这是一切有机体的共有属性,实现趋向包括两个方面:①生物学方面,指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②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这种实现趋向予人强大的生存动力,顽强地追求发展。
2、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人性规定了价值有助自我实现者为有价值,阻抑自我实现者为无价值或否定性价值;人性知道价值(通过机体估价过程);人性的个人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一致的,应该信任人性。既然如此,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性的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其潜在的生命机能。
3、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体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之中。这个主观的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如何观察,观察到什么,有什么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每个人的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师生自我实现。
如果学校教育单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标,那么学校很容易采取一些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这种教育目标下,成功的学习者只能是少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始终坚信: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作为教育对象的每一个学生,都具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因此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上,也不能将分数和越来越多地获取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是要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基础素质,使每个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经济建设中各种层次的成功者。教育最终目标应该是学生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
2、选择教学内容,实现有意义学习。
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个人意义的有关问题。罗杰斯认为,意义不是内在于课堂之中的,而是个人 赋予其上的。知识对学生是否有意义,是知识能否保持的决定因素。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不仅强调智力的发展,而且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它们纳入社会课题、个人课题,与社会实际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联。同时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意性、生活性经验。加强实践,学以致用,结合所学应用文知识进行实践锻炼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好方式。比如在实习结束后,让学生写“我是如何完成毕业实习的”,“我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又如针对校园某些现象(上网、高消费、人际沟通差、近视等)进行反思,写出调查报告。
3、营造和谐氛围,激励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只注重治疗关系。他曾说:“当一个为许多困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除了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外,他特别强调三点:即共感、真诚一致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所谓真诚一致是指,治疗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来访者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度,这样才能使来访者消除关系上的障碍,这是促使其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感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感情,做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氛围熏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灵活的对策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安定与自由。通过探究、设疑,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和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并且自我诱导创新。
以移情的方式理解学生。要学会移情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观察其内心世界与思考方式,各教学环节都在诚恳、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
以赏识的态度保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洞察事物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尽管带着主观臆测,有些甚至是虚假、错误的,也应给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从而激活其灵感,激励自我实现。
4、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罗杰斯反复强调,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会对学生发挥深刻地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学生对教学活动直接、主动的参与。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只是为其直接参与教学提供可能,要想使学生参与成为现实,还需要来自教师方面的支持。例如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去直接面临学习,安排一些短期课程,让他们体验到第一线农民、教师、职员所面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畅所欲言,以语言互动为前提;要充分尊重学生,以情感互动为重点;要巧创激趣情境,以“激发兴趣“为中心。激趣,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引趣,巧妙创设学习障碍;综合运用多媒体,激发多元智能;引进竞争机制,巩固学习兴趣。
5、改革教学评价,鼓励师生创新。
罗杰斯指出,当学生以自我为批判的主要依据,而把他人的评价置于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应将中小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在教学评价中,罗杰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要考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必须改变传统评价中过于重视教师授课技巧的倾向,应该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加关注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更加关注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对师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教学评价也不能求全责备,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教学效果好,就应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学评价首先应该是一种成功的激励评价。它能激励师生共同成长,激励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师生自我实现。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当事人有能力自己发现价值。
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①相信人本质上是好的,有“善根”;②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③相信人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④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是他的真正的现实。他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为什么痛苦悲伤,这一切都只有进入他的现象世界才能理解。所以,以人为中心疗法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标准来衡量、评估当事人。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当事人有能力自己发现价值,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潜在的个人资源来获得价值,解决自己的问题。
2、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在咨询会场中,会谈的主题和方向应交给来访者掌握,由来访者选择。咨询者信任来访者,有能力主导治疗进程,并且相信,没有咨询者的指导性的干预,来访者能够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3、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看来,咨询者在会谈中能做的最好工作是创造一种气氛,一种能够让来访者(也包括咨询者自己)不感到有威胁和限制,能够自由地感受情感、探索自我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条件是建立、发展和维系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咨访双方应该做脱去了角色面具的朋友,像一对结伴到个人内心世界进行“探险”的伙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实现趋向。
罗杰斯假定人身上有一种最基本的、统御人的生命活动的驱动力量。他把它称作“实现趋向”。在罗杰斯的心目中,这是一切有机体的共有属性,实现趋向包括两个方面:①生物学方面,指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②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这种实现趋向予人强大的生存动力,顽强地追求发展。
2、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人性规定了价值有助自我实现者为有价值,阻抑自我实现者为无价值或否定性价值;人性知道价值(通过机体估价过程);人性的个人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一致的,应该信任人性。既然如此,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性的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其潜在的生命机能。
3、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体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之中。这个主观的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如何观察,观察到什么,有什么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每个人的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师生自我实现。
如果学校教育单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标,那么学校很容易采取一些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这种教育目标下,成功的学习者只能是少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始终坚信: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作为教育对象的每一个学生,都具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因此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上,也不能将分数和越来越多地获取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是要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基础素质,使每个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经济建设中各种层次的成功者。教育最终目标应该是学生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
2、选择教学内容,实现有意义学习。
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个人意义的有关问题。罗杰斯认为,意义不是内在于课堂之中的,而是个人 赋予其上的。知识对学生是否有意义,是知识能否保持的决定因素。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不仅强调智力的发展,而且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它们纳入社会课题、个人课题,与社会实际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联。同时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意性、生活性经验。加强实践,学以致用,结合所学应用文知识进行实践锻炼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好方式。比如在实习结束后,让学生写“我是如何完成毕业实习的”,“我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又如针对校园某些现象(上网、高消费、人际沟通差、近视等)进行反思,写出调查报告。
3、营造和谐氛围,激励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只注重治疗关系。他曾说:“当一个为许多困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除了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外,他特别强调三点:即共感、真诚一致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所谓真诚一致是指,治疗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来访者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度,这样才能使来访者消除关系上的障碍,这是促使其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感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感情,做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氛围熏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灵活的对策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安定与自由。通过探究、设疑,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和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并且自我诱导创新。
以移情的方式理解学生。要学会移情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观察其内心世界与思考方式,各教学环节都在诚恳、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
以赏识的态度保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洞察事物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尽管带着主观臆测,有些甚至是虚假、错误的,也应给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从而激活其灵感,激励自我实现。
4、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罗杰斯反复强调,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会对学生发挥深刻地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学生对教学活动直接、主动的参与。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只是为其直接参与教学提供可能,要想使学生参与成为现实,还需要来自教师方面的支持。例如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去直接面临学习,安排一些短期课程,让他们体验到第一线农民、教师、职员所面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畅所欲言,以语言互动为前提;要充分尊重学生,以情感互动为重点;要巧创激趣情境,以“激发兴趣“为中心。激趣,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引趣,巧妙创设学习障碍;综合运用多媒体,激发多元智能;引进竞争机制,巩固学习兴趣。
5、改革教学评价,鼓励师生创新。
罗杰斯指出,当学生以自我为批判的主要依据,而把他人的评价置于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应将中小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在教学评价中,罗杰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要考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必须改变传统评价中过于重视教师授课技巧的倾向,应该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加关注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更加关注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对师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教学评价也不能求全责备,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教学效果好,就应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学评价首先应该是一种成功的激励评价。它能激励师生共同成长,激励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师生自我实现。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