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他者地位的探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女性主义学者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不仅对法国本土女性运动起到了不小的轰动,对于世界各地的女性主义运动都起到了启蒙和推动的作用。《第二性》不仅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女性问题,而且还具体分析了女性他者地位的处境,阐述了女性是他者这一理论,并引发了对女性他者地位的主体性思考。
  关键词:女性主义;波伏娃;他者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即由封建等级制向一种平等化发展趋势转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种人人平等,人道主义观念等思潮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这里所说的平等,并不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只是男人之间的平等,与女性无关。基于这种状况,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波伏娃对之进行批判和研究,并完成了其代表作《第二性》。全书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作者主要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神话故事等方面出发,剖析了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第二卷中作者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原理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进行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他者地位的处境及其性质。《第二性》中波伏娃运用他者思想,深刻分析了女性他者命运的形成,以及摆脱他者命运的途径。由此可见,运用他者思想分析女性问题在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女性处于他者地位的命运
  纵观历史长河,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都十分尖锐。“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将女性看成是弱者,从属于男性支配之下,处于他者地位;而男性则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波伏娃《第二性》中描写的他者指的就是女性,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即相对于男性的附属性、非自主性、次要性、被决定性等”。[1]在《第二性》的序言中波伏娃写到,人们通常用男性,或者英文单词man来指代人类,认为男性是阳性或者中性的代表,而女性则相当于阴性,不能当于中性。圣·托马斯还说到女人是“不健全的人”。[2]10因此,男性成为了人类的绝对标准,成为定义和区分女性的参照物;但女性却不是衡量男性的参照物。男性可以将女性看成是他者,但女性却不能将男性视为他者。正如波伏娃指出的“并不是他者在将本身界定为他者的过程中确立了此者,而是此者在把本身界定为此者的过程中树立了他者。”[2]13由此看出,社会是以男性的标准来看待女性,并没有根据女人自身特质来理解女性。所以,波伏娃认为女性之所以处于他者地位,是一直以来受男性支配、定义的结果,使女性丧失了主观意志,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波伏娃进一步指出,没有一个主体自觉自愿变成客体和次要者。[2]13那么女性是如何顺从这种他者地位的。
  波伏娃指出女性和黑人与犹太人不同,她们和男性在数量上一样多。因此,不属于少数群体受多数人支配和迫害的情况。女性没有成为此者、主要者,因为她一直在接受男性赐予的东西,并没有形成可以联合对抗男性的整体,她们没有历史、没有宗教,甚至没有因为切身利益而产生的共同责任感。[2]14全部历史是由男性创造的,整个世界是属于男性的,如果女性要想摆脱他者地位,意味着就要放弃和男性这个优越等级结盟而带来的所有好处。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保障,规避自由所带来的风险,女性成为了他人意志的创造物,扮演着他者角色,放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女性就陷入了男性所设计的圈套内,被固定在客体位置上,使之具有内在性。所以,女性成为他者也有女性自身缺乏主体思想意识上的原因。
  但从整体来看,女性一直生活在在男性编织的世界里,男性迫使女性接受他者地位,并且接受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所以,在父权制为主的社会中,男性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处于支配的优势地位;而女性只能属于从属地位、他者地位,受男性支配和压迫。
  二、女性摆脱他者地位的途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通过对女性他者处境的考察,深刻揭示了父权制的社会结构是使女性成为他者地位的根源所在。但女性缺乏主体地位意识也是其走向他者处境的又一原因。因此,女性要想摆脱他者地位,不仅要打破父权制的束缚,还要树立自身的主体意识。
  (一)摆脱父权制的束缚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母权制也被父权制推翻、替代。父权制的胜利,标志着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形成,这样女性就生活在了男性的统治和支配下。女性渐渐成为了第二性,男人的附属物。
  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的,而是在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下变成女人的。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被看成是具有创造性;而女性只是延续物种。因此,男性可以到社会中就业,争取经济报酬。女性被局限在家庭中,收拾家务,照顾丈夫和孩子。因此,男性在家中和社会中拥有绝对优势地位,并且按照男性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渐渐形成了以男性为准绳的父权制文化。在这种文化下,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男性。女性因为被局限在家庭事务中,以及传统习俗禁止女人外出工作的思想下,女性几乎不能有独立赚取经济报酬的机会。即使女性有机会,可以在外工作,但赚取的经济报酬十分低廉,即使与男性做着同样的工作,在待遇和薪酬上也不如男性。因此,女性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靠男性,附属于男性。在政治和传统习俗方面,大多由男性来制定,符合男性的需要,忽視了女性的需要。某些习俗或条文对女性甚至产生一种约束。显而易见,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地位。在父权制文化下,女性表现出一种内在性。女性的内在性指的就是女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即封闭、被动、没有创造性和超越性。波伏娃在书中写到:“实际上所有的生存者都既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当一种制度没有给生存者提供任何目标,或阻止他达到任何目标,或不许他取得胜利时,他的超越性就会徒劳地陷入过去,就是说,重新陷入内在性”。[2]293也就是说,女性的这种内在性,是他人强加给她的,是父权制文化下的产物,她是被迫接受的。这样,女性的内在性就将女性牢牢拴在家务劳动和履行母亲的职责上。   由此,女性想要脱离他者地位,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就要打破这种父权制文化的束缚。首先,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职业上歧视女性的现象不胜枚举,女性获得成功的机会不如男性。所以,这条路注定不好走。但经济上的独立对女性来说是实现自身解放的重要道路。其次,女性要走出自身的内在性,超越内在性的束缚,脱离客体身份,从他者地位走向主体地位。最后,女性他者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是父权制影响的结果。所以,脱离他者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冲破父权制文化的各种限制。女性长期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父权制文化的影响。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父权制文化的影响,建立一种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机制。父权制是历史演进的结果,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父权制一定能够被推翻,男女之间会形成真正的平等关系。
  (二)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
  波伏娃指出,女性要想摆脱他者地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她就必须是一个主体。能够从自身的主体思想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建构自己,而不是按照他人或者社会等要求来塑造自己。这就要求女性必须具有主体意识,从主体思想出发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成为了相对于男性主体的客体,失去了主体的地位;成为男性的工具和对象,被冠上要具有“女性气质”的思想。所以,要树立主体思想就要要冲破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与束缚。首先,要正确看待传统社会所建构的“女性气质”,对女性自身进行正确的建构,树立主体意识。女性气质是以社会中男性的标准进行建构的。波伏娃指出,受女性气质影响下的女性,她们十分重视自己的外表,为了保持好身材,不惜进行节食减肥,这十分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她们还通过化妆,美容等方法保持自己外表的光鲜亮丽,来吸引男性的注意。因此,一些女性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打扮时而感到自卑。波伏娃指出,女性不必因为要保持女性气质,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女性不必为了符合男性的审美而损害自己的身体。女性可以保持好身材,可以光鲜亮丽,但是在不伤害自己身体,符合女性自身主体意识需求的前提下。其次,女性要树立主体意识,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生理特征。生理特点是女性无法克服的一个客观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要迎合男性而生活。女性有怎样的生活状态,要取决于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女性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由女性自己做主。[3]
  女性要想摆脱他者地位,摆脱客体的位置。就要使自己成为主体,树立主体思想。波伏娃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不应该被先入为主的定义为温顺,乖巧。她们也可以拥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有挑战精神,有自主意识。她们应该被鼓励,像男孩一样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证明自己;而不是依附于父亲、兄长,爱人的庇护。她们应该在具有内在性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取得事业成就的基础上塑造完整的主体人格。
  三、女性他者思想的现实意义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运用他者思想深刻的揭示了女性第二性处境的成因,以及女性摆脱这种地位的途径。为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促进了广大妇女思想上的解放。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的妇女观,还推动了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妇女受压迫的问题一直以来深受马克思、恩格斯的注意。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使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了独立性,而依附于男子。”[4]28由此可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父权制的出现,使得女性失去了生产权利,在经济生活方面依赖于男性,从属于男性。因此,女性要脱离男性的压迫,就要消灭私有制,回到社会生产劳动之中,实现经济的独立。充分发挥女性的自身价值,脱离一切依靠男性的生存状态,进而摆脱从属的他者地位。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指出的,是父权制社会下的政治与法律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并不是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所导致的。在女性解放的问题上,波伏娃和马克思一样认为女性受压迫,受奴役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可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打破的。因此,更加坚定了,要实现女性的解放,摆脱他者地位,就要参加生产实践,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进而实现女性全方位独立的思想。
  针对女性解放的问题,波伏娃进一步认为:“女性的社会解放是指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批判父权制文化,要求充分肯定、发挥女性的生存价值,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5]由此可见,实现女性的解放,更为重要的是女性要自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肯定自己的生存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女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同男性一样拥有权力和自由,为社会做贡献。所以,这一观点表明女性的社会解放是对女性阶级解放的进一步深化。这也是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妇女观的丰富和补充所在。因此,女性要充分认识、肯定,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摆脱内在性,实现自身的解放,脱离他者地位。
  (二)推动我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女性解放程度较之新中国成立初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妇女工作、深化妇联改革、推进妇女事业等方面多次进行重要指示,强调中国的发展进程要同男女平等的发展进程联系在一起,要保障广大妇女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国家还制定了一些列维护妇女权利,实现男女平等的方案措施。因此,现代女性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参加社会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要真正实现女性的解放,还有一段艰难的道路。目前,我国女性在经济上虽然实现了独立,但家务劳动和生育职责还是由女性来负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使得女性一直生活在角色冲突中,加大了女性的生存压力。一些传统的固有思想依然影响着现代女性,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等思想,表明婚姻是维系女性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择业方面,女性更为受限,一般从事报酬低,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所以,女性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波伏娃建议女性要拒绝他者地位。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认为,女性一定要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坚定自身立场,争取真正的平等和独立;克服自身的内在性,树立主体意识。这些思想对我国妇女的解放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波伏娃的他者思想对于分析我国妇女的处境仍旧具有重要的作用,波伏娃的女性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四、结语
  波伏娃的《第二性》深刻分析了女性成为他者的原因,以及女性走出他者地位的策略。明确了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根源所在是私有制与父权制。因此,实现女性解放,摆脱他者地位,一定要推翻私有制和父权制的禁锢。其次,女性要克服自身的内在性,争取经济独立;充分认识自己的生存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但是仅仅靠女性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实现男女平等以及女性的解放,要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取得成功。
  參考文献:
  [1]王宏维.论他者与他者的哲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4,(4):44-50.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吴晓松.拒绝做第二性的女人[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83-87.
  [4]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方珏.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哲学的归宿[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34-39.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J2019S07)资助。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进一步深化社会改革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项目之一,其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据实际而言,要想使电子信息工程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寻找其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之间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优化工作效果的目标。本文即主要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共同财产范围变化的趋势,分析了该趋势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笔者的法律研究结果,望能引起同仁关注,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婚姻法;共同财产;法律效力  引言:  无论何种制度的社会,都需要对其成员进行相应安置,也就是对社会财富、荣誉以及各类责任进行确认、配置,从而让人们各得其所,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婚姻法》中财产制度细化就是对婚姻财产的一种分配制度,此制
期刊
摘要: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鲁小姐、沈琼枝、王三姑娘等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思想和言行烙上了深深的封建特色,她们孝德观直接影响了她们作为女性的命运。  关键词:儒林外史;孝德伦理;女性命运  《儒林外史》是一部“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1]通过对儒林士人这一群体的描写,达到对科举取士这一制度的讽刺。科举制度对那个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那样一个时代,男性尚且可以以科举作为成就自身功名的途
期刊
摘要: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在监护制度当中加入了一种新的监护制度——意定监护,是以尊重意思自治为理念的成年监护制度,该制度顺应了现在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对于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应当结合当下的中国实际理解,处理好该制度与法定监护的关系,了解这项制度对于我国监护制度的进步意义,完善该项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成年意定监护;法定监护;制度完善  一、《民法总则》中意定监护规
期刊
摘要:当前,公司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致力于通过积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适当的薪酬体系。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公司的薪酬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薪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发展还有对不利于可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创新探索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期刊
摘要:在PPP中,政府享有行政优益权,社会资本方处于劣势地位。这导致社会资本方顾虑较多,参加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公私合作的成效。PPP成效提高的路径是加强社会资本方的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的履行。社会资本方享有公平竞争权、特许经营权、获得投资回报权等权益,相应而言,政府应当履行信息公开、依法履行协议、合法行使优益权、接受监督等责任。  关键词:PPP;行政优益权;社会资本方;权益保障;政府责任  
期刊
摘要:在一带一路、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聚焦下,武汉每天都翻天覆地的发生变化。城市形象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对地域文化保留传承逐渐减少,具有武汉特色的历史老街区逐渐消失,使城市识别度不断降低。本文以武汉一元路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街区多元文化的共生,完善街区基础功能打造特色街区,带动衰败老街区的经济复苏,实现街区复兴,使老街区成为城市活力的源泉,重塑武汉城市形象特色、提高城市竞
期刊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大强度、大负荷、对抗强的体育运动,由于其竞赛手段和方式有多样性和集体竞赛性特征,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与技战术执行力要求较高。大学生运动员自我运动保护意识不强,在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的过程中,会多发运动损伤或疾病,阻碍运动员成绩和观赏性的提升。为了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本文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损伤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要领与措施。  关键词:篮球;损伤;
期刊
摘要:本文以首例冻胚胎继承案为背景和契机,从案件的争议焦点中中提出一个我国现有法律尚未明确的定义或规定的问题: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为了解释上述问题,笔者从主体说、客体说和折中说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从我国现行社会基础、文化历史、法律制度等角度论证冷冻胚胎的性质是物,但应受到法律的特别尊重,即在承认其是“物”的基础上应该对其处置方式做出特别限制。通过相关判例及理论分析来探讨上述问题,对我国冷冻胚胎的法律
期刊