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一所薄弱中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城市薄弱中学建设,将其做大或做强,在近几年,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造薄弱学校是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但是薄弱学校的改造是一个非常不轻松的话题,因为每一所薄弱学校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与许多复杂的因素相联系,可以当作一个系统的工程来认识和实施。
  一般地说,薄弱学校都有一些常见的现象。如,成绩好的学生留不住、成绩差的学生难管束、急需的资金要不来、现有的资金不够用、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师奖金福利待遇低、有本事的教师不愿来、有能力的教师老想走、岁数大的老师熬日子,年轻老师不卖力、中层干部不得力……等情况。
  薄弱中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办学条件差。财力物力匮乏,校舍、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等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师待遇低下。2、生源素质低。一般来说,生源都是经过重点中学和热点中学筛选后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品质、文化知识、行为习惯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加大了教育教学的难度,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也不高。3、教师队伍缺乏信心。面对普遍素质较低的学生和不高的待遇,教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思想情绪上有波动,业务上常常自我停滞。4、竞争机制不完善。由于学校管理面临诸多困难,没有真正建立具有活力的激励竞争机制,教职工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5、领导班子不够得力,领导干部自身内部工作目标不一致,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形不成榜样示范作用。6、中层干部是学校政策的具体执行和管理阶层,中层自身素质不高和校领导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软弱、混乱,极易带坏学校工作风气,影响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由于上述薄弱点的存在,领导班子有的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畏难情绪,有的自身信心不足,有的苦于无从改起,造成管理上持续循环的软弱状况,致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徘徊不前,薄弱点逐步积累,形成顽疾。
  一所薄弱中学要想短时间飞速提高是不现实的,是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掉遏制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矛盾,这主要矛盾不是一个,而可能是几个,但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个一个地解决,每解决一个矛盾就有可能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甚至巨大的财力,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一所薄弱中学,要想将其做强,我个人觉得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造薄弱学校首先需要选聘一个年富力强、有个性、有魄力的校长。
  这个校长首先要有远大的目标,有明确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方向。其次,还要有执着,甚至可以说是偏执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要有足够的魄力,能够对阻碍学校发展的一切陈腐东西进行大刀阔斧的治理整顿。改革必然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我国是文明古国,最讲究人情和关系,也会自然连带上亲友、朋友、上级、同级、和社会权重等人情网,而这是一般校长难以克服的。第四,要会识人用人。要选拔多名干部培养成相应各方面的得力助手。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不是执行者,而执行者的素质高低可以影响到一个好政策能否贯彻落实下去,甚至原本一个很好的政策由于执行者素质不高而最终实施的结果变成了一个惹人生厌的坏政策。第五,要有个人修养和工作魅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校长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上缺点、小辫子较多,则不能够服众,无法去完成改造薄弱学校的艰巨任务。
  二、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1、首先是领导班子建设。
  每个班子成员,在学校内都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辐射性。班子成员和校长的目标一致、德才相近才能形成较强的合力;不一致时,班子成员将起反作用,会在校内带动一批人或散播不满言论,会影响校长开展工作实现远大目标。
  有远见的校长当校内领导班子职位一旦产生空缺时会立即从身边的中层干部中挑选得力的并竭力向上级机关推荐使用,这样的中层干部一旦成为领导班子成员之一,他会十分了解校长的工作目标,了解学校各种实际情况,会自动纳入校长制定的运行轨迹,也会非常服从配合校长工作。由于中层岗位出现空缺,并向下激活一串校内干部队伍;一个中层在本校的升职成功,也给其他中层带来升迁的梦想,从而调动了其他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进一步树立校长的权威。如果不抓住机会,被上级从外委派来一个新的领导班子成员,那将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因为班子成员需要熟悉、磨合,新成员对学校工作、人员需要熟悉磨合,将浪费至少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有的也未必能磨合好,不断出现各种小事端,不断分散校长的精力,干扰学校工作。
  薄弱学校班子成员的团结是重要的,奋斗目标一致是更重要的,这需要校长在生活会上、办公会上,经常说明、反复强调,力争班子成员在工作思想上步调一致,不断地进行领导班子磨合,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寻找新的发展点。
  2、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中层干部队伍的用人机制应该是活的。不能是死水一潭,不能不犯大错误就终身在一个岗位直到退休,要采用竞争机制、轮岗机制,保持新鲜血液,始终让各项工作处在活力、亢奋状态,效率才能最高。
  中层内部的管理。校长任命主任,主任应该对校长负责,行使主任权力,管理好处室。主任要管理好处室,就要给予其权力。主任对副主任应有考核权、建议任免权,主任对干事应有任用权。主任在处室对副主任的工作和工作状态相当了解,没有考核权和建议任免权,一不能体现公平公正,二主任对副主任将没有约束力,很难想象一个家庭成员不让自己家长来评价,却让其他家庭的家长或成员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能到位的。用就要给其权力,一个主任不等于只是主要干活的,当然主任对副主任的建议任免权只是建议,决定权在校长,但是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约束手段。
  中层干部每学期的行政工作考核和奖惩制度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制定时,一要体现奖罚分明,二要体现公平公正,三要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干部行政工作考核和奖惩制度的落实,提升干部的敬业奉献精神、履职尽责态度,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促使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并在领导干部中形成立足为公、踏实苦干、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浓厚工作风气。   3、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提高德才,二是保持师资稳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校的工作风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各级干部带头,才能对老师有切实的影响,光强调履职尽责、精心育人的说教,只能是一种形式,干部问题是解决的根源,树立榜样、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引导是方法。
  师资优秀、认真敬业,才能引来优秀的学生。发掘、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师资是强校之本。对于缺乏资金和福利的薄弱学校来说,引进优秀人才是困难的,但是可以在发掘、培养本校师资上下功夫,可以对本校教师进行以老带新、以强帯弱方式进行培训、外派进修、参观、观摩、交流等形式。
  在提高本校师资力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想法控制本校师资外流现象。对于薄弱学校的教师,很多中青年业务骨干人员向往重点学校、热点学校,因为那些学校待遇高,有时那些强校一个月的工资奖金福利加起来比薄弱学校一个月的要高2倍,甚至有个别居然能够达到3-5倍,对于薄弱学校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一旦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选择离开,这对于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来说打击很大,严重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现在各个学校都缺正式有编制、吃财政拨款的教师,一般薄弱学校本校的在编教师不够用,则只能花费大量本就不富裕的资金去招聘临时代课教师上课,这就更增加了薄弱学校的负担。薄弱学校可向同样薄弱的较偏远学校或更薄弱的学校发动宣传去“挖”在编、吃财政的教师,这样不仅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而且过来的在编、吃财政的教师往往都是原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学校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留住人才有三种办法,“效益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对于薄弱学校来说可以采用后两者,以平和的心态来发现,提携那些品行好,业务强的教师,大胆起用,放手使用,委以重任,可以留住人才。关心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关心他们的疾苦、他们的家庭,坚持到第一线,主动和优秀的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交朋友,培养感情,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感情保持师资的相对稳定。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学校的教学和教科研组织作用,抓大放小,主动、努力,想各种办法去提高学校现有师资水平。
  三、校长权力要集中。
  一般来说,薄弱学校的问题很多,体现在诸多方面,这就要求面对特殊时期的校长要进行改革和发展,还需要集中权力。只有集中权力才能放手进行改革弊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管理上虽然要民主,但必须要集中,否则校长会受到各种因素和方面的制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协调,牵扯精力,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和发展。
  四、不可忽视宣传的作用。
  宣传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宣传就是他的嘴和笔,不懂宣传、不会宣传就如同一个既不会说话又不会写字的哑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须有宣传部、报纸、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网络等各种宣传机构。
  学校的宣传方式最好不要用电视来宣传,电视频道实在太多了,能见到宣传材料的人不多。宣传的手法:1、在本市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不仅确实读者很多,而且应多是三四十岁以上的读者。2、广泛利用网络:利用本学校的网站宣传,利用各种在本市比较火爆的贴吧,利用本市政府的公众信息网。3、利用学校临主要街道的优势,在临主要街道的显著的教学楼对外的墙面制作电子屏幕信息栏。常年24小时进行不间断信息宣传,而且是一次性投入,可一直随心使用,随意更换各种宣传信息,人流量大,此宣传方法自认为较好。
  五、高度重视招生工作。
  胡锦涛主席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说,“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同样如此,学生数量的增长是必须的,也是发展的基础,当然不能单纯扩大数量和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否则会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
  1、对招生人员进行认真挑选,从学校精心选拔那些最优秀的教师、人品很好、确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的、表达能力强的。这个不能轻率,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用人选人极其重要。2、对招生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文明礼仪培训,没有进行培训,缺少服务精神的是不能担此重任的。3、给予适度宽松的政策和奖励措施。
  六、掌握较强多的财力。
  现在任何一个单位财力跟不上,要想发展,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动辄就要投资就要花费,因此要想各种办法来解决财力紧张的问题。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1、要。利用各种灵活方法,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2、借。找关系和途径向某类银行、金融等机构进行借贷、向广大教职工和干部有偿借贷等。3、赞助。找较大型企业联合或赞助,解决大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商家、厂家赞助、学生家长赞助等。尤其是商家、厂家,可以让其赞助教学用品、校服、桌凳等物品,打印上其广告即可。4、其它途径。
  七、学校的硬件建设要跟上。
  1、学校的教学条件要努力办好。该有的专业教室、教学设备必须跟上。2、学校的生活条件要好。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扇,甚至个别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有空调,这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生活上有条件应增添纯净水(可以刷卡),至少要有充足的开水喝,每个人的健康都离不开水,都要每天喝水,如果学校不能保证平常师生喝上开水,会严重影响师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整体形象的不满,小问题会产生大恶果。不仅要喝上热水,要保证是100度的开水,这也是对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考核、一个直观的检阅。3、教师办公条件要逐步改善,并体现公平。该有的重要办公设备要都有,都在同一所学校同样的工作,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和谐校园,不能厚此薄彼。如一所学校绝大部分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要一定给那少部分或少数教师想办法补上,不要去找客观或牵强的理由,人为去造成隔阂或形成对立面,一定要站在当事人的位置想一想,这样做是否会伤少数教师的自尊心,是否能让少数教师心里服气,是否会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等。
  八、学校要有独特之处,能够吸引学生和家长。
  一个学校和一个人是一样的,各有所长,不可能要求千篇一律的好和优,但是一定要和别的同类学校有所不同,一定要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要精心培养,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特色,没有专长、特色的薄弱学校因为极其平常,无人注意,经常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发展是更加困难的。
  ……
  改造一所薄弱普通中学这个题目太大,涉及的方面内容太多,不能面面俱到,以上仅是个人粗浅的一些看法。
  (作者单位:邯郸市第十二中学 )
其他文献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小儿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热性惊厥在儿童中发病率约为2%-5%,发病高峰年龄为6月-3岁,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及家族遗传特征,大多数热性
目的探讨偏头痛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及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取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10名未服任何药物的处于发作间期的偏头痛病人作为观察组。12名年龄相匹配的健
一、坚持“影响力标准”,明确 新华社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 检验新华社改革与发展的成效有很多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影响力标准”。这是社党组认真研究了中央赋予新华
为回馈广大摄影爱好者对“佳鑫悦”产品的支持和厚爱,为给各位摄影爱好者搭建一个与摄影名家交流的机会和展示摄影才华的大舞台,佳鑫悦特冠名赞助箭扣摄影网,举办“佳鑫悦杯
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1世纪,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责任更重,要求更高。面对新的形势,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甚至有些在新闻部门干了好多年的编辑、
提高舆论引导的艺术水平,增强舆论引导的指 导性,这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的直白,而是要在“情”字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我们的舆论引导才可能有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使新闻宣
所谓舆论平稳,是指舆论声势平缓,舆论行为对立因素减少,社会意见呈现出祥和、平静的议论状态。 社会动乱首先表现为舆论动荡,舆论动荡又刺激社会动乱加剧。党的新闻传播机构
2011年11月4日至7日,全国秘书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理工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副处长郭彪莅临会议。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
一、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号角鸣,战鼓响,改革步入教育行,素质教育进课堂,祖国前途有希望,广大教师心欢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应该教
班级文化是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本文从农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