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章写作训练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文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进社会进步。简言之,就是用来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在此引用论述文的解释主要说明当前高考作文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本,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表明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议论说理类文章。
  关键词:思考;质疑;自创;分析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往根据命题者的命意,用几个事例,引几句名言,为作文材料主旨做证明的作文因不能真实地考查学生的思想思维水平而今处于被否定的状态。而很多曾经的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用论述文的标准一衡量,又有着先天的“回避思考,事不达理,用华词丽句,以形象描述代替说理胡搅蛮缠见识浅陋”的弊端。
  议论说理类文章的写作已成今后作文写作主导方向,这同高考选拨有思想、会思考、敢质疑、能创新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而高中生由于社会见识与人生阅历的局限,视野不够广阔,思维比较单一,认识事物比较浅显,议论说理往往流于偏激,或者有很多学生不会议论说理,或者议论说理逻辑混乱漏洞百出。如何教会学生分析说理,有待于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渗透。
  策略一。写议论说理类文章,首先需要通过一些典范的说理类文章让学生对议论说理类文章有个直观的认识。而当前一些教师和学生往往把一些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当作典范进行模仿。虽然当前论述类文章写作已大行其道,作为范本的教材里却少有典范的议论说理类文章的范本。而很多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往往用“诗意的表达、繁复华丽的文字”即所谓的文笔文采取代分析思辨论证的不足,不足以作为模仿的范文。再者以学生考場应试之作作为范文仍是急功近利的做法。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一些像《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典范的议论说理类文章作为分析示范的范文。陈建新老师和选编的精选了一些比较典范的议论说理类文章,像李银河的《中性化焦虑》都是很有代表性,思想含量比较足,逻辑说理结构清晰的范文。
  策略二。从搭建议论说理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起步。除非是一些天赋异禀的人可以自创体式,大多数人写作还是从模仿起步的。对于分析说理能力比较弱,写完上段下段不知怎么办、逻辑思维不够严密的学生来说,交给他们必要的议论说理文章的结构样式是必要的。议论说理文结构常常被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式,这固然是不错的。但这样却归纳太宽泛。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些更细致得逻辑说理分析写作模版,让学生掌握论述文的整体架构,试列举两个模版。以时评写作文为例。模版如下。提出问题:概述材料,引出观点;分析问题:从本质,产生原因、根源分析材料,论现象的危害或意义影响;解决问题:联系现实谈现实价值或预测发展,寻找解决办法。
  这样的模版意在引导学生建立逻辑思维的路径,能够在有意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
  策略三。训练学生掌握常见的分析说理方法。议论说理文章的写作离不开分析方法的训练,而分析方法就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论述的途径。常见的分析方法有由果导因因果分析法,有由已知事实假设条件改变结果改变的假设分析法,分析现象意义危害的意义分析法,分析现象产生条件的条件分析法……掌握了常见的分析方法,学生就有了分析的抓手和方向。
  策略四。思维方法训练。论述文的写作对思维的宽度、广度、深度、敏捷度、周密度要求是比较高的。针对高中生对问题认识片面化绝对化浅显化的不足,进行一些辩证思维训练也是必须的。
  辩证分析是指带着发展变化眼光,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多角度多方面多元动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完整全面地认识对象。世界上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抓住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历史地、动态地、追因溯果地分析问题,体现的是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辩证分析是思维周密严谨的表现。面对问题想想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问问问题牵涉的错综复杂的人事因素,预测下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联系实际寻找下解决办法…… 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写一篇文章,文章或归纳或绎或类比或对比或因果或归谬……有前瞻性,有反思味,有分析的广度深度,这样的文章是思维盛开出的花朵。基于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对立统一地看问题”思辨分析训练。
  “写作是种表达的本领,偏重于观察、思考,想象、描摹、整理、分析的能力及写作兴趣;也是为人的成长,培养有思辨、有理性、有健康情感的人。”当我们的作文考察回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和自我,回归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这一原点时,必将督促教师和学生寻找切实提升作文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闫雅婷. 百年高考作文命题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2]赵静宇. 从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症结[J]. 课程.教材.教法,2015,(03):85-88 99.
  [3]潘涌. 高考作文的深度转向:接轨国际“学术能力导向”——评2014年高考作文的基本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9):60-63.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311800)
其他文献
摘要: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英语能力建构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七年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提升听力教学水平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听力教学;影响因素;优化对策  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听力不仅是基本组成部分,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新课程标准对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学方法的更新,在英语教学中听力开始占据重要位置。此外,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摘要:阅读重回小学英语的高级断桥,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们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搞好阅读教学是十分有必要。因为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小学,英语的测验中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这里。所以本文笔者将详细讲解阅读教学中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法。详细介绍阅读教学中会出现的几种困境以及具体解题步骤,和教师的做法选择。请教师们懂得利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来做好阅读教学,让学生们学习起来更
摘要: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升学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搞好作文教学。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只有找出各自原因,注重专项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教师;学生;作文;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高度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又以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为主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培养学生
摘要:在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因此,教师在要认真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写作;评改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我觉得提高生的作文能力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径。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苏联作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更加突出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目前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就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要:虽然在中考的指挥大棒的指挥下,对于初中英语写作化了大力气,但是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所积极关心的问题。在文中就结合对话类课文,对如何结合对话类课文来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提高初中写作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对话类课文  在初入初中阶段,在对话类课文中把握好作文教学的渗透与训练,会帮助学生抓住有效时间,从简单有趣的日常生活
摘要:当前的中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多,凸显个性的少,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这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彻底改变这些现象,就得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作文教学沐浴生活的阳光。本文试从关注生活,丰富积累;再现生活,飞扬灵性;感悟生活,真情告白三个方面畅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积累;灵性;真情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
摘要: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师生之间课堂活动的重要沟通桥梁,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务必重视学生在朗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语文教育当中,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含有语言类学习的科目,语感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语感是一个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的直观语言判定和使用,是一种可以通过定向训练培养的直觉能力。语感训练是学生个性、科学素养以及人文情感的深刻融合反映,同时也是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统一表现。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深感语感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以及成长发展的作用,所以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进行浅要分析,现阐述如下。  关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启迪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