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与视知觉》是阿恩海姆的重要著作之一,它的目的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它所涉及的心理学试验和心理学原则绝大部分都是取自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张力对于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书中也用了一整章来阐述它的内容与含义。本文也主要通过一些优秀的国画作品来解读“张力”理论,同时也利用“张力”特性来分析其在画面之中运用,二者相互辩证,相互依托!
关键词:阿恩海姆;视知觉;张力;国画
在艺术领域之中,张力存在于于任何一个流派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中。除了在理解阿恩海姆的张力思想的基础上,要想更深入的分析“张力”,就必须在更具体的作品中解读,接下来本文的篇章将以递进式的方式--作品结合理论来分析“张力”的式样。
“张力”理论的引申
由于我们都学会在经验中把运动与一些相类似的事物所联系,所有只要我们在看到一个与运动有着直接必然联系的东西时,即使我们没有真正在视知觉上感受到它在运动,也会将位移的因素强加给它。这就是著名的奥鲁沙赫的“动感反应”。根据这个理论,很多时候我们在观赏作品时并不是真正看到作品中的固有運动,而是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来带动判断的。运动体现了一个作品的生命力,带来的自然是生命的“张力”。
而在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人的身体看上去就好像是由一种自由的节奏运动着;而一幅低劣的作品中,身体就显得呆板而又僵硬。二者描绘的都是在运动的状态,为什么有时能发现运动,有时有无法发现呢,这时用“动感反应”来解释,已经不太有说服力,但是有了联系理论的雅致说明,一切又能合理解释了。
“张力”理论的深入
“一幅画,其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画家们将运动称为绘画的灵魂。”这是16世纪的画家和作家的评论。运动我们在之前的论证也讲过,除了“动感反应”和“联想理论”,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其他的式样形式。
如果要想使某种式样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倾斜会被眼睛自觉地由垂直到水平间进行偏离,这种偏离会在正常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造成一种紧张力,使原有的状态慢慢脱离。它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借助观赏者的经验而得到加强,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敏锐的捕捉到张力的一瞬间。由此,要想使得一件作品成为一件真正的优秀作品,倾斜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
倾斜是由于位置发生偏离而造成的一种倾向性的紧张力,从而造成张力。除此之外,形状的变形也能使得张力存在。变形是使得二度式样看上去具有立体条件之一,同时也能通过观赏者的以往经验得出事物扭曲所带来的运动变化,只有有了运动这一前提因素,张力也就形成了。就人物画而言一直有种说法“国画写意,西画写实”,这是比较片面的,就中国画的形神兼备的追求来说,写实人物在国画中是成立的。而陈老莲又是其中的怪诞之才。怪诞的造型是通过变形来实现的,是由夸大,改变的形式为主要追求。
不管是倾斜制动还是变形制动,它所呈现是在最终效果上的视觉感知,而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运动也是存在的。说到国画中,最重要最难掌控而又最具特性的东西莫过于用笔,笔墨在宣纸上的滑动是就初具动感。艺术家们用笔所涉及到的物理运动,其能动特征不仅会使作品具有动感,同时画如其人,会进一步的暴露本人爱动的性格。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运用自己灵活的手腕和胳膊去创造流畅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为了接近题材的特征,往往会发动全身的力量,是整个身体都处于运动之中,力求将自己与画境相结合,这也就是阿恩海姆所提倡的将物理力转换为视觉力,由视觉力感受到张力。
“张力”理论的升华
文章前两部分已经简单阐述了“张力”理论的包含因素,由“张力”拓展到“运动”,再加上传统的国画作品来论证“运动”,再得出我们最初的分析起点--“张力”,让我们已经对“张力”的主要因素有了直观的了解。但艺术的定式追求向来都是一个“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对于“张力理论”也应如此,有种说法是“一切知觉都趋向于最简化的式样”。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里用一整章来叙述“张力”,他把简化放在最后一节也是希望能够强调其重要性,突出“张力”的更高追求。张力与简化这对概念在中国画中能够体现其中的画家与艺术作品多不胜数。以吴冠中为例,他学贯中西,画面的构成言简形骇,晚年的艺术追求也以简化致胜。对于吴冠中的作品,最喜欢的当属《江南春色》,在这间作品中,张力与简化运用到了极致,点线面,黑白灰的简化形式美因素完全融入了画面的造型中。画里黑墙粉瓦,小桥流水人家,一看便是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但是又跟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又完全不一样。曲直、刚柔、虚实的对比,辅以淡雅的红绿色彩点缀,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明快,抒情惬意的意境,也象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艺术张力。具有简化与张力的艺术之高之妙在优秀作品中,这都是必有的特点,这也是追求高雅艺术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应该正视的。
结束语
本文所列的陈调均出自《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张力,再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实例来结合理解。总观书中的各个章节,都是以一种严谨的方法阐述人在面对艺术作品是所感受到的和艺术作品所体现无法解释的东西类似于感觉一类,它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理性的对待“感觉”,也指导了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到艺术鉴赏和创作之中去。
参考文献:
[1]于敏.当代女性国画作品特征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2]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
作者简介:邹敏(1992-),男,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意笔人物研究。
关键词:阿恩海姆;视知觉;张力;国画
在艺术领域之中,张力存在于于任何一个流派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中。除了在理解阿恩海姆的张力思想的基础上,要想更深入的分析“张力”,就必须在更具体的作品中解读,接下来本文的篇章将以递进式的方式--作品结合理论来分析“张力”的式样。
“张力”理论的引申
由于我们都学会在经验中把运动与一些相类似的事物所联系,所有只要我们在看到一个与运动有着直接必然联系的东西时,即使我们没有真正在视知觉上感受到它在运动,也会将位移的因素强加给它。这就是著名的奥鲁沙赫的“动感反应”。根据这个理论,很多时候我们在观赏作品时并不是真正看到作品中的固有運动,而是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来带动判断的。运动体现了一个作品的生命力,带来的自然是生命的“张力”。
而在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人的身体看上去就好像是由一种自由的节奏运动着;而一幅低劣的作品中,身体就显得呆板而又僵硬。二者描绘的都是在运动的状态,为什么有时能发现运动,有时有无法发现呢,这时用“动感反应”来解释,已经不太有说服力,但是有了联系理论的雅致说明,一切又能合理解释了。
“张力”理论的深入
“一幅画,其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画家们将运动称为绘画的灵魂。”这是16世纪的画家和作家的评论。运动我们在之前的论证也讲过,除了“动感反应”和“联想理论”,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其他的式样形式。
如果要想使某种式样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就是使它定向倾斜。倾斜会被眼睛自觉地由垂直到水平间进行偏离,这种偏离会在正常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造成一种紧张力,使原有的状态慢慢脱离。它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借助观赏者的经验而得到加强,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敏锐的捕捉到张力的一瞬间。由此,要想使得一件作品成为一件真正的优秀作品,倾斜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
倾斜是由于位置发生偏离而造成的一种倾向性的紧张力,从而造成张力。除此之外,形状的变形也能使得张力存在。变形是使得二度式样看上去具有立体条件之一,同时也能通过观赏者的以往经验得出事物扭曲所带来的运动变化,只有有了运动这一前提因素,张力也就形成了。就人物画而言一直有种说法“国画写意,西画写实”,这是比较片面的,就中国画的形神兼备的追求来说,写实人物在国画中是成立的。而陈老莲又是其中的怪诞之才。怪诞的造型是通过变形来实现的,是由夸大,改变的形式为主要追求。
不管是倾斜制动还是变形制动,它所呈现是在最终效果上的视觉感知,而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运动也是存在的。说到国画中,最重要最难掌控而又最具特性的东西莫过于用笔,笔墨在宣纸上的滑动是就初具动感。艺术家们用笔所涉及到的物理运动,其能动特征不仅会使作品具有动感,同时画如其人,会进一步的暴露本人爱动的性格。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运用自己灵活的手腕和胳膊去创造流畅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为了接近题材的特征,往往会发动全身的力量,是整个身体都处于运动之中,力求将自己与画境相结合,这也就是阿恩海姆所提倡的将物理力转换为视觉力,由视觉力感受到张力。
“张力”理论的升华
文章前两部分已经简单阐述了“张力”理论的包含因素,由“张力”拓展到“运动”,再加上传统的国画作品来论证“运动”,再得出我们最初的分析起点--“张力”,让我们已经对“张力”的主要因素有了直观的了解。但艺术的定式追求向来都是一个“由简入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对于“张力理论”也应如此,有种说法是“一切知觉都趋向于最简化的式样”。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里用一整章来叙述“张力”,他把简化放在最后一节也是希望能够强调其重要性,突出“张力”的更高追求。张力与简化这对概念在中国画中能够体现其中的画家与艺术作品多不胜数。以吴冠中为例,他学贯中西,画面的构成言简形骇,晚年的艺术追求也以简化致胜。对于吴冠中的作品,最喜欢的当属《江南春色》,在这间作品中,张力与简化运用到了极致,点线面,黑白灰的简化形式美因素完全融入了画面的造型中。画里黑墙粉瓦,小桥流水人家,一看便是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但是又跟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又完全不一样。曲直、刚柔、虚实的对比,辅以淡雅的红绿色彩点缀,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明快,抒情惬意的意境,也象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艺术张力。具有简化与张力的艺术之高之妙在优秀作品中,这都是必有的特点,这也是追求高雅艺术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应该正视的。
结束语
本文所列的陈调均出自《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张力,再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实例来结合理解。总观书中的各个章节,都是以一种严谨的方法阐述人在面对艺术作品是所感受到的和艺术作品所体现无法解释的东西类似于感觉一类,它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理性的对待“感觉”,也指导了我们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到艺术鉴赏和创作之中去。
参考文献:
[1]于敏.当代女性国画作品特征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2]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
作者简介:邹敏(1992-),男,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意笔人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